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自然流产(early spontaneous abortion,SA)妇女血清中TNF-α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夹ELISA法检测孕3月内20例正常妊娠、30例自然流产妇女血清中TNF-α的水平。结果:早期自然流产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TNF-α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其水平的升高与早期自然流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自然流产时蜕膜、绒毛组织中TNF-α和IL-10的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早期流产者蜕膜、绒毛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白细胞介素 - 10的水平 ,探讨自然流产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将 5 0例停经 6~ 12周的早孕妇女分为两组 ,自然流产组 30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 ,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技术 ,对自然流产组及正常早孕组的蜕膜、绒毛组织中的 TNF-α及 IL - 10进行测定。结果 :早期自然流产组蜕膜 ,绒毛组织中 INF- α水平较正常早孕组明显升高 (P<0 .0 5 ) ;正常早孕组蜕膜绒毛组织中 IL- 10较早期流产组显著升高 (P<0 .0 5 )。结论 :自然流产与母胎界面细胞因子(TH1/TH2 型 )微环境的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原发病,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及心力衰竭纠正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规律,以及TNF-α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不同病因CHF患者30例(心功能Ⅰ-Ⅱ级14例,Ⅲ-Ⅳ级16例),并选择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ELISA测定TNF-α。结果:TNF-α在CHF患者中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随心功能改善,TNF-α表达下降。结论:TNF-α在CHF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定心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肿瘤坏死因子与内皮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素-1(ET-1)水平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56例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TNF-α及ET-1水平,同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TNF-α及ET-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1),急性期则明显高于恢复期且与梗死灶大小密切相关,梗死灶越大者,其TNF-α和ET-1水平越高(P<0.05-0.0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及ET-1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NF-α及ET-1共同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早期应用TNF-α及ET-1拮抗剂,降低TNF-α及ET-1水平,对脑梗死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居彬  熊灏  马黄花 《广西医学》2002,24(2):180-18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急性白血病(AL)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AL患IL-6含量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ALL又明显高于AML(P<0.05);TNF-α也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ALL与AML两组间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L-6、TNF-α水平与AL发病,发展有密切相关;IL-6水平与白血病类型有关;而TNF-α水平与白血病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30例新诊断且糖化血红蛋白(HbAIC)≥7.5%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罗马酸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4mg/d,共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NF-α、空腹血糖、HbAIC、空腹胰岛素、血脂水平以及安全性指标,并与3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用罗格列酮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下降,空腹血糖、HbAIC、空腹胰岛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罗格列酮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值无明显改变。罗格列酮治疗耐受性良好,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TNF-α表达增加,罗格列酮能减少TNF-α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同时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1和Rb1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肺泡巨噬细胞(AM)过度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并探讨人参皂甙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AM,分为对照组、LPS组、RG1 LPS组、Rg1组和Rb1 LPS组,Rb1组。分别收集培养细胞及上清液,测定上清TNF-α水平、上清LPS水平以及细胞中1-κB表达情况。结果:LPS可使AM分泌大量TNF-α(P<0.01),并使I-κB表达明显减少(P<0.01)。Rg1 LPS组与LPS组相比,上清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细胞内I-κB表达明显增加(P<0.01)。Rgl LPS组上清游离LPS水平明显高于LPS组(P<0.05)。Rb1的作用结果与Rg1相似。结论:人参皂甙Rg1和Rb1在体外能抑制AM过量分泌TNF-α,其可能作用机制为通过阻断LPS与AM膜的结合,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内I-κB的低表达,从而使TNF-α的分泌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 TNF- α)与反复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ISΑ方法检测 30例正常早孕妇女及 5 1例原因不明反复流产妇女的血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 TNF-α水平。结果 :流产妇女及正常早孕妇女蜕膜组织中 TNF-α水平明显高于绒毛组织 ( P<0 .0 5 ) ;流产妇女血清、蜕膜组织中 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 ( P<0 .0 1 ) ,流产 3次以上者高于流产 3次者( P<0 .0 5 ) ;绒毛组织中 TNF- 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血清和蜕膜组织中 TNF- α水平升高可能与反复流产有关 ,血清中 TNF- α水平可作为预测流产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早期妊娠妇女血清和妊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方法,检测35例RSA病人、45例人工流产的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早期妊娠绒毛和蛻膜组织中MIF的定位与蛋白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绒毛和蛻膜组织MIF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IF水平。结果两组孕妇绒毛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中均有MIF表达,RSA组绒毛滋养层细胞胞质和蜕膜细胞胞质中MIF表达呈淡棕色,而对照组中呈深棕色。RSA组绒毛滋养层细胞胞质和蜕膜组织MIF蛋白和MIF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7.089~40.610,P<0.01)。RSA组血清MI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8.903,P<0.01)。早期妊娠血清MIF水平与绒毛和蛻膜组织中的MIF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73、0.657,P<0.01);与MIF蛋白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r=0.794、0.616,P<0.01)。结论 MIF mRNA及其蛋白在RSA病人绒毛及蜕膜组织中低表达可能参与了RSA的发病,早期妊娠血清MIF水平下降对RSA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p55型受体(p55TNFR)在正常妊娠及妊娠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12例正常妊娠妇女、43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胎盘组织细胞中TNF—α和p55TNFR的表达。