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气/灌注显像与螺旋CT诊断肺栓塞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肺通气/灌注(Lung perfusion/ventilation scintigraphy.Q/V)显像与螺旋CT肺动脉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定性及定位诊断对治疗决策的影响、溶栓及抗凝治疗后的疗效观察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3例PE患者的肺Q/V显像(35例次),并与CTPA(31例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Q/V与CTPA定性诊断符合率91.3%;定位诊断符合率53.37%;治疗前肺Q/V提示大面积肺栓塞的4例急性PE患者行溶栓治疗.1例CTPA提示大面积肺栓塞的急性PE患者行溶栓治疗:PE患者溶栓治疗后4例复查肺Q/V及2例复查CTPA、抗凝治疗后3例复查肺Q/V及2例复查CTPA结果显示受累肺段的改善情况与溶栓治疗疗效、与患者症状改善相一致。结论肺Q/V与CTPA定性诊断PE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定位方面存在差异.CTPA与肺Q/V存在互补关系。但尚无法取代肺Q/V显像。  相似文献   

2.
黄健 《天津医药》2005,33(12):773-774
目的:分析心电图改变在临床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近10年来住院的80例经肺CT、灌注,通气、扫描或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电图特征以及心电图变化。结果:肺栓塞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其中最多见的为QⅢ占63.8%,其他SⅠ58.8%。TⅢ47.5%,同时具备SⅠQⅢTⅢ者占35%。右胸导联V1-V6T波倒置占48.8%。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占38.8%,右束支阻滞占27.6%,ST段下移改变占27.5%。肺型P波仅占6.3%。结论:心电图在临床肺栓塞的诊断虽然是非特异性的。但有许多特征对提示肺栓塞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APE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增高、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期前收缩等心电图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心电图检查观察动态变化并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对APE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电图在肺栓塞在溶栓前后的变化,分析变化规律,为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2009年4月至2011年11月我院心肺科行肺动脉造影或灌注通气扫描确诊的肺栓塞患者102例,重点观察溶栓前后心电图变化。结果 96例患者溶栓后出现心电图改变;78例患者溶栓后出现心电图改善现象,占,其中SⅠ>0.1mV33例次,SVⅠ-V5R粗钝、挫折消失9例次,SⅠ均变浅,QⅢ减小或消失,TV1-V2倒置加深或直立换倒置19例次,T波倒置变浅或直立7例次。结论溶栓治疗前后,肺栓塞心电图动态变化明显且多样,动态观察对诊治肺栓塞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朝彦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3):2006-2007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PE)的临床特点、诊断,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确诊的36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PE临床表现无特异。36例患者误诊2例35.56%,治愈17例占47.2%,有效率为88.89%,死亡4例占11.11%。结论:PE的表现临床症状多样,误诊、漏诊率较高,应高度警惕,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急性PE的诊治水平,规范化治疗能改善预后,逐步提高急性PE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心电图及心肌酶(CK、CK-MB)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36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的患者给予尿激酶(UK)150万U溶栓治疗,每30 min行心电图检查,每2 h查心肌酶,并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90例患者于溶栓治疗后2 h出现胸痛明显缓解和各种心律失常,CK-MB峰值出现于8 h;10例患者在4 h出现胸痛缓解和各种心律失常,CK-MB峰值出现于12 h;36例患者则于6 h后仍无任何改变,为溶栓治疗无效者。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心电图及心肌酶(CK、CK-MB)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36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在12h以内的患者给予尿激酶(UK)150万U溶栓治疗,每30min行心电图检查,每2h查心肌酶,并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90例患者于溶栓治疗后2 h出现胸痛明显缓解和各种心律失常,CK-MB峰值出现于8 h;10例患者在4 h出现胸痛缓解和各种心律失常,CK-MB峰值出现于12h;36例患者则于6h后仍无任何改变,为溶栓治疗无效者。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方法 回顾性研究100例胆心综合征患者,入院治疗前表现为异常心电图61例经治疗后的变化.结果 该组61例有异常心电图改变患者,以窦性心动过速(26%)、ST-T改变(59%)及期前收缩(29%)等出现率为高,经治疗后,心电图改变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胆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异常变化主要为心动过速、ST-T改变及期前收缩,随胆石症的治愈,胆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异常亦随之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确诊的患者行心电图观察和CT肺动脉造影得以诊断证实患有急性肺栓塞,并结合上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心电图改变,治疗前心电图变化表现为心动过速、电轴右偏、V1-3T波倒置、高度顺钟向转位等,经过肝素钠和中药活血化瘀治疗之后,患者心电图以心动过速、典型SIQⅢTⅢ、右束支传导阻滞、ST改变改善比较显著。结论正确掌握心电图的表现,有助于急性肺栓塞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进一步进行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傅强  王彦炯  黄宜杰  吴强  路雯  朱瑞华 《江苏医药》2003,29(10):753-754
