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高粘状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特征。近年来以测定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为发病预测、诊断、疗效和转归评价的手段。与之相应的治疗方法一血液流变疗法就是通过降低血液的粘度和增强血液的流变性,以达到改善全身或局部器官组织血供的目的。本文报道静脉滴注川芎嗪及维脑路通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与口服维脑路通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血液高粘状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特征。近年来以测定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为发病预测、诊断、疗效和转归评价的手段。与之相应的治疗方法一血液流变疗法就是通过降低血液的粘度和增强血液的流变性,以达到改善全身或局部器官组织血供的目的。本文报道静脉滴注川芎嗪及维脑路通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与口服维脑路通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血塞通与维脑路通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疗效及其机制. 方法 将164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塞通组和维脑路通组.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以及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 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浆粘滞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但血塞通组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21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血塞通对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较维脑路通更为明显(P<0.05).血塞通治疗总有效率为69.05%,维脑路通组为48.75%,血塞通的临床疗效优于维脑路通(P<0.05). 结论 血塞通与维脑路通均能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但血塞通的临床疗效优于维脑路通,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纤维蛋白原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梁咏梅  刘枫  高颖 《新疆医学》2007,37(5):30-32
目的:探讨刺五加联合丹参酮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刺五加与丹参酮为治疗组,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维脑路通联合治疗为对照组治疗脑梗死前后检测指标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凝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MCA血液动力学检测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刺五加与丹参酮联合用药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与维脑路通。  相似文献   

5.
<正> 蝮蛇抗栓酶、维脑路通作为治疗血栓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通过对用“生物数据处理专用微机”筛选出来的血液粘度增高、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患者分别给于蝮蛇抗栓酶和维脑路通治疗,並进行血液流变学监测和对比研究。发现两组药物在某些作用环节上各有不同,对血液粘度的综合治疗效果也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脉络宁对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7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两组,脉络宁组用脉络宁治疗,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脉络宁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善(P<0.01),临床疗效较维脑路通佳。结论 脉络宁对老年脑梗死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参数明显改善,对老年脑梗死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大剂量维脑路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与血液流变学关系陈培民,赵英心,李洪濯,李意义(吉林省电力医院130031)张颖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130062)隋一(吉林日报社卫生所130051)维脑路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治疗老年脑梗塞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Lipo PGE1)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71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Lipo PGE1 10μg静脉泵入,1次/d,共14 d.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Lipo PGE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MCA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P<0.05,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均显著改善(P<0.01),临床疗效较维脑路通佳(P<0.05).结论:Lipo PGE1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和MCA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善,是治疗老年脑梗塞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我院用自制降粘活血袋泡饮与维脑路通片治疗高粘血症作对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分为降粘活血袋泡饮组(治疗组)158例,男86例,女72例,年龄45~82岁,平均58岁。其中冠心病、心绞痛5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ntravascular low intensity laser irradiation,ILILI)对脑动脉硬化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5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给予每日1次ILILI治疗及33例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ILILI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结论 ILILI对脑动脉硬化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发病3d内的108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纽和对照组各54例,分别用药14d,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血液流变学检测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临床症状。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与维脑路通注射液对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的恢复作用(P〈0.01),且前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后者(P〈0.05)。在血液流变学方面,银杏达莫组可显著地降低血液粘稠度,作用明显优于维脑路通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97年开始应用唤蛇抗栓酸治疗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及高粘血症,并对其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监测,现将60例完整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本组60例皆为我部门诊病人,男32例,女28例,年龄46岁一82岁.冠心病2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7例、高粘血症10例。1.2方法:镇蛇抗检酶0.5—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qd14天为一疗程,用l—3疗程.治疗期间停用低分子右旋糖研、血栓通、维脑路通、播生丁、阿斯匹林等药物,治疗前后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监测,并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丹参加维脑路通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辅助治疗的机理。方法 :本文对 48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经丹参加维脑路通治疗前后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进行检测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中SOD明显下降 ,经丹参加维脑路通辅助治疗后 ,与对照组相比 ,血液中SOD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丹参加维脑路通能提高血液中SOD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脑循环动力学(CVA)的关系.方法对30例肺心病患者进行CVA检测,同时做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测定,设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肺心病组CVA各指标中Vmean和Qmean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R和CP明显增高(P<0.01).结论肺心病患者存在CVA异常,与高粘血症、高纤维蛋白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与纳络酮联合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8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注射液与纳络酮治疗组(40例)和维脑路通与胞二磷胆碱对照组(42例),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与纳络酮联合能有效治疗椎一基地动脉供血不足和改善血液粘滞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居其它疾病之首[1],而脑梗塞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日益受到临床重视.选用合适的药物改善患者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对预防及治疗脑梗塞都非常重要.现收集我院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应用蝮蛇抗栓酶、维脑路通联合治疗脑梗塞60例,对其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金纳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纳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经临床头颅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金纳多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金纳多75mg及维脑路通0.5g分别加入5%GS 50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15d,结果:金纳多组用药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结论:金纳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354例血瘀脉涩患者和206例血虚脉细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结果表明:血瘀脉涩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地升备血液呈高粘状态,且揭示血瘀脉涩与血液流变呈一种“涩脉—高粘”的关克血虚脉细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地降低,血液呈低粘状态,且揭示血虚脉细与血液流变呈一种“细脉一低粘”的关系。其结果对于血瘀和血虚辨证分型实现客观化、标准化,以及对于涩脉和细脉实质的研究,可望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降纤酶治疗高粘滞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粘滞血综合征 (简称高粘血征 )是以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为诊断依据 ,常见于高血压病、高血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及某些血液病 ,其中以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多见。由于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极易形成血栓 ,为预防血栓形成 ,即时治疗高粘血征 ,有重要实用价值。我们应用降纤酶治疗了不同原因所致高粘血征者 6 5例 ,经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监测 ,取得良好疗效 ,兹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选择脑动脉硬化、脑梗塞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者、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伴高粘血征 6 5例 ,男 48例 ,女 17例 ,年龄 46~ 77岁 ,平均年龄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治疗组应用脉络宁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疗程14 d,并与维脑路通注射液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37.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参数应用脉络宁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脉络宁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之一,其临床疗效优于维脑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