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乳腺癌癌肿的声像图指标变化,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接受新辅助化疗的43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病灶变化进行观察,应用RECIST标准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评价,总结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声像图指标。结果:本组43个病例通过临床触诊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评价,与病理学疗效评价符合率34.89%,敏感度59.0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乳腺癌病灶变化与病理学评价的符合率72.09%,敏感度86.36%,在病理判定有效组,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类型及RI值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理判定无变化组,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类型及RI值变化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乳腺癌病灶的二维图像及血流信息,能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做出客观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乳腺癌癌肿的声像图指标变化,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接受新辅助化疗的43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病灶变化进行观察,应用RECIST标准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评价,总结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的声像图指标。结果:本组43个病例通过临床触诊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评价,与病理学疗效评价符合率34.89%,敏感度59.09%;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乳腺癌病灶变化与病理学评价的符合率72.09%,敏感度86.36%,在病理判定有效组,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类型及RI值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理判定无变化组,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内血流分级类型及RI值变化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乳腺癌病灶的二维图像及血流信息,能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做出客观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和超声能量图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85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采用彩色多普勒和超声能量图对病灶、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及血流分布等进行检查,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TE)方案化疗,比较化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85例患者经3个周期化疗后,9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其余76例患者病灶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边界、形态、周边强回声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血流分级绝大多数是3级,无0级和1级,化疗后分级有显著变化,3级病例数大大减少,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和超声能量图联合应用,可对比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变化,对判断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供指导,且检查方法安全、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对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65例乳腺癌患者总共70个肿块使用超声引导,经过粗针穿刺活检后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后,经过临床评估符合使用新辅助化疗的标准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在采用化疗前l周以及化疗后手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血流分布、血流阻力指数以及肿瘤大小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CR组+PR组)和无效组(SD组+PD组),对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组有7例.在PR组中,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前后病灶的RI值及血流变化均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1),治疗前后病灶的PSV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无效组化疗前后病灶内的RI值以及PSV值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血流参数以及病灶大小检测,具有客观评价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华  陈颖 《现代肿瘤医学》2016,(21):3401-3404
目的:分析超声对于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评价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6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化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化疗后乳腺癌原有病灶较前清晰、形态不规则、周边声带部分消失、内部回声增多、后方回声倾向无变化(P <0.05)。PR 组化疗后肿块体积、PSV、RI、肿块弹性评分显著低于 SD +PD 组(P <0.05)。PR 组化疗后腋窝淋巴结最大径、纵横比、PSV、RI 显著低于 SD +PD 组(P <0.05)。以病理学对于乳腺癌化疗疗效评价作为金标准,超声疗效评价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57.57%。结论:新辅助化疗后采用超声评价乳腺癌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8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TAC化疗方案(吡柔比星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环磷酰胺注射液),化疗前后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三维超声成像检查.比较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测结果,同时比较化疗前后患者的血管血流指数(VFI)、平均灰阶值(MG)、平均能量值(MP)和血管指数(R).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只有部分缓解患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无缓解患者发生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成像检查与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只有无缓解患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发生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成像结果显示,化疗后患者的VFI、MG、MP和R均下降,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三维超声成像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评价更具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雁威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7,21(6):507-508,5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48例患者51处病灶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别对原发灶及腋下淋巴结进行观察。以化疗前彩超体积测量比手术前肿瘤体积缩小>50%为化疗有效,分析化疗有效与化疗无效肿瘤在新辅助化疗前后原发灶内血流分级及Vmax、RI值的变化。结果36处乳腺癌化疗有效;其原发灶内血流信号分级降低或血流消失;Vmax、RI值降低(P<0.01);化疗前发现异常淋巴结共40例,化疗后有34例缩小或消失,30例血流丰富程度明显降低或消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行疗效评价的客观而有效的检测工具,其Vmax、RI值可作为潜在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前后彩色多普勒的超声特点,探讨超声对其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分别于化疗前后对56例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原发灶及腋窝淋巴结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56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超声检查显示,化疗后原发灶面积明显缩小,原发灶内血流丰富程度降低或消失;Vmax、RI降低(P<0.01,P<0.05);47枚异常淋巴结中19枚化疗后消失,有28例淋巴结内可检测出血流信号,化疗后21例血流丰富程度降低.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及彩色多普勒的多项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超声检查为新辅助化疗提供了简便、安全的疗效观察手段.  相似文献   

9.
