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部寒性脓肿为其他组织结核所引起的继发性病变,多由胸腰段结核、腰椎结核或髋关节结核所造成。我们1978年~1996年共收治6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股部寒性脓肿患者6例,男2例,女4例。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62岁。其中5例为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direct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DLIF)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35例行微创直接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早期(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行传统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2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根据Suk标准判断植骨融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2~72个月,平均28.5个月。微创组在手术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背部疼痛较术前均明显缓解,术后第1天、第7天及术后1个月微创组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随访时背部疼痛VAS评分趋于一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Suk标准,末次随访时微创组融合率为91.4%,传统组融合率为92.6%,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3例出现一侧大腿前方或腹股沟区一过性麻木,5例屈髋乏力,传统组1例出现一侧大腿前方或腹股沟区一过性麻木,3例屈髋乏力,均于术后1~3个月自然恢复。微创组1例发生切口并发症,1例术后第3个月结核复发;传统组1例发生切口并发症,1例于术后第5个月结核复发,内固定松动。结论微创直接外侧入路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传统切口比较具有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15例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从1995年3月 ̄1996年12月,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肢体组织缺损15例。 结果 除1例术后放弃移植外,14例皮瓣全部存活,没有出现血管危象,术后经6 ̄18个月随访,2例手部修复者术后外形功能欠满意需作再次修整,其余12例效果均满意。 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血供充分,部分隐蔽,血管口径粗,可切取面积大,有感觉神经,是修复除手部以外其它部  相似文献   

4.
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手术策略及内固定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9月期间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9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颈椎、胸椎和胸腰椎及2例腰椎结核患者接受前路-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1例腰椎和腰骶椎结核患者接受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及治愈率。结果:术后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22个月时94.9%(37/39)植骨融合,治愈率为94.9%。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内固定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手术策略的制定和内固定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节段、脓肿大小、范围等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5.
刘仲前  唐六一  吕波 《中国骨伤》2005,18(7):400-401
目的:探讨Ⅰ期手术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31例,其中胸椎15例,胸腰椎5例,腰椎11例;平均年龄31.6岁;病程4个月~2.8年,平均9.2个月。全部病例经彻底病灶清除后Ⅰ期植骨内固定,前路固定21例,后路固定10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3.6个月(4个月~2年),植骨全部骨性融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有神经症状患者得到改善,无感染和窦道形成。结论:彻底病灶清除是外科治疗脊柱结核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引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结核增加了术后节段稳定性,植骨块牢固,植骨融合率提高,后凸畸形矫正满意。Ⅰ期内固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极外侧椎间融合(XLIF)联合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L1/2椎体结核、2例L2/3椎体结核、4例L3/4椎体结核,均在微创通道下行XLIF联合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70±22)min,术中出血量(110±32)m L,植骨融合时间(7.0±1.3)个月。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9.6个月)。末次随访VAS、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为56%。2例患者术后出现左大腿前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及髂腰肌肌力下降,对症处理后3个月内恢复;随访期间影像学检查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出现植骨块吸收和骨不连,无结核复发病例。结论应用XLIF联合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可早期下床活动、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和改善腰椎功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腰椎管狭窄症椎板减压后对脊椎稳定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88年2月~1994年5月采用椎板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48例,对得到随访的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4例合并退变性脊椎滑脱中的4例术后原有滑脱程度增加,32例术前无滑脱中2例术后发生滑脱。但术后症状均有改善,手术效果同无滑脱组相比无明显差别。本文讨论了术后腰椎滑脱的原因。认为对腰椎管狭窄症做充分后路减压的同时应尽量保留外侧半小关节,常规的植骨融合术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内固定前路病椎有限切除有限融合在腰椎结核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6月采用后路微创切口内固定前路椎体有限融合治疗腰椎结核56例,观察术后恢复情况(Cobb角、ESR、CRP、VAS评分)。[结果]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Cobb角、VAS评分分别为(15.7±4.6)°/(5.3±2.1)°、(8.7±1.1)分/(1.7±0.2)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均见植骨融合。[结论]后路小切口内固定前路病椎有限融合治疗腰椎结核,保留了腰椎正常节段的运动功能,能恢复和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创伤小。  相似文献   

