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以临床案例为导向,探索提升急诊科住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专业基地培训的2017~2022届住院医师104名,根据是否通过临床案例教学法培训分为未培训组(n=63),培训组(n=41)。分析两组住培医师自主学习能力、写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年度考核、结业考核成绩。结果 住培第一年末及结业后住培医师自我感知自主学习能力、写作能力、病史采集能力、体格检查能力及技能操作能力均有所提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19、14.68、11.61、20.82、19.59,P<0.001)。没有通过临床案例教学法培训的已结业住培医师自我感知自主学习能力、写作能力、病史采集能力、体格检查能力及技能操作能力较通过临床案例教学法培训的已结业住培医师差。培训第二年年度考核临床思维能力成绩较第一年好(分:82.23±1.69 vs.80.70±1.52;t=2.71,P=0.016),结业考核临床思维能力成绩较第二年好(分:84.20±2.60 vs.82.23±1.69;t=2.22,P=0.043)。结论 以临床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急诊科住培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不断完善我国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推动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不断走向进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依托新媒体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旨在激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妇科门诊手术相关理论的学习兴趣,提升实际操作技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门诊进行临床轮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干预组(采用依托新媒体平台的翻转课堂和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两组学员的考核成绩、教师评价、学员自评、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纳入学员118名,每组各59人。两组学员的性别、年龄、规培年限、学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学员的考核成绩[(87.59±4.54)vs.(85.17±3.70)分]、教师评价[(87.05±3.79)vs.(85.14±3.75)分]、学员自评[(87.81±4.41)vs.(85.54±3.96)分]的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教师评价(24.49±1.62)vs.(23.22±2.05)分,学员自评(25.25±1.99)vs.(23.97±2.27)分]及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不同的轮转时间及出科考核方式对住院医师培养的效果。方法:入选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内科轮转接受规培的住院医师(规培生),根据轮转时间分为规培1个月组和规培2个月组。2组规培生进入肾脏内科后严格按照轮转要求,均给予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教学模式,出科考核方式分为传统考核方式(出科口试、理论考试、临床评分)和APP软件虚拟病例分析考核方式。以传统出科考核得分和APP软件虚拟病例分析考核得分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96名规培生被纳入本研究,男女比例为0.2∶1.0(19/77),规培2个月组共54人,1个月组共42人。所有住院医师传统出科考核总分中位数为90.1分(68.9~97.6分),规培1个月组明显低于2个月组(88.6分比90.9分,P=0.003);出科口试评分(10分制)中位数为9.0分(6.5~9.8分),规培1个月组的成绩亦明显低于2个月组(8.8分比9.0分,P0.001);理论考核平均分为(78.8±9.8)分,1个月组与2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APP软件行病例分析考核及临床评分,1个月组的成绩同样低于2个月组(P0.05)。APP软件虚拟病例考核结果显示,在4个重要维度(系统性、逻辑性、精准性和经济性)上,规培生对经济性考虑最少,其次为逻辑性,且规陪1个月组均明显低于2个月组(P0.01);系统性和精准性方面2组均较好,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P软件虚拟病例考核与传统出科考核有一定相关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718(95%CI为0.615~0.822,P0.001)。结论:规培生进入肾脏内科轮转接受规培的时间为2个月更佳,且所有规培生在经济性和逻辑性上的能力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规培1个月的规培生,APP软件虚拟病例分析考核可作为一种新的出科考核方式,应用于平时住院医师内科规培的教学考核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张瑞城  刘楠  李国铨 《妇幼护理》2022,2(19):4475-4477
目的 探讨混合模式案例教学在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08月-2022年03月在本院参加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72例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案例教学,观察组接受混合模式案例教学.分析比较两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规培后,观察组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操作成绩以及理论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教学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进行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采用混合模式案例教学,能提高考核成绩、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PBL联合基于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的CBL教学法在放射科规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和2019年4月至9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6名和34名医师设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以讲座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BL),观察组采用PBL联合基于PACS的CBL教学法。比较两组规培医师的考核成绩,并调查其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两组规培医师轮转结束后,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阅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师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等5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科规培医师的教学中采取PBL联合基于PACS的CBL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规培医师的阅片能力,并且该教学方法得到广大规培医师的认可,其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LBL教学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层培训措施在护士在职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就职的180名护理人员,分为N0(38名)、N1(36名)、N2(34名)、N3(31名)、N4级(41名),对各级人员采取分层培训方式,培训1个季度后,评价各级人员理论考试、技能操作、护理质量结果。