周艳珂  李潜  田婧  王敬敏  郭晓霞  乔森焱 《癌症进展》2021,19(23):2413-241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乳腺癌患者完成化疗周期后进行超声造影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评估价值.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14例化疗后病灶消失,65例化疗后病灶缩小,21例化疗后病灶无明显变化或增大.超声造影检查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41%、85.71%、91.00%,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分别为87.34%、71.43%、84.00%,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检查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0.689,P=0.014;Kappa=0.648,P=0.029).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式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相当,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乳腺癌和非哺乳期乳腺炎性肿块(NLM)的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9例乳腺癌和22例NLM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乳腺癌和NLM病灶的超声检出率均为100%.肿块声像表现中的形态、包膜、边界、血流丰富程度两者类似;肿块内微小钙化,低回声中的更弱回声,血流分布,血流阻力指数(RI)两者表现不同.结论 综合分析乳腺肿块声像图表现以及血流特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和NL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岳宇  孔繁云  陈成辉 《癌症进展》2019,17(10):1170-117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0例乳腺癌患者,均有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并行SLN活检术,病理组织经超薄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70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分析不同SLN转移情况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及超声参数[长径、短径、长径/短径、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变化。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SLN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70例患者的SLN活检结果显示,12例SLN宏转移,8例SLN微转移,50例SLN正常。SLN正常、SLN微转移和SLN宏转移患者的内部回声和血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LN微转移和SLN宏转移患者的SLN长径、短径均长于SLN正常的患者(P<0.05),Vmax均快于SLN正常的患者(P<0.05),RI均大于SLN正常的患者(P<0.05),而长径/短径均小于SLN正常的患者(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SLN转移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超声表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BRAF V600E突变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癌患者,收集术前超声检查结果,术后行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70例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30.00%,BRAF V600E突变率为71.43%;男性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且超声表现为病灶多发、病灶直径﹥10 mm、边缘不规则、可接触被膜、血流丰富、钙化、病灶纵横比≥1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超声表现为病灶单发、病灶直径≤10 mm、边缘规则、不可接触被膜、血流不丰富、无钙化、病灶纵横比﹤1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表现为病灶多发、边缘不规则、可接触被膜、血流丰富、钙化患者的BRAF V600E突变率均明显高于超声表现为病灶单发、边缘规则、不可接触被膜、血流不丰富、无钙化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多发、可接触被膜、血流丰富、钙化是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3.071、6.253、2.575、2.502,P﹤0.01);病灶多发是发生BRAF V600E突变的危险因素(OR=3.333,P﹤0.01)。结论甲状腺癌超声表现与颈部淋巴结转移、BRAF V600E突变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伟英  范长玲  张敏  陈月芳 《癌症进展》2019,17(10):1222-1224,1240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16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标本和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宫颈癌分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p16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优于p16蛋白阳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且p16蛋白阴性表达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更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75神经营养素受体(NT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经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体外分离并培养胃癌细胞株,并将其分为p75NTR转染组和阴性对照(N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75NTR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75NTR的阳性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p75NTR mRNA和p75NTR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细胞黏附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 p75NTR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6.25%(21/80),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73.75%(5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的p75NTR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的p75NTR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p75NTR后,NC组胃癌细胞中p75NTR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p75NTR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75NTR转染组胃癌细胞的黏附率、侵袭率均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75NTR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上调p75NTR表达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和黏附能力,对于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何玲  童文先  黄亮 《癌症进展》2019,17(13):1609-1612
目的探讨循经按摩联合系统康复功能训练对下肢骨肿瘤患者人工假体置换术后肢体功能康复、Barthel指数(BI)及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方法选取81例行人工假体置换术的下肢骨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循经按摩联合系统康复功能训练干预,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系统康复功能训练干预。采用Enneking评分、BI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患肢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优良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1);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为(72.32±15.21)分,高于对照组的(65.25±15.24)分(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宗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患肢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按摩联合系统康复功能训练可促进下肢骨肿瘤患者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患肢的功能康复,缓解肢体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放化疗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一般性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患者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估,并分析乳腺癌放化疗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乳腺癌放化疗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者24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4%(24/1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工作情况、放化疗不良反应程度、运动锻炼情况、自我效能水平、心理弹性水平乳腺癌放化疗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合并症情况、TNM分期、放化疗情况乳腺癌放化疗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放化疗不良反应程度为2~3级是乳腺癌放化疗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而运动锻炼≥3次/周、自我效能高等水平、心理弹性高等水平是乳腺癌放化疗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放化疗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其年龄、放化疗不良反应程度、运动锻炼情况、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水平有关,积极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水平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调miRNA-145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人正常肺上皮细胞株BEAS-2B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种细胞中miRNA-145的相对表达量。以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试剂将miRNA-145模拟物和阴性对照质粒转染至A549细胞中,分别作为miRNA-145组和NC组,以只加入转染试剂的A549细胞作为对照组,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NA-145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上调miRNA-145表达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给予不同放射剂量X线照射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结果A549细胞中miRNA-145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P<0.01);转染后,miRNA-145组细胞中miRNA-145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转染后,NC组与对照组细胞中miRNA-14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45组细胞转染24、48、72 h的光密度(O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转染48 h后,miRNA-145组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2、4、6、8 Gy剂量的X线照射后miRNA-145组细胞的存活分数(SF)均低于对照组,放射增敏比(SER)为1.491。结论与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比较,A549细胞中miRNA-145的相对表达量较低,上调其表达能够抑制A54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增强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利用超声监测患者子宫肌瘤数量和径线值。手术过程中取小块子宫肌瘤和正常肌层组织,并利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患者VEGF蛋白含量。结果子宫肌瘤组织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肌层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织与分泌期、增生期子宫肌瘤组织中的VE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自月经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R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VEGFR1,VEGF与VEGFR2表达水平与子宫瘤数量呈正相关。结论 VEGF在子宫肌瘤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研制出VEGF及其受体蛋白拮抗剂能够有效地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刘琼  李晓莉  马吉莲 《癌症进展》2019,17(11):1351-1353,1356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措施;将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管理。术前和术后4周,采用生活质量(QO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术后1天和术后4周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术后4周,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本组术后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可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肾部分切除术术前应用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TA)联合计算机体层摄影尿路造影(CTU)检查,对手术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肾部分切除术的102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CTA联合CTU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48),未接受其中任一项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54)。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1),术中出血量和GFR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部分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3.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癌患者肾部分切除术前接受CTA联合CTU检查,可有效减少术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