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冠心病(CHD)是目前大城市心力衰竭(HF)住院患者的首位病因,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是CHD的主要类型,占CHD患者的1/2以上,由持续的左心室重构演变成收缩性HF〔1〕。近年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参与心室重塑〔2〕和充血性HF(CHF)的发展〔3〕,是HF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本研究旨在分析血Hcy与心肌梗死后HF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核酸外切酶(EXO)1兼有5'端-3'端外切酶及5'端结构特异性内切酶活性〔1〕,属于皮瓣结构特异性内切酶(Rad)2/着色性干皮病(XP)G组蛋白家族的成员.EXO1蛋白具有EXO1a及EXO1b两种异构体,其中EXO1b的C端额外具有48个氨基酸,因而活性明显优于EXO1a〔1〕,但两者的功能并无区别.  相似文献   

3.
<正>冠心病(CHD)是一种以老年人为高发人群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其危险因素的准确评估对于CHD的预测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多项研究〔13〕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胆红素(TBL)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CRP浓度的高低可反映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4〕,TBL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降低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TBL降低是CHD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5〕。本研究将老年CHD患者按病变程度分组,测定其血清中hs-CRP和TBL浓  相似文献   

4.
心肌血管新生和心肌再血管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心脏病是当代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在发达国家是引起死亡的第一杀手。美国 1 995年96 0 5 92人死于冠心病 ,占所有死亡的 41 .5 % ,之后每年有 1 1 0万人新发和再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 0 0 0年存活的患者中有 1 3 90万例发生心肌梗死或心绞痛。我国较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尚不清楚 ,预计 2 1世纪冠心病 (CHD)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1〕。1  CHD治疗现状当代 CHD的治疗 ,是以药物减少心肌需氧 ;通过调控危险因素防止病变进展 ;通过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和旁路手术 (CABG)恢复局部冠状动脉血…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肺炎衣原体 ( CP)是一种常见的人类呼吸系统病原微生物 ,约有 5%的急性支气管炎和 1 0 %的肺炎是由 CP引起的〔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直被认为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以及糖尿病等有关。但是 ,近年来研究发现约有 50 %的冠心病 ( CHD)患者与这些因素无关 ,而 CP感染 (细胞内寄生 )可能对 CHD的发生与发展起重要作用〔2〕。  一、CP感染的免疫学反应与 CHD  近年来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CP感染与 CHD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Vergassola等〔3〕在 1年的追踪调查中发现心肌梗死患者高滴度 CP抗体 Ig G检出率高达 82 .3 % ,而对照…  相似文献   

6.
<正>冠心病(CHD)危险分层有助于正确选择早期治疗策略,减少CHD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再住院率,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1〕。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心导管检查,该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属于有创操作,而且费用较高,不利于冠心病的筛查〔2〕。炎性反应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反应蛋白(CRP)是机体炎症反应急性期的敏感标志物,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损伤早期常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故而诊断时多处于疾病的中晚期,导致患者的预后差和过多的医疗花费〔1,2〕。寻找一些有效的内源性生物因子监测冠心病的早期动脉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3〕。本研究拟检测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游离脂肪酸(FFA)、超敏  相似文献   

8.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心病(CHD)〔1〕。目前CHD被公认为心身疾病,与个体的性格有明显的关系,尤其与A型性格密切相关〔2,3〕。本研究分析A型性格与CHD患者发生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取2011年6月到2012年3月在河北联合  相似文献   

9.
<正>冠心病(CHD)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病症之一,老年患者因其自身机体功能退化而成为CHD最主要的患者群体,高血脂和高胆固醇更是影响临床CHD治疗的关键因素〔1〕。因此,提升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老年CHD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关键。高胆固醇血症是CHD最常见的伴发症,同时高胆固醇血症也是CHD的重要诱因之一〔2〕,因此有效控制血脂对于CHD的防治尤为重要。早期发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 (AS)是冠心病 (CHD)的主要病理改变。近 1 0年来 ,众多的临床病理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除了传统的CHD的致病因素如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外 ,感染与AS及CHD的发生发展有关。近年的研究表明 ,幽门螺杆菌、肺炎衣原体、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在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可能是致AS与CHD的感染因素〔1〕。乙型肝炎病毒 (HBV)作为一种病原微生物 ,其与AS及CHD的相关性所知甚少 ,曾有报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出率明显增高〔2〕,但其与CHD的相关性笔者尚未见报道。阐…  相似文献   

11.
<正>快速心律失常虽然在心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但冠心病(CHD)患者一旦发生快速心律失常极容易导致患者的病情急速恶化,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3〕。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尤其应对急诊CHD快速心律失常,更应注重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4,5〕。本文旨在进一步总结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CHD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与吸烟及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呈显著负相关 ,认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新的危险因子〔1 ,2〕,而吸烟对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并参与致冠心病机制〔3〕。为探讨吸烟对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影响及其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我们对诊断明确的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的吸烟史、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对比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资料选自我院 1999~ 2 0 0 1年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人 ,排除肝胆系统疾病者 ,共 15 2例。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 (CHD组 )、非冠心病对照组。冠心病组 78例 ,男 6 1例 …  相似文献   