结果培训实施后,N0、N1级护士理论考试、技能操作、护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实施前[(84.32±3.13)分vs.(71.41±4.28)分,(89.12±2.24)分vs.(76.84±3.41)分,(89.45±2.16)分vs.(77.45±3.45)分];N2、N3级护士理论考试、技能操作、护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实施前[(89.34±2.17)分vs.(76.45±3.08)分,(91.65±0.85)分vs.(79.85±2.97)分,(91.48±0.84)分vs.(80.34±2.13)分];N4级护士理论考试、技能操作、护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实施前[(94.34±1.31)分vs.(83.21±2.51)分,(92.34±1.04)分vs.(83.23±1.98)分,(94.59±0.51)分vs.(83.41±1.75)分];各组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职教育中,对护士应用分层培训措施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满足护理专业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全科住院医师经过近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面临国家统考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专业基地2020级共17名全科住培医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形式,包括基本技能操作站(100分,占比25%)、医患沟通站(100分,占比15%)、病人接诊站(100分,占比60%),总成绩70分为合格。分析全科医学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全国统考模拟考核成绩。结果 本次模拟考试,基本技能考站成绩范围74.80~99.40分,平均(89.30±7.40)分,医患沟通考站成绩范围69.00~94.00分,平均(83.60±7.10)分;病人接诊考站成绩范围66.00~98.00分,平均(86.80±8.50)分;总分73.30~97.50分,平均(86.90±6.40)分。三站平均成绩及总分均值均明显超过了合格分数线。结论 全科住培医师临床技能整体掌握程度较好,部分住培医师在技能操作和医患沟通方面表现不佳,今后的住培工作及未来岗位上需不断强化练习。  相似文献   

8.
目的作为全国首批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输血医师之一,分享规培获益与经验,为输血医师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从规培科室选择、输血科与临床关系建立、临床思维、科研教学、临床沟通方面分享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2年临床科室轮转经历与体会,获益与不足。结果输血医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利于增进输血科与临床联系、培养临床思维、提高科研教学能力、增进临床沟通能力,但是通过临床轮转发现临床输血观念滞后、临床医师输血知识欠缺、输血医师培养标准有待细化。结论输血医师规范化培训是输血医学切实与临床接轨的重要一步,为输血科落实其新职责创造了条件,值得继续延续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模式在心血管内科规培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2015年7月入职的18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7月—2019年7月入职的20名规培护士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干预组采用规范化培训的模式。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及临床实践技能成绩。结果干预组理论成绩、临床实践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的理论成绩及临床实践技能,提高临床的规范化培训效果,保障临床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站点式工作坊在急诊科规培护士基础生命支持(BLS)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3月在急诊科进行规培的护士105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人和对照组5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老师授课方式,观察组采用站点式工作坊进行BLS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出科前自我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提高临床应急应变能力、处理实际临床问题能力以及对培训模式满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规培护士BLS培训中应用站点式工作坊可以提高其BLS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提高临床应急应变能力以及处理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效果优于传统的带教老师授课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iotidine and cimetidine kinetics and dynamic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mechanisms of the longer duration of effect of tiotidine in man. Both drugs has similar lag times for absorption. Tiotidine with a meal was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when fasting and was also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cimetidine with a meal. The elimination rates for both drugs did not differ; they were both approximately 2 to 3 hr. Oral doses of cimetidine achieved areas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curve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that of tiotidine but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only 1/10 as potent. The cimetidine concentration inducing 50% inhibition of food-stimulated gastric acid secretion was 0.41 +/- 0.04 whereas it was 0.04 +/- 0.003 microgram/ml for tiotidine. The effect of tiotidine lasted longer than that of cimetidine because the doses recommended for use in man resul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relative to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than clinical doses of cimetidin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