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华坚  张梓豪  孟江  王淑美 《中国药房》2020,(10):1197-1202
目的:评价干姜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活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色彩色差计测定干姜及其炮制品的色差值[明度(L^*)、红绿色轴分量(a^*)、黄蓝色轴分量(b^*)]。采用SPSS 24.0软件对色差值与活性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和10-姜酚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65~105.90、10.15~406.00、4.87~194.80、5.28~211.20、6.14~245.70、7.02~280.80μg/mL(r均大于0.999);定量限分别为7.46、13.68、14.37、16.62、17.03、17.99 ng,检测限分别为2.24、4.11、4.31、4.99、5.11、5.40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34%、102.14%、101.22%,103.12%、103.74%、103.54%,103.06%、98.55%、99.43%,99.36%、103.51%、101.21%,100.85%、99.42%、99.60%,100.39%、97.69%、103.84%(RSD均小于3%,n=3);含量分别为0~0.66、0.06~7.57、0.03~1.45、0.29~3.47、0.15~2.85、0.04~2.83 mg/g。色差值L^*、b^*与干姜不同炮制程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a^*与炮制程度呈正相关(P<0.05);干姜炮制前后L^*、b^*与姜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余5种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a^*与姜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余5种成分无相关性(P>0.05);干姜及其炮制品与姜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余5种成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干姜及其炮制品的色差值与其活性成分含量相关,即随炮制程度的加重,其a^*增加,L^*、b^*降低;姜酮含量升高,6-姜酚、8-姜酚、6-姜烯酚、二乙酰氧基-6-姜二醇、10-姜酚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一种中药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优选炮姜最佳炮制工艺,明确其工艺参数,为炮姜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7个姜辣素(姜酮、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8-姜烯酚及10-姜烯酚)含量,外观性状评分和挥发油中共有成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AHP和主成分权重赋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考察不同炮制时间对炮姜砂烫工艺的影响,并对优选工艺进行验证。结果:炮姜最佳炮制工艺是炮制温度195℃,炮制时间为7.5分钟。结论:结合炮姜内在质量和外观性状,优化的炮制工艺简单、稳定、可行,所得参数为炮姜的研究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并对优选工艺进行验证,所得结果更加合理可信,可用于该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宣伟东  卞俊  刘娟  王朝武  袁兵 《中国药房》2009,(30):2362-2364
目的:分析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正己烷提取有效部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提取物中化学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抗晕活性成分6-姜酚的含量。结果:GC-MS法测定提取物中烯类占61.41%,姜酚类占21.60%,姜酮类占4.90%,醇类占2.74%,含量较高的为姜烯(23.596%)和6-姜酚(15.004%);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6-姜酚的含量为15.97%。结论: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中烯类和姜酚类成分含量较高。HPLC法可作为生姜抗晕动病有效部位6-姜酚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4.
姜是临床常用中药.它的炮制品种较多,配方时常出现混用、代用等现象,应引起药剂人员的重视. 姜制品有生姜、生姜汁、干姜、炮姜、煨姜、姜皮、姜炭.由于加工炮制方法不同,药理作用及临床功效各有不同.生姜含挥发油、姜辣素、天门冬素、哌啶酸-2以及谷氨酸、天门冬酸、丝氨酸、甘氨酸等多种氨基酸[1].  相似文献   

5.
姜及其炮制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及其炮制品有生姜、姜皮、姜汁、煨姜、干姜、炮姜、姜炭等,本人发现有的中药调剂人员用干姜代替生姜、炮姜调配使用的现象,因为生姜、干姜、炮姜三者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有所不同,故三者混用影响了方剂的临床疗效,为了引起大家在调配中药方剂工作中的重视,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就姜及其炮制品的临床应用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姜的温中功效物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温中散寒功效的物质基础.方法:在大鼠脾胃虚寒模型上,观察生姜汁、生姜、干姜、炮姜对模型动物体重、进食量、胃排空、胃肠推进,以及血清胃动素、胃泌素含量的影响.采用HPLC的方法对实验动物血清进行物质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干姜高剂量组胃排空、胃肠推进、血清胃动素、胃泌素含量均有显著改善,干姜低剂量组胃肠推进、血清胃动素、胃泌素含量有显著改善;炮姜高、低剂量组仅在血清胃动素、胃泌素含量方面有显著改善.生姜汁、生姜胃排空、胃肠推进、血清胃动素、胃泌素与模型组比较仅有改善的趋势.血清HPLC分析表明,在干姜、炮姜血清中检测到直接移行成分6-姜酚.结论:干姜和炮姜对大鼠脾胃虚寒模型具有显著的温中散寒作用,其中,干姜温中功效更强.6-姜酚为干姜、炮姜温中功效物质的代表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耿彤  吴晓磊  王志伟 《药学研究》2017,36(4):231-235
姜是姜科植物(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根茎,主要含有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成分,其中6-姜酚为姜辣素中主要成分,同时也是姜的重要活性成分.本文从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就6-姜酚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陈艳  何苒  曾明  闫荟 《中国药师》2009,12(9):1196-1197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生姜工艺参数。方法:建立生姜指标成分6-姜酚的分析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釜Ⅰ压力、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以姜油收率和6-姜酚百分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姜油萃取工艺优选。结果:超临界CO2萃取姜油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h;分离釜Ⅰ压力6MPa;分离釜Ⅱ压力3MPa。此时姜油的收率为2.117%,姜油中6-姜酚的百分含量为23.164%(n=3)。结论:优化后的超临界CO2萃取生姜工艺具有保持药物原有生物活性、提取效率高、提取物纯净无溶剂残留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姜酮(zingerone,1),化学名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丁酮,是抗炎药6-姜酚(gingerol)~([1])的重要中间体,也是一种新型香料,可用于食品、饮料及化妆品行业~[2].天然的1主要存在于生姜的提取物姜油中,但含量甚微,且不易提纯.工业合成大多以香兰素(2)为原料,与丙酮缩合制得脱氢姜酮(3),3再经Pd/C或Raney-Ni催化氢化得1~([1,3,4]),反应时间长(制备3需24 h,还原3需9 h),操作要求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丁蔻理中丸中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丁香酚、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6种成分的含量。方法:以白术内酯Ⅰ为内标物,建立白术内酯Ⅰ与白术内酯Ⅲ、丁香酚、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之间的校正因子,计算待测成分含量,并将外标法测定值与一测多评法计算值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结果: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丁香酚、6-姜辣素、8-姜酚和10-姜酚分别在1.09~21.80μg·mL-1、0.71~14.20μg·mL-1、13.67~273.40μg·mL-1、6.04~120.80μg·mL-1、1.46~29.20μg·mL-1、1.78~35.6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成分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校正因子对丁蔻理中丸中6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是可行的,一测多评法可以用于丁蔻理中丸的质量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