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肿胀技术下负压吸脂与超声吸脂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肿胀技术下负压吸脂术与超声吸脂术的优缺点 ,1 996年 1月~ 1 998年 1月我们各以 35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两组均为女性 ,在年龄、肥胖类型、吸脂部位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术前触摸 5cm宽的皮肤皮下脂肪厚度、腹部围度测定等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表 1~ 3)。肿胀液配方及注射方法见文献 [1 ],用量为每例1 50 0~ 1 0 0 0 0 ml,平均 60 0 0 ml。超量灌注的标准 :吸脂部位明显肿胀、坚韧、皮肤变白、呈轻度桔皮样外观。利多卡因用量 :( 36.2± 1 1 .7) mg/kg体重 ,最大量 63.6mg/kg体重。两组间应用… 相似文献
4.
5.
肿胀吸脂法治疗体表脂肪瘤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我们先后为 5例体表脂肪瘤患者采用肿胀吸脂法进行了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2 2~ 6 4岁 ;单发 1例 ,多发 4例 ;涉及面颊部、肩部、上臂、前臂、腰部、大腿等 6个部位 ,直径 1 0~ 8 5cm。1 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注射器吸脂法。按 2 %利多卡因 10ml+5 %碳酸氢钠 2 5ml+1∶10 0 0付肾 0 2 5ml+生理盐水至 2 5 0ml配制肿胀液[1 ] ,备用。龙胆紫分别标记脂肪瘤的大小、位置 ,距 1 0~ 1 5cm处进针 ,向瘤体方向稍做浸润后 ,即可直接刺入…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良好的体形重塑效果,70年代开始将脂肪抽吸应用于体形重塑中。由于干性、湿性吸脂的各种缺点及并发症,目前已逐步被肿胀吸脂术(tumescenttechnique)所取代。本文对20例身体不同部位局部脂肪堆积患者,采用肿胀吸脂术,抽吸部位包括腹部,髋部,腰部及大腿等处。最大负压达90kPa以上。术前,术后测量抽吸部位,周径平均缩小4.5~7.0cm,下肢缩小量以体形优美与否为准。抽吸总量平均1150ml。同时讨论了肿胀技术的效果与完善的吸脂方法、控制吸出量、良好的术后处理有密切关系。总之,应用肿胀吸脂术于体形雕塑中,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这可能将成为一种完善的体形雕塑技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结合在局麻吸脂术使用布比卡因的经验探讨肿胀液中布比卡因的安全使用、组成及其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9年2月135例不同部位进行局麻负压吸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肿胀液主要成分为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评估应用含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肿胀液在吸脂术中的药物组成、用量、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局麻吸脂中含布比卡因结合利多卡因的肿胀液适合于吸脂量低于4800ml的患者,仅含布比卡因一种麻醉药物的肿胀液在吸脂量为3600ml,布比卡因总用量为252mg(文献值为150mg)时未显示毒性;含布比卡因肿胀液组镇痛效果好于利多卡因组,术中起效快,术后1~4d无痛苦、恢复快、愈合好、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一半。结论:布比卡因及布比卡因结合利多卡因的肿胀液在局麻吸脂中具有镇痛效果好、手术安全等优点,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证明布比卡因、尤其是布比卡因结合利多卡因作为肿胀液的麻醉药物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吸脂术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 ,虽然吸脂术已被公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体态塑形手术 ,但其并发症仍不容忽视 ,轻者如血肿、血清肿、抽吸部位不平整等 ,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等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参照国内、外文献 ,并结合临床实践 ,对吸脂术的安全性及其并发症阐述如下。1 安全性评价1 1 体液平衡 吸脂术最初采用的干性法由于创伤大 ,失血量大 ,已很少使用。Illouz采用的湿性法是指在治疗部位先注射配制的低渗液体 (10 0 0ml生理盐水 2 0 0ml蒸馏水 10 0 0 0IU透明质酸酶 6 0mg赛罗卡因 ) ,如为局麻 ,可加入 1mg肾上腺素 ,在全麻下因应用氟… 相似文献
10.
150例肿胀麻醉吸脂术的总结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自1997年4月至1999年7月,术者采用肿胀麻醉法行腹部、臀部、腿部脂肪抽吸150例,经术后半年~2年随访,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共150例,其中女性146例,男性4例。年龄18岁~47岁。抽吸部位:腹部128例,臀部7例,腿部15例。均采用肿胀麻醉法行脂肪抽吸术。皮下脂肪层肿胀注入量6000ml~13000ml,平均8000ml,脂肪抽吸量900ml~7500ml,平均1600ml,术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无不良反应。2 手术方法2.1 灌注液的配制 按生理盐水1000ml 2%利多卡因20ml 肾上腺素2ml 5%碳酸氢钠20ml比例进行配制。2.2 术前30分钟肌注杜冷丁50mg达到镇静止痛作用,手术… 相似文献
11.
