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MSCTU)在尿路上皮癌患者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10年7月我科共行2800例MSCTU检查,其中413名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随访共行466例MSCTU检查,包括平扫、肾实质期和排泄期三期扫描。顺序注射造影剂100ml(370mgI/ml)和100ml生理盐水,注射速度均为4.5ml/s。对MSCTU轴位及三维后处理图像进行前瞻性诊断,以评价是否有肿瘤复发。分析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参考标准为病理学结果和随访临床资料。结果对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术后随访中,MSCTU诊断肿瘤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99.0%、97.1%、97.2%和97.1%。结论MSCTU对随访尿路上皮癌患者肿瘤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肿瘤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螺旋XT血管造影的基本原理,在判断肿瘤与血管关系上的作用及其在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手术前判断手术切除可能性以及制定手术方案和放疗计划等方面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多层螺旋CT(MSCT)的特征,探讨MSCT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其中甲状腺癌3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48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3d内行MSCT检查。观察不同性质甲状腺肿瘤的MSCT特征,包括部位、数量、形态、边缘、密度、与邻近组织关系及强化特征。结果 MSCT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84.4%,特异性为90.6%。MSCT显示良性甲状腺肿瘤平均直径约(2.56±0.97)cm,恶性甲状腺肿瘤平均直径约(2.46±0.89)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2,P〉0.05)。良性甲状腺肿瘤边缘清晰、多发、增强后边缘清晰及有包膜的比例(91.7%、60.4%、83.3%和85.4%)均显著高于恶性甲状腺肿瘤(31.3%、15.6%、28.1%和34.4%),而恶性甲状腺肿瘤内细颗粒钙化的比例(28.1%)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4.2%),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SCT作为无创的检测手段在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从肿瘤的边缘、形态、包膜、钙化及与邻近组织关系等方面进行鉴别,为临床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在胃癌患者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6年9月间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31例胃癌患者,探讨术前MSCT检查评估的临床TNM分期与术后病理TNM分期的一致性。结果 MSCT检查评估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73.2%,与术后病理T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60)。评估胃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率为49.4%,与术后病理N分期一致性较差(Kappa=0.31)。评估胃癌术前肝转移的总体准确率为100.0%,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100.0%,术前临床与术后病理肝转移判断准确率的一致性满意(Kappa=0.97)。评估胃癌术前腹膜转移的总体准确率为100.0%,灵敏度为25.0%,特异度为100.0%,术前临床与术后病理腹膜转移判断准确率的一致性差(Kappa=0.40)。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66.2%,术前临床TNM分期与术后病理TNM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52)。结论 MSCT检查对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胃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评价工具,但对胃癌腹膜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评估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retrocaval ureter,RU)的CT影像特点,并探讨CT泌尿系造影(CT urography,CTU)并多层面图像重建在腔静脉后输尿管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CT及其三维重建表现,观察总结病变输尿管的影像学特征.结果:10例患者均显影良好,诊断明确,动态延迟扫描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均可以直观见到扩张的输尿管内造影剂充盈,呈“大喇叭状”或“萝卜根状”.结论:MSCTU及其三维重建可以直观显示输尿管和下腔静脉的解剖关系,具有无创、准确率高的特点,是诊断腔静脉后输尿管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CT与MRI对于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卵巢癌患者术前同时进行CT和MRI检查,并评估术后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在对卵巢癌的临床诊断中,CT准确率为82.1%,MRI准确率为94.6%。在对卵巢癌的定性诊断中,CT准确率为71.4%,MRI准确率为87.5%。在对卵巢癌的分期诊断中,CT准确率为73.2%,MRI准确率为89.3%。在对卵巢癌侵袭和转移的诊断中,CT总的准确率为49.2%,MRI总的准确率为84.1%。结论对卵巢癌的诊断,MRI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在泌尿系肿瘤和男性生殖系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建立12项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泌尿系和男性生殖系肿瘤的函数。方法:采用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57例泌尿系肿瘤患者、38例男性生殖系肿瘤患者、11例泌尿系良性病变患者、25例男性生殖系良性病变患者,以及1203例正常体检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影像学或临床确诊。结果:用C-12芯片检测泌尿系肿瘤的灵敏度是49.12%,特异度是81.81%,阳性预测值是93.33%,阴性预测值是23.68%;男性生殖系肿瘤的灵敏度是62.16%,特异度是48.00%,阳性预测值是64.86%,阴性预测值是46.15%。除前列腺癌外,C-12芯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在泌尿系肿瘤和其他男性生殖系肿瘤中显著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P〈0.05)。建立的诊断判别函数对肾癌、膀胱输尿管肿瘤、前列腺癌、睾丸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3%、94.5%、94.0%、91.0%,显著高于单项标志物检测(P〈0.01)。结论:除前列腺癌外,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泌尿系和男性生殖系肿瘤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诊断判别函数可明显提高泌尿系及男性生殖系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CT、MRI和18F-PET-CT对鼻咽癌局部肿瘤的检测差异和探讨18F-PET-CT检测鼻咽癌局部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8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连续收治的原发鼻咽癌患者53例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0天内以同一固定体位,完成增强CT、MRI和PET-CT扫描检查,在CT、MRI和PET-CT上分别读片判定鼻咽癌局部侵犯范围。