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董鑫鹏  廉爱玲  马丽娜  赵昶  滕雷 《癌症进展》2019,17(9):1109-111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临床路径管理)45例和对照组(常规管理)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以及管理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普食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管理后,两组整体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管理期间,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肠梗阻、切口感染、尿潴留的总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2.56%(P﹤0.05)。结论与常规管理比较,给予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路径管理,可更好地促进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目标管理路径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实施目标管理路径后的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半流质饮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切口渗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5 d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管理路径护理方案可提高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康复速度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冉丽娜  梁永红  陈素贞  于耀洋 《癌症进展》2021,19(24):2574-2577
目的 探讨疼痛个案管理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依据术后干预方案将129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62),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相关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前列腺素E2(PGE2)]、术后康复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1),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两组患者NGF、P物质、PGE2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但观察组患者NGF、P物质、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氧疗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6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88%(P﹤0.05).结论 疼痛个案管理能够减轻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疼痛相关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韩玉  马慧  杨杨 《癌症进展》2021,19(10):1076-1079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管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3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管理干预;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4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指标、术后24 h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输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麻醉清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11%(P﹤0.01).结论 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管理有助于促进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李娜  马冬  郭伟  于耀洋  张国庆  关耀武  周晓丽 《癌症进展》2021,19(19):2040-2043
目的 研究手术室细节化管理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8年3—9月的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72例)采用常规护理化管理模式干预,作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的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7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护理模式干预,作为观察组.持续干预2个月,观察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心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心率均降低,左心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LVESD、LVEDV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7天,两组患者IgA、IgM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IgA、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细节化管理模式可明显促进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改善心功能,减轻术后免疫抑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李纪华  胡和平  景治安  毛长青 《癌症进展》2021,19(8):837-839,843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行传统开放式前列腺癌根治术,56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56例)及125I粒子植入组(行125I粒子植入术,38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年生存情况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125I粒子植入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分别少于传统组和腹腔镜组,医疗费用分别高于传统组和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低于传统组和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术后2年,3组患者生存情况及肿瘤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放式及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效果更显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对患者预后生存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Miles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8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42)和开腹组(n=41),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进食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1),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Miles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能达到开腹Miles手术的切除范围,且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田娜  柳青  王慧杰 《癌症进展》2021,19(20):2141-2144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接受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接受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下床时间、胸管引流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清醒时间),术后1、14天的生存质量,应激反应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胸管引流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清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4天,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4天,观察组患者的WBC、CRP、IL-6、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利于提高肺癌根治术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乳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5例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TPVB复合全身麻醉.记录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术后3天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术后6、12、24、48 h安静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自控镇痛次数、恢复进饮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术后3天,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48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进饮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TPVB可有效减少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有利于早期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李生利  陈克河  李士坤  陈志强 《癌症进展》2021,19(7):703-705,70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98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肿瘤整块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术前、术后7天血浆中肠道功能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变化和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肿瘤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观察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SD治疗早期胃癌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能够减少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崔冀芳  叶成杰  潘洪帅 《癌症进展》2019,17(11):1357-1360
目的探讨手术室量化评估干预策略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行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室量化评估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应激状态评分及躯体应激反应指标[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ET、NO、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及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常规干预比较,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手术室量化评估干预,可改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和躯体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冯凯  杨瑜玲  孙溯  廖琰彬 《癌症进展》2019,17(13):1512-1514,152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疑似肺癌患者88例,均给予MRI常规序列、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和CT检查。观察MRI、CT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肺癌的效能,并对不同临床特征肺癌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进行比较。结果88例疑似肺癌患者中,最终确诊肺癌患者51例;MRI联合CT检查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检查,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患者的ADC值明显低于鳞癌和腺癌患者(P﹤0.01);低分化肺癌患者的ADC值低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肺癌患者(P﹤0.01)。结论MRI联合CT检查在肺癌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MRI弥散加权成像ADC值与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技术(CEUS),对56例经过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的65个病灶治疗前后进行诊断,并与常规彩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比较常规彩超和CEUS对肝癌的诊断,发现CEUS对原发性肝癌和<10 mm肝癌病灶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彩超,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CEUS对肝癌介入的诊断情况与增强CT的诊断结果比较,有一致性,Kappa>0.72,P<0.05,而与常规彩超检查结果不一致,Kappa>0.45,P<0.05。结论 CEUS是一种判定肝癌介入治疗疗效并及时指导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This study estimated secondhand smoke (SHS) exposure at home among nonsmoking children (age 0–18) and adults (age ≥ 19) in rural China, and examined associate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Methods

A total of 5,442 nonsmokers (including 1,456 children and 3,986 adults) living in six rural areas in China were interviewed in person. The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 obtained information on thei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SHS exposure at home. Differences in SHS exposure were assessed by use of the chi-squared test.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associated factors.

