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的临床特征,为早期病因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258例脑性瘫痪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脑性瘫痪患儿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新生儿窒息,66.7%的脑性瘫痪患儿具有3项及以上高危因素;头颅影像学改变的严重程度与脑性瘫痪的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结论:病因上早产儿合并多种损伤因素,其临床合并症也显著高于足月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为脑性瘫痪发生的常见原因,多个高危因素提高脑性瘫痪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黄鹦  李瑞花  阙利双 《广东医学》2008,29(10):1715-1716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头颅影像学和脑电图改变,为脑性瘫痪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在儿童康复科治疗的258例脑性瘫痪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8例脑性瘫痪患儿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新生儿窒息,66.7%的脑性瘫痪患儿具有三项及以上高危因素;合并症:智力低下(68.2%)、视觉障碍(42.6%);脑电图异常率40.3%;头颅CT或MRI异常率87.6%,头颅影像学改变的严重程度与脑性瘫痪的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为脑性瘫痪发生的常见原因,多个高危因素提高脑性瘫痪发生的危险;智力低下为常见合并症;脑性瘫痪患儿头颅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的异常率较高,对脑性瘫痪和癫痫的病因、诊断及预后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临床发生脑性瘫痪的危险致病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 选择我区残联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68例脑性瘫痪患儿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保健科体检的136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以1∶2配比病例对照的方式进行本项研究。制定危险因素调查表,对2组儿童父亲吸烟情况;母亲生育年龄、家族病史、怀孕次数、生产次数、孕前月经状况、营养保健状况、孕期疾病状况、分娩方式;新生儿早产、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核黄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小儿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母亲生育年龄、家族史、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核黄疸、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小儿发生脑性瘫痪的单因素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生育年龄、家族史、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核黄疸、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是小儿发生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 结论 近年来,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其临床发病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其中,母亲生育年龄、家族史、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核黄疸、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小儿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明确脑瘫高发人群,为其早期康复介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朱庆  韩庆 《农垦医学》2012,34(3):236-238
目的:分析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发病的高危因素,脑瘫患儿治疗时机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2010年12月30日~2011年12月30日收治308例脑瘫患儿资料.结果:高危因素中以早产、窒息、低出生体重儿等最常见,多数患儿在1岁以后诊断,1岁前诊断16例,占5.2%,6个月内无诊断病人.住院病人以痉挛型为主,占75%.影像学检查异常率高达93.5%.民汉之比22.2∶1.结论:脑瘫病因复杂,但对有早产、窒息、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因素的小儿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治疗时机尤为重要,提高新生儿急救水平和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对减少病残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张占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25-2926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并癫痫的治疗及预后,为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8 月-2011 年8 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70 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和分析脑性瘫痪并发癫痫的患儿发病率,并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1 例患儿治疗3 个月后,显效18 例(58.1%),有效9 例(29.0%),无效4 例(12.9%),总有效率为87.1%.