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邓小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653-2654
目的:分析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采用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置管总有效率、支架阻塞率及随访期病死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2周胆红素下降率、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管梗阻具有创伤小、疗效高等优势,可有效提高支架置入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邱进军 《吉林医学》2011,(4):739-739
<正>恶性胆道梗阻属于中晚期肿瘤表现症状的一种,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的话,其效果不佳,实行手术切除率不到20%,这对患者手术之后的恢复与生活质量等产生严重影响[1]。患者情况不佳,所以治疗起来比较困难。2008年以来,使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来对晚期恶性胆道梗阻实行治疗,临床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所致的胆管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引起的阻塞性黄疸严重地影响了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采取姑息性胆管引流术,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重要手段。2002年9月~2006年10月,我们对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支架置入术治疗3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经内镜放置胆管内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效果,对2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十二指肠镜放置胆管支架进行治疗.结果 ,置管成功率96.43%,引流总有效率92.86%,并发症发生率10.71%.认为经内镜置入胆管支架是解除恶性胆管梗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及胆管支架置入术的护理策略。方法以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接受DSA引导下PTCD及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情况,总结围术期护理体会。结果 9例患者胆管支架置入均成功,术后未见护理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术后其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术后1周血清胆红素显著下降。结论完善术前、术中、术后各个环节的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开展、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经内镜放置胆管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内镜放置胆管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效果.方法 176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放置胆管支架,其中70例行胆管单塑料支架引流术(单支架组),2例行胆管双塑料支架引流术(双支架组),4例行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金属支架组),对比研究各组的引流效果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时,单支架组、双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值均<0.05);双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单支架组(P值均<0.05),而双支架组与金属支架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支架组、双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1%(68/70)、78.8%(41/52)和92.6%(50/54),单支架组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双支架组(P<0.05),金属支架组与单支架组、双支架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支架组、双支架组和金属支架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7%(11/70)、13.5%(7/52)和1.9%(1/54),单支架组、双支架组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金属支架组(P值均<0.05),单支架组与双支架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放置胆管支架对于恶性胆管梗阻有肯定的引流效果,双支架和金属支架的引流效果优于单支架.  相似文献   

7.
胆管恶性梗阻病情重,预后差,处理的关键是胆管减压治疗。目前常用的减压措施为手术,但对于不能手术或经内镜治疗失败者,经皮肝穿刺外引流是有效的替代治疗。但由于外引流不符合生理。近年,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后植入金属支架行胆管内引流受到重视。本文观察它的近期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门部位胆管梗阻的双支架介入治疗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双支架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91例,采用单侧穿刺入路和双侧穿刺入路两种技术手段,置放“T”型支架组合和“Y”型支架组合。结果全部穿刺及支架均置放成功。没有严重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在一周内胆红素从术前(318.37±5552)mmol/l下降到术后的(90.24±4259)mmol/l。谷丙转氨酶从术前(572±2145)U/L下降到(59.54±4231)U/L。谷草转氨酶从术前(482±23.61)U/L下降到术后(66.32±50.2s)U/L。结论对肝门部高位梗阻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进行双支架的置放技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恶性胆管梗阻(MBO)因胆汁排泄障碍引起梗阻性黄疸,可能导致胆管炎、脓毒血症、肝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胆管引流是解除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对于无手术机会的MBO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金属支架是姑息性治疗的一线方法。近年来,对ERCP失败的MBO,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EUS-BD)技术逐渐被接受,认为是优于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的替代方法。有证据表明,由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对于远端MBO患者,EUS-BD甚至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替代ERCP。本文就EUS-BD在MBO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管支架置入(PTBS)对晚期恶性肿瘤胆管梗阻患者并发症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PTBS治疗,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预后、生存期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经过治疗,患者总体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胆系感染、发热、胆管出血、肝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等,3例死亡,其余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6月生存率为95.6%,1年生存率为54.4%,2年生存率为38.2%,中位生存期为14.2月。