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贵刊1980年第4期发表了拙文《秦伯未老师谈肝胃不和》后,收到不少读者来信;提出不少问题。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对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肝-胃"学术思想来源及该理论的具体联系、治疗原则与疗效,认为叶天士提出的"肝-胃"理论来源主要是《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其中《伤寒论》对其影响最大。叶氏在仲景"土虚木犯"和"肝病安胃"的基础上,补充了"胃汁竭肝风动"和"制肝木益胃土",完善了"肝-胃"学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第一次明确了肝胃两者在脏腑系统间的联系,对中医脏象学说作出了拓展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 “胃喜为补”语出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食物自适者,即胃喜为补”。所谓“食物自适”实际上是指对于机体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食物要作出相应的变化而适应之。通过“胃喜”来表明某脏腑组织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以便从众多食物中选择有益之品,故谓之“胃喜为补”。详究其理,《内经》谓:“五味入胃,各归所喜。味酸先入肝,苦先入心,  相似文献   

4.
肝与胃关系密切,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即有土需木疏的认识。肝病犯胃可以导致胃痞病,治疗胃痞病应将“治肝”与“安胃”结合,顺应胃主通主降、喜凉喜润的特性,并灵活运用辛散、苦降、寒凉、甘润之品,以达到消痞除胀之目的。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伤寒论》阳明篇的提纲。其中“胃家实”的含义从成无己、柯韵伯等众医家至今高校教材《伤寒论选读》皆宗《内经》“邪气盛则实”之义解释为阳明病病机。如柯韵伯云:“胃实不是阳明病,而阳明之为病悉从胃实而得来,故以胃家实为阳明一经之总纲也。”《伤寒论选读》亦云:“阳明病是由胃家实形成的。”对这种解释,笔者质疑有三。一、《伤寒论》其它五经提纲条文皆是总  相似文献   

6.
“胃风”之名,首见于《素问·风论》。后世论此者不少,如李果《脾胃论》卷下曾立“胃风汤”,“治虚风证,能食、麻木、牙关急搐……”、及至清初,喻嘉言有较详细的论述,胃风之风属于内风,因大量呕吐,“胃中所受之水谷,出尽无留,空虚若谷,而风自内生”。并认为胃风所传之病,变症最多,可演化成眩晕、消渴(“消中”)、飧泄等等,若“胃风久炽,津液干枯,真火内燔”。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治肝三十法”中,针对胃风,创培土宁风一法以“滋阳明、泄厥阴”。综上简述,据个人理解,“胃风”似属一病机名词,  相似文献   

7.
“肝胃不和”,是肝与胃的相互制约关系失去平衡而出现的一种病理机制。这种制约关系失去平衡,就会导致肝与胃的生理机能失去常态,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症状,即“肝胃不和”。一、肝的生理功能及其病变肝主藏血,开窍于目,其荣在面,又有主疏泄、主升发等功能。张隐庵说:“肝气急而志坚,故为将  相似文献   

8.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难经·十四难》日:“损其肝者缓其中”。仲景明确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以刘草窗用痛泻要方治脾虚肝实痛泻交作;朱丹溪以六君子佐栀、芩、麦冬治脾虚水肿。可见土木同治法古已有之。但诸家或法备而欠详,或详脾而略胃。然脏腑有别,阴阳迥异,脾升则健,胃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叶天士受前人启迪,考临床脉症而有“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之论。创立“醒胃必先制肝”、“制木必先安土”以及“苦辛补胃”、“酸苦泄肝”诸法。因其诸法散见于《木乘土》、《呕吐》、《胃脘痛》、《噎膈反胃》以及《泄泻》诸篇。兹不揣浅陋,将其归纳如下八法。一、疏肝醒胃法:肝喜条达。情志不遂,肝气  相似文献   

9.
泄肝和胃法在叶案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胃关系至为密切,肝胃不和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叶天士治疗肝胃不和时习用的一个方法是“泄肝和胃”法。现就《临证指南医案》(以下简称“指南”)、《未刻本叶氏医案》有关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郝印卿 《山西中医》1989,5(2):48-50
拙文“《伤寒论》中太阳伤寒证与麻黄汤证(以下简称“拙文”),在《山西中医》1988年4期发表后,承蒙赵体浩、张喜奎二同志错爱,特撰来大作“35条中‘发热,、‘恶风’二症”(以下简称“大作”)以赐教。拜读之后,对二氏高见,(?)心仍不敢随声附和。本着辨章学术,衷于一是之旨,兹再稍申鄙见,冀进一步就正于博雅。一、“如不发热,尚不成其为定性的太阳病”并非拘牵“大作”对“拙文”中“如不发热,则无论其它症状如何,尚不成其为定性的太阳病”的提法,认为“大有拘牵之嫌”;并主张“对于确定太阳病  相似文献   