本组脑性瘫痪并癫痫患儿采用合并用药治疗者25 例,占患儿总数的80.5%;脑性瘫痪患儿中癫痫发病率为44.3%;脑瘫中最常见的是痉挛型脑瘫,其脑瘫并发癫痫的发生率也最高.结论 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发病率与脑瘫类型有关,痉挛型脑性瘫痪合并癫痫者占绝大多数,且发病年龄较低.应及早对脑性瘫痪并癫痫患儿进行治疗和干预,可采取多药联用等方式进行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分型特点及其各种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探讨高危因素致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74例脑瘫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分型以痉挛型双瘫为主,占52.7%;合并症为:智力低下(86.7%)、视力障碍(23.0%)、听觉障碍(12.2%)、癫痫(9.5%);头颅cT异常率58.7%、脑电图异常率37.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55.6%,其中cT阳性率与临床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高危因素中比例较高者:早产(40.5%)、窒息(39.2%)、异常分娩(39.2%)、低体重儿(33.8%);具有二项以上高危因素者占50%以上。结论本组患儿合并智力低下较多,CT、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改变均占所查患儿的一半以上,预防早产、窒息、异常分娩等高危因素可减少脑性瘫痪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小儿脑性瘫痪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86例脑性瘫痪患儿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病多见于男童,以痉挛型最为多见,头颅CT或MRI检查、脑电图检查多有异常,易误诊为佝偻病等。小儿脑性瘫痪常见的围产期危险因素有母亲患妊娠期疾病、早产、多胎及高产次妊娠、低出生体重儿、头围小、新生儿窒息、黄疸、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宫内感染。社会性危险因素有父母亲生育年龄过大过小、父母亲文化程度低、母亲从事体力劳动、月经紊乱、家庭暴力、吸烟。其他危险因素如旧法接生。结论 应积极控制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预防脑性瘫痪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脑性瘫痪120例临床分析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李明,周月芳,高建慧从1986~1994年4月通过对120例脑性瘫痪息儿病因及临床分型的分析,脑瘫发病的主要因素以新生儿窒息、缺氧、核黄疸、早产儿为主;临床分型脑瘫以痉挛型多见,其次为手足徐动型和肌无力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痉挛型脑瘫患儿常见的高危因素及头颅MRI改变。方法:对24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的患儿高危因素为多因素。最常见的有:1产前为胎儿宫内窘迫、先兆流产、脐带绕颈、用药史、胎粪污染;2产时依次为缺氧、早产、低体重、胎盘早破、产程延长;3产后为黄疸、颅内出血、新生儿肺炎。头颅MRI检查异常率为90.7%,其中脑室周围白质异常占50.4%。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常见的高危因素为缺氧、早产、低体重、病理性黄疸,头颅MRI改变检出率高,且依致病因素不同而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物理综合疗法改善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房山儿童康复中心1999年8月~2001年8月14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脑瘫患儿的临床类型及人选标准分成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和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结果痉挛型脑性瘫痪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改善较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即手足徐动型),疗效显著.结论物理疗法有其可行性、可塑性、有效性,不失为改善脑瘫息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简单、有效、价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与脑瘫类型、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我院明确诊断的520例脑瘫患儿展开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脑瘫类型、危险因素患儿的MRI检查结果。结果①520例脑瘫患儿中MRI表现异常441例,异常率84.80%,以脑室周围软化(PVL)(18.85%)、侧脑室扩大(12.12%)、脑萎缩(10.38%)发生率较高。②共济失调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88.00%)最高,混合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77.36%)最低,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分别为85.93%、81.82%,以PVL、侧脑室扩大、脑萎缩、基底节病变多见。③具缺氧窒息、早产因素脑瘫患儿MRI异常率分别为88.12%、77.27%,均以PVL、侧脑室扩大、脑萎缩多见;具出生低体质量因素脑瘫患儿MRI异常率为79.49%,以PVL、脑萎缩、基底节病变多见;具病理性黄疸因素脑瘫患儿MRI异常率为58.41%,以基底节病变、局灶性脑缺血、髓鞘发育不良多见。结论MRI检查对脑瘫的临床诊断具重要价值,其结果或与患儿脑瘫类型及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2.