结果:CT、MRI与PET-CT分别检出咽后淋巴结转移31例(58.5%)、36例(67.9%)、20例(37.7%),CT、MRI检出率显著高于PET-CT(P=0.02,P=0.001);CT稍低于MRI,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314)。CT和MRI检出的最大横径〈1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PET-CT大部分未能显示;最大横径≤0.5cm或并发液化坏死明显的咽后淋巴结转移,PET-CT均未能检出。对鼻腔、口咽、咽旁间隙、颈动脉鞘区、颞下窝、翼腭窝和颅底骨质侵犯的检出,CT、MRI和PET-CT无明显差异;对海绵窦和鼻窦侵犯的检出,MRI可能优于CT和PET-CT。结论:对鼻咽癌局部肿瘤侵犯的检测,PET-CT较CT和MRI无明显优势;对最大横径〈1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PET-CT的检出率明显低于CT或MRI;对最大横径≤0.5cm或并发液化坏死的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测,PET-CT可能存在较大局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肺部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内有肿瘤的患者38例,其中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2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采用CTperfusion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患者肿瘤的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F),血容量(BV)以及血流量(BF)。结果在MTT与BF方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PS与BV方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为良、恶性的肿瘤提供功能信息,有利于提高肺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了解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细胞核染色体畸变情况及其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及p16基因探针,对33例不同级别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组织和10例正常对照膀胱组织进行FISH检测。结果 3、7、17染色体及p16扩增率与缺失率,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与其他5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探针联合检测≥2个指标出现异常,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占100%,与其他5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指标对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诊断敏感性为81.82%、特异性为91.67%。结论应用FISH技术,可以了解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组织3、7、17染色体及p16基因的畸变情况,FISH技术还可作为尿路上皮肿瘤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术后监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12.
MRI、CT和PET-CT检查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ng LL  Ma J  Chen Y  Zong JF  Sun Y  Wang Y  Wu HB  Cui NJ 《癌症》2007,26(7):737-741
背景与目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已成为鼻咽癌放射治疗发展的方向,靶区勾画的精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RI、CT以及18F-FDG 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为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87例,所有病例同时具有治疗前鼻咽和颈部的MRI、增强CT及PET.CT检查资料.在MRI、CT及PET-CT上分别评价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74侧(87例患者)咽旁间隙中,MRI、CT和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44.8%、33.9%和24.1%.MRI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优于CT(P=0.037).MRI及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高于.PET-CT,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咽后淋巴结的最小径与PET-CT的标准摄取值呈正相关(r=0.832,P<0.001).结论:MRI对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高于CT及PET-CT.在鼻咽癌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三者的结合应用将有利于提高靶区勾画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与嫌色细胞肾癌(Ch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RCC 21例(Ⅰ型14例,Ⅱ型7例),ChRCC 20例.分析PRCC和ChRCC的形态学及动态增强CT特征,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鉴别PRCC和ChRCC的价值.结果 ChRCC更常见血管样强化和填充性强化,而PRCC晚期强化发生率更高,PRCC Ⅰ型较Ⅱ型的钙化发生率低.PRCC和ChRCC在皮髓质期的病灶强化值(△CT)分别为(29.08±20.12) Hu和(48.29±26.70)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RCCⅠ型在皮髓质期的△CT值为(26.36±18.16) Hu,与ChR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PRCC在皮髓质期的病灶-肾皮质比值(LKR)为0.44±0.19,ChRCC为0.58 ±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RCC Ⅰ型在皮髓质期的LKR值为0.39±0.15,与ChR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RCC和ChRCC在皮髓质期和实质期病灶强化值的变化值(D-value)分别为(-3.69±8.9)Hu和(8.39 ±21.98)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RCC Ⅰ型的D-value为(-4.55±9.82)Hu,与ChR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皮髓质期的△CT、LKR和D-value在PRCCⅡ型与ChRCC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皮髓质期△CT值、LKR值和D-value鉴别PRCC和ChRC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8、0.751和0.6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皮髓质期△CT值为49.350 Hu时,鉴别PRCC和ChRCC的敏感度为50.0%,特异度为90.5%,准确率为70.7%;当皮髓质期LKR值为0.532时,鉴别PRCC和ChRCC的敏感度为65.0%,特异度为81.0%,准确率为73.2%;当D-value为0.400 Hu时,鉴别PRCC和ChRCC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76.2%,准确率为68.3%.结论 皮髓质期△CT值、LKR值和D-value有助于鉴别PRCC和ChRCC.  相似文献   

14.
