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志勇 《当代医学》2021,27(11):137-138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76例(81眼),随机编号利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8,40眼)与实验组(n=38,41眼)。对照组给予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眼压、裸眼视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成功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术前,两组患者眼压、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较周围虹膜切除术更利于促进患者眼压恢复,提高患者视力水平,手术成功率高且并发症率低,高效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周边虹膜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83例,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成虹膜组40例和小梁组43例,虹膜组患者接受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小梁组患者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眼压和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改善情况、疼痛和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眼压较治疗前下降,且小梁组患者眼压(17.19±5.06)mmHg低于虹膜组的(44.21±5.0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较术前增加,且小梁组裸眼视力(0.16±0.03)高于虹膜组的(0.07±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梁组患者提高率和改善总有效率高于虹膜组,下降率低于虹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梁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 h(2.71±0.14)分、12 h(2.09±0.42)分和24 h(1.42±0.33)分,低于虹膜组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梁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虹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边虹膜切...  相似文献   

3.
赵艳  旷琳  杨蕾蕾  廖琳 《广东医学》2012,33(12):1800-1801
目的 评价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需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20例124眼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小梁切除术49例50眼(对照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71例74眼(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眼压、视力、视野恢复情况以及浅前房发生率、滤过泡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早期观察组眼压略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视力恢复优良率、视野恢复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其术后早期恢复眼压、前房的形成及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单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研究组实施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眼内压和滤泡形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滤过泡形成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内压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优于单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丝裂霉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并评价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与术后1周无明显改变,对照组患者眼压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改良小梁切除与经典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新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10例(110只眼),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行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行经典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两组视力、眼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及眼压情况均较术前改善,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眼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巩膜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76眼)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39眼)和对照组30例(37眼),研究组采用无巩膜缝线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随访6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随诊眼压<21 mmHg,研究组眼压控制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前房反应(出血或渗出)、浅前房、低眼压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巩膜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李曦  于志涛 《大家健康》2016,(5):172-173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采用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62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眼压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眼压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提高率为83.87%,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提高率为51.6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6.13%(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郭继荣 《吉林医学》2013,(27):5555-5555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滤过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给予对照组小梁切除术联合前房穿刺术,给予观察组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术前眼压、视力、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抽吸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促进视力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微切口和常规切口超声乳化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106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眼压、散光、视力等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眼压均显著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散光恢复与术后视力改善均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76%)比对照组(12.9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收治的64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32例,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手术前后眼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浅前房、房角粘连性关闭、视神经萎缩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取得显著性临床效果,眼压得到较好控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4例(34眼),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研究组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g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激光光凝补充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研究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时间,注药后眼压、晶状体改变,以及两组患者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视力、眼压、前房、前房积血、前房渗出和滤过泡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药后,两组患者5~10 d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前房、滤过泡差异明显(P<0.05);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4例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13例眼视力与术前无差异。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激光光凝补充治疗,能有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可使其虹膜新生血管快速消退或萎缩,降低术后前房积血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陈冬悦 《中外医疗》2012,31(29):44-45
目的探讨复合式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61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该院同期收治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术后前房形成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眼压情况比较,术后第1天平均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拆除调整缝线后,研究组平均眼压优于对照组(P〈0.05);视力方面,术后第1天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术后随访3~6个月,研究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有效率为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具有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有效保存了患者的视功能,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的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降低眼压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其效果优于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眼压以及视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在眼压以及视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丝裂霉素C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53只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采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丝裂霉素C治疗。术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眼压、前房形成情况、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得以明显控制(P<0.05),而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患者的浅前房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2.6%(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26.4%(P<0.05);治疗组患者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配合丝裂霉素C治疗的疗效优于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给予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丝裂霉素C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商丘市梁园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丝裂霉素C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测量两组眼压、视力;术后定期采集3 ml空腹血待测,应用ELISA方法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2(IL-2)、维生素B6(VB6)、叶酸(FA)及维生素B12(VB12)水平。结果术后,对照组VB12、IL-6、IL-2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A、VB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周、术后12个月视力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眼压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丝裂霉素C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视力,有效控制眼压,改善症状,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及开角型青光眼(POAG)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86例86眼按原发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PACG组(43例,43眼)和POAG组(43例,43眼),均行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ACG组术后视力恢复及眼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ACG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POAG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8%,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安全性好,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控制优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