脑性瘫痪并发癫痫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性瘫痪与癫痫的关系。方法 :对 130例脑性瘫痪患儿并发癫痫进行了分析。结果 :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癫痫发病率为 2 9.3%。与各型脑性瘫痪引起的癫痫发作相比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脑性瘫痪痉挛性四肢瘫的癫痫发病率为 6 5 .2 % ,和痉挛型各瘫痪类型的癫痫发病率相比 ,其癫痫发病率高于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其他类型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痉挛型脑性瘫痪较易并发癫痫 ,其中痉挛性四肢瘫更容易并发癫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研究脑电图和脑CT、MRI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30例门诊、住院脑性瘫痪患儿进行脑电图和脑CT,MRI常规检查.结果 脑电图异常率为21.75%.其中合并痫样放电的占37.27%.脑CT、MRI异常率为80.55%.其中二者均异常的占42.60%,均正常占12.17%.瘫痪类型与脑电图、脑CT、MRI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脑CT、MRI异常率明显高于脑电图.P<0.001.二者结合对脑瘫的诊断和治疗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郭春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0):1009-1010
目的:评价物理综合疗法改善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房山儿童康复中心1999年8月~2001年8月14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脑瘫患儿的临床类型及入选标准分成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和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结果:痉挛型脑性瘫痪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改善较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即手足徐动型),疗效显著。结论:物理疗法有其可行性、可塑性、有效性,不失为改善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简单、有效、价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痉挛型脑性瘫痪是脑性瘫痪的最常见的类型。肌张力增高为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主要特征,可以引起各种临床表现,同时也是影响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发育的关键问题。王雪峰教授认为痉挛型脑性瘫痪属于中医"五迟"、"五软"、"五硬",证属肝强脾弱证,治疗当"抑木扶土",采用输合配穴针刺疗法,多选用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及足阳明胃经的输合穴,以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肘膝以下异常姿势,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脑型瘫痪又称脑瘫。是指因早产、难产、窒息、缺氧、颅内出血、核黄疸、高烧、脑发育不全、脑外伤、感染性脑病、中毒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疾病。中枢性运动、智力、语言、听力等的功能障碍与姿势异常。临床上分痉挛性、手足徐动性、共济失调性、强直性、混合性等类型。痉挛性占45%~60%。常出现肌肉反射性收缩过强,全身肌肉常处于收缩状态,  相似文献   

17.
小儿脑性瘫痪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静  秦丽霞  冯丹丹 《吉林医学》2010,31(29):5098-5099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对脑瘫患儿进行干预和治疗,对高危患儿建立档案,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患儿致残率。方法:对我科346例脑性瘫痪患儿遗传因素、母体因素、分娩因素、患儿自身因素进行分析和回顾性问卷调查法及建立临床病例统计。采取优生学对策、围产期保健、到正规医院生产、对患儿原发病采取及时正确科学的治疗。对高危患儿建立档案,定期到专科医院随诊,可以减少致残率。结果:遗传因素17例(占5%)、母体因素211例(占60%)、分娩因素91例(占26%)、患儿自身因素278例(占80%)。脑瘫患儿最常见的是母孕期感染、脐带绕颈、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结论:对小儿脑性瘫痪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能减少脑瘫患儿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40例CP患儿的临床表现、分型、合并障碍及是否早期诊断与康复综合治疗的转归分析,为早期诊治C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5年6月-2007年6月共诊断为CP的患儿70例,其中因经济条件、性别、年龄等因素未完成康复治疗30例,余下40例收治我院儿科,经临床神经系统检查和发育评定。接受6个月~9个月以上的综合康复治疗,将其高危病史、临床分型、合并障碍的异常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个月~6个月15例,有效率为100.0%;7个月~12个月15例,有效率为93.3%;1岁~3岁6例,有效率为83.3%;大于3岁4例,有效率为75.0%。窒息、早产、颅内出血、重型黄疸是主要高危因素。40例CP患儿中单纯运动障碍18例,占45%;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障碍的20例,占50%。结论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发现、诊断、干预,规范地坚持综合康复治疗训练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332例脑瘫患儿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脑瘫的高危因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8年收治的332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32例脑瘫患儿常见病因为:①早产、低体重;②新生儿窒息;③高胆红素血症;(D宫内窘迫;⑤母亲妊高症与孕期感染;⑥双胎或多胎。结论:消除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重点是围生期保健,预防早产、低体重,对新生儿窒息进行及时正确地复苏以及复苏后的早期干预是减少脑瘫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3例脑性瘫痪患儿中合并癫痫的25例从临床发作特点及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93例脑性瘫痪患儿合并癫痫的发生率是26.8%,癫痫在1岁之前发病17例(68%),癫痫发作类型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11例(44%),肌阵挛发作6例(24%),部分性发作5例(20%),合并用药治疗20例(80%),13例(52%)癫痫发作控制,痉挛型脑瘫19例(76%)。结论癫痫是脑性瘫痪常见的合并症,发病年龄低,主要发作类型为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癫痫发作不易控制,治疗大多需要多药联用。痉挛型脑性瘫痪较易合并癫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