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冠心病患者程序刺激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方法 :选择 4 0例接受心脏导管手术的患者 ,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 2 0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2 0例。术前测定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 ,术中在右心室起搏刺激以诱发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探讨QT间期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2 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共有 6例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2 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无 1例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较阵发性室上速患者明显增大 (85 .7± 2 4 .6msvs 34.8± 11.3ms,P <0 .0 1) ;冠心病患者中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者 ,其QT间期离散度较未诱发出持续室性心动过速者亦明显增大 (98.7± 5 6 .2msvs 70 .4± 2 8.5ms,P <0 .0 5 )。取QT间期离散度≥ 110ms,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有一定价值。结论 :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与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具有相关性 ,取QTd≥ 110ms对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任永林  张树学 《医学文选》1999,18(5):709-711
目的 了解潘生丁试验过程中 QT离散度的变化。方法 对 1 1 4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 ,由专职人员单盲手工测定试验前后 QT离散度。结果 阳性组 5 2例运动后 QT离散度明显延长 ( P <0 .0 1 )且≥ 60 ms;阴性组 62例运动前后 QT离散度无变化 ( P >0 .0 5 ) ;阳性组中按男女性别比较 ,男性组 3 0例 QT离散度≥ 60 ms( P <0 .0 1 ) ,女性组 2 2例 QT离散度 <60 ms( P <0 .0 1 )。结论 潘生丁试验阳性指标结合运动后 QT离散度延长且≥ 60 ms可提高其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与QT间期离散度的关系。方法:2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将其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测定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并计算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组QT间期离散度与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均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QT间期离散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中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对4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2例伴室性心律失常)的QT离散度进行了分析.结果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较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显著延长(57.0±14.94与45.33±15.02,P<0.05).结论由于伴或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间的QT离散度重叠较多,故QT离散度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能否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独立的预测因子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施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后QT离散度的变化.方法对33例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施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术后行心电图检测QT离散度及校正的QT离散度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术后的QT离散度及校正的QT离散度均低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经施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可明显提高心肌复机的稳定性,使QT离散度缩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QT离散度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室性心律患者及4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患者心电图检查资料,比较两组患者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指标,分析校正QT离散度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QT离散度(71.4±13.5)及校正QT离散度(80.9±1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校正QT离散度水平大于等于60ms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97.4%)明显高于校正QT离散度水平小于60ms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越高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越高;校正QT离散度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室性心律失常预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阳军  李向平 《河北医学》2004,10(8):726-728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与近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了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 2 4h内的QT间期离散度 (QTD) ,并对比观察心梗患者一周内发生或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QT间期离散度。结果 :急性心梗患者QTD和QTcd大于冠心病对照组 (P <0 .0 5 ) ,而急性心梗患者中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QTD显著大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 (P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QTD的增大是预测短期心脏事件的较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预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A)的价值。方法:测定全部156例扩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导联TpTe和TpTe/QT的参考值范围,分析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扩心肌病患者TpTe和TpTe/QT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69~97ms,0.20~0.24;两者预测室性心律失常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48.3%、42.5%、35.7%、55.5%、0.84和74.2%、89.4%、82.1%、84.0%、7。结论: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大是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TpTe值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较小,而TpTe/QT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贾卫鸿 《广西医学》2000,22(3):508-509
目的:观察左心室重量指数与QT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多普勒心脏检查,同时进行体表同步12导联心电图QT离散度测定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左室重量指数与QT离散度呈正相关(r=0.68 P<0.01);左室重量指数异常组与左室重量指数正常组QT离散度分别是(58.66±16.26)ms和(24.14±10.8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左室重量指数增加时QT离散度增大,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左室肥厚劳损伴室性心律失常组 5 7例与左室肥厚劳损无室性心律失常组 49例QT离散度、JT离散度变化的比较分析 ,显示左室肥厚劳损伴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离散度及JT离散度均明显增加。提示QT离散度、JT离散度延长是预测左室肥厚劳损患者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冠心病患者QTc间期、QTd(QT离散度)、QT间期变异(QTv)改变及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和24h心电Holter测定3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8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QT间期、QTc(QTc=Q-T/R-R1/2)、QTd、QTcd(最长QTc与最短QTc之差)、QTcmax(最大QTc)、QT间期变异(QTv)以及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关系,并与30例非糖尿病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QTd、QTcmax、QTv较对照组增加差别显著(P<0.0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QTd、QTcmax、QTv较单纯2型糖尿病组增加。(2)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QTd与室性心律失常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而对照组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无相关性。(3)对照组QTv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糖尿病组QTv昼夜节律减小或消失。结论:QTd可作为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猝死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2.
