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death-1,PD-1)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黑色素瘤和肺癌等肿瘤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开发可预测其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标患者群的筛选,推动晚期恶性肿瘤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展开.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旨在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精准化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immunity checkpoint inhibitor,biomark-er,prognosis"为英文关键词,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为中文关键词,检索1995-10-2017-02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定义;(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预测因素.排除标准:(1)研究存在设计缺陷或统计方法错误,质量差;(2)数据不完整,结果不确定.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检索到英文文献42篇,中文文献2篇,纳入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特异性作用于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多种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其整体起效时间慢,但一旦起效,疗效维持时间较长.选择相应的药物疗效预测因子,在用药前筛选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目标人群,对于临床抉择至关重要.PD-L1表达率、微卫星不稳定状态和肿瘤突变负荷等指标已被证明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相关.其他新标志物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结论 PD-L1表达率、微卫星不稳定状态和肿瘤突变负荷是目前证据较为充足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免疫疗法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格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的引入在提高晚期转移性癌症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只有较小比例的患者最初对这些抑制剂有反应,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相当大比例的初始应答者最终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因致命的抗药性而复发.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癌症生物学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得以问世,为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从而开启了癌症免疫治疗的新时代,但随着免疫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也逐渐显现出来,并广泛为一线临床医师所熟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激活T细胞攻击体内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并导致多种不良反应。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是irAEs中较为罕见且预后较差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参考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就部分ICIs的治疗机制及CIP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与CIP的分级及治疗管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肿瘤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已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ICI在肿瘤领域广泛应用,ICI治疗给人类带来新的希望,但是真实世界里的数据显示:部分患者从中获益,部分患者治疗有效一段时间后,病情出现进展或复发,还有部分患者一开始就对ICI治疗无应答,因此可以将ICI的耐药分为原发性、适应性和获得性耐药。本文就肿瘤ICI治疗的各耐药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许斌  胡梦雪  宋启斌 《中国肿瘤》2017,26(9):707-713
与以往肿瘤经典治疗手段不同,肿瘤免疫治疗的焦点从肿瘤本身转为动员宿主免疫系统去识别并消灭肿瘤细胞.近年来,针对免疫检查点的单克隆抗体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飞速进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耐药问题的出现.文章针对各种耐药分子机制以及相关临床应用作一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为靶点的免疫疗法在多种晚期实体肿瘤中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尽管长期疗效非常显著,但仅限于一小部分肿瘤患者。有些患者会产生耐药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主要包括靶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的抗体以及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的抗体。因此,筛选可能受益于免疫疗法人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益是重中之重。本文就ICIs作用机制及其相关疗效生物标志物方面进行综述,以更好地指导免疫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ligand 1,PD-L1)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的研究十分热门,为多种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然而,ICI的有效率仍偏低,非目标患者对其没有应答,部分患者会出现延迟反应、假性进展等特殊应答模式,目前尚无精准的疗效预测标志物能够提前对患者的肿瘤反应及预后做出判断,使得患者在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时受到限制,本文对目前常用及部分近期研究的疗效预测标志物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 NK)细胞为抵御病毒感染和细胞突变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表面有多种激活受体和抑制受体,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控制着NK细胞的杀伤或静止状态。其中,抑制受体作为免疫检查点发挥重要作用。肿瘤通过某些免疫检查点途径作为免疫抵抗的主要机制。在新兴的癌症免疫治疗领域探索了通过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提高NK细胞抗肿瘤免疫的新方法,旨在使平衡向激活倾斜。近年来,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疗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就NK细胞免疫检查点及其抑制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20例晚期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免疫治疗中位时间为4.0月,发生较明确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共6例,中位时间5.3月,其中1例发生Ⅰ级免疫性胃肠炎,1例Ⅰ级免疫性皮炎,1例Ⅱ级免疫性甲状腺炎,1例Ⅲ级免疫性肝炎,1例Ⅲ级免疫性肺炎及1例Ⅳ级免疫性肺炎。