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林  周岚 《海南医学》2016,(4):591-593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Conbercept)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眼科病区住院并确诊为NVG的22例(22眼)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0 mg/0.05 ml),8~14 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的时间,眼压的变化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术后随访3~15个月.结果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17只眼虹膜新生血管1周内完全消退,5只眼2周内完全消退.注药前平均眼压(41.53 ± 3.37) mmHg,注药后1周平均眼压(40.12 ± 2.13) mmHg,与注药前比较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周眼压(11.43 ± 1.68) mmHg,术后1个月眼压(12.15 ± 1.46) mmHg,术后3个月眼压(12.81±1.56) mmHg,最后一次随访眼压(12.03±2.31) 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4眼,视力0.01~0.1者15眼,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杨顺  王伟献  胡汝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374-2376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均为单侧发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3个月视力改善情况和治疗前、治疗后1、2周及1、3个月眼压。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及1、3个月,观察组眼压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取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3.
4.
刘朋朋  范亮亮  王阳 《农垦医学》2021,43(5):414-417
目的:探讨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与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4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组20例20眼和康柏西普联合Ex...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广泛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眼压、新生血管复发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眼压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眼压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注射雷珠单抗后3 d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失,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广泛性视网膜激光光凝后9例患者出现部分消退,进行睫状体光凝术后,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失.观察组患者术后虹膜新生血管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压,减少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复发率,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与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7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康柏西普联合FP-7Ahmed引流阀植入术组(A组)36例36眼和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组(B组)34例34眼,术前3天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L/0.5 mg),待药物起效后分别行两种术式治疗,术后不同时间段随访1年,分别对两组术后眼压、视力、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A组的术后平均眼压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绝对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相对手术成功率及失败率两组间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康柏西普联合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和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可有效控制眼压,前者对远期的眼压控制及视功能的稳定性更为持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术后前房、眼压、视力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未发生持续性浅前房。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炎症反应、前房出血、角膜水肿等,治疗后均吸收。术后眼压10~24 mmHg,视力提高2例,其余无变化。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激光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使用半导体激光行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光凝术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将38例(3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观察组)先用氩激光封闭虹膜表面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次日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另一组(对照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随访1年,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眼压为(12.72±2.47)mmHg,较术前(41.32±5.76)mmHg明显降低(t=20.44,P<0.05).术后1年观察组较对照组眼压控制良好(P<0.05).术后观察1年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24眼(85.71%),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5眼(27.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术后前房出血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无浅前房、滤过泡渗漏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半导体激光行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光凝术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作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VG患者64例(66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30眼)和观察组(34例,36眼)。对照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和眼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局部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眼压低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两组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少于术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NVG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视力和眼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抗青光眼用药使用数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16例(16眼)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25 g.L-1Avastin 0.05 mL,并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6例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在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后3 d内新生血管消退。睫状体光凝治疗后3 d平均眼压为(22.4±3.2)mmHg(1 mmHg=0.133 kPa),1周为(19.3±2.5)mmHg,1个月为(19.2±1.7)mmHg,6个月为(18.7±1.4)mmHg,与治疗前(52.1±6.5)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可作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胡志佳 《吉林医学》2012,(29):6339-6340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1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前房穿刺术,再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和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等。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10例眼压控制良好,手术成功率为83%。结论:前房穿刺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实用、有效地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3例,随机分为2组,A组20例,行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B组13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2组术中均应用0.4g.L-1丝裂霉素.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及虹膜新生血管的变化.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结构变化.结果 A组4周内完成全视网膜光凝,前房角为关闭状态,虹膜新生血管部分消失(退),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1周,眼压为8-13mmHg,术后1月,眼压为9-30mmHg.B组术后1周,眼压为11-17mmHg,术后1月,眼压为12-35mmHg,术后6月随访,2组患者在眼压控制、视力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A组84.67%,高于B组65.33%,A组未见虹膜新生血管复发,B组6眼虹膜新生血管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48-50+54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小梁切除术(NPTS)+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60例NVG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NPTS+PRP治疗,观察组接受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NPTS+PR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前、术后1、3、6个月的眼压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眼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NPTS+PRP治疗NVG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眼压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童峰峰  刘云芳  潘雪峰  杨卫华 《浙江医学》2009,31(7):916-917,921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曲安奈德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术前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20个月。观察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眼压、虹膜新生血管、前房、滤过泡、视力情况。结果所有患眼术中均无明显大量出血;术后38例(38眼)眼压在21mmHg以下,8例(10眼)仍需药物控制,2例(2眼)术后眼压控制不良;25眼视力明显改善,19眼维持术前视力,6眼略微下降;术后7~14d残余的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基本消失,术后14d患眼NVI分级:0级29眼,1级19眼,2级2眼;随访中Ⅰ、Ⅱ型滤过泡41眼,Ⅲ型5眼,Ⅳ型4眼。结论曲安奈德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21只眼药物不能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0.1ml(2.5mg),7~10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前房形成稳定后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17例视力无变化,4例视力稍有提高,虹膜新生血管注药后16例3d消失,5例新生血管变细,5~7d消失。1、3、6个月平均眼压为(16.70±2.01)mmHg、(17.20±1.85)mmHg、(20.50±2.03)mmHg,与术前相比眼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9例眼压在正常范围,2例加点噻吗心胺眼液眼压接近正常。所有患者头痛、眼胀痛症状消失。结论:Bevacizumab在新生血管青光眼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为临床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提供了新的切实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