结论:晚期恶性胆管梗阻患者采取PTBS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护理疗效,归纳并探究治疗前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胆外科2008年4月—2014年3月行PTCD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术的3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护理。 结果 34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全部成功,黄疸5 d内退净6例,黄疸2周内退净18例,2周内黄疸明显减轻7例。皮肤、巩膜黄染及皮肤瘙痒症状3~7 d消失,大小便颜色2~5 d恢复正常;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5例,经4~7 d应用生长抑素后治愈;局限性胆汁性腹膜炎4例,重新放置PTCD引流管后症状消失;引流管脱出2例,经及时处理后好转出院;夹管带管出院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孔、腹膜炎等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 PTCD结合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效果良好、创伤小;合理、有效、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进手术成功及为良好预后提供重要保证。系统的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及切实有效的措施可为支架植入患者的恢复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及总结经验,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并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了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其中胆管癌7例,胰头癌12例,胆囊癌2例,肝门淋巴结转移癌7例;胆总管结石1例,肝血管瘤介入术后1例。内引流8例,外引流21例。结果PTCD成功率为96.7%。血清总胆红素及转氨酶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TCD是治疗梗阻性黄疸有效的和安全的方法,特别是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疗效及其与外科姑息手术的对比.方法 回顾性对比31例行胆管支架置入术及29例行外科姑息手术治疗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资料.结果 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成功率为93.55%,能有效退黄和保护肝功能,术后患者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68%,与外科组的17.2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为5 d,短于外科组的13 d.支架组术后胆道平均通畅时间为154.95 d,平均生存时间182.06 d,与外科组的223.37 d、239.37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管支架置入术安全可行,对晚期恶性胆管梗阻有较好疗效,其效果不逊于外科姑息手术,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胆道梗阻患者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9年该院收治的291例65岁以上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率为98.3%,并发症发生率为21.6%,病死率为1.7%。结论通过加强围术期处理,高龄胆道梗阻患者行手术治疗同样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 ,多需外科手术治疗。但有许多患者就诊时已不能作根治性切除术〔1〕。近年来兴起的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 ,可为该类患者解除胆道梗阻 ,减轻黄疸 ,延长生存时间及提高生存质量〔2〕。我院采用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治疗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其中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60~ 73岁 ,平均 69.2岁。术前均有明显黄疸 ,总胆红素 3 0 0~ 5 2 0 μmol/L。术前均行B超、CT、MRCP等检查 ,其中 2例诊断不明。 5例中肝门部胆管癌 3例 ,胆囊癌转移压迫肝门部 1例 ,胃…  相似文献   

16.
贾天礼  林井副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117-1119
目的评价低场强MRCP对胆管恶性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9例胆管梗阻恶性患者,常规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检查后,行MRCP检查,结合手术、病理结果、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9例患者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胆管及胰管扩张显示满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82%。3例MRCP仅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8例肝门区癌肿MRCP表现为肝门区不规则或类圆形信号缺损,肝内胆管扩张以肝门区为中心呈“枯枝”状或“蟹足”样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16例胆总管中段截断,胆管断端呈横形或“鸟嘴”样截断,近段胆管、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稍高信号5例;12例胆管末端截断或狭窄,胆管断端呈横形、“鸟嘴”样或“鼠尾”状截断,90%(10/12)伴“双管征”,肿块T2WI稍高信号8例。结论MRCP能较好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可为恶性胆胰肿瘤术前可切除性提供评价,对不可切除的癌肿行介入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朱伟  张希全  潘晓林  董戈  郭锋 《当代医学》2009,15(17):345-347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792例恶性胆管梗阻中,高位胆管梗阻398例。中低位胆管梗阻394例,采用单点位单支架及双点位双通道双支架置入,单点位单通道双支架置入或单支架置入配合外引流的治疗方法。测定术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进行t检验,差异显著(P〈0.05),且均以直接胆红素下降为主。生存满6个月578例,73%(578/792);生存6个月以上505例,64%(505/792);生存一年或一年以上329例,45%(329/792)。结论①单点位单支架及双点位双通道双支架,单点位单通道双支架置入或单支架配合外引流,均能实现梗阻胆管全面充分内引流。②支架置入联合抗肿瘤治疗可提高病人生存率和降低支架再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肝外恶性胆管疾病诊断价值。方法 对15例已证实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进行MRCP检查。MRCP采用二维或三维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结合呼吸门控、指肪抑制技术,采集原始图像后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结果 15例检查均成功。MRCP对肝外恶性胆道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 MRCO为非侵袭性技术,恶性胆道梗阻能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