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寻找抗疱疹病毒活性成分,作者以生物活性为指导,从灵芝子实体水溶性物质中分得一棕色酸性蛋白结合多糖(APBP)。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和Ⅱ型(HSV 2)的实验显示,APBP对Vero细胞中的HSV1和HSV-2均具强抗病毒活性,EC_(50)分别为  相似文献   

2.
异丙肌苷、环胞苷对HSV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原代兔肾细胞上研究异丙肌苷、环胞苷及其联合应用对HSV-1、HSV-2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异丙肌苷抗病毒作用较环胞苷弱,二者联合应用对HSV-1、HSV-2的抑制作用分别为次相加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是一种全世界流行的疱疹性疾病病原体,HSV-1感染宿主后潜伏期长,且极难根除。普通病毒感染宿主时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抗病毒防御反应,HSV-1具有一种天然RNA外壳蛋白——单纯疱疹病毒US11蛋白,可对抗机体先天的免疫反应,抑制抗病毒反应,达到抑制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利于病毒复制的目的,本文将对目前HSV-1的病毒特性及其皮层蛋白US11逃避机体免疫机制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荔枝核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荔枝核提取物(LSE)的体外抗病毒活性,并初步研究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减少法和MTY法检测LSE对柯萨奇B3病毒(Cox B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以及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HSV-1和HSV-2)的体外抗病毒活性,并通过观察直接杀病毒作用、对宿主细胞的保护作用、抑制病毒吸附作用以及在病毒感染后不同时间加入实验,对LSE抑制HSV-1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LSE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它不能抑制Cox B3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但对RSV、HSV-1和HSV-2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抗病毒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2.3,27.9和20.4μg/mL.该提取物预培养Vero细胞后不能保护细胞免受HSV-1感染,但它对HSV-1有直接的灭活作用.LSE可影响HSV-1对Vero细胞的吸附,当浓度为31.3μg/mL时对病毒吸附的抑制率为51%.ISE对HSV-1在细胞内的增殖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活性.结论:LSE具有较强的体外抗RSV和HSV活性,它对HSV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5.
英国科学家说 ,蘑菇不仅有补益肠胃、化痰理气的药效 ,还具有镇痛功能 ,对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疗效。经研究发现 ,蘑菇中含有多种抗病毒成分 ,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甚至能降低器官移植手术病人产生排异反应的危险。科学家希望能在蘑菇中提炼出有效成分 ,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丙型肝炎、艾滋病。蘑菇可抗病毒  相似文献   

6.
药理研究     
343 头花千金藤中生物碱FK3000抗HSV-1的作用特性[英]/Ohsaki M…∥和漢医薬学雑誌.-2002,19(4).-129~136FK3000(6,7-di-O-acetylsinococuline)是从头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块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吗啡烷类生物碱,体外对耐阿昔洛韦且缺乏胸苷激酶(TK~-)的HSV-1、野生型HSV-2和野生型HSV-1显示强抗病毒活性。为弄清FK3000对HSV复  相似文献   

7.
鱼腥草-金银花滴眼剂体内外抗病毒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鱼腥草和金银花混合提取物制备的滴眼剂(HLD)体内外抗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Ⅲ型腺病毒(ADV-3)的效果。[方法]建立HSV-1感染Vero细胞和ADV-3感染HeLa细胞的模型,以不同数量宿主细胞出现病变效应(CPE)为观察指标,了解不同浓度HLD体外抗病毒效果。建立HSV-1感染家兔眼结膜炎模型,观察不同浓度HLD体内抗病毒效果,病变眼结膜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实验中用市售阿昔洛韦滴眼剂(ACV)为对照。[结果]HLD完全抑制HSV-1和ADV-3对宿主细胞CPE的最低浓度分别为32mg/ml和64mg/ml。经HLD治疗后,HSV-1感染的家兔眼结膜病理性炎症反应明显减弱甚至消失。1g/ml、3g/ml和6g/mlHLD治疗实验性家兔眼结膜炎有效率分别为50.0%、83.3%和100%,其中6g/mlHLD与ACV滴眼剂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LD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病毒作用和较强的体内抗病毒效果,具有开发为一种新型防治病毒性眼结膜炎新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繁缕抗病毒有效部位群(抗毒一号)在动物体内抗HSV-Ⅱ型的活性.方法 用HSV-Ⅱ感染豚鼠皮肤后每日局部给予不同浓度的抗毒一号,并用阿昔洛韦凝胶作对照,观测皮肤的病变并评分.结果 繁缕抗病毒有效部位群组的作用优于西药阿昔洛韦凝胶组(P<0.05),低浓度的抗毒一号组的作用与西药阿昔洛韦凝胶组相当.