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芪对UUO模型大鼠肾脏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动态观察黄苠(AM)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拈抗作用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R组)、UUO组和UUO+AM治疗组(AM组).在造模后3、7、14 d处死动物,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HGF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HGF mRNA和α-SMA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HGF及其受体C-met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SOR组相比,各时间点UUO大鼠肾脏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AM治疗后可明显减轻UUO大鼠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P<0.05).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UUO大鼠肾组织α-SMA表达逐渐增加;HGF及其受体C-met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表达规律,在UUO术后第7 d达高峰,此后大幅回落;与UUO组各对应时间点比较,AM治疗后可使肾组织中的HGF及其受体C-met表达显著增高,α-SM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AM可能通过诱导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负性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的防治作用。方法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三七总皂甙治疗组,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2 1d处死大鼠,留取梗阻侧肾脏制备病理切片。光镜观察肾间质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表达。结果 手术组呈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α-SMA表达明显增加。三七总皂甙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PCNA表达明显增加,α- SMA表达明显减少,间质PCNA、α- SMA表达明显减少(P<0 .0 5 )。结论 三七总皂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后的肾间质纤维化有抑制作用,可阻断肾小管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的转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尿激酶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20)、UUO组(UUO,n=28)和尿激酶治疗组(uPA,n=28),分别于术后1、3、7和14 d处死小鼠.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检测小鼠肾组织ILK的分布及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RT-PCR检测ILK、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UUO组术后1dILK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高,7d达到高峰: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α-SMA mRNA表达显著上调.与UUO组同时间点相比,uPA治疗组ILK、α-SMA表达均被显著抑制(P<0.05);E-cadherin表达则增高(P<0.05).结论 ILK通过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uPA能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这可能与其抑制肾小管细胞IL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糖尿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糖尿病模型组(n=10)与糖尿病氯沙坦干预组(n=10)[氯沙坦20 mg/(kg·d)];分别于第8周、第16周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留取左肾行HE和Masson染色,阅片并计算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与ILK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明显增加(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Vimentin和ILK阳性表达面积明显增加(P<0.01),ILK与α-SMA呈正相关(rs=0.621,P<0.05);氯沙坦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弱,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ILK,α-SMA与Vimentin表达均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弱(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ILK高表达与EMT,二者之间可能有着重要联系;氯沙坦可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ILK表达,阻抑EMT.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5/6肾切除残肾慢性肾衰幼年大鼠慢性进展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相关蛋白a-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动态表达趋势.方法 72只3-4周龄幼年SD雌性大鼠,随机将其分为假手术组(n=24)、5/6NX未治疗组(n=24)和5/6NX治疗组(n=24).采用5/6肾切除法制备慢性残肾肾衰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于模型成功后第2,4,8,12周分别检测残肾组织中α-SMA、E-cadherin的表达.结果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5/6NX未治疗组肾小管间质病变日趋明显,表现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管塌陷及肾小管间隙加宽,并进行性形成纤维化病变.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α-SMA在5/6NX未治疗组和治疗组中表达强度均呈增高趋势,除第2周外,相同时间点α-SMA在各组的表达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治疗组表达最高,治疗组次之,假手术组最低.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E-cadherin在5/6NX未治疗组和治疗组中表达强度均呈降低趋势,除第2周外,相同时间点E-cadherin在各组的表达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治疗组表达最低,治疗组次之,假手术组最高.结论 5/6肾切除残肾慢性肾衰幼年大鼠在其肾损伤过程中存在EMT现象,α-SMA和E-cadherin是EMT的标志性蛋白,给予ACEI和ARB干预具有一定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中药方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果蝇MAD类似基因2/3(Smad2/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调节,探讨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西药组。术后14d,观察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3和α-SMA的表达。[结果]益气活血法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并能下调TGF-β1、Smad2/3和α-SMA的表达。[结论]益气活血法可通过下调TGF-β1、Smad2/3和α-SMA的表达,从而抑制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TRAF6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后分别于3、7、14 d时各处死8只大鼠。病理组织标本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法、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 RNA的定量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TRAF6和α-SMA蛋白的定位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RAF6的表达在UUO术后7 d显著增加,于14 d表达最高(P<0.01),且主要表达于UUO术后14 d时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结论 TRAF6在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活化可能参与了病变过程中炎症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进行动态观察,以探讨CTGF在肾间质纤维化病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3、5、7、9、12天处死大鼠,HE、Masson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并进行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CTGF、α-SMA的表达.结果: 第1~9天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逐渐明显,CTGF、α-SMA表达逐渐增多(各组间比较,P《0.05);CTGF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α-SMA为正相关关系.