结论伴随免疫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故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干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胃癌治疗有限,预后较差。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因其显著的生存获益已成为除手术、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之外有效的新型肿瘤治疗手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之一,已被批准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提示胃癌免疫治疗时代已经到来。本文介绍了免疫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问世彻底改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格局。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免疫治疗的总体有效率偏低。因此,如何筛选免疫治疗获益人群就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微环境复杂性、标本可及性等因素,目前用于指导肿瘤免疫治疗的生物标记物存在一定局限性。有研究探索了临床特征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预测作用,其中包括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本文就BMI与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病死率居全部恶性肿瘤前五位。肿瘤可以激活与免疫稳态相关的负调节途径以及主动逃避免疫细胞的监测,因此免疫系统在肿瘤中的作用在过去未被重视。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才成为研究热点。肿瘤免疫疗法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而不仅限于针对单个致癌基因紊乱或肿瘤细胞的其他自主特征,因此,肿瘤免疫疗法可以产生抗肿瘤活性。在不同类型的肿瘤免疫疗法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影响最为广泛。本文就乳腺癌相关经典免疫检查点和新型免疫检查点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的发生情况和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分析接受ICI 治疗的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年3月至2023 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ICI 治疗145 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CIP 组和非CIP 组,随后将发生CIP 的患者分为轻度(1、2级)CIP 和重度(3、4级)CIP 两个亚组,通过Kaplan-Meier 法比较生存曲线,分析CIP 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对于患者PFS 及OS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与PFS 和OS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145 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出现CIP,发生率为17.93%,重度CIP 发生率为3.45%。CIP 组患者PFS 明显长于非CIP 组患者(12.3 vs 7.6个月,P<0.05),CIP 组与非CIP 组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 vs 15.8个月,P>0.05)。亚组分析显示,轻度CIP 和重度CIP 相比,PFS(12.2vs 12.9 个月)及OS(16.1 vs 17.8 个月)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显示,CIP[HR=0.55,95%CI(0.33,0.90),P=0.02]、免疫疗程>6 个[HR=0.51 ,95%CI(0.31, 0.85),P=0.01]是影响患者PFS 的有利预后因素,免疫疗程>6 个[HR=0.4,95%CI(0.18, 0.88),P=0.02]是影响OS的有利预后因素。结论:CIP 的发生率为17.93%,CIP 的发生与PFS 的延长密切相关。免疫疗程>6个是影响NSCLC患者PFS、OS的有利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巨大革新.在消化道肿瘤中,少部分患者对ICI有显著的临床获益,但大部分患者仍无法获益.如何找到预测疗效的分子标志物,精准定位治疗敏感人群是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本综述全面汇总了消化道肿瘤ICI治疗...  相似文献   

15.
张百红  岳红云 《癌症进展》2017,15(12):1389-1391,1429
免疫检查点是调节T细胞免疫反应的免疫分子,主要分布在抗原呈递细胞、T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新的免疫检查点如B7-CD28、TIM-3、LAG-3、VISTA和CD40抑制剂正在研究.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预测因子是未来肿瘤免疫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是备受瞩目。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王茜  吴瑾  王天娇 《现代肿瘤医学》2022,(13):2479-2483
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状态在包括前列腺癌(PC)在内的癌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是近年来研究比较透彻的免疫检查点分子。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主要针对CTLA-4和PD-1/PD-L1通路)来增强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理论基础和前列腺癌治疗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张维红  魏枫 《中国肿瘤临床》2022,49(12):612-616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显著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治疗效果不尽相同,如何提高免疫治疗抗肿瘤疗效和减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显得至关重要。固有免疫反应在ICIs抗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通路既可以增强又可以减弱免疫治疗的疗效。本综述主要关注两个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关键因素,即炎症小体和免疫检查点,讨论炎症小体的激活如何影响ICIs的疗效及参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过程,从而寻找针对潜在靶点的治疗药物来增强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免疫检查点是指免疫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抑制性信号通路,通过调节外周组织中免疫反应的持续性和强度避免组织损伤,并参与维持对于自身抗原的耐受。利用免疫检查点的抑制性信号通路抑制T细胞活性是肿瘤逃避免疫杀伤的重要机制。近年来,靶向共抑制分子如CTLA-4和PD-1开发的抗体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使得肿瘤免疫治疗成为最令人瞩目的研究领域。因此靶向免疫检查点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带来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其伴随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对治疗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发生率较高,且对患者生存产生了不良影响。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发生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无定论。全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研究进行综述,以在临床上更好地监测和管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