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化疗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临床观察耿丽,路希敬(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东营市257034)联合化疗使白血病的长期生存乃至治愈成为可能,1994年2月~1995年年底我们应用日本麒麟公司生产的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急性细胞白血病(AML)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观察:方法应用中等剂量、短疗程(3-5天)rhG-CSF治疗AML28例,并与同期未用rhG-CSF治疗的AML28例进行比较。结果:rhG-CSF能显著缩短化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ANC)的低下期及感染的持续时间,同时能明显减少化疗后的输血用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时间,对急性白血病大剂量、普通剂量和较低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治疗作用。方法: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急性白血病30例,共68个疗程化疗,结果:所有治疗组较对照组感染减轻,粒细胞缺乏时间缩短,骨髓造血恢复加快,不规则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感染程度,骨髓造血恢复无差  相似文献   

5.
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叶酸治疗粒细胞减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叶酸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62例粒细胞减少症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应用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μg/(kg·d)联合叶酸(30μg/d),对照组应用传统升粒细胞药物。结果观察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由治疗前的0.60×109/L升至1.79×109/L,治愈率达77.24%,并且可以缩短粒细胞减少症临床感染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叶酸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显著,宜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升白细胞作用。方法:G组21例,C组21例。化疗后若WBC≤3.0×10^9/L,G组用rhG-CSF1μg.kg^-1,d^-1,皮下注射,连用3d;C组用鲨肝醇,利血生,维生素B4等治疗。记录各例WBC≥4.0×10^9/L所需天数。G组使用rhGCSF前后的白细胞数差异用配对t检验,G组与C组WBC≥4.0×10^9/L所需天数用秩和检验。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国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瑞血新 (rhG -CSF)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所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 ,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外周血粒细胞 ,其绝对值 <0 5× 10 9/L伴发热的患者 ,给该药 15 0ug/天 ,皮下注射 ,至外周血粒细胞连续 2次 >1 5× 10 9/L停药。结果 :用药后外周血粒细胞恢复时间及发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粒细胞恢复时间分别为 9 4d和 2 2 7d ,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 7 5d和 13 4d) ,所有患者均耐受全部化疗过程。结论 :rhG -CSF有效促进化疗后外周血粒细胞的恢复 ,有利于及时控制感染 ,价格低廉 ,疗效可靠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对2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于化疗结束后次日应用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100μg·d-1,皮下注射,连用5~7天,最短3天,最长20天。并选择同期恶性血液病化疗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化疗后末梢血WBC>4.0×109·L-1或ANC>2.0×109·L-1;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化疗后发热并发感染的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组患者中未出现明显副作用。表明rhG-CSF有使化疗后患者末梢血WBC、特别是ANC恢复加快,减少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骨髓移植、白血病及肿瘤化疗后病人,有促进其中性粒细胞恢复的作用;但对治疗非抗肿瘤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报告较少。本文报告3例用rhG-CSF治疗他巴唑及复方氨基比林所致的急性严重粒缺,取得满足的疗效,并对其临床疗效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冯晓梅天津医科大学实验中心董伟林自从1986年Seuza等[1]首次报道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重组成功,表达并制备出重组蛋白以来,世界上一些制药企业相继对这一产品进行了开发、报批及规...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儿科最常见的血液病,其病情进展快、死亡率很高。随着联合化疗的应用,儿童白血病的缓解率及长期生存率大大提高,但由于强烈化疗造成骨髓抑制,外周血粒细胞减少,而常常合并各种感染,特别是某些致死性的感染,是造成白血病患儿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的粒细胞减少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人体G—CSF是由人单核细胞或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我国药用G—CSF是由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产生的,它由174个氨基酸及含4%的—…  相似文献   

13.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colony stmin mulatingfactor,rhG CSF)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 ,和成熟。因此 ,对白血病强烈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有治疗作用。我科于 1996年 10月至 1997年 10月对 2 0例急性白血病在强烈化疗后使用 (rhG CSF)进行了临床治疗 ,疗效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病例本组 2 0例中 ,男性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大 60岁 ,最小 2 4岁 ,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血常规检查、组织化学及免疫学分型等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全组均为初…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高效免疫方法,利用rhG-CSF免疫BALB/C小鼠,经过两次融合制备了3株抗rhG-CSF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1H11、2B3,3C3;抗体类型均为IgG2a,,免疫印迹试验证明为特异性抗G-CSF的单克隆抗体,单抗加试验和单抗竞争试验表明3株单抗针对G-CSF两具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中和试验表明2B、2C3识别的位点与G-CSF刺激NFS-60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18.
江丽琴 《九江医学》1997,12(4):212-214
目的:探讨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儿童各种白细胞减少症的意义。方法:皮下注射rhG-CSF后24、48、72、96、120小时观察3例急淋化疗后、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例感染的外周血粒细胞变化。结果:3例急淋化疗后有核细胞外周释放增加,顺利完成化疗;2例急性肠炎外周血粒细胞上升,稳定正常;1例重症肺炎同时控制感染后,粒细胞稳定正常;1例自身免疫性贫血并咽炎在控制感染和加用  相似文献   

19.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老年人严重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其寿 《广东医学》2001,22(8):739-739
我院于 1 997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7月对 32例严重感染患者在接受头孢塞肟钠及阿米卡星治疗的同时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治疗 ,取得良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住院严重感染患者表 1 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白细胞数比较例数 治愈[例 ( % ) ]治疗前后血白细胞数 [( x±s)× 1 0 9/L]治疗前治疗 4d治疗 7d停药 2周后观察组 32 31 ( 97) 8.6± 0 .1 1 6.7± 1 .0 2 4 .7± 1 .5 8.2± 0 .1对照组 33 2 0 ( 61 ) 8.9± 0 .2 1 0 .0± 0 .6 1 8.0± 0 .3 8.4± 0 .1P值 <0 .0 1 >0 .0 …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rhG-CSF)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ANC)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全组52例;对照组20例,为化疗后WBC计数在1.0×109/L~3.0×109/L之间者,采用利血生、鲨肝醇等一般性治疗及中医药治疗;治疗组32例,为化疗后WBC计数<3.0×109/L者,其中包括WBC计数<1.0×109/L,采用一般性治疗加rhG-CSF治疗。结果治疗组WBC和ANC在治疗后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rhG-CSF可明显缩短WBC和ANC降至正常以下持续的时间,促进早日恢复,使化疗可以如期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