结论: CTGF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病程进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评价肾纤维化病变程度的良好指标及防治的新的靶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糖尿病组(D组),分别观察2、4、8、12、16和24周.生化方法检测血糖、血肌酐和尿蛋白水平.PAS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β-caten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连蛋白(FN)表达,RT-PCR法检测β-catenin mRNA水平.结果 D组各时点血糖、血肌酐和尿蛋白明显高于C组.与C组相比,D组肾皮质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胞核内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C组α-SMA仅在血管壁表达,D组从2周开始,随病程进展闻质细胞胞浆阳性染色逐渐增多,第16周和24周可见少数肾小管表达.FN在D组大鼠肾小管-间质表达从2周开始逐渐增多,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DM大鼠β-catenin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核内表达增强,肾间质α-SMA、FN蛋白表达增多,提示β-catenin可能由于降解减少后胞浆内增多而转移入核,参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过程,促进了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对肾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设置3组:①模型组(n=6),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0.3ml无菌等渗盐水灌胃,每天2次;②治疗组(n=6),他莫昔芬5mg/kg (0.3ml无菌等渗盐水配置) 灌胃,每天2次;③假手术组(n=6).术后第9d处死各组大鼠.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炎细胞浸润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②模型组第9d时大鼠肾组织α-SMA表达明显增强,采用他莫昔芬治疗后,肾组织α-SMA表达的异常增强能得到有效抑制,肾组织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昔芬类药物具有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而这一作用与其能有效阻抑肾组织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和减少肾间质炎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环孢素A(CsA)能否导致贫血,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慢性CsA肾毒性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SD大鼠给予CsA15mg/(kg·d)皮下注射4周建立慢性CsA肾毒性模型(CsA毒性组),对照组1mL/(kg·d)皮下注射橄榄油。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大鼠的肾功能,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三色(Masson Trichrome)染色确定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EPO及EPOR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A毒性组大鼠肾功能低下,肾小管间质发生纤维化,凋亡细胞增多(P<0.01);同时CsA毒性组大鼠有贫血发生,表现为Hb和Hct水平的下降(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EPO在CsA毒性组肾组织中的表达减少,而EPOR的表达增加(P<0.01)。直线相关分析提示,EPO蛋白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0.729,P<0.001)和TUNEL阳性细胞数(r=-0.841,P<0.001)呈负相关。结论慢性CsA肾毒性大鼠肾组织中EPO蛋白表达减少,从而导致贫血;CsA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EPO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机制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肾间质细胞(包括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细胞因子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纤维化的进展。间质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及细胞间质代谢失调也是造成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原因。进一步阐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这些微观病理过程,对探讨临床防治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新月体肾炎患者肾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肾组织浸润炎细胞的增殖和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肾组织和新月体肾炎患者肾组织IDO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表达与肾间质浸润PCNA阳性炎细胞数及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正常肾组织未检测到IDO表达,而在新月体肾炎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IDO的表达显著上调,并且新月体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IDO的表达强度与肾小管-间质PCNA阳性浸润细胞数及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显著负相关.结论 IDO在新月体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高表达并与肾小管-间质炎细胞增殖及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相关,提示IDO可能通过抑制炎细胞增殖活性参与新月体肾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蛋白激酶受体2(PAR-2)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M组)和用药组(T组),DM组和T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制备DM模型,分别于实验的第2、4、8、12、20周处死大鼠后取肾组织制片,在电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四型胶原(ColⅣ)蛋白和PAR-2在肾组织中表达情况,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C组大鼠肾组织ColⅣ表达均微弱;DM组大鼠肾组织ColⅣ表达逐渐增强,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组大鼠肾组织ColⅣ表达增强后又逐渐减弱,与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大鼠肾组织无PAR-2表达或仅微量表达于血管内皮;DM组大鼠在实验的第2周开始出现PAR-2表达,并随实验进程PAR-2表达逐渐增强,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组大鼠肾组织PAR-2的表达与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AR-2早期表达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肾组织中PAR-2表达的变化趋势提示PAR-2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肾间质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肾小管和内皮素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应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放射免疫测定及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并测定3HTdR掺入率,观察肾小管损伤时产生的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与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肾小管上皮细胞既有ET1mRNA的表达,又有ET的两种受体(ETARmRNA和ETBRmRNA)的表达,还有ET1的蛋白合成及分泌。且肾小管损伤及再生过程中,ET1表达增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成纤维细胞加入ET1,3HTdR掺入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并证明肾成纤维细胞有ETRmRNA的表达。结论:损伤及再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较正常时合成和分泌更多的ET1,ET1通过ETR的作用,促使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对肾小管上皮细胞Col-IV及MCP-1表达和分泌影响。 方法 应用终浓度为0、0.1、1、10、100ng/mL的IL-18处理体外培养人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24h、48h和72h。应用RT-PCR法检测IL-18对HK-2细胞Ⅳ型胶原(Col-IV)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Col-IV及MCP-1分泌水平。 结果 IL-18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促进HK-2细胞Col-IVmRNA和MCP-1 mRNA的表达,IL-18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促进HK-2细胞Col-IV的分泌,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HK-2细胞MCP-1分泌,但其蛋白分泌量在24h即达高峰,未见时间依赖关系。 