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素玲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196-2198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洛阳东方医院86例(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初发T2DM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二甲双胍组和联合组,各43例。二甲双胍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接受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低血糖发生率、治疗前后血糖控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二甲双胍组(81.40%)(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FPG、2 h PBG、HbA1c水平较二甲双胍组低(均P<0.05)。联合组低血糖发生率(2.33%)低于二甲双胍组(18.60%)(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T2DM效果确切,能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6例。两组均合理地控制饮食并采取运动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格列汀,共治疗12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重指数,记录并评价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FPG、2 h PG、HbA1c和BMI均有所降低;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G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以及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均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HbA1c和BMI,维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降糖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原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初诊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格列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bA1c、FPG、2 h PG及血清A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HbA1c、FPG、2 h PG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血清APN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T2DM患者,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降低患者血清APN水平,且不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利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接受利格列汀+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9%(55/57)]高于照组[75.44%(4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HbA1c、2 h 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T2DM效果确切,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初诊为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初诊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饮食、运动干预,对照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口服,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津力达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测定两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采用糖尿病特异生活质量量表(DSQ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变化;评估患者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A1c、FPG和2 h 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DSQL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SQ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1%(8/61),与对照组的11.48%(7/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在口服二甲双胍基础上服用津力达颗粒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阿格列汀与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6例初诊T2DM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阿格列汀及罗格列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较对照组[74.41%(32/4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 h PG、HbA1c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二甲双胍治疗初诊T2DM患者基础上加用阿格列汀与罗格列酮,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212-215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二甲双胍组、西格列汀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和C肽水平,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 P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FPG及2h PP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FPG及2h PPG水平显著低于西格列汀组和二甲双胍组(P<0.05),西格列汀组患者FPG及2h PPG水平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西格列汀组患者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二甲双胍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显著高于西格列汀组和二甲双胍组(P<0.05),西格列汀组患者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二甲双胍组、西格列汀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3/60)、5.0%(3/60)和3.3%(2/60),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T2DM患者血糖及C肽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 方法选择88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二甲双胍+利格列汀治疗)与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脂肪肝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治疗前,胰岛素抵抗指数β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可显著改善患者胰岛功能,有助于缓解脂肪肝,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单双号法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1 g/次口服,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片治疗,50 mg/次口服,2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体重指数(BMI)及炎症因子变化,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HOMA-IR、白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同组治疗前均显著下降,HOMA-β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 PG、Hb Alc、IL-6、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MI、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长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肥胖型T2DM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接受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周期为2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体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PG、2 h PG、Hb 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 h PG、FPG、Hb Al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质量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12%比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T2DM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体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于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格列汀治疗对血糖、骨代谢、体脂分布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0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使用二甲双胍与利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经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骨代谢(骨密度)与体脂分布(体内脂肪百分比)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体内脂肪百分比均较治疗前降低,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提高,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应用利格列汀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骨代谢情况与体脂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胰岛素分泌轻度不足伴中重度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胰岛素分泌轻度不足伴中重度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并分为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和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峰值(PINS)、胰岛素峰值与基础值比值(IP/I0))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FPG、2h PG、Hb A1c、BMI、HOMA-IR、FINS、PINS、IP/I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经3个月治疗后的FPG、2h PG、Hb A1c、BMI、HOMA-IR、FINS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INS、IP/I0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h PG、Hb A1c、HOMA-IR、FINS明显降低,PINS、IP/I0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胰岛素分泌轻度不足伴中重度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血胰岛素水平,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7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仅采用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观察10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血糖(2 h PG)、体重指数(BMI)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Hb A1c、2 h PG及BMI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BG、Hb A1c、2 h PG及BM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磷酸西格列汀,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疗法;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同时均给予生活方式指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 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经饮食运动疗法失败后的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56例经饮食运动治疗失败后的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成格列吡嗪治疗组与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组,随访一年,收集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体重指数(BMI)等数据。结果:治疗6月、12月后两组FPG、2hPG、HbA1c、血脂、BMI等数据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结论: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缓释片除能有效改善FPG、2hPG、HbA1c水平外,还能降低BMI,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6.
曹秀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55-4656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新诊断T2DM患者7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盐酸吡格列酮15mg/d联合二甲双胍0.25g口服,3次/d。对照组予二甲双胍0.5g,3次/d,口服三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胰岛素(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血脂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糖HbAIC.Homa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脂代谢得到改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血糖HbAIC.HomaIR及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BMI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吡格列酮15mg/d联合二甲双胍0.25g,3次/d,治疗初发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优于单用二甲双胍0.53g,3次/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对初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83例初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以单一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实施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G、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配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维格列汀联合不同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采用维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采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患者41例为对照组。均给予6个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 h PG、Hb A1c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后同期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或维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均可稳定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种疗法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53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格列吡嗪联用二甲双胍组(A组)、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组(B组),进行6个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BP、PG、BMI、HbA1c、Ins、血脂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治疗均可使BP、PG、BMI、HbA1c、LDL-C下降(P<0.05,)但B组同时可使Ins水平下降(P<0.05)HOMA-IR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可改善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降压、减重,同时改善IR.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应用治疗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选取71例新诊断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吡格列酮30 mg、1次/d联合治疗;对照组包括二甲双胍组(M组)和吡格列酮组(P组),M组24例给予二甲双胍500mg、2次/d治疗;P组22例给予吡格列酮30mg、1次/d治疗患者.所有治疗疗程12周,观察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胰岛素(P2h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T2hINS均明显下降.M组和P组疗效相似;治疗组在减低患者胰岛素水平、改善糖代谢紊乱方面均优于M组和P组.结论 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可作为经过单一使用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血糖控制仍然不良的肥胖T2DM患者选用的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