目的 探讨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对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APE心电图变化特征及溶栓抗凝治疗疗效。方法 43例APE行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下肢深静脉造影、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及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40例予尿激酶2万IU/kg,2h内静脉滴注,并于溶栓治疗后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结果 同位素肺灌注扫描示大面积栓塞28例(65.1%),次大面积栓塞15例(34.9%);双下肢深静脉造影示下肢深静脉血栓18例(41.9%)。心电图变化以SⅠQⅢTⅢ、Tv1-4倒置最为常见。40例尿激酶溶栓治疗显效19例(47.5%),有效8例(20.0%),无效12例(30.0%),总有效率67.5%,死亡1例(2.5%)。结论 APE行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是安全、无创及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心电图虽无特异性,但结合临床对诊断有帮助;尿激酶溶栓治疗是APE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无禁忌证APE患应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998年1月-2007年12月确诊的32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E临床表现多样,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导致PE的常见原因,螺旋CT、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有助于PE诊断,溶栓治疗组较非溶栓治疗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PE症状呈多样性,DVT与PE的形成明显相关,早期溶栓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肺栓塞误诊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莉莉 《河北医药》2004,26(4):329-330
肺栓塞(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尽管已经有抗凝溶栓以及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等有效治疗方法,但根据尸检报告,肺栓塞临床漏诊导致目前PE的病死率达到30%。在诊断方面,美国资料报道误诊率达67%~73%,国内资料报道误诊率达80%左右。急性肺栓塞患者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病死率可以降低5~6倍,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PE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陈雨 《中国医药指南》2014,(15):198-198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其在肺栓塞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 37例患者中,出现心电图改变者占97.3% ,窦性心动过这最多占75.7% ,其次是ST-T 改变(ST段改变占62.2%,T波改变占59.5%),典型SⅠQⅢTⅢ征者占21.62%,肺型 P 波占8.11%,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占18.92%,aVR导联出现终未R波占27.03%。经溶栓抗凝治疗后,比对原有心电图上述项目皆发生了动态变化过程。结论肺栓塞患者多数有心电图异常,但不具有特异性,心电图改变对肺栓塞的诊断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肺栓塞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710-3712
目的:分析肺栓塞(PE)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肺部血栓栓塞(PT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及治疗途径。结果:PTE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恐惧、晕厥和心悸等;91.2%出现心电图异常,83.72%有低氧血症,77.91%存在低二氧化碳血症,68.6%胸片呈阳性,43.02%D-二聚体增高;肺螺旋CT、肺通气/灌注扫描的诊断准确率达100%;溶栓和抗凝治疗总有效率89.53%,溶栓效果与栓塞面积关系不大(P〉0.05),栓塞时间45 d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PE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无创检查在确诊中起重要地位,及时溶栓抗凝在治疗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庞殿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23-222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诊断肺栓塞(PE)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疑似PE患者行MSCT.PA,扫描数据送工作站进行MIP、MPR和VR图像重建和评价。结果在48例疑似PE患者中,MSCT.PA诊断PE患者21例,非PE患者27例;临床确诊PE患者19例;非PE患者24例;MSCT-PA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0.5%、88.9%、89.6%,MSCT—PA与临床确诊结果的Kappa一致性分析,K=0.789。结论MSCT.PA诊断PE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对于PE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图变化在肺栓塞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肺动脉造影确诊的肺栓塞患者60例,均给予溶栓和抗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窦性心动过速38例,右束支传到阻滞11例,S1QⅢTⅢ25例,TV1-V3倒置16例,TV1-V6倒置8例,患者治疗后窦性心动过速消失38例,右束支传到阻滞消失8例,S1变浅,QⅢ减小或消失,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栓塞与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对肺栓塞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溶栓治疗,而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有赖于对AMI的早期诊断。目前我国AMI的诊断仍是基于WTO于1962年提出的标准。该标准指出有下列三项中的二项——临床症状、心电图异常和血清中总CK、LDH以及其同功酶含量的异常,即可诊断。但由于大约25%的AMI病人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的病人心电图无典型变化,若单独依靠心电图改  相似文献   

18.
贺晓仔  肖玉萍 《江西医药》2013,(11):1021-1022
目的探讨分析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符合率达54.0%.所有高钾血症患者心电图均表现为直立高耸的T波.但不同程度的高钾血症患者的心电图的T波振幅的高低与患者血清K+浓度并不呈平行关系.血清K+浓度增高.心电图显示的P波振幅出现降低、P—R间期发生延长、QRS时限较正常心电图增宽、R波振幅减低、ST段压低、QT间期延长、心电图上可见室内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结论高钾血症患者血清钾浓度越高.心电图改变程度越严重.心电图对临床诊断高钾血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齐铭雷奥)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齐铭雷奥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以治疗前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96.0%、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达80.0%,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齐铭雷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变化好转。  相似文献   

20.
李芳  马桂贤 《医药世界》2010,12(1):55-56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诊断慢性肾衰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慢性肾衰患者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对比分析。结果:血清钾5.5~6.5mmol/L时心电图诊断高血钾符合率73.3%,血清钾〉6.5mmol/L时心电图诊断符合率94.4%。结论:心电图对诊断高钾血症与血清钾的测定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