结论 豚鼠皮肤感染HSV-Ⅱ后局部涂抹20%和5%抗毒一号后对皮肤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抗毒一号高剂量组优于西药阿昔洛韦凝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FLCS)对体外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进一步验证该药对小鼠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从而为HSV-1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 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和MTT比色法观察FLCS对HSV-1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检测细胞病变效应(CPE)以及病毒抑制率确定该药体外抗病毒活性.进一步利用小鼠病毒性脑炎模型,设计治疗方案(FLCS 3个剂量组,疗程5 d),观察小鼠生存率、平均存活时间、组织中病毒滴度,评价FLCS对小鼠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FLCS不仅对HSV-1有直接灭活作用,而且还可阻止HSV-1的生物合成,表现为各剂量组FLCS通过不同方式和病毒作用后,HSV-1感染细胞的PE则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病毒抑制率明显升高.FLCS对HSV-1直接灭活作用和抑制生物合成作用的细胞半数抑制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32.76μg/mL和12.72μg/mL,相应作用方式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7.3和18.8.但是FLCS不能阻止HSV-1吸附细胞,表现为各剂量组FLCS作用细胞后,HSV-1再感染细胞,均出现典型CPE.对于小鼠来说,其体征大多数都会从厌食、呆滞以及嗜睡等症状,逐渐转变为颤抖、抖毛、背弓、抽搐、打转、体重下降等神经系统感染症状,直至死亡,FLCS治疗组小鼠组织病变程度减轻.结论 FLCS虽不能阻止病毒吸附与穿入易感细胞,但能直接杀灭病毒以及抑制HSV-1的生物合成或(和)以后环节发挥其抗病毒作用.FLCS能降低HSV-1感染小鼠死亡率,延长平均生存期,加快组织中病毒的清除,缓解小鼠脑炎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病毒胶囊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作用机理。【方法】豚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抗病毒1号组、抗病毒2号组及阿昔洛韦组,复制生殖器疱疹模型后4d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9d给药后,取大脑组织、脊神经节、宫颈上皮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在模型组的脊神经节中发现乙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颗粒,大脑皮质、宫颈上皮未见HSV-2存在,各治疗组脊神经节病毒颗粒数量较模型组减少,细胞器的损伤程度减轻;与无病毒颗粒标本比较,有病毒颗粒标本各细胞器的损伤较重。【结论】抗病毒胶囊对豚鼠生殖器疱疹模型动物的病理改变有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HSV在体内的活动状态,并佐证了HSV-2在脊神经节中潜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阿昔洛韦分子中碱基的结构修饰,设计并合成6-O-取代阿昔洛韦衍生物,并初步测定它们的抗病毒活性.方法:以阿昔洛韦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一系列6-O-取代阿昔洛韦衍生物,并以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对猴肾细胞Vero进行体外抗HSV-Ⅰ和HSV-Ⅱ病毒活性测定.结果:合成了6-O-取代阿昔洛韦衍生物10个,结构均经过元素分析或MS确认.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HSV-Ⅰ和HSV-Ⅱ病毒活性(MIC分别为25、50 ng·L-1),但较阿昔洛韦(MIC为2 ng·L-1)作用弱.结论: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虽然可能在体内更易于吸收,但体外初步抗病毒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2.
黄芪总多糖抗人疱疹病毒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开发利用黄芪的抗病毒性质。方法 我们以阿昔洛韦(ACV)为阳性对照,采用对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及空斑减数实验,观察黄芪总多糖抗人疱疹病毒(HSV)的药效。结果 在Hep2细胞系统中,ACV对HSV-1HS-1株和HSV-2333株增殖抑制的ED50为20.04μg/mL、10.85μg/mL,对HSV-2333株的相应ED50为6.04μg/mL、5.43μg/mL、7.50μg/mL。结论 ACV抑制HSV-1HS-1株和HSV-2333株增殖的治疗指数(Treatment Index,TI)为54和58。总多糖对HSV-1HS-1株增殖抑制的TIs为ACVTIs和5.5和3.3倍。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先前研究表明,从杉藻属红藻类植物G.skottsbergii中分离的多种结构类型的天然角叉菜聚糖在体外实验中对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2复制具有选择性抑制活性,其中环化μ/v-角叉菜聚糖1C3活性较强而无细胞毒性。作者采用体内实验,首次研究了1C3对鼠腹膜内HSV-1感染的抗病毒活性。实验组每只成熟的雄性OF1远系繁殖小鼠ip接种5×105PFU的HSV-1KOS株。1C3以3种不同方式给药:a)在HSV-1接种后立即ip给以1C3;b)在HSV-1接种后立即ip给药,此后1、24或1、24、48h再几次给药;c)在感染后24、48、72h ip给药;d)在HSV-1接种后立即iv给药;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14.