低钾血症患者QT离散度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血钾患者QT离散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90例低血钾病人,依其血钾水平分为轻中重三组,分析QT离散度与心电图其他表现及临床症状的关系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90例病人均出现下肢或四肢肌无力,严重者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无力,2例出现心跳呼吸停止,39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26例为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血钾越低,QT离散度越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比例愈大。结论:低血钾病人QT离散度改变,血钾越低,QT离散度改变越大。QT离散度增大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临床预后有一定关系,QT离散度改变也是低血钾病人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尽早诊断,快速足量补钾,纠正血钾的同时能改善症状及QT离散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中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对4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2例伴室性心律失常)的QT离散度进行了分析。结果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较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显著延长(57.0±14.94与45.33±15.02,P<0.05)。结论由于伴或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间的QT离散度重叠较多,故QT离散度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能否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独立的预测因子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室性心律失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和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9例具备2个以上冠心病前置危险因素且行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资料,其中室性心律失常127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7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支架术者99例.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分别计算室性心律失常及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患病率.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支架术前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无差别.结果 (1)室性心律失常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65%、44.7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4.33%、46.08%;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分别为比为1.01、0.99;患病率为52.7%.(2)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58%、45.1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11%、60.53%;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36、0.56.(3)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室性心律失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有限,其诊断价值与所处医院冠心病患病率有关.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对诊断冠心病有一定价值.冠状动脉支架术对心肌血流再灌注的改善并未显示出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无变化评价血管再通术后缺血区心肌组织是否受益亦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的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室性心律失常30例患者予胺碘酮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及治疗前后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结果:胺碘酮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90.0%,QTcd显著性下降(P<0.05),并未发现有严重毒副作用。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使QTd缩小,从而减少室速、室颤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改变及QT离散度变化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8例住院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并测量其运动前、运动中以及运动后QT离散度,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改变、QT离散度变化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258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181例(占71%),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50%较狭窄程度<50%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QTcd明显增加(P<0.05),狭窄程度>50%组运动后QTcd较运动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改变及QT离散度变化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时QT间期离散度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后1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其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3例和非冠心病组27例,测量两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前、中、后12导联心电图的QT间期,将QT间期离散度≥50 ms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结果:冠心病组QT间期离散度平板运动试验前、后与平板运动试验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运动试验前与平板运动试验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冠心病组平板运动试验前、中、后QT间期离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T间期离散度≥50 ms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2.59%。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时QT间期离散度≥50 ms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抑制剂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后QT离散度的变化。方法 :2 2例依据WHO诊断标准明确诊断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16例合并有冠心病 ,口服氯沙坦 5mg/d 3月 ,服药前后分别作体表心电图 ,测量并计算QT离散度。结果 :用药 3月后QTmax,QTd ,QTcd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心率、QTmin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不但是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而且还可降低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 ,从而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QT离散度(QTd)代表心室肌复极化离散的程度,已证实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它可明显延长QT间期,本文观察测量了38例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前后的QTc离散度(QTcd),以探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量 72例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 (QTd) ,计算校正QT离散度 (QTcd)。分析QTd ,QTcd以及室性心律失常 (VA)之间的关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 (VA)组QTd和QTcd均显著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 (NAV)组 ,P <0 .0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cd≥ 6 0ms者 ,其VA发生率显著高于QTcd <6 0ms者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或QTcd值越大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