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破伤风     
一方主治:破伤风。外伤后出现上眼歪斜,四肢抽动形如弯弓等症者用之。处方:自附子39克,生南星(姜汁炒)39克、明天麻39克、羌活39克、防风39克、白芷39克、蝉蜕39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贮藏瓶中,不可泄气,每服2克,一日三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头痛速愈灵方治疗头痛的疗效。方法 自拟头痛速愈灵(当归、川芎、羌活、独活、蔓荆子、苍术、麦冬、黄芩、菊花、防风、白芷、细辛、藁本、柴胡、甘草、生姜)治疗头痛180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97.8%。结论 本方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作用,本方加减治疗各种头痛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九味羌活汤     
潘平 《开卷有益》2014,(9):40-40
<正>九味羌活汤源于金代医家张元素所著的《此事难知》上卷,称为"易老解利(伤寒)法",是一首常用的辛温解表剂。方药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9克,细辛3克,川芎、香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6克。水煎温服。该方具有发表祛风,发汗祛湿,兼清里热的功能,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本方主治之证系风寒湿邪  相似文献   

4.
川芎茶调散     
<正>川芎茶调散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治疗风邪外袭所致头痛的有效方剂。方药组成:薄荷240克,川芎、荆芥(去梗)各120克,细辛(去芦)30克,防风(去芦)45克,白芷、羌活、甘草(炙)各60克。上药研为细末,制为散剂。每服6克,食后用清茶调下。本方具有疏风止痛的功能,临床主治风邪头痛,或偏或正,或巅顶作痛,作止无时,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相似文献   

5.
曹国舅,即民间信仰的八仙之一。主治:脚腿、肚腹疼痛。具体操作法:以身立定,右手作扳墙势,左手自然下垂,右脚抬起向前虚蹬,调息运气一口.复左手扳墙,右手下垂,左脚虚蹬,运气一口.左右各作十六次. 配合炼功,可服“羌活鞠越汤”。药方组成:羌活,川芎,苍术(炒),白芷,南星(制),当归,神曲各3克;砂仁,桂枝,防己,木通各2.4克。以上十一味,加  相似文献   

6.
柴桂调卫汤     
组成 软柴胡10克 淡子芩10克 法半夏10克 太子参12克 鲜生姜3克 肥大枣10克 炙甘草5克 茅苍术6克 青蒿梗10克 桂枝5克入炒白芍10克(桂枝炒白芍即与白芍共炒) 功能 调和营卫,和解少阳。  相似文献   

7.
仙家禁疮法     
李野朴,古代气功家. 主治:头、面、肩、背处各种疮疾.具体操作法:以身坐定,直舒两脚,两手掌按住大腿根,调息运气,以意引导攻冶疾处,共十二次。配合炼功,可服“羌活白芷汤”.药方组成:柴胡,茯苓,防风,荆芥,黄连,泽泻,当归,白术,蔓荆,石膏,苍术,辛夷,生地,川芎,藁本,甘草,白芷,羌活,黄芩,细辛,芍药.以上二十一味各等分,加生姜二,三片,用水煎服,每日一杯.  相似文献   

8.
芎菊上清丸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芎菊上清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收载的传统中成药水丸剂,全方由川芎、菊花、黄芩、栀子、蔓荆子(炒)、黄连、薄荷、连翘、荆芥穗、羌活、藁本、桔梗、防风、甘草、白芷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用化痹汤治疗痹证,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共治150例,男55例,女95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0年。属风寒湿证120例,风湿热证18例,寒热不显者12例.治疗方法方药组成:当归12克透骨草15克防风12克威灵仙9克土元9克血竭2克(研末冲服) 白花蛇半条(红土炒研末冲服)甘草3克.寒湿偏重,疼痛剧烈者加桂枝、川、草乌;湿重者加防已、苍术、羌活、独活;湿热痹证去威灵仙加生石膏、黄芩、黄柏、天  相似文献   

10.
药方组成:生大黄、生黄柏、姜黄、白芷各78克,花粉155克,南星、苍术、陈皮各15克,厚朴、生甘草各31克、羌活,牙皂、枯矾、雄黄各18克。  相似文献   

11.
药物组成制川乌、白芷、制草乌、香附(制)、白术(炒)、甘草、赤小豆、没药(制)、乳香(制)、川芎、秦艽、地龙、当归、茯苓、羌活、天麻、赤芍、桂枝、甘松、朱砂、天南星(制)、麻黄、细辛、防风。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散寒止  相似文献   

