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科梗阻性黄疸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明确了外科梗阻性黄疸的概念,指出梗阻性黄疸与胆道梗阻并非同一概念,并强调梗阻性黄疸诊断时,必须辨明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要确定是否为梗阻性黄疸;(2)进一步确定是肝内梗阻还是肝外梗阻;(3)最后确定梗阻的部位和病因。检查一般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创到有创,由廉价到昂贵的原则来选择。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黄疸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临床多种疾病症状群中的一种症状。根据疾病的性质,梗阻性黄疸通常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根据解剖部位划分,可以分为肝外梗阻性黄疸和肝内梗阻性黄疸(包括肝内机械性梗阻和肝内胆汁淤积),  相似文献   

3.
张雷达  别平 《腹部外科》2013,26(1):12-13
梗阻性黄疸是肝胆胰外科的常见病症.依据不同的胆管阻塞部位,梗阻性黄疸可分为肝内胆管梗阻和肝外胆管梗阻两大部分.对于较少见的肝内广泛的小胆管梗阻,往往不需要外科处理.需要我们外科干预的主要是肝门及肝外胆管阻塞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外科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复杂多样,且不同的病因导致的梗阻性黄疸需要采取的治疗手段大相径庭,所以针对病因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现代影像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为我们诊治外科梗阻性黄疸疾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手段,它不仅使我们在术前能明确胆道梗阻的部位及可能原因,而且能基本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尤其是恶性肿瘤的侵犯情况、临床分型和分期,从而为我们术前评估病情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极其丰富的信息,这是安全开展梗阻性黄疸疾病手术的基础和技术保证.但是,目前胆道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复杂多样,新的检查手段和技术层出不穷,不同的检查手段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依据病情,熟练地选择好各种检查方式,使之成为外科医师手中的一柄利器,是每一位优秀肝胆胰外科医师的必要素养.  相似文献   

4.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恶性肿瘤直接浸润或压迫肝外胆道致胆汁排出受阻。根据肿瘤起源及胆道阻塞部位一般可分为低位胆道梗阻及高位胆道梗阻,分别包括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壶腹部周围癌及肝门部胆管癌等。胆囊癌和肝十二指肠韧带肿瘤病灶浸润、堵塞胆道,同样也可引起梗阻性黄疸。[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吴硕东  田雨 《腹部外科》2009,22(6):330-331
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是指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胆汁排出不畅导致临床上出现的黄疸症状,最常见的病因包括胰头癌、壶腹癌、胆管癌及发生在胰头或肝门部的转移性病灶。根据梗阻部位不同,可分为肝门部和非肝门部梗阻。治疗上,根据肿瘤可切除性不同分为根治性和姑息性两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不论是在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还是根治性治疗中,腹腔镜外科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黄疸的术前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显伟  邱芳 《腹部外科》1999,12(5):197-199
梗阻性黄疸是肝胆胰外科常见的临床问题,绝大多数患者需外科手术处理,故又称外科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对肝脏功能、造血机制、肾脏功能均有较大的影响,可能发生术后致死性并发症,需要认真对待。多年来,梗阻性黄疸是否需要术前减黄治疗一直存在争论,尚无统一意见。其中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因恶性病变所致的重度黄疸患者,由于黄疸时间长,梗阻程度重,黄疸深,手术又较大,目前针对梗阻性黄疸尚缺乏术前评价标准,因此给临床外科医生带来困惑。外科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包括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梗阻的部位在肝内、肝门或胆管下端不同水平。良…  相似文献   

7.
表现有梗阻性黄疸的非何杰金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何杰金淋巴瘤(non Hodgkinlymphoma ,NHL)很少表现有梗阻性黄疸,在积极性化疗的年代以前梗阻性黄疸则常是该病的后期表现。1 961年Rosenberg报道在1 2 69例NHL中梗阻性黄疸占1 2 .5 %,多数为临终前表现,梗阻性黄疸作为初期症状者仅占1 %~2 %。黄疸的发生机制有与肿瘤相关的溶血、肿瘤浸润肝脏、原发性胆汁郁积和胆道梗阻。虽然胆道全程任何部位均可被淋巴肿块压迫,但最常见的梗阻部位是在肝门(肝门淋巴结压迫)和远端胆总管(胰周围淋巴结压迫) ,起自胰、胆管、壶腹的淋巴结外淋巴瘤也可引起黄疸。作者复习1 995~2 0 0 1年英国St.Jame…  相似文献   

