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唇形科荆芥属植物荆芥(Nepeta L.)在世界很多国家的传统医学中应用广泛.在我国西藏,藏荆芥(Nepeta angustifoliathe G Y.WU)生长在海拔3 600~4 600 m的山地和高山雪线附近.藏药中以全草入药,药性凉,具有"开窍醒神"的功能.其主治在〈晶珠本草〉中记载"治疗癫痫、脑出血、疮伤及疼痛等症",在〈藏药志〉 中记载"治疗胸膜炎、卒中等症".荆芥的植物资源丰富,广泛分布在世界多个地区,全世界约有250种,我国产38种,1变种,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及新疆等地的山区.现代研究证明,其有许多值得开发、利用的生物活性成分.现将荆芥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其后续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荆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ons""Clinical application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在2000年10月-2020年1月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73篇,其中有效文献68篇。荆芥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类(包括单萜类、倍半萜类、醛类、酮类等化合物,如L-薄荷酮、胡薄荷酮、石竹烯等)、其他萜类(如8,15-异海松二烯-7β,18-二醇、α-生育醌、植醇等)、黄酮类(如芹菜素、山柰酚、芦丁等)及其他成分(如绿原酸、β-谷甾醇等);具有抗病毒(如抗甲型H1N1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抗炎镇痛、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菌、止血等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祛风解表、清头目、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荆芥挥发油,优选提取工艺及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作为考察的3 个主要因素,通过 L9(34) 正交试验法优化荆芥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溶剂用量、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饮片加水12倍量,浸泡3小时,提取8小时; 最优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10,加入溶剂量为3倍量,胶体磨碾磨时间为15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和包合工艺简便、快速、稳定、可行,可作为荆芥挥发油产业化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4.
当归是中国常用的药食同源药材之一,素有“十方九归”的美称。当归挥发油是当归的主要药效成分,主要由苯酞类、萜烯类及烷烃类等多种化合物组成,其化学成分复杂,且当归的生长环境、炮制工艺、提取方法等因素均会引起当归挥发油成分含量的变化。当归挥发油具有降血压、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部位、平喘、抗炎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当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梳理,汇总了影响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诸多因素,重点综述了其降血压、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部位、平喘等多种活性作用,以期为当归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采自河北承德地区的野荆芥(Elsholtzia stauntonii Benth)花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技术和NIST质谱库对野荆芥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该植物挥发油中分离出40个成分,鉴定了以4-异丙基-苯甲醇(48.32%),2-甲基-5-戊酮(3)基-呋喃(22.87%),2-甲基-5-异戊酮基.呋喃(6.40%),β-石竹烯(3.00%),2-乙基-5-异丁酮基-呋喃(3.56%),氧化-β-石竹烯(3.46%)等为主的36个成分。结论这些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花挥发油中所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采自河北承德地区的野荆芥(Elsholtzia stauntonii Benth)花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GC-MS技术和NIST质谱库对野荆芥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该植物挥发油中分离出40个成分,鉴定了以4-异丙基-苯甲醇(48.32%),2-甲基-5-戊酮(3)基-呋喃(22.87%),2-甲基-5-异戊酮基-呋喃(6.40%),β-石竹烯(3.00%),2-乙基-5-异丁酮基-呋喃(3.56%),氧化-β-石竹烯(3.46%)等为主的36个成分。结论 这些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花挥发油中所发现。  相似文献   

7.
