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旨在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肺癌手术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病人随机等分为两组。实验组用异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的段硬膜外阻滞;对照组为常规异氟醚麻醉。结果;实验组,麻醉前45min,血压显著下降,以后逐渐恢复正常;对照组,麻醉后4min,血压显著下降,心率增快。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将妇科腹腔镜手术21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6例和观察组10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全麻。比较两组麻醉不同时间节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术中牵张体动反射及术中痛觉知晓率等。结果:对照组气腹后10 min、40 min、60 min和放气后10 min HR、PeTco2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P〈0.01);MAP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气腹后10 min、40 min MAP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SO2、PeTco2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P〈0.01)。气腹后10 min4、0 min、60 min和放气后10 min SO2、PeT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牵张体动反射和术中疼痛知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3.
4.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应激激素和白介素-1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 6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和单纯全麻组 ,每组 13例。分别测定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 1h、术毕拔管时血浆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β 内啡肽和白介素 10水平。结果 血浆皮质醇在拔管时两组均高于麻醉前 (P <0 0 5 ) ;在切皮时、切皮后 1h ,单纯全麻组明显高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P <0 0 5 ) ;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术中无明显升高。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拔管时血管紧张素Ⅱ高于麻醉前 (P <0 0 5 ) ;单纯全麻组切皮后 1h、拔管时均较麻醉前升高 (P <0 0 5 )。两组患者 β 内啡肽术中、拔管时均上升 ,与麻醉前比较单纯全麻组升高明显 (P <0 0 5 )。两组患者白介素 10术中、拔管时均呈上升趋势 ,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减轻但不能消除上腹部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麻醉的阻滞平面宽度对全身麻醉诱导期丙泊酚靶控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15例,A组硬膜外给予1%利多卡因10 ml,B组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5 ml,C组硬膜外穿刺后不给药,留至术中及术后镇痛。硬膜外给药20 min阻滞平面确定后,以2.0μg/ml为起始浓度对患者行丙泊酚血浆靶控注射,患者意识消失时记录各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结果意识消失时,A、B、C 3组患者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分别为(1.51±0.44)μg/ml、(1.99±0.37)μg/ml、(2.68±0.68)μg/m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有镇静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阻滞范围越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时的用药量、血液动力学、血糖浓度和肺功能变化等资料的比较,对两种麻醉方式进行评价。方法 随机将32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n=16)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n=16)。A组单纯静脉诱导插管;B组则先于胸8-9椎间隙行硬膜外腔阻滞,尔后按A组方法行全麻诱导插管。观察两组病人诱导前后、切皮、去肋、病灶切除、手术结束及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气道峰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环流图、麻醉维持用药量、拔管及清醒时间、术中血糖浓度变化。结果①两组病人诱导前后血液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但切皮、去肋时,A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至手术结束时,A组平均动脉压仍然显著高于B组(P<0.05);②两组间气道压、平台压、肺顺应性及肺环流图无显著差异(P>0.05);③两组病人术毕到恢复至各清醒指标的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P<0.01);④A组术中维持麻醉用药量均明显大于B组(P<0.01);⑤ 两组间血糖浓度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全麻相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 麻醉药量及内分泌扰乱减少,术后苏醒快,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参数较为平稳,不影响气道压及肺顺应性。 相似文献
7.
《临床军医杂志》2015,(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脊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以及手术前后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平均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4 h、72 h试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比脊椎-硬膜外麻醉更容易引起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麻醉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尽量减少术后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满足手术要求即镇痛、镇静———催眠、肌松及阻滞神经反射四大要素[1] ,并根据药效学、药代学知识 ,我院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 ,探索出吸入全麻与硬膜外阻滞联合应用的模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麻醉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普外、胸外复杂大手术患者 10 0 (男2 4 ,女 76 )例 ,年龄 (42 .6± 10 .9)岁 ,体重 (5 8.7± 8.4 )kg ,ASA分级 (Ⅰ∶Ⅱ∶Ⅲ =83∶14∶3) ,ECG(正常∶可疑∶异常 =93∶5∶2 ) ,肺功能 (正常∶轻度∶受损 =98∶2 ) ,麻醉时间 (190 .85±2 0 .76 )分钟 ,手术时间 (16 0 .7± 18.75 )分钟。1.2 … 相似文献
9.