8.
梗阻性黄疸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勇  张斌 《腹部外科》2009,22(6):327-329
临床上造成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包括:胆管结石,胆管炎症,胆管肿瘤,胆管蛔虫症,胰腺炎,胰头癌,壶腹癌,十二直肠乳头癌,先天性异常等。根据部位不同分为:肝内胆管梗阻,肝门胆管梗阻,胆总管梗阻(胰上段、胰腺段),壶腹部梗阻等。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如胆汁淤滞型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药物性肝炎等)是肝内胆小管的弥漫性病变所致,即肝内梗阻性黄疸而无明显肝外胆管阻塞,临床上称为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正恶性梗阻性黄疸根据梗阻部位分为低位胆管梗阻及高位胆管梗阻。低位胆管梗阻常见于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及壶腹癌;高位胆管梗阻主要是肝门部胆管癌,也可以是因为胆囊癌或肝癌侵犯肝管所致[1]。梗阻性黄疸与机体炎症反应有关,黄疸会引起全身血液内毒素水平和炎症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升高,其会导致细菌菌群增加和肠道通透性增加,从而促进细菌易位;机体长期暴露于内毒素血症和易位细菌的环境中会改变免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影响恶性梗阻性黄疸降黄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1周及1个月降黄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梗阻部位和术前白蛋白水平是患者术后1周降黄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肝门部梗阻及低白蛋白水平的患者术后1周的降黄疗效欠佳;梗阻部位、术前白蛋白及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是影响患者术后1个月的降黄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肝门部梗阻、术前低白蛋白水平及术前高总胆红素水平的患者术后1个月的降黄疗效欠佳。结论梗阻部位、术前白蛋白水平及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是影响降黄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徐泽 《腹部外科》1989,2(1):20-22
本文通过一例黄疸病例的诊疗教训,对梗阻性黄疸病人鉴别诊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宜鉴别是肝细胞性黄疸抑为梗阻性黄疸,否则对前者可能误行手术,加重肝功能损害。如确定为梗阻性黄疸,则应进一步定位鉴别是肝内梗阻抑为肝外梗阻,定性鉴别是良性黄疸抑为恶性黄疸,以利于治疗方法及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肝门胆管癌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求实用和有效的诊断肝门胆管癌的方法。方法:对61例肝门胆管癌及50例良性胆道疾病(肝门胆管结石伴肝管狭窄、肝门胆管损伤性狭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检查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肝门胆管癌的主要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和右上腹痛。肝门胆管癌病人血清CA19-9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P<0.01)。血清CA19-9,CEA诊断肝门胆管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3.6%,17.4%和68%,100%。B超,电脑彩超,CT,MRI诊断肝门胆管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70%,97%,71.9%,78.3%和95.7%,100%,90.9%,87.5%。所有46例肝门胆管癌病人行MRC均能明确显示胆管梗阻部位和扩张的肝门胆管树。结论:血清CA19-9有助于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彩超,MRI结合MRC是诊断肝门胆管癌的首选影技术。  相似文献   

13.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在鉴别恶性梗阻黄疸中的作用,作者对232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其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所见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CT,ERCP或PTC均能准确判定胆道梗阻的部位,但对恶性胆道梗阻病因的诊断欠满意。尤其是对于肝细胞癌破入胆管,肝内胆管细胞癌侵犯胆管及转移性肿瘤压迫肝门胆管与肝门部胆管癌的鉴别诊断甚为困难。提高胆道恶性梗阻的病因诊断准确性有待  相似文献   