9.
一期病椎切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路病变椎体部分切除、髂骨植骨融合、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23例胸腰椎结核。后路固定14例,前路固定9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早期无局部窦道形成。术后随访1年3个月-3年3个月,除1例术后8个月结核窦道形成行二次翻修外,余患者结核症状均消失,病灶全部愈合,无复发。9例有神经症状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6例后凸畸形术后平均矫正28.6°,随访期间丢失1°-5°。结论病变椎体部分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复发率低,缩短了脊柱结核的疗程,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0.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离断伤的皮肤及血管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离断伤的皮肤及血管缺损张植生*刘宏健*1989年7月~1994年10月,我们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离断伤的皮肤及血管同时缺损6例,均获成功。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6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接外侧椎间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采用手术治疗的83例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5例,女28例;年龄27~72(49.5±13.5)岁.83例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35例,行直接外侧椎间植骨融合联合后路...  相似文献   

12.
脊柱结核较常见,尤以腰椎好发,其次是胸椎,但是肝移植术后椎体结核还鲜见报道。我们现报告2例患者分别在肝移植术后1个月和3个月发生椎体结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陈德松1陈德荣2蔡佩琴1顾玉东1李建伟31994年4月~1996年2月,我们收治了7例下肢麻痛患者,经反复检查,发现大腿外侧上方针刺感觉显著减退,髂前上棘下方1.5cm~3.0cm处叩之发麻,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均经局...  相似文献   

14.
削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削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7年9月采用削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同期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17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例游离皮瓣中,15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近舌尖处部分坏死,1例腿部供区皮下积液,换药后痊愈。随访3个月-4年,舌功能良好,下肢无运动障碍。1例(T2N2M0)14个月后死亡,1例(T3N1M0)6个月后局部复发冉次手术。结论削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效果好,对供区影响小,是修复舌癌术后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脊柱结核误诊误伤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1986年9月~1998年12月收治脊柱结核212例,其中误诊6例,漏诊1例,并术中误伤神经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例中男3例,女4例;年龄35~55岁;T7、8椎1例,腰骶椎2例,余为腰椎。4例分别以髂窝脓肿和臀大肌脓肿曾在...  相似文献   

16.
带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用带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同时用股外侧皮神经与腓浅神经吻合修复足背皮肤缺损38例。结果皮瓣全部存活。术后足背感觉2~4个月完全恢复,供区3~6个月逐渐恢复触、痛、温觉。38例随访4~18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功能均正常。结论带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神经位置恒定,切取方便,术后皮瓣有感觉,耐磨,是修复足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87年4月~1991年12月作者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腰椎峡部裂和滑脱症共63例,总优良率为84.9%。经随访,对各种手术方法的效果作出估价,认为:1.腰痛伴有腰椎峡部裂或轻度滑脱患者,加压钩钉植骨固定术应是首选术式。2.有神经根压迫症状时,应作椎板切除减压木,同时作腰椎融合术.3.减压术后植骨内固定方法以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法简便、效果可靠。本文同时介绍了加压钩钉植骨固定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手术后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头颈部晚期肿瘤切除术后,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资料,其中口颊癌15例,口底癌2例,喉癌2例,喉咽癌1例,上颌窦癌2例,头面及颈部皮肤癌4例。结果 25例股前外侧皮瓣成活,生长良好,1例修复口底缺损因术后发生血循环危象,经抢救无效坏死。术后随访5个月~15年,外观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组织量丰富,适用于修复头颈部大块皮肤软组织缺损及修复口底、口颊部洞穿缺损。  相似文献   

19.
含股外侧皮神经度管再造拇、手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股外侧皮神经度管再造拇、手指孟宪卿,韩金豹,张桂生我院自1988年以来.用含股外侧皮神经皮管行皮管植骨术,再造手指12例。再造手指感觉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自10~30岁、拇指自掌指关节处缺失4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和内侧双叶皮瓣,为修复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洞穿伤提供一种新技术。方法依据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走行及其在股直肌两侧肌间隙中固有的皮肤穿支,设计同蒂的股前外侧和内侧双叶皮瓣。2004年12月至2006年5月,临床应用股前外侧和内侧双叶皮瓣移植5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3-45岁,平均32.2岁。车祸伤2例,机器致伤3例。受伤部位:前臂2例,腕部1例,小腿1例,足部1例。同时合并骨缺损2例。肢体大面积缺损2例,肢体洞穿伤3例。皮肤缺损面积:(6cm×5cm+7cm×6cm)-(13cm×7cm+17cm×8cm)。大腿供区行游离植皮。结果5例双叶皮瓣移植术后全部成活,1例于术后3个月接受皮瓣削薄术。全部病例随访4-10个月,平均8个月。双皮瓣外观和功能恢复满意。大腿供区植皮区轻度瘢痕,膝关节屈伸功能不受限。2例同期行骨移植者,术后4个月骨折开始愈合。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同一个血管蒂的股前外侧和内侧双叶皮瓣移植术血管吻合数量少,皮瓣移植成功率高,而手术风险并未增加,适合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和肢体洞穿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