12.
第一部分:常见症重点药 (一) 头痛 1.部位选药: ①前额痛:白芷、苍术(阳明经药)。②后头痛:羌活、葛根(太阳经药)。③颞部痛:柴胡、川芎(少阳经药)。④头顶痛:藁本、吴萸(厥阴经药)。 2.病机选药:  相似文献   

13.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时间节点关系甚密,应抓住惊蛰、大暑两个关键节点,并应之与时.于惊蛰时分,疏风达肝,加柴胡疏风调肝,佐以少量羌活、紫苏、白芷、防风等风药,既针对其症,又可引药入经、以应其时.大暑之时,调气化湿,此时多取香薷、佩兰、广藿香等解暑化湿、调畅气机.抓住关键节点,及时调整治法,既可救弊于萌芽,达到"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14.
川芎茶调散出自宋代太医局主 持编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 一首具有“散风止痛”功用的名方, 由于对头痛、头风有良好的镇痛作 用,因而一直应用不衰。 该方作为“散”剂服用,每次用 清茶调服6克,每日2次。亦可作为 汤剂水煎服。全方的药物组成和剂 量是:川芎、荆芥各120克,白芷、羌 活、甘草各60克,细辛30克,防风 45克,薄荷240克,以上共为细末。 作为汤剂服用时,各药的用量可按原方比 例酌减。一般为:川芎、薄荷、荆芥各9克, 羌活、白芷、甘草各6克,防风4.5克,细辛3克。煎煮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有效成分挥发,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5.
湿疹散     
[药物组成]吴茱萸、蛇床子、白芷\黄柏、大黄、苍术、川椒各12克,龙骨、牡蛎、石膏、白矾各15克,海螵蛸30克,青黛20克,冰片5克。[配制方法)①吴茱萸、蛇床子、白芷、黄柏、大黄、苍术、川椒去净泥土及杂  相似文献   

16.
<正>中医所述的引经报使,指某些药物能带引其它药物到达病变部位的作用,好像向导一样,所以叫做"引经报使",也称为"引药"或"药引"。一般引经报使有两种。一种是引向经脉,如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为引;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白芷为引;少阳经病,用柴胡为引;太阴经病,用苍术为引;少阴经病,用独活为引;厥阴经病,用细辛、川芎、  相似文献   

17.
辛温解表药(括号内是正确的)香白芷、杭白芷、川白芷、吴白芷(白芷)鲜姜、姜片、老姜、老生姜(生姜)柽柳、河柳、山川柳(西河柳)关防风、软防风、口防风、青防风、北防风(防风)苍耳仁(苍耳子)木笔花、辛夷花、毛辛夷、春花(辛夷)JlI羌活、西羌活(羌活)辽细辛、北细辛、  相似文献   

18.
(一)早期:独活10克,桑寄生12克,赤芍10克,丹参3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藏红花6克,枳壳10克,木香6克,木瓜10克,苍术10克,杜仲10克,五加皮10克,桂枝6克,为基础方。病在上肢加升麻、白芷、荆芥各10克;病在下肢加牛膝、伸筋草、续断各10克;肢体隐痛者加乌药、元胡各10克。外用:鸡血藤、毛冬青各60克、川椒、石菖蒲、防风各30克,细辛10克,煎水,每晚薰洗患肢15~20分钟。 (二)中期:肢端冰凉,皮色青紫,桂枝6  相似文献   

19.
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本方由黄芪二两(60克),人参、半夏、炙甘草各一两(30克),羌活、独活、防风、白芍各五钱(15克),陈皮四钱(12克),白术、茯苓、泽泻、柴胡各三钱(9克),黄连二钱(6克),共十四味药组成。每次服三钱(9克),加生姜五片,大枣二枚同煎。有升发阳气,增强脾胃消化的功能,所以叫做升阳益胃汤。适用于平时脾胃虚弱,又见身体酸重,肢节疼痛,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并且还有恶寒等症状的病人。升阳益胃汤  相似文献   

20.
清肝解郁益阴渗湿汤,是庞赞襄主任医师的经验方剂(《中医眼科临床实践》)。临床上用其治疗多种内障眼病,颇有验效。一、方剂组成银柴胡、菊花、蝉蜕、木贼、羌活、防风、苍术、白术、女贞子、赤芍、生地、菟丝子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加减:大便燥,加番泻叶3克至10克;孕妇去赤芍,加当归、白芍各10克,在治疗过程中,若视力增加缓慢而无口渴现象时,可倍加白术、苍术,最大量可用24克至30克。二、适应证本方适用于肝经郁热,湿热蕴脾型的眼病。除眼部证情外,多兼头痛、眼胀、口干不欲饮,大便润,小便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