门诊局部麻醉下大范围脂肪抽吸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曹卫刚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4,10(4):211-213
目的 探讨单纯局部麻醉下大范围脂肪抽吸术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单纯应用浓度低于 0 .0 5 %的利多卡因、含 1∶5 0 0 0 0 0肾上腺素肿胀液进行麻醉 ,一次完成上、下腹部、下胸部及腰部 ,或大腿后、外、内侧及臀部等大范围脂肪抽吸 ,共 15 4例 184次 ,肿胀液注射量为 2 2 0 0~ 5 2 5 0ml,平均2 730ml。控制利多卡因用量 <4 0mg/kg体重 ,或总量 <2 .4 g。 结果 肿胀液注射过程中受术者有轻微不适 ,抽吸中麻醉效果良好 ,未加用任何镇痛或镇静剂 ,抽吸总量为 190 0~ 4 2 0 0ml,平均为 2 5 6 8ml,其中上层脂肪量为 12 0 0~ 340 0ml,平均为 2 0 36ml。结论 单纯低浓度利多卡因肿胀液麻醉 ,可确保较大范围脂肪抽吸术的顺利进行 ,并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董帆!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0,(1)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的四肢吸脂减肥方法。方法 :选择适当的手术入口、抽脂范围、操作方法、术后包扎和切口瘢痕处理方式 ,对 3 2例次上下肢肥胖者行局麻肿胀法吸脂减肥手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满意减肥效果 ,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方法得当 ,肿胀法吸脂减肥术应用在四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使用注射器的皮下超量灌注脂肪抽吸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脂肪抽吸术的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笔者自1995年始应用注射器结合皮下超量灌注进行脂肪抽吸。术前于抽吸区皮下注入预抽量的1~15倍的利多卡因混合液,使局部组织肿胀,使用注射器配以适合的细吸头进行脂肪抽吸,术后抽吸区以弹力服加压。用此方法行脂肪抽吸术40例获得极为满意的美容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笔者重点对该方法的优缺点及皮下超量灌注的作用和用量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手术可在门诊局麻下进行、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皮下超量灌注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局部麻醉方法。须强调:超量灌注时注射速度要慢;药物浓度要低,从而控制利多卡因的血浆浓度,以免产生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肿胀麻醉下外超声与非超声吸脂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比较肿胀麻醉法下的外超声吸脂与单纯负压吸脂术的差别,以探讨外超声吸脂术的优点,方法:将10-例吸脂者的腹部均分为左右两侧,在肿胀麻醉下一侧行外超声吸脂,另一侧行单纯负压吸脂,比较吸脂效果并分析吸出物,结果:临床吸脂患者中,外超声作用侧所吸出的上层脂肪占总吸出量的百分比大于非超声吸脂侧(P<0.001),吸出物中外超声吸脂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非超声吸脂侧(P<0.001),三酰甘油浓度高于非超声吸脂侧(P<0.001),血红蛋白与三酰甘油的比值低于非超声侧(P<0.001),提示外超声吸脂明显较非超声吸脂术脂肪乳化好,出血亦少,且操作省力,术后并发症轻,皮肤收缩效果好,结论:外超声吸脂术是一种去除局部堆积脂肪的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超声吸脂术肿胀液的配制与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如何配制和应用肿胀液,使超声辅助吸脂术能在局麻下安全,有效地操作。方法 通过318例肿胀技术超声辅助吸脂术,分析肿胀液各种成分及其合适剂量。结果 在应用肿胀技术超声辅助吸脂术中,可选用林格液或生理盐水为液体;局麻药利多卡因用量可达35mg/kg体重;肾上腺素总量为2-3mg,但浓度须在1:1000000以下;碱化剂碳酸氢钠,以500mg/L为宜。结论 使用合适的肿胀液,可以使超声辅助吸脂术安全。高效,且可避免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可以减少并发症的脂肪抽吸术,分别运用超量灌注钝性技术及锐性技术对离体脂肪组织块进行抽吸。通过组织切片观察抽吸后皮下残留结构及脂肪抽吸物的差异。认为正确的选用手术方法及手术器械能保留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血管、神经、纤维隔,从而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Blood loss during liposuction using the tumescent techniqu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rode Samdal M.D. Petter F. Amland M.D. Ph.D. Jan F. Bugge M.D. Ph.D.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1994,18(2):157-160
Blood loss during liposuction has been a concern when more than 1500 mL of material are removed during one session. Several authors have claimed that blood loss is dramatically reduced when the targeted area is infiltrated with large amounts of dilute lidocaine with epinephrine (tumescent or superwet technique). Using this technique, 25 consecutive cases in which the liposuction aspirate was expected to be 1000 mL or mor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pre- and postoperative measurements of hemoglobin. In addition, hemoglobin was also measured in the fluid fraction of the aspirate. The mean ± SD aspirated volume was 1658 ± 518 ml, and the mean ± SD fall in postoperative hemoglobin was 0.7 ± 0.6 g/100 mL (5.4% ± 4.9%). The mean amount of blood per liter of aspirate was calculated to be 10.5 ± 5.2 mL. These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the blood loss when using the tumescent or superwet technique is dramatical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dry or classical wet techniqu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