13.
肺炎衣原体 (chlamydia pneumoniae)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已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 (CHD)的发生有关 ,且以清除肺炎衣原体治疗作为 CHD的 2级预防措施 ,初步观察结果令人鼓舞 ,遂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1~ 6〕。1 肺炎衣原体的生物学特点肺炎衣原体 TWAR株是一种新的衣原体种系 ,最初从 1例呼吸道疾病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得到〔7〕,80年代末命名为肺炎衣原体 ,现已证实为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8〕。肺炎衣原体 TWAR株为革兰染色阴性 〔9〕,其自身不能产生高能磷酸键 ,主要靠寄生于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其常见的危险因子,如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只能解释CHD的部分病因。目前,有学者〔1〕提出,幽门螺杆菌(HP)、肺炎衣原体等微生物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和CHD的感染性新的危险因子,为CHD的病因学研究提出新的观点。本文检测91例CHD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特异性Ig抗体(抗-HPIg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脂蛋白a〔Lp(a)〕,旨在进一步探讨HP感染与CHD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发病机理。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CHD组 随机选择1998年…  相似文献   

15.
<正>突发性心脏猝死是冠心病(CHD)相关死亡中最常见的直接死亡原因。然而目前临床大部分实验检查主要用于评估特定的心脏疾病的发病风险,而对于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评估却很少〔1,2〕。最新的研究显示静息性心电图QRS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预测指标,其持续时间的延长可以显著提高突发性心脏猝死的风险,而某些特定QRS波形态如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均是突发性心脏猝死的危险信号〔3〕。  相似文献   

16.
<正>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在2型糖尿病(T2DM)人群中是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已得到公认;国内外学者对非DM人群中Hb A1c对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价值关注越来越多〔1,2〕。本研究旨在探讨非DM患者Hb A1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Hb A1c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 (IMTc)及高脂餐后肱动脉舒张功能的变化。 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技术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 (30例 )、老年健康人 (2 2例 )及非老年健康人 (11例 )的IMTc及高脂餐前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FMD)的变化。 结果 老年冠心病组的IMTc〔(1 13± 0 2 3)cm〕显著高于老年健康组〔(0 94± 0 2 0 )cm〕及非老年健康组〔(0 78± 0 14)cm〕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均为P <0 0 1)。老年冠心病组的空腹FMD〔(3 4± 1 7) %〕显著低于老年健康组〔(5 3± 3 3) % ,P <0 0 5〕及非老年健康组〔(8 1± 3 9) % ,P <0 0 1〕。年龄与IMTc呈正相关 (r=0 44 4,P <0 0 5 ) ,与空腹FMD呈负相关 (r =- 0 6 5 0 ,P <0 0 0 1) ;高脂餐后 3组受试者的FMD显著减弱〔分别为 (0 6± 0 7) %、(2 6± 2 0 ) %及 (4 2± 2 8) % ;均为P <0 0 0 1〕 ,其中老年冠心病组的FMD下降程度〔ΔFMD % ,(76 7± 10 4) %〕显著高于老年健康组〔(5 4 1± 3 7) %〕及非老年健康组〔(5 0 8± 3 3) %〕 ,差异有显著性 (均为P <0 0 5 )。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严重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舒张功能失调 ,高脂餐后血管舒张功能的进一步减弱 ,可能是诱发急性冠状动脉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K(Cat K)、胱抑素C(Cys C)与冠心病(CHD)发病、冠脉狭窄程度以及CHD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52例CHD患者和135例对照组血清Cat K水平,同时测定Cys C、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以及肌酐(Cr)水平;所有受试者均行冠脉造影,以Syntax评分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结果 CHD组血清Cat K水平(130.8±24.5)ng/dl与对照组〔(86.9±23.5)ng/dl〕比较显著升高(P0.001);CHD组血清Cys C水平〔(0.79±0.13)mg/L〕与对照组〔(0.95±0.21)mg/L〕比较显著降低(P0.001);急性冠脉综合征(UAP-AMI)组血清Cat K水平〔(137.2±24.9)ng/dl〕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00.8±12.8)ng/dl〕比较显著升高(P0.001);UAP-AMI组血清Cys C水平〔(0.78±0.13)mg/L〕与SAP组〔(0.87±0.13)mg/L〕比较显著降低(P0.001);CHD患者的血清Cat K水平与冠脉狭窄的Syntax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36,P0.01);血清Cys C水平与冠脉狭窄的Syntax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197,P0.05)。结论Cat K、Cys C可能与CHD的发病独立相关,其血清水平可反映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可作为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正>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的致残、死亡及复发率,是近年来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目前脑卒中较为肯定的临床发病因素主要有年龄增大、高脂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冠心病以及吸烟、酗酒等,但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部分脑卒中病人并不存在上述危险因素〔2〕。有报道显示,血浆半胱氨酸(Hcy)水平轻、中度增高是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3〕。本文分析神经功能不同缺损程度患者的Hcy水  相似文献   

20.
<正>睡眠障碍,包括睡眠障碍性呼吸(SDB)和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是终末期肾脏病(ERSD)病人常见现象〔1〕。SDB在ERSD病人的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2〕。PLMS在ERSD病人中发生率可达50%70%〔3〕。ESRD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可能导致死亡。ESRD病人夜间低氧血症与左室肥厚、冠心病、高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相关〔4,5〕。近期一项研究,对透析病人采用睡眠问卷调查未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