11.
刘渡舟老中医《阴虚性的肝胃不和证治》一文,于《新中医》一九七八年第一期刊出。喜读再三,爱不释手。刘老本着实践(?)一的观点,从临床实际出发,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肝胃不和进行研探,提出了该证的变型变法——阴虚性的肝胃不和证型。并从病  相似文献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语出《素问·逆调论》,历代医家将“不能卧”释为“不能寐”。如明代李中梓之《医宗必读》云:“愚按《内经》及前哲诸论,详考之而知不寐之故,大凡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清代陈国彭也说:“有胃不和则卧不安者,胃中胀满疼痛,此积食也,保和丸主之。”《张氏医通》又说:“脉滑数有力不眠者,中有宿食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  相似文献   

13.
“胃不和则卧不安”临证浅识杨传英河南中医学院医院(450003)主题词肝胃不和/中医药疗法四逆散/治疗应用痰浊阻肺/中医药疗法六君子汤/治疗应用《内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所谓“卧不安”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临床是指经常不...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内经·平人气象论》,曾着重讨论了四时五脏脉有胃气的重要性,并有“但代无胃曰死”之句。当我阅读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内经选读》,将上述“代”字,注释为“即代  相似文献   

15.
谭克陶同志对拙文的商榷意见(以下简称《谭文》)是颇有启发意义的。《谭文》的结论是火可以分出阴阳,其立论基石是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和《内经》有关阴阳的论述。乍一看,确乎“言之有据,顺理成章”。今愿再陈刍荛之言,以与谭同志共同磋琢之。第一,《谭文》认为“‘阴阳’作为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并非特指某种具体物质,而是运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一切事物存在对立统  相似文献   

16.
略论“肺胃不和”湖北省归县中医院(443600)余韵星关键词肺胃不和;辨证治疗“肺胃不和”出自清·薛生白《湿热病篇》,尔后诸家鲜有论及。笔者以其颇具临床实际意义,故简略论述,就正于同道。一、概念《湿热病篇》云“肺胃不和最易致呕,胃移热于肺,肺不受邪。...  相似文献   

17.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卧不安”,历代医家多认为是不得安寐,近代又有“不能平卧”之释。然对“胃不和”之因,则多从《医学心悟》“食积所致”之说。笔者对此难以苟同。“胃不和则卧不安”应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胃气逆调,而表现为不能平卧或不得安寐。既可以是独立的病证,又可兼见于其它病证之中。兹就其证机探析如下:1酒食所伤胃腑阻滞《素问·厥论》:“酒入于胃,……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医学心悟》说:“有胃不和则卧不安者,胃中胀闷疼痛,此食积也。”胃者,水谷之海,主受纳、熟腐水谷,以降为顺,以通为…  相似文献   

18.
“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一语,见叶天士《幼科要略》论疟一节。笔者早年囿于叶氏之说,治温热病极少用葛根。后读谢映庐撰《得心集医案·头痛门》治阳明风热所引起的眉棱骨痛,药仅石膏、生地、石斛、丹皮、葛根五味,一剂而愈,顿有所悟,试之辄效。中年以后,读书稍多,临症亦有粗浅体会,认为葛根治疗温热暑湿诸病,若用之得当,绝无竭胃汁之弊。除上述诸贤之成法常用于临床之外,个人尚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9.
历代伤寒注家对《伤寒论》中“胃家实”之注释有两大失误,一是未能考文理以明医理;二是误将“胃家实”当代阳明病病机。三种不在的阳明病,而“胃家实”乃是阳明本经所发阳明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学报》一九八五年第五期刊登的龚占悦同志《“肺朝百脉”辨》(以下简称龚文)一文,拜读后受益匪浅。诚如龚文指出的,拙文在引用古典医籍的原文和古代书名上存在着一些差错。顺此向医界同仁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