结论 IL-18可能部分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的过度分泌和炎症细胞趋化,参与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沉默WNT4基因对稳定转染配对盒基因2(PAX2)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阐明PAX2基因是否通过WNT4基因调控细胞生物学活性。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PAX2基因稳转细胞系,分为稳转组和对照组。稳转组细胞分为稳转对照组(不应用WNTsiRNA沉默)和沉默72 h组(应用WNTsiRNA沉默72h)。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稳转组和对照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AX2和WNT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Realtime PCR法检测稳转对照组和沉默72 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WNT4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稳转对照组和沉默72 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稳转对照组和沉默72 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穿膜细胞数。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稳转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AX2和WNT4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Real-time PCR法检测,沉默72 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WNT4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稳转对照组(P<0.05)。细胞划痕实验10 h后,沉默72 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迁移率低于稳转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18 h后,沉默72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迁移率低于稳转对照组(P>0.05)。Transwwell实验,沉默72 h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穿膜细胞数低于稳转对照组(P<0.05)。结论:PAX2基因可能通过WNT4基因调控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8.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单核巨噬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单核巨噬细胞(MC/MP)的关系。方法:结扎大鼠一侧肾静脉,连续饲养25d,制作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每5天杀检取材。HE、PAS、PASM、Masson等染色方法观察MC/MP的聚集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免疫组化和双重免疫组化观察。肾间质MC/MP的聚集与增生;原位杂交、免疫组化观察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MCP-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肾内的表达分布。Western blot检测病变肾脏MCP-1的表达。对不同时间点。肾小管变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肾间质MC/MP聚集的数量及其中的增生比例、MCP-1和M-CSF的表达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肾静脉结扎侧表现为。肾小管变性萎缩、间质中MC/MP浸润、细胞外基质沉积等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典型病变。病变早期肾间质中有明显的MC/MP聚集。后期减少。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单核细胞占一定比例,单核细胞的增生比例与聚集高度相关。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显示,病变肾组织中MCP-1、M-CSF mRNA的表达主要位于变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病变早期强,后期减弱。肾小管上皮细胞MCP-1和M-CSF的表达与肾间质MC/MP的聚集高度相关。肾间质MC/MP的聚集与肾小管变性高度相关。结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早期,间质中有明显的MC/MP聚集,来源于浸润和局部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表达MCP-1、M-CSF在MC/MP浸润和增生中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肾间质MC/MP的聚集与肾小管变性高度相关。MC/MP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促增殖因子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并进一步损伤肾小管。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 contributes greatly to renal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which is the final event leading to end-stage renal failur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TGF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 (ODNs) on the expressions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 and fibronectin in renal tubular cells induced by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 in addition to the role of CTGF in the accumul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renal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Methods A human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line (HKC) was cultured in vitro. Cationic lipidmediated CTGF antisense ODNs were transfected into HKC cells. After HKC cells were stimulated with TGF-β1 (5 μg/L), the mRNA levels of PAI-1 and fibronectin were measured by RT-PCR. Intracellular PAI-1 protein synthesis was assess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secreted PAI-1 and fibronectin in the medium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and ELISA, respectively. Results TGF-β was found to induce tubular CTGF, PAI-1, and fibronectin mRNA expression. PAI-1 and fibronectin mRNA expression induced by TGF-β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CTGF antisenes. ODNs CTGF antisense ODNs also inhibited intracellular PAI-1 protein synthesis and lowered the levels of PAI-1 and fibronectin protein secreted into the medium. Conclusions CTGF 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accumul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excessive ECM during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and transfecting CTGF antisense ODNs may be an effective way to prevent renal fibrosi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小管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诱导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4只、治疗组24只、假手术组8只。治疗组给予水飞蓟素30mg/(kg·d)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实验第7d、14d、21d各收获大鼠8只,假手术组于第21d一次处死大鼠,进行肾组织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实验第7d模型组大鼠出现小管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随病程进展,上述病变呈进行性加重。水飞蓟素治疗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组织学的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显示水飞蓟素治疗组在各观察时间点能显著下调TGF-β1和α-SMA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结论:水飞蓟素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有效干预上皮-间质转分化达到改善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