结果:TNF-α和p55 TNFR主要表达在蜕膜细胞、内皮细胞、绒毛间质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正常妊娠组与妊娠高血压各组TNF—α和p55 TNFR表达的细胞种类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TNF—α和p55 TNFR在同种细胞中表达的强度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增加。同一研究组中各细胞TNF—α和p55 TNFR的表达强度不同,TNF—α在蜕膜细胞表达最强,p55 TNFR在蜕膜细胞和内皮细胞表达最强。结论:TNF—α和p55 TNFR在胎盘组织细胞高表达,可直接引起胎盘损伤。TNF-α和p55 TNFR在妊娠高血压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TNF-α及其可溶性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Bs)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5例SLE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TNF—α、sTNFB1、sTNFB2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中TNF—α、sTNFBs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LEDAI积分提示SLE活动组的患者血清中sTNFR1、sTNFR2表达水平高于SLE非活动组患者(P〈0.001);抗dsDNA抗体阳性组血清中TNF-α、sTNFRs水平均高于抗dsDNA抗体阴性组(P〈0.01)。SLE患者肾脏受累组中TNF—α、sTNFBs水平均高于非肾脏受累组(P〈0.001)。另外,SLE患者血清中sTNFBs表达水平与TG水平升高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388、r=0.436(P〈0.01)。结论:sTNFRs与SLE患者血清中TG水平存在正相关,与疾病活动性及肾脏受累亦呈正相关,因此有可能作为判断疾病活动和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肿瘤坏死因子在小儿紫癜肾炎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紫癜肾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液相竞争法测定了20例紫癜肾炎患儿血清TNF-α水平。结果:紫癜肾炎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NF-α水平的增高与紫癜肾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可能是造成紫癜肾炎组织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在VMC小鼠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本实验用ELISA方法检测VMC小鼠在接种病毒后3、5、7、9、15、35天血清TNF-α的变化,并分析了TNF-α与VMC发病的可能关系。结果:实验发现VMC小鼠在接种病毒后3-35天各时点的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其表达高峰在接种病毒后7天(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结果提示小鼠VMC血清TNF-α水平升高可能参与VMC的发病。  相似文献   

14.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TNF-α和可溶性TNF受体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患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I和sTNFR-Ⅱ)在抗结核治疗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夹心ELISA法检测24例结脑患者治疗前和其中12例在治疗后第10、20、30d的脑脊液TNF-α、sTNFR-1和sTNFR-Ⅱ含量。结果:结脑患者脑脊液中TNF-α、sTNFR-I和sTNFR-Ⅱ显著高于对照组,抗结核治疗一个月后仍维持较高水平,但是与治疗前相比sTNFR-1和sTNFR-Ⅱ水平呈明显下降,而TNF-α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TNF-α、sTNFR-I和sTNFR-Ⅱ与结核感染有关;sTNFR-I和sTNFR-Ⅱ对抗结核治疗的反应较敏感,其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结脑病情及治疗效果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早孕蜕膜和绒毛组织中芳香烃受体(AhR)的表达及其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34例原因不明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蜕膜和绒毛组织中Ah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38例正常孕早期妇女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和流产组绒毛组织Ah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蜕膜组织(P<0.01,P<0.05);流产组蜕膜组织中AhR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流产组绒毛组织中AhR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早孕绒毛组织中Ah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蜕膜组织,其表达上调可能与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SLE患者血清sTNF—RI、sTNF—RⅡ和TNF—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活动期和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C)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I)、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Ⅱ)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测定46例SLE患者及30例正常人对照血清中TNF-α和sTNF-RI、sTNF-RⅡ水平,及其与补体C3、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抗体(ANA)及血沉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LE患者血清中TNF-α、sTNF-RI和sTNF-RⅡ都显著升高,且活动期升高更为显著(P<0.01)。活动期患者sTNF-RI和sTNF-RⅡ的变化与补体C3、dsDNA、ANA及血沉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但与TNF-α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TNF-α在SLE的免疫 务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而sTNF-RI和sTNF-RⅡ在疾病中具有免疫调控作用,并可作为疾病活动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体C3、C4在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有RSA史患者为研究组,其中15例未孕者为研究组Ⅰ,15例难免流产者为研究组Ⅱ;30例正常妇女为对照组,其中15例未孕者为对照组Ⅰ,15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Ⅱ.采用免疫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intestinal endotoxin,IET)促进肝纤维化发与肝硬化形成机制。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分别于4周及8周末测定其血浆ET、NO、TNF-α和IL-10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ET、NO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与TNF-α和NO均呈正相关(r=0.651,P<0.025;r=0.912,P<0.001)。实验组IL-10水平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肝硬化8周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4周组(P<0.05)。结论:ET诱导的NO、TNF-α和IL-10的释放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及羊水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正常足月孕妇及IUGR孕妇血清及羊水中IL-1β及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UGR组与正常分娩组孕妇血清中IL-1β、TNF1-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UGR组羊水中IL-1β明显低于对照组,TNF-α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存在显性差异(P<0.01);在预测IUGR方面,羊水中TNF-α水平变化较IL1β更有价值。结论:羊水中IL-1β及TNF-α水平变化与IUGR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TNF-α反义寡核苷酸对TNF-α的阻断作用。方法:用DNA合成仪合成17聚体的TNF-α正义寡核苷酸和反义寡核苷酸。24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包括人工脑脊液组、正义链组和反义链组)。实验组动物用已建成的颅脑爆炸伤模型装置致伤,伤前经小脑-延髓池分别注入人工脑脊液、TNF-α正义寡核苷酸和TNF-α反义寡核苷酸,比较3组动物脑组织TNF-α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人工脑脊液组和正义链组相比,伤前经小脑-延髓池脑内局部应用TNF-α反义寡核苷酸组,颅脑爆炸伤后脑组织内TNF-α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经小脑延髓池局部应用反义寡核苷酸可有效阻断颅脑爆炸伤后脑组织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