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主要心脏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PCI治疗的104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有无发生主要心脏事件分为有事件组(n=74)和无事件组(n=30)。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间吸烟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史、高血压家族史、心衰、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病理性Q波导联数目、左室射血分数(LVEF)、梗死相关动脉PCI术后TIMI血流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脂血症史、LDL-C、病理性Q波、梗死相关动脉PCI术后TIMI3级与AMI患者PCI术后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呈密切正相关。结论高脂血症史、高LDL-C血症、多导联病理性Q波及梗死相关动脉PCI术后TIMI3级是AMI患者PCI术后近期发生主要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袁鹏  张晓婷  毕齐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0):2271-2273
目的分析导致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对临床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降低其院内死亡率。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778例。采集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特征、既往史、影像学检查等资料,以住院30 d内死亡为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43例)和存活组(735例),并对影响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死亡组的年龄,卒中类型,既往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和脑卒中史,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Glasgow评分,鼻饲管、导尿管和中心静脉置管,并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脑心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共15项危险因素与生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及性别因素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入院时NIHSS高、鼻饲管、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并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脑心综合征、消化道出血、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共11项危险因素OR值>1,为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Glasgow评分高为保护性因素〔OR=0.65,95%CI(-7.26,0.82)〕。进一步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入院时Glasgow评分高亦为保护性因素〔OR=0.32,95%CI(-6.43,0.53)〕。合并肺部感染〔OR=6.57,95%CI(2.16,26.79)〕、脑心综合征〔OR=3.18,95%CI(2.07,9.55)〕、消化道出血〔OR=3.42,95%CI(1.98,7.86)〕均为急性脑卒中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死亡有多种危险因素。独立危险因素为入院时Glasgow评分低、合并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和消化道出血,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的预后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292例冠心病患者,依据3个月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78)和预后良好组(n=214);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肥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病程、心功能分级、疾病类型、病变血管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支架安装数、吸烟史、酗酒史、cTnI、hs-CRP等资料;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292例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后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6.71%(78/292);两组间的年龄、肥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功能分级、病变血管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支架安装数、吸烟史、cTnI、hs-CRP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2.502)、高血压(OR=3.271)、心功能分级高(OR=4.773)、病变血管数多(OR=3.337)、左心室射血分数低(OR=4.389)、cTnI(OR=5.387)等,而支架安装数多(OR=0.348)则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近期预后不良发生率仍然较高,应结合其预后不良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早预防和早治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消化道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冠心病PCI术后患者1335例为研究对象,因消化道大出血再入院患者46例(占3.4%),纳入消化道大出血组;无消化道出血者1289例(占96.6%)用等距随机抽样法选出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肾功能、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联合口服PPI、血管病变支数等相关情况,探讨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消化道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后消化道大出血组年龄≥65岁、肾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吸烟史占比高于对照组,联合口服PPI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血组与对照组在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饮酒史、血管病变支数病史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是消化道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肾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吸烟史等是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尤其低蛋白血症是消化道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高龄与中低龄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评分≤3分,根据年龄分为高龄(≥80岁)老年组113例和中低龄(60~79岁)老年组134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病因分型、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 高龄老年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合并糖尿病、既往卒中史、房颤史、卒中后肺炎比例均高于中低龄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抗血小板、抗凝、神经功能进展、实验室检查结果、OCSP分型、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合并糖尿病、既往卒中史、房颤史、卒中后肺炎均是高龄老年患者与中低年龄老年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高龄老年组患者预后不良率及病死率均高于中低年龄老年组患者(P<0.05)。结论 高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合并糖尿病、既往卒中史、房颤史、卒中后肺炎比例较高,为老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临床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与非DM的冠心病患者置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药物洗脱支架(biodegradable polymer drug-eluting stent,BP-DES)的远期预后。方法 连续纳入阜外医院2013年1—12月1572例置入BP-DES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随访2年,比较随访期间合并DM与未合并DM患者的远期预后。结果1572例患者中DM患者421例(DM组),非DM患者1151例(非DM组)。DM组合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心梗病史、既往PCI/CABG病史)、其他合并症(既往脑卒中病史、外周动脉疾病史)、使用相关药物(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以及相关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右冠脉和三支病变)的比例均高于非DM组(P<0.05)。2年随访结果显示,DM组再发心肌梗死(心梗)的发生率高于非DM组(3.6%比1.5%,P=0.01)。