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是体外循环术后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单核细胞在CPB早期即参与了其中的炎症反应。本研究旨在观察体外循环(CPB)围术期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和CD14的变化规律。寻求新的抗炎途径。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开创了心脏直视手术的新纪元,但由于血液与许多非生理性人工管道的接触,外科手术的损伤,麻醉及人体温度的变化,器官的缺血再灌注等,伴随CPB,随之而激发产生了CPB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从而使患者处于灌注后综合征(postperusion syndrome)的风险之下,病情危重者甚至因此而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aDS)或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MODS)。  相似文献   

3.
心肺转流(CPB)体外循环过程中,血细胞、血浆成分与氧合器及体外循环管道接触后被激活,产生多种炎症介质,从而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一氧化氮(NO)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小分子物质。CPB中加入NO供体或吸入NO等增加机体NO浓度的方法均可抑制或逆转血小板激活,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粘附,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可有效地抑制CPB引起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的运用,使心内直视手术的安全开展成为可能,但它作为一种有创性的辅助治疗措施,在对人体进行治疗的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了不小的损伤。在体外循环中,由于血液稀释及血液与异物表面接触等多种因素,激活体内应激反应,引起组织水肿、全身含水量增加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严重者可引起器官功能障碍。超滤(ultrafiltration,UF)不仅能有效地去除体外循环后体内多余的水分,浓缩血液细胞,  相似文献   

5.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加重的中心环节。Bhatia M在2001年即提出在胰腺炎发作到SIR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的进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可供抗炎症介质治疗的”治疗窗”,是防治SIRS的最佳时机。本文就SAP集束化治疗中针对SIRS的防治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损伤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导致CPB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同时肺不张、术中输血、高龄、术前心功能不全、急诊手术、长时间转机等因素均是导致CPB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目前,预防CPB术后急性肺损伤的措施主要包括机械干预、外科技术干预、麻醉管理干预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CPB所致接触激活反应、SIRS、白细胞蓄积、血液稀释等。本文对CPB术后急性肺损伤的病因、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CPB心肺转流体外循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引起心、肺、脑、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近年来,关于细胞凋亡在CPB-SIR及脏器功能损害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延迟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心肌细胞(CM)凋亡则是体外循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心脏瓣膜置换术因手术创伤大,体外循环(CPB)等因素所致的术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SIR)是心脏外科中常见的临床问题。随着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的研究进展,静脉麻醉药异丙酚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已有共识。近年来发现异丙酚还具有抑制中性粒细胞(PMN)功能的作用,其可作用于PMN参与炎性反应的多个环节,并具有抗炎性反应效应。异丙酚能否通过基因调控蛋白来缩短过度延长的PMN的存活时间,减轻炎性介质的释放,减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观察靶控输注异丙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静脉血(PMN)核转录因子kB(NF-kB)表达及PMN相对数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心肺转流(CPB)体外循环过程中,血细胞、血浆成分与氧合器及体外循环管道接触后被激活,产生多种炎症介质,从而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一氧化氮(NO)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小分子物质。CPB中加入NO供体或吸入NO等增加机体NO浓度的方法均可抑制或逆转血小板激活,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粘附,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可有效地抑制CPB引起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CPB)是由氧合器、血泵和其它装置组成的回路,在替代心肺功能、维持全身各脏器及组织代谢需要的同时,也诱发了机体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氧合器的应用是其诱发因素之一。氧合器的改进有助于降低CPB引起的SIRS。鼓泡式氧合器的工作原理是气血直接接触,膜式氧合器气血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微孔型中空纤维膜将气体弥散入血进行氧合,中空纤维平行排列,内走气外走血。本研究拟比较鼓泡式氧合器和膜式氧合器对CPB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炎性反应的影响,为合理选择氧合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