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原菌从肠腔进入肠系膜淋巴结(MLN)及其他肠外器官和部位的过程称为细菌易位。本文目在研究实验性门脉高压急性和慢性阶段时细菌易位的情况。 材料和方法:第一实验为13只大鼠经门静脉部分结扎造成急性门脉高压,使门腔分流极少,对照组为13只作腹腔假手术及10只作下腔静脉狭窄手术,均于术后2天杀死。第二实验将15只门脉部分结扎大鼠在术后10~20天(平均15天)处死,为慢性门脉高压模型,均有明显门腔静脉分流,对照组11只作腹腔假手术。动物处死后对MLN、血、肝、脾标本分别作细菌培养,对远段回肠作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为控制食管曲张静脉出血而行门脉完全性减压,可使门脉压力低于正常,并使门体侧枝循环完全萎陷.但由于丧失肝的门脉灌流,增加了发生脑病和肝衰竭的危险性.选择性远端脾肾分流术可避免上述并发症,但此后发现这一手术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大多数酒精性肝硬化病人中,也同样会丧失门脉灌注,推测与高压的门肠系膜系统和低压的胃脾系统之间新的侧枝循环形成有关.基于前述,作者进一步研究小口径(8或10mm)门腔H形移植(PCHG),伴广泛侧枝结扎部分门脉减压后的血流动力学.由于血管造影术仅能显示内脏血流动力学质的变化,作者采用放射核素作内脏静脉系统连续闪烁研究,  相似文献   

3.
Warren认为,通过远端脾肾分流(DSRS),选择性地使食管胃区静脉减压,可避免完全性门体分流后易并发脑病和远期生存率不高的弊病。本文系多伦多4所医院协作,自1971~1981年前瞻性地对7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行DSRS和端侧门腔分流的随机对比研究,平均随访65个月,旨在探讨DSRS后脑病发生率、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等远期效果。方法:所有病例均经肝穿刺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硬化,至少有过一次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并需输血3单位以上,内窥镜证明为静脉曲张而不伴其他的出血原因,门脉造影显示有向肝血流。有下列情况者不予列入:年龄超过70岁、肝病活动倾向、顽固性腹水、频发性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9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腹部三期增强扫描,经图像后处理,获得门静脉系统及侧支血管三维重建图像。结果 CTPV可以直观地显示门静脉系统及侧支循环。109例中,胃左静脉曲张67例(61.5%),食管下段静脉曲张87例(80.0%),胃后/短静脉曲张10例(9.2%),食管旁静脉曲张21例(19.3%),胃/脾-肾静脉分流14例(12.8%),门静脉海绵样变18例(16.5%),附脐静脉、腹壁静脉曲张15例(13.8%),椎旁静脉分流6例(5.5%)。结论 MSCT门静脉成像可精确显示各类侧支循环的部位、程度及走行,可为临床治疗前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常见病 ,临床处理有时仍较困难。部分脾栓塞 (PSE)和肝内门体支架分流 (TIPSS)是近年来应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介入性治疗的新技术。本研究 ,对 3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采用上述新技术 ,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 ,旨在评估PSE与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及价值 ,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994年 6月~ 1998年 6月间住院的 3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 ,其中男 2 8例 ,女 9例 ,年龄为 2 2~ 6 6岁 (平均42 .5岁 ) ,病程 2~ 2 0年 (平均 9.8年 )。肝炎后肝硬化 32例 ,…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经直肠99m-Tc门脉循环显影方法,通过检测13例健康志愿者,40例肝硬化患者的门脉分流指数(SI)。结果发现,肝硬化组SI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而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SI明显高于非出血组(P<0.05),且肝硬化SI与透明质酸(HA)呈正相关(r=0.803)。表示SI为一种衡量门脉高压,门体分流的客观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作者首先指出慢性肝病中的脑病系由门一体循环分流所致,且大多系肝外性门-体循环分流,虽也可有肝内性门-体循环分流参予,但不是主要的,迄今文献中从未报道由单纯的肝内性门-体循环分流引起的慢性肝性脑病。本文作者报告1例证据确实的单纯肝内性门-体循环分流性脑病。病人系男性,64岁,无嗜酒史,曾先后发生2次肝性脑病,但均未经特殊治疗而自行缓解。病人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脑电图呈弥漫性脑病波型.脑扫描及断层检查结果均正常,静脉血氨95μg%。  相似文献   

8.
灌注与通气闪烁扫描图检查是诊断肺栓塞的可靠方法,对疑有肺栓塞患者,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作出急诊诊断。作者对肺栓塞患者作抗凝治疗后放射性核素检查。病人和方法 30例肺栓塞患者,男21例,年龄35~75(平均64)岁,女9例。年龄33~76(平均57)岁,既往无肺栓塞史。行肺闪烁扫描图检查,静脉注入标记~(99m)Tc 白蛋白120mEq,应用 ZLC-γ照相机作后前位、侧位灌注闪烁扫描检查,用~(81)Rb-~(81)Kr 发生器作上述体位四面通气扫描。闪烁扫描诊断为急性肺  相似文献   

