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判断气管导管位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插管后,以按压胸部呼出气体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判断导管位置,主观上认为比传统方法更敏感,本研究拟对此进行评价。 资料和方法 全身麻醉的病人193例,男105例,女88例,年龄2~78岁,ASAⅠ~Ⅲ级。均进行快速诱导,在面罩给氧3~5min后进  相似文献   

2.
气管插管操作不当会造成气管导管误入食管,误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气管,发现不及时会产生严重后果。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听诊,支气管镜检查,呼气末CO2检测,变色试纸等方法来判断。本文利用Hall传感器可以检测微  相似文献   

3.
气管插管是在全身麻醉、心肺复苏和气道梗阻急救过程中保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由于气管和食管的解剖位置毗邻,气管插管时易误入食管,尤其在院外急救时更易发生[1].气管导管误入食管后未及时发现,气体挤入胃内,可致胃内容物返流、误吸、急性胃扩张乃至胃破裂[2];还可能发生缺氧和CO2蓄积,甚至继发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缺氧性死亡等.因此,简便、快捷地准确判断气管导管插入的位置至关重要.本课题组自制了气道探测球囊,本研究拟评价其用于判断患者气管导管插入位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ETCO2监测快速判断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和普通气管导管通气是否正常。方法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四组:联合导管食管腔通气组(A1组),联合导管气管腔通气按压上腹部组(A2组),联合导管气管腔通气不按压上腹部组(A3组),气管导管气管通气组(B组)。除常规监测SpO2外,记录四组的PETCO2及波形变化。结果A1、B组显示正常数值及波形;A2组3 min内始终显示为0,CO2波形为直线;A3组在第1分钟显示为0,无CO2波形,第2分钟开始显示为8~9 mm Hg的数值,并有小的CO2波形。结论PETCO2可以较为准确、快速、有效地判断气管插管位置和通气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5.
作者给10kg以下婴儿在应用喉罩(LMA)控制通气期间检测PaCO_2和P_(ET)CO_2并与使用气管导管(ETT)者进行比较。 作者选择12例1~13个月的患儿(ASAⅠ~Ⅱ级),无心肺或气道解剖异常、无误吸危险者。吸入70%N_2O-30%O_2-氟烷,达一定麻醉深度时纳入大小合适的LMA,以潮气量8~10ml·kg~(-1)进行机械通气,气流量为6L·min~(-1),气道峰压不大于2kpa,P_(ET)CO_2至少稳定5min后取动脉血标本备查。然后取出LMA,改插ETT,再重新测定上述变量,同时注意P_(ET)CO_2变化,此期间保持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深度稳定,不作任何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应用支气管光导纤维镜,在听诊过程中,根据呼吸音变化判断气管内导管尖端位置。全麻下行口腔外科手术患者10名,麻醉诱导用硫戊巴比妥4~5mg/kg,本可松0.08~0.10mg/kg静注,快速诱导经鼻腔插管,导管套囊压力为20cmH_2O。应用光导纤维镜首先确定气管导管尖端位置,记录鼻孔至隆凸距离,再进管,同时监听呼吸音发生变化及呼吸音消失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气管内插管是临床麻醉的经常性工作,然而一旦插入气管内,有时可怀疑是否插入过深或过浅。本文报道的方法简便易行,感觉清楚,定位可靠并无创伤。方法:当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在固定导管前,先于导管套囊内注入0.5~1ml注射用水,接着反复给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了50例患者拔管前的PETCO2水平与拔管后SpO2变化的关系,以了解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后其PETCO2作为拔管指征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18~73岁,体重39~85kg。手术部位包括脑、胸、腹腔、扁桃体手术。其中5例术前合并轻、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麻醉取静脉快速诱导插管,用阿曲库铵和安氟醚维持麻醉。VT8~12ml/kg,RR14次/分,术中PETCO2维持在4~533kPa,术中监测NIBP、ECG、SpO2、PETCO2。于术毕前30分钟停止追加阿曲库铵,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止吸入安氟醚。…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12例静脉复合全麻手术病人,采用带套囊的气管导管行 HFJV。观察套囊充气前、充气15min、30min 时及套囊放气15min 与30min 后的血气变化,并以充气前血气结果作对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固定驱动压、通气频率及喷气针进入气管导管内深度条件下,导管套囊充气15min 后,PaO_2即升高,充气30min 后,PaO_2升高明显,而 PaCO_2则轻度下降,但两者均无统计学意义。上述变化之机理,作者推测可能与导管套囊充气后,HFJV 造成低水平的 PEEP 有关。  相似文献   

10.
气管插管术是麻醉的基本功。有关插管困难、插管时发生的意外及并发症,历年来均有报道,而术毕拔管困难或拔除气管导管后又重新插管者亦并非罕见。究其原因不外乎发育畸形或疾病引起的解剖变异;操作中引起的创伤性并发症和技术失误;以及拔管不掌握指征等。本栏将近几年有关这方面的来稿15篇作了全文或摘要刊出,其中不光经验教训可供借鉴,希望能引起重视,严格掌握插管与拔管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对预计插管困难的患者要充分预想可能发生的情况,拟出实施方案。在准备器具时应常规检查喉镜、导管、套囊、管芯、衔接管的质量与性能。在插管操作过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判断,找出症结所在,迅速排除故障,力求减少和防止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气管插管鉴定囊"与PETCO2对气管导管位置判定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内插管是全麻手术和抢救病人时常用的操作技术。寻求一种快速、准确、简便检测气管导管所在位置的方法十分重要。2000年,我们将“气管插管鉴定囊”监测技术用于临床,对400例全麻手术病人进行了观察,并与PETCO2监测做了比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3年以来共完成腹腔镜手术5000余例。有3例CO2气腹后气管导管误入支气管。3例年龄46~54岁,2女1男,体重45~62kg。气管插管皆顺利,门齿到气管导管前端距离为22~23cm。CO2气腹后腹内压(IAP)20kPa1~2分时,SpO2从100%下降到64%~68%。听诊右肺呼吸音消失,将气管导管拔出2cm,双肺呼吸音正常SpO2正常。以上3例所以发生这种意外,估计与腹腔镜手术中行CO2气腹时,腹内压升高,使膈肌上抬有关,致使气管向头端压缩,气管分叉上移,气管导管相对下移,进入右支气管腹腔镜胆囊摘除术CO_2气腹致气管导管误入支气管三例报…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呼气末CO_2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呼气末CO_2监测徐云芳,杨绍琴,李彦,曹莉,麻伟青,董发团LC80例,用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以DragerCi-cero麻醉机行间断正压通气,VT8ml.kgf12次/min,气道峰压16~22cmH2O。监测呼气未CO2(PETC...  相似文献   