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靶病变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脑卒中以及出血和大出血的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DM是置入BP-DES冠心病患者再发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32,95%CI:1.215~4.870,P=0.012)。多因素COX分析显示:DM并不是置入BP-DES冠心病患者再发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89,95%CI:0.984~4.833,P=0.056)。吸烟、多支病变、B2或C型病变是置入BP-DES冠心病患者不良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冠心病合并DM患者常伴随更多临床高危因素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置入BP-DES的DM患者再发心梗的发生率高于非DM患者。经校正多种危险因素后,DM并不是置入BP-DES冠心病患者再发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传统的临床高危因素及复杂高危的冠脉病变则是不良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脑卒中急性期(2周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合并应激性溃疡组(29例)和未合并应激性溃疡组(119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类型,既往胃病史以及急性脑卒中患者GCS昏迷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高龄脑出血病人,既往有胃病史和GCS昏迷评分低于8分是发生应性溃疡的重要危险因素.性别与应激性溃疡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脑出血病人,脑功能损伤严重和既往有胃病史使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贫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血红蛋白测定值,将1447例急性STEMI患者分为贫血组(n=206)和无贫血组(n=1241)。2组均行PCI术。将男性血红蛋白<130g·L-1,女性血红蛋白<120g·L-1定义为贫血。主要终点为PCI术后随访2年的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PCI术后随访2年的心源性死亡、出血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结果 206例(14.2%)急性STEMI患者合并贫血。与无贫血组比较,贫血组患者年龄、女性和有糖尿病史、有高脂血症史、既往脑卒中病史所占比例均高,体质指数(BMI)、目前吸烟者所占比例均低(均P<0.05);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术前内生肌酐清除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低,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高(均P<0.05)。PCI术后1439例患者完成了2年的随访,随访率为99.4%。与无贫血组比较,贫血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P<0.05)。2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出血和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血不是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出血和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和左室射血分数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合并贫血的急性STEMI患者基线的临床风险高于无贫血患者,PCI术后2年的全因死亡率更高,但贫血不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65岁)冠心病患者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入选3 473例接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 n=2 005)和非老年组 (<65岁, n=1 468),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中位数为577 d,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PCI术后老年组总死亡率(3.6%)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12.3%)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分别为1.5%和3.3%,P均<0.001)。相较于非老年组,老年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病率和完全血运重建率明显增加。冠脉病变更严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及慢性闭塞性病变发生率高,而内生肌酐清除率则明显低于非老年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HR=1.857,95% CI:1.121~3.142,P=0.012),陈旧性心肌梗死史(HR=2.211,95% CI:1.113~4.112, P=0.015),3支血管病变(HR=1.751,95% CI:1.135~2.653, P=0.006)及老年(HR=4.585,95% CI:2.013~9.201, P<0.001)是总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左主干病变(HR=1.976,95%CI:1.173~2.874,P<0.001) ,内生肌酐清除率(HR=1.975,95%CI:1.101~3.215,P<0.001 )及3支血管病变(HR=1.573,95%CI:1.263~1.886,P<0.001)是MACCE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糖尿病、3支血管病变、老年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全因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左主干病变、内生肌酐清除率、3支血管病变是MACCE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PCI术后发生MACE情况分为危险组(n=54)与对照组(n=142)。就2组患者基线资料、病情检查、生化指标、治疗措施等项目下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比较,将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伴有糖尿病、病变支数较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2 mmol/L、尿酸(UA)≥420μmol/L、发病至恢复灌注时间≥12 h均是引起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与糖尿病、病变支数、LDL-C、UA、发病至恢复灌注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与术后药物干预需对此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因素。方法 以200例脊柱手术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术后DVT发生情况分为DVT组(n=39)和非DVT组(n=161)。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并发DVT的因素。结果 DVT组与非DVT组在在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凝血四项、术中输血史、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o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5.182)、凝血四项(OR=7.477)、输血史(OR=4.010)、失血量(OR=5.708)、术后卧床时间(OR=5.445)为脊柱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论 脊柱术后并发下肢DVT的风险较高,高龄、凝血功能异常、术中失血量增加、围术期输血及术后卧床时间延长均与术后DVT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血运重建方案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并发糖尿病(DM)高龄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长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并发DM高龄(年龄≥80岁)患者96例,其中3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PCI组),61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CABG组),比较2组患者的病变特点、预后及生存状况,并分析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并发DM高龄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围术期PCI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显著低于CABG组(P<0.05),但2组患者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9,P>0.05)。1 a后PCI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CABG组(χ~2=6.536,P<0.05),再次血运重建率显著高于CABG组(χ~2=6.158,P<0.05);但2组患者MACE发生率、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及心脏性猝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红蛋白水平、血糖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及高血压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并发DM高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CI治疗能够降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并发DM高龄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但再次血运重建率较高;应针对影响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口腔外科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表现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抽选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口腔外科手术的患者106例,按照术后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4),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既往病史、手术情况、术前后相关指标、住院时间等,进行临床分析和危险因素比较。