荆芥穗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荆芥穗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荆芥穗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桂皮酸(1)、β-谷甾醇(2)、3-羟基-4(8)-烯-P-薄荷烷-3(9)-内酯(3)、芹菜素(4)、schizonepetosides B(5)、木犀草素(6)、tilianin(7)和橙皮苷(8).结论 该植物有较好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泡桐花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俊浩  杜光  申玲玲 《医药导报》2011,30(2):234-235
该文主要对玄参科植物泡桐树花的化学成分、生物特性、药理等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泡桐花制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展望泡桐花及其他部分的研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作为中药中一类比较常见的药物,其来自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医学界进一步加强对中药的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当归不仅有活血、补血等药理作用,还具有抗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为更清楚地弄清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本文查阅当归研究的相关文献,就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莳萝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莳萝Anethum graveolens为伞形科莳萝属单种植物,其干燥果实为传统中药.莳萝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香豆素及葡萄糖苷等成分,具有抑菌、抗氧化、抗胃溃疡、降胆固醇、降血糖等作用.莳萝及其精油能缓解疼痛、刺激食欲、促进消化、减轻气胀及预防动脉硬化等.对莳萝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莳萝深入研究和开发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荆芥挥发油抗炎的主要成分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获得主要成分对应靶点,筛选活性成分,构建分子-靶点网络。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靶点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应用Systems Dock分子对接,结合文献验证。结果荆芥挥发油13个主要成分对应45个靶点,IL-6、TNF、IL-1β、IL-10、PTGS2、PTGS1、CHRM1、CHRNA7为炎症靶点,作用于NF-κB、IL-17信号通路,通过药物反应、γ-氨基丁酸通路等生物过程,胞外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活性、GABA-A受体结合等分子功能发挥作用,与酒精滥用、2型糖尿病、精神疾病、肠病、肺病等相关。分子对接得到8,9-去氢百里香酚、苯甲醛、石竹烯、葎草烯、D-吉玛烯、胡薄荷酮是重要成分,对CHRNA7、PTGS2和PTGS1作用明显。结论该方法初步揭示荆芥挥发油抗炎的有效成分及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ntioxida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aqueous extracts of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S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E displayed radical scavenging and reducing activity, as well as liposome protection activity. In addi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HPLC with a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 helped to identify polyphenolic components including hesperidin, luteolin, and diosmetin. STE administration in the range of 125-500 mg/kg showed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inhibition on carrageenan 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mice.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STE could be related to tissue NO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 (TNF-α) suppression, and associated with the reduction of lipid peroxidation and an increase in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including catalase,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in vivo. Overal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E might serve as a natural inhibitor of oxidation and inflammation.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以NLRP3炎症小体通路为切入点,探究荆芥挥发油抗炎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荆芥挥发油低、高剂量(0.226、0.452 g·kg~(-1))连续灌胃给药5 d,末次给药后30 min,小鼠腹腔注射LPS (0.015 g·kg~(-1),10 mL·kg~(-1))构建内毒素中毒小鼠模型,造模后12 h取材,测定相关指标。Griess法测定肺组织NO含量;q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IL-1β、iNOS、p65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P2X7R、Cathepsin B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p20)、pro-IL-1β、COP1蛋白表达。结果 0.226 g·kg~(-1)荆芥挥发油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Cathepsin B、NLRP3蛋白表达;0.452 g·kg~(-1)荆芥挥发油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中NO水平,明显下调小鼠肺组织中NLRP3、iNOS、p65、IL-1βmRNA的表达及P2X7R蛋白表达;荆芥挥发油(0.226、0.452 g·kg~(-1))均能明显下调caspase-1(p20)蛋白水平,升高COP1蛋白水平。结论荆芥挥发油对内毒素中毒小鼠的保护作用与其抗炎效应密切相关,抗炎机制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GC-MS鉴别感冒清热颗粒中荆芥穗和薄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GC MS同时鉴别感冒清热颗粒中的荆芥穗和薄荷。方法采用HP -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程序升温 ,以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以感冒清热颗粒与荆芥穗、薄荷的挥发油的TIC图谱相比较。结果从感冒清热颗粒中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别出来自荆芥穗的胡薄荷酮和来自薄荷中的薄荷醇等主要挥发性成分。结论GC MS可同时鉴别复方中药制剂感冒清热颗粒中含挥发性成分的组成药味。  相似文献   

16.
17.
维药香青兰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吾尔族的传统民族药香青兰中可分离得到黄酮类、三萜类、甾体类、苯丙素类、环烯醚萜类及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本文综述香青兰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为香青兰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栌在欧洲和我国均有分布,主要含有酚性化合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及促进毛发生长等活性。本文综述黄栌主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为进一步对其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顾英琳  张胜波 《齐鲁药事》2009,28(7):403-405
目的建立荆芥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10%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为显色剂,芦丁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吸收度与对照品浓度在8.0~32.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19.85C+0.0049(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RSD=0.67%(n=6)。结论本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荆芥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