14.
气管导管插入过深可以刺激隆突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心跳骤停,如误入一侧支气管则导致缺氧及肺气压伤。因此,正确定位导管的插入深度是麻醉及ICU中的重要问题。现提出一种简单可靠的定位方法。方法:全麻手术成年病人82例,常规气管插管成功后,置病人头颈于自然位。充起套囊后,术者一手食指置于病人胸骨上窝处触摸气管导管,另一手快速捏挤套囊充气管的指示囊。调节导管的位置,当在胸骨上窝处能清楚地感到套囊波动时,将套囊远端定位于胸骨切迹平面,固定导管。记录导管平上门齿的深度。在插管前先用小儿光纤支气管镜测定导管的长度,在镜体上作出标记。固定导管后再将光纤镜插入导  相似文献   

15.
小儿行气管插管麻醉后 ,由于头部位置改变会不同程度地引起气管导管移位[1,2 ] ,其中头屈曲时导管向隆突移位可能发生支气管内插管 ,而后仰时导管向声门移位则有可能发生脱管。本文通过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准确判断头部位置改变时气管导管的移位程度 ,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选择口腔科唇腭裂小儿 2 0例 ,伴有上呼吸道其他部位畸形者除外。年龄 9~ 13个月。其中男 13例 ,女 7例。体重 6 0~ 11 8kg ,身长 68~ 79cm。术前 3 0分钟肌注阿托品0 0 15mg/kg ,入手术室前肌注氯胺酮 8mg/kg。意识消失 ,静脉注射维库溴铵 0 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声诺维灌注气囊超声判断气管插管位置的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急诊科或EICU、并接受气管插管的54例患者,分别采用听诊双肺方法、声诺维灌注气囊床旁超声法判断气管插管位置,记录检查时间,并与床旁X线检查进行对比。结果听诊双肺方法判断气管插管位置的准确率为88.89%(48/54),声诺维灌注气囊床旁超声法准确率为98.15%(53/54)。声诺维灌注气囊床旁超声法和床旁X线检查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肺听诊与床旁X线检查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诊双肺方法、声诺维灌注气囊床旁超声法及床旁X线检查用时总体(F=3.959,P=0.038)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声诺维灌注气囊超声法判断气管插管位置具有准确、及时、安全、可重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新生儿的一项基本且关键的措施,准确、及时的将气管导管置于气管内正确的位置至关重要.新生儿尤其早产儿从声门至气管分叉处距离较短,气管插管过深可影响两肺通气,还可导致气管损伤;气管插管过浅可导致脱管、漏气,影响通气.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在无呼吸情况下 (包括麻醉诱导用肌松药插管时 )气管导管误入食管 ,迅速准确判明插管后导管的位置至关重要。临床上检测导管位置的方法有多种。我院自 1999年初自制气管插管鉴定囊 ,其结构如图 1示 ,用于判别气管内导管的位置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尽管辅助吸气在插管的自主呼吸病人很常见,但辅助呼气却少见报道。在自主呼吸时有效的呼气支持(expiratorysupport,ES)可用于抵消气管导管(endotrachealtube,ETT)的阻力。在这个研究中,我们测试了一个新系统的性能,这个系统用于在自主呼吸中既提供吸气支持(inspiratorysupport,IS)又提供呼气支持以减少气管导管的有效阻力。方法这个ES系统由一个通气阀门和一个电脑控制的气缸活塞组成,用于在呼气相把气体从呼吸回路抽出。这个活塞的运动与自主呼吸同步。我们在9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身上,比较在自主呼吸时,5mmID和8mmID两种导管的尖端和呼吸回路内的压力。通气模式设定在维持持续气道压在0cmH2O。比较用5mmIDETT通气时3种通气设置(无支持,单纯吸气支持,吸气支持+呼气支持)。结果我们监测了呼吸回路压力(Paw),导管尖端压力(Ptip),呼吸气流。在无呼吸支持的5mmIDETT,Ptip在吸气时呈大幅度的负偏移而呼气时呈大幅度的正偏移。单纯的IS并不改善小气管导管的呼吸模式。但是Is+ES却能使只。在呼气呈负压吸气呈正压,使5mmIDE]rr的只,。压力特征与8mmIDETT的相似。而且Is+ES使5mmIDETT的呼吸模式与8mmIDETT的相似。结论通过这项对健康志愿者的研究表明,IS+ES抵消通过5mmIDETT强加的气道阻力,产生与8mmIDETT相似的Ptip改变。  相似文献   

20.
呼气末CO_2监测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P_(ET)CO_2在危重病人的多种用途。包括肺通气、肺换气以及呼吸环路工作状况的监测、危重病人撤离呼吸机和CPR期间的价值。文章同时还指出了P_(ET)CO_2的适用条件和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