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析人文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患者心理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临床护理效果上,观察组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郁量与焦虑量评分上,观察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护理,可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其治疗与护理有效度,同时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在提高护理满意度上亦有极大帮助,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干预对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在台州市立医院消化内镜室实施诊疗的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基于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包括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前10 min,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3.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远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 结论 消化内镜诊疗患者应用基于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联合饮食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接受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人文关怀联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泻、口腔炎、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8.42%,低于对照组的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联合饮食护理有助于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减轻癌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化疗所致不良反应,提升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人文关怀在整形美容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例患者。对照组行整形美容科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患者满意度用Likert量表进行评价,心理评分以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主。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对整形美容科的患者进行的护理中能给予更全面的关怀与帮助,采取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对比,人文关怀式护理对比常规护理有明显的优势。人文关怀式的护理在整形美容科的护理中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11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及治疗依从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6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4例为本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本院住院治疗,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168-171
目的 以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人文关怀理念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作为基础,另外融入了人文关怀理念。观察内容为心理状态、护理质量、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心理状态与基础护理质量。护理前两组患者在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为(3.21±1.05)分,对照组为(6.89±1.58)分,两组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础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为(96.38±6.58)分,对照组为(89.23±6.86)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技能为(74.38±6.26)分,健康状况为(75.34±6.24)分,社会功能为(78.23±6.34)分,精神健康为(84.57±6.46)分,生理职能为(75.68±7.23)分,躯体疼痛为(84.43±5.36)分,两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能够起到提高基础护理效果的作用,有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优化患者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护理对冠心病支架介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术后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心律失常、桡动脉痉挛及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可缓解冠心病支架介入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宫颈糜烂患者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床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3%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糜烂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后生存质量、疾病认知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4/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健康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活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危险因素、疾病症状、疾病危害、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有利于优化护理工作的质量,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罗小菊 《当代医学》2013,(21):122-123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称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护理。结果对照组干预后出现不良心理状态48例,干预组干预后出现不良心理状态7例,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82.3%,干预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7%,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对接受结肠造瘘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接受结肠造瘘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直肠癌手术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2例出现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达到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对接受结肠造瘘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加以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抑郁焦虑等的改善情况。结果: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焦虑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患者不良心理,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缓和了医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平顶山市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功能、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SD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轻其焦虑和抑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白雪 《黑龙江医学》2021,45(14):1540-1541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双盲法下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实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包括心绞痛、再次心梗、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Q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CHF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理念,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采用心衰自我护理行为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下降效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HF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心理状态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12月我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94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心理状态、眩晕残障程度、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DHI评分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状态,降低复发率,减轻眩晕残障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评分、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文关怀护理法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期间,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围术期综合护理对颌面外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颌面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颌面外伤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BISAP(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P)评分系统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间急性胰腺炎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BISAP评分系统指导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15%)高于对照组(8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AP评分系统应用于AP患者护理中,患者恢复情况得到提高,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