Results

Occurrence of SHS exposure at home among nonsmoking children and adults was 68.0 and 59.3%, respectivel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 children living in households with married, low-education, and low-income heads of household, and those who resided in the Qinghai province of China were more likely to be exposed to SHS. Among adults, those who were female, aged 19–34, single, low-education, and low-income, and those who lived in Qinghai province were more likely to be exposed to SHS at home.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of substantial SHS exposure at home in rural China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implementing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SHS exposure among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中国北方6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大肠癌根治标本3587例。结果表明:各省大肠癌大体和组织形态有一定差异似与癌组织的侵袭性及病人免疫反应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青海省高原地区藏族人胃癌组织中MICA基因在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及相关关系。 方法 :检测33例高原藏族人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CA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相关摘要 目的 :研究青海省高原地区藏族人胃癌组织中MICA基因在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性。 结果 :藏族人胃癌组织MICAmRNA和MIC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高、中、低分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MICA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rs=0.903,P<0.01)。 结论 :MICA的过度表达在青海高原地区藏族人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胃癌组织中MICAmRNA以及蛋白水平的升高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青海地区胃癌患者的贫血状况的分析,明确本地区贫血与胃癌分期及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6月到2008年4月来院治疗的胃癌患者258例,检查血常规以了解贫血的状况,分析贫血发生率与肿瘤分期的关系。跟踪病例化疗情况,分析化疗后贫血发生率及其与预后间的关系。结果:样本中贫血发生率为43.8%。其中女性中为51.8%;男性中为41.6%,无显著性差异。在258例病人中具有完整TNM分期的195例,胃癌患者的贫血发生率根据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年龄不同有显著性差异。肿瘤在胃贲门区、胃体部、胃窦区贫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258例胃癌患者接受三周期化疗后,贫血病人为161例。其中化疗后出现贫血的病人有46例,疾病控制率(DCR)为78.26%,客观缓解率(ORR)为21.74%。而化疗后无贫血的17例病人,疾病控制率(DCR)94.12%,客观缓解率(ORR)为52.94%。贫血组和非贫血组的DCR和ORR有显著性差异。在化疗过程中,15例病人接受了输血治疗,没有关于铁剂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的记录。结论:按NCI标准判断,青海地区胃癌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与国内其他地区发生率相近。胃癌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年龄有关。化疗过程中发生贫血的病人对化疗的反应差,化疗过程中未发生贫血的病人疗效较好。本研究中贫血的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及肿瘤的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青海地区胃癌患者的贫血状况的分析,明确本地区贫血与胃癌分期及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6月到2008年4月来院治疗的胃癌患者258例,检查血常规以了解贫血的状况,分析贫血发生率与肿瘤分期的关系。跟踪病例化疗情况,分析化疗后贫血发生率及其与预后间的关系。结果:样本中贫血发生率为43.8%。其中女性中为51.8%;男性中为41.6%,无显著性差异。在258例病人中具有完整TNM分期的195例,胃癌患者的贫血发生率根据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年龄不同有显著性差异。肿瘤在胃贲门区、胃体部、胃窦区贫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258例胃癌患者接受三周期化疗后,贫血病人为161例。其中化疗后出现贫血的病人有46例,疾病控制率(DCR)为78.26%,客观缓解率(ORR)为21.74%。而化疗后无贫血的17例病人,疾病控制率(DCR)94.12%,客观缓解率(ORR)为52.94%。贫血组和非贫血组的DCR和ORR有显著性差异。在化疗过程中,15例病人接受了输血治疗,没有关于铁剂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的记录。结论:按NCI标准判断,青海地区胃癌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与国内其他地区发生率相近。胃癌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年龄有关。化疗过程中发生贫血的病人对化疗的反应差,化疗过程中未发生贫血的病人疗效较好。本研究中贫血的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及肿瘤的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青海地区253例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不同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的生存期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53例淋巴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6∶1,中位年龄为48岁,发病年龄高峰为40岁和60岁左右.结内起病(56.13%)较多,结外起病常见部位为鼻咽部和胃肠道.病理类型为霍奇金淋巴瘤40例(15.81%),非霍奇金淋巴瘤213例(84.19%).前者以结节硬化型(72.50%)最多见;后者中B细胞淋巴瘤148例(69.48%),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9.91%)、滤泡细胞淋巴瘤(12.21%)及周围T细胞非特殊型淋巴瘤(9.39%).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有无B症状、血红蛋白(Hb)、乳酸脱氢酶(LDH)、国际预后指数(IPI)及治疗方案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密切相关(均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IPI及治疗方案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关系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青海地区淋巴瘤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结内发病高于结外,B细胞淋巴瘤多见,IPI分组适用于该地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评估,并可作为其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经病理确诊的不同民族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青海地区不同民族食管癌患者独特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至2016年住院确诊的汉、藏、回族食管癌病例,对其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患者中,汉族患者平均年龄为(62.53±6.55)岁;藏族患者平均年龄为(61.56±5.59)岁;回族患者平均年龄为(60.14±5.91)岁;汉族发病年龄高于回族与藏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藏族及回族男性患者发病均显著显著高于女性患者,三组患者性别比例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与回族、回族与藏族、汉族与藏族间吸烟患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藏族、回族患者饮酒比例高于汉族(P<0.05);藏族、回族患者摄入腌制食品日均大于10g比例高于汉族(P<0.05).汉族、藏族、回族患者食管中段发病均显著高于上下段患者,各民族之间发病部位分布趋势一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藏族、回族患者病理分型鳞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藏族及回族患者鳞癌发病率高于汉族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食管癌分化程度情况均为中分化最多,其次为低分化,最少为高分化.三组患者分化程度趋势一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食管癌病理分期均为中期多于晚期多于早期.藏族、回族患者中晚期比例高于汉族患者(P<0.05).汉族患者生存率高于回族(P<0.05)及藏族(P<0.05);藏族和回族患者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海省食管癌仍以鳞癌为主,好发于食管中下两段,恶性程度普遍较高,男性仍为食管癌高发人群,藏族及回族食管癌检出年龄较低,病理分期较晚,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