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术后(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观察组口服倍美力0.3-0.625m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利维爱1.25mg,每日或隔日1次.治疗前后检查盆腔情况,肝肾功能,体内血清FSH(卵泡刺激素)血清E2(雌二醇)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盆腔痛,性交痛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症状和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Kupperman评分(K评分)每月1次.结果两组用药后围绝经期症状均明显改善,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表现,血浆E2水平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E2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均在安全范围内.结论小剂量倍美力和利维爱用于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术后患者,均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围绝经期症状.  相似文献   

2.
郑砚秋  张红  王静艳 《西部医学》2010,22(11):2052-2053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对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治术后(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后)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患者的激素替代作用。方法 112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治术后并发严重围绝经期症状患者,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A、B两组,A组口服戊酸雌二醇0.5 mg,每日1次;B组口服戊酸雌二醇1.0 mg,每日1次;治疗9个月,观察两组围绝经期症状缓解程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结果两组用药后围绝经期症状均明显改善,使Kupperman评分降低,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表现,血浆E2水平上升,治疗前后E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副作用小。结论戊酸雌二醇用于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治术后患者,均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围绝经期症状。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激素治疗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称内异症 )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 ,发病妇女出现症状的高峰年龄为 4 0岁 ,大多数生育期妇女病情呈进行性发展 ,小部分也可呈自限性 ,如妊娠期病灶可自行消退。内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 ,有报道绝经后或双侧卵巢切除术后 ,病灶转为静息状态 ,临床症状自然消退 ,因此 ,内异症的发生、发展呈性激素依赖是目前药物治疗的主要依据。治疗药物主要是孕激素或抗雌激素类药物 ,治疗的目的在于抑制排卵功能、减少卵巢产生雌激素 ,从而达到缓解内异症引起的疼痛、缩小病灶、改善内异症引起的不孕。目前 ,多项META分析[1…  相似文献   

4.
5.
吴兰芬  杨玉秀 《吉林医学》2012,33(3):614-615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可高达10%~15%,主要引发疼痛、不孕及盆腔包块三大临床问题,腹腔镜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金标准和首选的治疗手段[1-2]。文章就近年来内异症的药物治疗做一综述。1手术治疗1.1手术目的:①切除病灶;②恢复解剖结构。1.2手术方式有:①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既是内异症确认的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捡索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激素依赖性、免疫性疾病.腹腔镜能做到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GnRn-A附加甾体激素的反向添加治疗,既可抑制卵巢周期,又可减少副作用而且不影响疗效.结论:腹腔镜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的金标准,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其他组织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5%~10%的生育期妇女患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为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治疗上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轻重、有无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原则上症状轻微者采用期待疗法,轻度伴不孕的病人可先行药物治疗,病变较重者行保守性手术.  相似文献   

8.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章骞  寿清和 《海南医学》1999,10(3):174-174,149
对101例经腹腔镜下治疗,开腹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方法米非司桐12.5mg口服,每天一次。持续3-6个月为一个疗程,同时进行妇检,B超,LA125及二次剖探术作为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es,EM)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在子宫内膜以外的器官生长,导致痛经、不孕及肿块生长等为表现的症状,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由于其易浸润和复发,故是当前妇产科中的难治之症。下面就近年来对EM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当前妇产科临床最为关注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EMs的发生有多种学说解释,其中,Sampson提出的“内膜种植学说”被广泛接受。子宫内膜碎片(腺上皮及间质细胞)必须通过粘附、侵袭和血管形成,方可以生存、生长,并引起病变和症状,这一过程的完成是以不同在位内膜的不同生物学特性甚至基因差异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我院1995~2007年收治的10例会阴内异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诊1~8年。结果会阴内异症占我院同期内异症的0.64%,我院会阴内异症发生率为0.95/万。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10例均诊断正确。除1例外,均有会阴撕裂或侧切史;发病潜伏期为28岁以前多在1年以内,30岁以上多在1年以上,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会阴内异症病灶完整切除10例,随诊6个月~7年,无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的病史和身体检查,可以对会阴切口内异症做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已被认为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病率高,已成为国内妇科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85%的患者合并有明显的痛经,30%~50%的患者合并不孕[1],以往多认为内异症患者的月经周期正常,为有排卵月经,为探讨妊娠、生育及避孕等生殖活动对该病的发生哦愈合影响,  相似文献   

14.
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不难但治疗棘手。是否所有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均需要治疗呢?Rawson报道约50%患者可以不经治疗而妊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药物抑制其生长发展;二是手术消除异位内膜组织。如何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病变部位、范围以及对生育要求、家庭经济状况、以前的治疗等加以全面考虑。原则上症状轻微者采用非手术治疗;要求生育的轻度患者明确诊断后先行激素治疗,病变较重而需要生育者则行保守治疗;年轻但病变较重,无生育要求者采用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再辅以药物治疗;症状和病变较重,无生育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3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每日1/2片,连用10 d后改为1/4片,连用3个月后改为1/6片,长期服用不得间断,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生殖激素的改变.结果 米非司酮片对肝肾功能无损害,不影响第二性征及性功能,无雌激素样影响,亦无骨质丢失的危险,价廉易得,副作用小.结论 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欣梅 《黑龙江医学》2007,31(2):108-110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治疗的现状。方法查阅文献,结合临床经验,综合论点。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大体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及是否有生育要求,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当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病变最常发生在盆腔内的卵巢、宫骶韧带、子宫下部后壁浆膜面、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直肠隔,临床称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报道,对其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应采用个体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报道,对其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应采用个体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