李喜松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5):682-683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全麻,观察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过程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子宫松弛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显著,麻醉中患者血压、心率波动小,子宫松弛度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为提高开胸非心脏手术的麻醉质量,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保持循环呼吸的稳定以及良好的术后镇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采用高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TEA)辅助全麻应用于开胸非心脏手术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96例,ASAI—Ⅱ级,男60例,女36例,平均年龄50.81±10.51岁;肺癌28例,食管癌64例,纵膈肿瘤4例。术前常规化验检查均正常,心电图检查正常者82例,ST段改变者14例(平时无任何症状),肺功能测定均在正常范围。2 监测和麻醉方法2.1 监测 术中监测包括BP、MAP、HR、ECG、Sp… 相似文献
12.
1996年6月~1997年2月我院行小儿腹部手术32例,均采用单次硬膜外麻醉并气管内插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6岁,体重10-5~19-5公斤。病例包括先天性幽门梗阻15例,先天性巨结肠8例,机械性肠梗阻5例,肠套叠4例。术前心、肺、肝脏及肾脏功能均正常。2 麻醉过程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3mg/kg,阿托品0.02mg/kg。入手术室后常规测血压、脉搏、呼吸,静注γ羟丁酸钠(100mg/kg)加安定(0-3mg/kg)加芬太尼(2…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观察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aesthesia,CSEA)在妇科手术麻醉中的实施情况,以便为扩大该项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提供资料.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的成年病人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CSEA组(n=30),B组为连续硬膜外组(n=30).麻醉阻滞效果及肌松效果由术者判断,共分四级:优、良、中、差.同种评分法由患者评定术中镇痛情况.结果:A组T_8绝对平面出现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低血压发生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1),A组肌松满意率96.7%;B组初始为70%,二次硬膜外给药后为96.7%.A组所有病人对术中镇痛效果均感满意,B组为9例手术初始有较明显的牵拉感,5例主诉有轻度牵拉感,A、B组病人均无主诉头痛.结论:CSEA可为妇科手术提供非常满意的麻醉效果,技术先进,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氯胺酮复合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和单纯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4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 (A组 ) 2 0例 ,单纯氯胺酮复合麻醉组 (B组 ) 2 0例。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及并发症 ,并记录氯胺酮用量 ,术毕作清醒程度的判断。结果 麻醉效果满意率A组明显优于B组 (P <0 .0 5 )。术中氯胺酮用量A组 (80± 15 )mg比B组 (15 0± 10 )mg显著少 (P <0 .0 1)。与B组比较 ,A组术毕未醒例数极显著减少 ,完全清醒例数大大增多 (P <0 .0 1)。A组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 ,而B组肌颤 2例、呕吐 3例。结论 氯胺酮复合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 ,镇痛完善 ,肌肉松驰 ,用药量明显减少 ,术后并发症少 ,清醒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对胸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84例全麻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术毕行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术前行手术切口部位亚甲蓝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记录患者麻醉前10 min(T1)、术后30 min(T2)、6 h(T3)、12 h(T4)、24 h(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两组麻醉苏醒时间,术后24 h内地佐辛用量、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患者术后躁动、谵妄、寒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例数。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缩短,地佐辛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较少,苏醒期躁动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用于胸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少,血流动力学较平稳。 相似文献
17.
胸科手术具有创伤大、应激反应强烈、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明显等特点.本研究旨在了解单纯全麻(GA)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用于胸科手术时的麻醉用药量、血流动力学及肺功能等的变化,以供临床参考. ……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60~94岁胆囊手术患者120例,分成单纯全麻组(Q组,n=60),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Y组,n=60)。监测SBP、DBP、HR、PETCO2、SpO2、气道压,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术中所用血管活性药病例数及麻醉药剂量。结果Y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时、拔气管导管时SBP、DBP、HR低于Q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所用麻醉药少于Q组。结论硬膜外阻滞能不同程度抑制麻醉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应用是安全的、可行的、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比较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24例和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组)24例,将两组患者全麻时的用药量、完全苏醒时间及拔出气管插管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全麻时的用药量、完全苏醒时间及拔出气管插管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均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效果好,应在食管癌手术的患者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