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急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54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采取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所需的急救反应时间、Glasgow昏迷评分(GCS)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AIS-ISS)、生活质量、临床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院与手术间隔时间、急诊与手术间隔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停留急诊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9±6)min比(48±7)min、(7.8±1.3)min比(12.2±1.5)min、(11.9±2.3)min比(18.7±3.6)min、(6.8±0.8)min比(13.2±2.7)min](P<0.01);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10.2±1.4)分比(7.8±1.3)分],AIS-ISS评分低于对照组[(13.4±2.1)分比(20.7±3.1)分](P<0.01);观察组患者的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及生理功能在随访4、8、12个月时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5%(22/27)比37.0%(10/27)](P<0.05)。结论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可缩短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缓解患者创伤的严重程度,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一体化急救模式与传统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一体化急救模式治疗的168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147例接受传统急救模式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救治时间、救治效果、家属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急救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救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急救模式,临床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13-15,19
目的 观察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急救方式进行分组,接受常规急救模式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就诊至确诊时间、急救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2%、5.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42.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急救中的效果突出,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体化创伤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实效与应用。方法:对我院医治的86例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创伤急救方法进行急救;而研究组则在常规创伤急救操作之上采用推广的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对患者进行救治,对比并记录每一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况,详细统计数据,最终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为6.6%,致残率24.6%,并发症发病率2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48.0%,44.0%;研究组患者急诊时间7.0±3.2分钟、重要检查时间14.6±3.5分钟、入院至手术室时间30.2±8.4分钟,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5±6.4分钟、19.5±5.8分钟、49.6±9.3分钟,P<0.05;研究组急诊至手术时间为7.1±2.7分钟与对照组的8.3±3.1分钟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具有提高患者急救效果、缩短就医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急救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汤瑜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28):4018-4020
目的:探讨对严重创伤患者实行无缝衔接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中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 2组,各44例。对A组患者开展无缝衔接急救护理,对B组患者开展常规急救护理,对比2组患者入院至手术需时、抢救时间及抢救情况。结果 A组患者入院至手术需时及抢救时间均短于B组,抢救成功率高于B组,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急救过程中实施无缝衔接急救护理,可缩短患者入院至手术的时间及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轶强  孙婓予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23-23,25
目的探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流程进行抢救治疗,观察组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进行救治,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患者中能促进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急救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外伤急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抢救基本情况、预后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确诊时间、手术时间、手术至病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救护差错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急救患者经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干预后,抢救时间极大缩短,且预后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65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方式,观察组32例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观察两组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急诊室内停留时间以及急诊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为治疗争取时间,降低患者致死或致残的风险,有利于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诊科尚未施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接受常规急救的5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后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及抢救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够有效缩短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有效抢救时间,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应用一般急救护理的32例患者纳入A组。将应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的38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结局,抢救成功患者的抢救用时[会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71.88%(23/32)、92.11%(35/38)。B组抢救成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抢救成功患者会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有效救治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缩短急救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急救绿色通道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元章  孙士锦  沈康强  彭博  张连阳 《重庆医学》2007,36(22):2272-2273
目的 探讨急救绿色通道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了急救绿色通道建立近1年来45例创伤患者急救情况,以过去1年急救的26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绿色通道组45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4.4%,对照组26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7.7%(P<0.05).绿色通道组在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急救绿色通道的建立和完善,缩短了患者的救治空间和时间,显著降低伤死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保证了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 促进了创伤学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开封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严重胸腹外伤患者40例作为A组,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开封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严重胸腹外伤患者40例作为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作为急救方案,B组患者采用传统救治模式。对两组患者救治前后器官衰竭预估系统(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创伤严重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救治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SOFA、APACHEⅡ、ISS评分高于B组,GCS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救治成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致残率、休克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B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急诊抢救时间、病情初诊时间、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低于B组,治疗效果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胸腹外伤患者采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中选取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行一体化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死亡情况及救治情况。结果: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行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挽救病患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在外科严重创伤的实施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外科收治的93例严重创伤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95例严重创伤患者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急救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急救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外科严重创伤的护理工作,能够提高救治效率,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预后,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外科严重创伤及急救中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程序,观察组接受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严重创伤患者应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效果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一体化创伤急救策略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外科诊治的100例严重创伤急救 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施一体化创伤急救策略,对照组实施普通急救护理模式,观察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与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 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2%,对照组是80%,差异性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平均是(36.2±14.8)min,对照组患者是(58.7±24.3)min,差异性 显著(P <0.05).结论 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一体化创伤急救策略的应用效果极为理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救治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改良创伤组以及传统创伤组,每组34例。传统创伤组采用传统创伤急救模式治疗,改良创伤组采用改良创伤急救模式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SS评分、受伤至住院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急诊室至手术室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对比发现,改良创伤组患者的ISS评分为(26.35±4.82)分,受伤至住院时间为(1.28±0.52)h,急诊科停留时间为(14.51±5.49)min,影像学检查时间为(16.1±3.4)min,急诊室至手术室时间为(40.32±7.38)min,ICU住院时间为(5.71±2.99)d,总住院时间为(24.02±12.28)d,均短于传统创伤组(P0.05);抢救成功率97.1%高于传统创伤组82.4%,死亡率2.9%低于传统创伤组17.6%,并发症发生率8.8%低于传统创伤组29.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实行改良创伤急救模式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抢救成功率较高,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未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期间收治的65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期间收治的65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救治效果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总有效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杨友漫 《吉林医学》2014,(6):1286-1286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无缝衔接急救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进行严重创伤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无缝衔接急救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后的情况。结果:患者在急诊室的抢救时间平均为(39.31±6.49)min。其中选择无缝衔接急救护理后转入重症监护室119例,转专科治疗21例,直接手术54例,留急诊科6例。抢救成功175例,死亡16例,放弃治疗9例。抢救成功率为87.5%,死亡率为8%。结论:无缝衔接急救护理不仅缩短了抢救的时间,还提高了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一套科学合理的急救管理新模式,分析其在重型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方法:选取在我院救治的重型创伤性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一体化急救模式进行抢救.另外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治模式.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以及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采取一体化急救护新模式后,观察组有效急救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愈率提高、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一体化急救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救治力度,缩短有效救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