14.
梗阻性黄疸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梗阻性黄疸主要由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性或完全性阻塞引起,其病变范围涉及到肝脏、胆管、胰腺、十二指肠及胆管周围等部位。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较多,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早期诊断困难较大,正确判断梗阻部位、发病病因并辨别良、恶性梗阻是决定治疗方针和判定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胆道梗阻再通前后病理转归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96只雄性大鼠分组分期制作成胆道梗梗阻模型及胆道十二指肠内引流(胆道再通)模型,分别进行胆首梗阻期及解除梗阻后期的连续性研究,对心、肺、肝、肾四大脏器在不同梗阻时期及不同恢复期内的病理改变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梗阻性黄疸可导致多脏器损害,其程度与梗阻时间成正相关,梗阻性黄疸可导致心脏多部位病理改变,因而梗阻性黄疸时心脏功能的改变其有特定的病理解剖学基础。胆心综合征的实质不仅包括功能性能性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系指恶性肿瘤直接侵及或压迫肝外胆道致胆汁排出受阻。根据肿瘤起源及胆汁排出受阻的部位一般可分为低位胆道梗阻及高位胆道梗阻。低位胆道梗阻指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包括胰头癌、胆总管末端癌及壶腹癌等,部分起源于壶腹附近的十二指肠癌及淋巴瘤等也可致低位胆道梗阻。高位胆道梗阻主要指高位胆管癌,即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胆道梗阻,肝门部胆管癌又称Klatstin瘤。  相似文献   

17.
1976年至1992年6月收治肝包虫病623例,并发黄疸32例。其中肝包虫感染所致的肝细胞性黄疸14例;肝包虫导致的梗阻性黄疸12例(胆总管包虫子囊梗阻6例;肝门部包虫致左、右肝管外压性梗阻4例;肝包虫胆囊瘘致胆囊结石或胆泥形成胆总管梗阻2例)。肝包虫肝胆血屏障损害所致的黄疸6例。黄疸发生率为5.14%。作者认为术前明确肝包虫黄疸原因将对临床医师术中处理和术后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金属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10月~2004年10月,对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经皮肝胆管穿刺金属内支架植入。其中胆管癌17例,胰腺癌5例,肝门部转移癌10例。梗阻部位:肝总管肝门区20例,胆总管12例。结果金属内支架植入成功率100%(32/32)。2例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胆道出血1例。28例术后血清胆红素3~4周降至正常,黄疸完全消失率87.5%(28/32)。生存期3~18个月,平均8个月。3例分别于术后6、8、13个月出现梗阻性黄疸,再梗阻发生率9%(3/32)。结论经皮肝胆管穿刺金属内支架植入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位于特殊的解剖部位且多合并梗阻性黄疸造成的肝损害,使得其外科治疗显得困难~([1])。我中心自成立起就在黄志强院士带领下潜心胆道疾病的诊治并取得一定成绩。黄院士针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病提出的"去除病灶,解除梗阻,通畅引流"外科治疗原则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回顾肝门部胆管癌诊治经验,我们认为该原则也适用于本病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方案可大体分为切除与重建两部分,切除时应把握"去除病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外科处理的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5例非外科处理或外科处理无效的梗阻性黄疸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占我科同期收治梗阻性黄疸病例(532例)的0.9%,5例病人入院时碱性磷酸酶(ALP)平均值为(242.1±80.1)U/L,谷氨酰转肽酶(GGT)平均值为(520.5±259.4)U/L,总胆红素(TBIL)平均值为(216.1±97.9)μmol/L,结合胆红素平均值为(120.5±64.7)μmol/L,均符合胆汁淤积的诊断。其中,1例病人肝门部胆管癌合并肝内胆道淤积,左半肝切除胆肠吻合术后黄疸不退;1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梗阻做了胆道探查手术黄疸不退,其余3例病人经过药物治疗缓解。结论肝外胆道梗阻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的病人外科手术效果不佳;肝内胆汁淤积引起的梗阻性黄疸首选非手术药物治疗,多学科治疗可能是一种适宜的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