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年龄、BMI值、住院时间、术后D-D和Fbg值与口腔外科手术后下肢DVT形成相关。结论口腔外科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龄、BMI值高、住院时间长及D-D和Fbg值增高,D-D、Fbg水平对口腔外科术后并发DVT具有预示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行PCI的1 481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糖尿病组(n=375)和非糖尿病组(n=1 106)。观察2组患者PCI术后肾功能变化及CIN发生率,分析糖尿病患者PCI术后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PCI术后非糖尿病组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CIN发生率分别为36.8%和16.0%(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心衰、贫血、袢利尿剂、肾功能不全、术前GFR、对比剂用量和术前口服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PCI术后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IN组两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CIN组(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PCI术后CIN发生率高且生存率明显下降,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衰、贫血、袢利尿剂、肾功能不全、术前GFR、对比剂用量和术前口服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进展情况及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519例STEMI患者直接PCI治疗,临床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因冠心病临床症状再次血管重建率。结果 112例患者因冠心病临床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72例患者行再次PCI治疗,其中罪犯血管PCI 27例(梗死相关动脉再次PCI组:包括支架内再狭窄19例,支架血栓8例),非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进展45例(非梗死相关动脉再次PCI组);未再次PCI患者447例(未再次PCI组)。3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既往心肌梗死、既往PCI、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支血管病变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直接PCI支架长度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再次血管重建主要是由于非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进展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危险评分。 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计1 007例接受PCI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年龄≥75岁)病例资料作为研究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危险评分模型。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计527例接受PCI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年龄≥75岁)病例资料作为验证组,对该危险评分模型进行验证,检验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判断其预测及判别性能。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7个独立危险因素最终入选PCI危险评分模型并赋予相应分值如下:急诊PCI治疗(3分)、肾功能不全(2分)、左主干病变(2分)、糖尿病(1分)、急性心肌梗死(1分)、C型病变(1分),植入支架≥3枚(1分)。验证提示该危险评分对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及校准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586)。 结论 最终建立的PCI危险评分包括7个危险因素,各因素得分为1~3分不等,总分共11分。该PCI危险因素评分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非心脏手术患者并发围术期心肌梗死(PMI)的危险因素、治疗与预后情况,为临床预防与处理该类并发症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非心脏手术并发PMI的患者20例(PMI组)临床资料,按照1∶10选取同期接受非心脏手术未发生PMI的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2组的临床特征、病史、实验室检验、心电图检查、手术情况以及预后,分析PMI的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PMI组高龄(>60岁)比例、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肾功能不全(e GFR<60 ml/min)患病率术前贫血、术前心电图ST-T段改变发生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前红细胞、血红蛋白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白细胞水平和术前心电图ST-T段改变是发生PMI的独立危险因素。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与PMI患者死亡呈正相关(r均=0.471,P均=0.036),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死亡呈负相关(r=-0.707,P=0.000)。结论多种因素与非心脏手术并发PMI相关,其中术前白细胞水平和心电图ST-T段改变是发生PMI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旦发生PMI,病死率高,介入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张蓉  孙静  刘涛 《安徽医学》2017,38(5):609-611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1 23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行急诊PCI术后HP阳性患者47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未行PCI术HP阳性患者30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质子泵抑制剂(PPI)药物的使用情况、相关病史(消化性溃疡、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记录血脂、血肌酐值.分析患者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65岁)、消化性溃疡病史、血肌酐升高、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经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服用PPI药物史是PCI术后HP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65岁)、消化性溃疡病史、血肌酐升高、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是急诊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感染HP的危险因素,服用PPI药物史是急诊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感染H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20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48h内的血清肌酐水平变化分为CIN组和非CIN组,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有13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10.8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N的危险因素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及高龄.结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造影剂剂量及高龄是PCI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陈英  杨宝玲  万敏  贾伟华 《当代医学》2021,27(36):137-139
目的 分析卒中后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抑郁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卒中后抑郁疾病的发生与性别、高血压、既往史、社会支持、Barthel指数及自理能力等级等因素存在相关性(P<0.05);性别、高血压、既往史及社会支持是导致卒中后抑郁患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疾病为脑卒中多发的并发症,与患者性别、高血压、既往史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且上述因素均为导致卒中后抑郁患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卒中后发生严重抑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