9.
TIPS治疗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的消化道出血2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IPS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观察其近期疗效、并发症.结果2例患者门静脉建立有效分流,成功率100%.门静脉压由5.4kPa及5.2kPa分别降至3.2kPa和2.8kPa,分流后食管静脉曲张1例消失,术后腹水1例消失、1例减少,术后2例患者出血均停止,术后1例患者并发肾功能衰竭,最后死亡.结论TIPS可迅速降低门静脉压力,近期疗效满意,中期疗效欠佳,术后可出现腹水再现、肾功能衰竭、支架狭窄闭塞、肝性脑病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m RNA结合蛋白3(IMP3)与IGF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分别检测其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IMP3及IGF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两种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MP3及IGF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IMP3及IGF2的表达阳性率在低分化组织中、TNM分期Ⅲ~Ⅳ期、伴有门脉栓癌、有转移组织及Edmondson-Steiner分级Ⅲ~Ⅳ级中均明显增高;IMP2及IGF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0.32,P<0.05)。结论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癌症组织中IMP3和IGF2的表达均显著增强,同时IMP3及IGF2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对IMP3作用机制的探讨与研究,可将其作为临床癌症诊断和治疗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9例门脉性肝硬化作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_A-aO_2)、肺内右→左分流占总肺血流的百分比(Qs/Qt)测定,从而探讨了肝硬化合并肺内真性分流的关系,阐述了发病机理,对治疗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门脉高压(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是门脉高压的罕见情况,以门脉高压的相关表现为主,肝功能正常,不伴肝静脉或门静脉梗阻。感染和血栓形成倾向分别是东方和西方IPH患者的首要致病因素。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in pressure gradient,HVPG)、脾脏/肝脏硬度比值及肝活组织检查对鉴别特发性门脉高压与肝硬化门脉高压价值较大。IPH总体预后良好,门脉血栓形成可能提示预后不良。临床处理以防治静脉曲张出血为主,其原则大致与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的静脉曲张出血相同。部分IPH患者需考虑手术分流及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161例190次脾-门静脉闪烁摄影术(SSP)的研究经验,特别着重于门脉循环的血流型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患者取平卧位,闭烁照相机放于靠近上腹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GEV)患者内镜治疗前后门体侧支循环的变化,评价内镜治疗前伴或不伴食管旁静脉曲张(Para-EV)及非静脉曲张门体分流与内镜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内镜中心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胃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EBC)治疗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26例.在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年内进行64排螺旋CT门脉成像检查,观察门脉系统侧支血管在内镜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胃左静脉平均直径在内镜治疗后显著减小[(6.7±1.9)mm比(5.0±1.9)mm,P<0.05].治疗前GEV伴Para-EV与不伴ParaEV的内镜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比72.7%,P>0.05).治疗前GEV伴非静脉曲张门体分流与不伴非静脉曲张门体分流的内镜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比66.7%,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门脉成像可以为GEV的治疗方案选择及评价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对胆囊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对胆囊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116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住院病人胆囊B型超声扫描的结果,与非肝病患者作对照。同时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病人中有脾功能亢进与无脾功能亢进(切脾后)的病人的胆囊病变作对照。结果 116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病人中胆囊B型超声扫描有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的分别为87.9%(102/116)及38.8%(45/116),对照组为36.6%(15/41)及19.5%(8/4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病人中有脾功能亢进的病人中有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的分别为89.0%(73/82)及39.0%(32/82),切脾后的病人为85.3%(29/34)及38.2%(13/34),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与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的发病密切相关,但脾功能亢进并非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目前分流手术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门腔分流(下称PCS),能有效地、大幅度地降低门静脉压力,止血效果确切,术后再出血复发率低.但由于术后门脉血灌注的缺如或锐减,对肝脏灌注压影响很大,使肝细胞营养受到影响,肝脏本身病变可进一步发展,术后肝功能衰竭与肝性脑病发生率高.分流手术死亡的病例,其肝组织结构均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17.
呼吸困难是肺心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然而,许多肺、心疾病以外的其它系统疾患亦常引起呼吸困难。临床上如不注意加以鉴别,每易延误诊治,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重点讨论非原发于肺、心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祈能进一步提高对呼吸困难的全面认识和诊治水平。消化系统疾病一、肝硬化本病引起呼吸困难的表现近年来已日益受到临床上的重视,以肝硬化导致肺和胸膜病变为主要基础,其常见原因如下。1.肝性肺水肿:发生率约50%。其原因主要与门肺分流有关。大量尸检资料证明部分肝硬化患者由于门脉高压,其门脉循环经食道、前纵隔与肺静脉间存在着异常的通道。经皮肝门脉穿刺注入~(85)氪进行门脉造影已证实肝硬化患者具有门肺分流的存在。门肺分流引起肺水肿的机理有:(1)门脉血直接  相似文献   

18.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S)是在门腔静脉分流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介入疗法。此方法是经颈内静脉插入穿刺导管 ,通过肝右静脉 ,在肝实质内穿刺静脉的右支或左支 ,以建立起肝静脉 -门静脉通道 ,继而用球囊扩张通道 ,放入可扩张性血管支撑夹 ,以防止肝回缩 ,保持分流道通畅。TIPSS将肝外门腔分流转移至肝内 ,既保留了 H型分流的优点 ,又有效降低了门脉压力 ,同时 ,肝内分流道又起到了“限制性”分流的作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明该术后门脉血流为“进肝流向”,这就维持了肝脏所需的含“肝营养因子”的胰腺血流 ,使…  相似文献   

19.
肝性脊髓病(HM)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肝病相关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进行性痉挛性截瘫,其发生与肝功能障碍和广泛门腔分流有关,包括自发性门腔分流和医源性门腔分流。有报道称肝移植等能够改善早期HM患者症状,但对于晚期HM患者无明显效果。现报道1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晚期HM患者,在接受附脐静脉栓塞后,患者HM症状改善,表明彻底栓塞肝外自发门腔分流道对TIPS术后HM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0.
肝性脊髓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峰  杨冬华 《山东医药》2004,44(34):66-67
肝性脊髓病(HM)是肝脏疾病晚期罕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其突出特点是脊髓锥体束的脱髓鞘病变,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多见于门脉高压症手术或自然形成门一体循环分流的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