单纯疱疹病毒(HSV)可引起脑炎、口面部及生殖器感染等,发病率较高,且具有潜伏性.自噬是宿主抗HSV感染的重要机制之一.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从自噬的作用及与抗病毒的关系,自噬与HSV-1、HSV-2的相互作用等方面,阐述自噬在宿主细胞抗HSV感染中的作用,为HSV感染的相关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双向筛选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或促进HSV-1在肿瘤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活性药物,为抗病毒药物研发或溶瘤病毒联合疗法奠定研究基础。方法 通过PCR扩增、产物测序对供试病毒HSV-1 F株进行鉴定;采用TCID50法测定HSV-1滴度;建立病毒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通过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筛选具有促进HSV-1在LN229细胞内复制活性的化合物;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病毒空斑减数实验筛选具有抗HSV-1的化合物。结果 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确定供试病毒为HSV-1 F株;成功建立病毒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灵敏度高;化合物佛司可林(FOR)可协同HSV-1抑制LN229细胞的增殖,并促进HSV-1复制相关基因ICP4、UL12和Us6的表达;化合物盐酸石蒜碱(LYC)可抑制HSV-1诱导的细胞凋亡,并减少HSV-1病毒形成空斑数、缩小空斑大小。结论 FOR具有促进HSV-1复制相关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的活性,有望成为HSV-1溶瘤联合治疗的候选药物;LYC可降低HSV-1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减少病毒空斑数,具有潜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板蓝根5个化学部位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型(HSV-Ⅰ)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Hep-2细胞体外培养系统,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板蓝根不同化学部位抑制HSV-Ⅰ对Hep-2细胞感染的作用;以治疗指数(TI)为评价指标,比较各部位抗病毒活性强弱。结果板蓝根各部位均有抑制HSV-Ⅰ生物合成作用,其中部位活性最强,TI为8.2;部位对HSV-Ⅰ有直接灭活作用;各部位均不能阻止HSV-Ⅰ侵入细胞。结论板蓝根在体外主要通过抑制生物合成而发挥抗HSV-Ⅰ作用。  相似文献   

17.
真菌提取物JN219抗病毒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真菌提取物JN219的体外抗病毒谱。方法:采用体外细胞病变法,研究JN219对疱疹病毒科病毒(HCMV、HSV-1、HSV-2)、腺病毒科病毒(Ad3)、副粘病毒科病毒(RSV)、呼肠病毒科病毒(RV SA11)、正粘病毒科病毒(流感甲地方株、流感乙地方株)、小RNA病毒科病毒(COX B1-6)、弹状病毒科病毒(VSV)共15株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将JN219与以上病毒作用1h后接种于相应宿主细胞(同时设有病毒对照和细胞对照),当病毒对照病变达到90%以上时终止培养,宿主细胞用1%中性红染色,在450nm处读取吸光度A值,计算细胞存活率、半数中毒浓度(TD50)、半数有效浓度(IC50)和抑毒指数(TI)。并根据TI判断JN219的抗病毒活性,确定其抗病毒谱。结果:JN219对HCMV、RV(SA11)、VSV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42、0.96和1.22μg/ml,TI分别为35.26、52.30、40.82;对HSV-1、HSV-2、RSV、流感病毒甲、流感病毒乙有部分抑制作用;对COX B1-6、腺病毒(Ad3)无作用。结论:JN219抗病毒谱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8.
抗病毒药酞丁安及其衍生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酞丁安(3-酞酰亚胺-2-氧正丁醛双缩硫代氨基脲,TDA)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创制的国内第1个抗病毒化疗药物。研究表明,TDA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与Ⅱ型(HSV-2)在细胞培养内的复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DA抑制HSV-2 DNA与蛋白质的合成,但对HSV-2 DNA聚合酶活性无影响。研究还发现,TDA主要抑制HSV-2早期蛋白质的合成,而对晚期蛋白质的合成无明显影响。目前,TDA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疾病和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19.
1.靛红衍生物具有抗微生物活性对HSV-1感染的小鼠体内试验证明从木蓝中分离出来的天然产物靛红(isatin,2,3-indo-linedione)和它的衍生物具有抗病毒活性。3-[(2-Thiazolidene)amino]靛红是最有希望的化合物。目前正在对其抗 HIV 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虽然很多精通植物的卫生保健医生都知道蘑菇具免疫增强活性,但知道蘑菇还是天然抗生素的丰富资源者却很少。如蘑菇细胞壁中的葡聚糖是我们熟知的免疫调节剂,但很少有人知道蘑菇的胞外次级代谢产物,即胞外分泌的菌丝体具抗菌和抗病毒活性。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