刘樟林 《肿瘤学杂志》2011,17(5):389-390
[目的]比较CT和MR对于前纵隔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比分析127例病理诊断为前纵隔肿瘤患者术前均接受的CT和MR检查影像学表现。[结果]CT诊断符合率61.41%(78/127),MR符合率55.90%(71/127),CT联合MR符合率67.32%(85.5/127)。[结论]对于纵隔肿瘤(胸腺囊肿除外),CT的诊断准确率等同于或更优于MR,CT应作为前纵隔肿瘤首选诊断检查,但对于伴出血或炎症的胸腺囊肿选择MR更加合适。  相似文献   

15.
膀胱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简称双对比造影)对膀胱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优于常规的碘水造影。此法能清晰显示膀胱粘膜与占位性病变而形成的病理变化,可补充膀胱镜的不足、国内报告少,自80年以来共施行双对比造影250例、检查膀胱恶性肿瘤54例、良性肿瘤5例。其它:前列腺肥大、憩室、结石、神经性膀胱等、现报告如下: 造影效果本组将造影效果分为优、良与尚可三级、其评定标准如下: 一、优者显示钡剂涂布均匀、膀胱形态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前列腺增生与肿瘤的CT表现,提高早期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21例前列腺增生和16例前列腺肿瘤的CT表现及其他检查资料。结果:前列腺增生与肿瘤在前列腺形态、大小、密度、边缘及毗邻关系间存在明显差异。CT表现为体积增大、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清晰,多见于前列腺增生;CT表现为不规则增大、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呈结节状隆起、膀胱精囊角变钝或消失,多见于前列腺肿瘤。结论:CT平扫加增强扫描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中晚期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肝脏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00例肝脏肿瘤的螺旋CT平扫及增强资料。结果:100例肝脏肿瘤中,39例肝细胞肝癌,31例肝血管瘤,20例肝转移瘤,10例肝胆管细胞癌。定性总准确率94%。结论:肝细胞肝癌、肝血管瘤、肝转移瘤、肝胆管细胞癌各自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检查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对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A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PAF患者的CCTA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21例CPAF患者,其中2例行64排CT、19例行256排CT检查.CPAF单一瘘管15例、多发瘘管6例.CPAF起自右冠状动脉4例、左冠状动脉12例、起自两者5例.伴有动脉瘤形成7例.结论:CCTA可无创、准确地显示CPAF的起源血管及走行、动脉瘤和瘘口大小等重要信息,可作为诊断CPAF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螺旋CT(S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58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SCT检查。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观察SCT对直肠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判断的准确性。结果:SCT术前分期总的准确率为65.5%(38/58),T分期的准确率为81.0%(47/58),N分期的准确率为67.2%(39/58),评价肿瘤侵犯外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9%(46/47)和63.6%(7/11),评价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71.1%(27138),特异性为60.0%(16/20)。结论:SCT对直肠癌术前判断外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PET/CT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PET/CT显像技术在肿瘤显像中已有广泛应用。结构和代谢信息的融合提高了对肿瘤的分期及复发肿瘤探测的准确性,并改变了10%~20%肿瘤病例的治疗策略。PET/CT的融合图像还能够指导肿瘤患者的活组织检查和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