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前核心区(precore,PC)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asalcore promoter,BCP)变异特点以及变异株血清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病毒脱氧核酸(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38例慢性HBV感染者清晨空腹血,以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eAg、HBsAg,并同时采用磁珠法检测HBV-DNA,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C/BCP区基因突变。结果 101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eAg阴性组PC、BCP、PC+BCP变异率高于HBeAg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服用核苷类药物一年以上组PC、BCP、PC+BCP检出率要高于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组(P0.05)。HBeAg阴性HBV感染患者其PC、BCP和PC+BCP的变异率随着病程的增加而增加(P0.01)。PC、BCP和PC+BCP变异株组与野生株比较,慢性HBV感染者HBeAg含量减少(P0.05),DNA复制活跃、HBsAg含量增加(P0.01)。结论变异的发生使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越来越多,服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和长的疾病病程可能是变异相关因素。对于HBeAg阴转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观察DNA、HBsAg含量,可了解体内病毒是否确实已被免疫清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鲁南地区肝细胞癌(HCC)、肝硬化(LC)患者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基本C区启动子(BCP)基因区A1762T/G1764A双位点变异之间的关系,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按慢性HBV感染者111例的不同临床分型,对其中HCC、LC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各3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PCR微板核酸杂交ELLSA技术进行HBV基因定量、分型检测;采用HBV基因多态性芯片检测BCP区A1762T/G1764A双位点变异;对不同性别、年龄、病毒基因型分布、临床分型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BCP区双突变,以及不同HBV基因型BCP双突变的比较.结果 在CHB、LC、HCC患者中,HBeAg阴性者分别为24.3%、75.7%和83.8%;HCC患者HBeAg阴性率较CHB患者明显升高(P<0.05).男、女性别HBV均以C基因型占优势,分别为57.3%和54.5%,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30岁组HBV以B基因型(40.3%)、C基因型(51.7%)占优势,≥30岁组以C基因型(67.2%)占优势,<30岁组B基因型构成比高于≥30岁组(29.6%,P<0.05);HCC、LC患者中HBV以C基因型为主,分别占73.0%和75.6%.BCP双突变率在HCC、LC分别为64.9%和56.8%;HBV C基因型多发生BCP双突变,占63.6% (42/66).结论 鲁南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和B型为主,其中LC、HCC患者基因型以C型占优势,HCC患者BCP双突变率显著高于CHB患者,在慢性HBV感染者中HBV C基因型多发生BCP双突变.  相似文献   

3.
玉艳红  黄力毅  宣伟军  庞辉 《广西医学》2006,28(10):1493-149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基因启动子(BCP)变异与e抗原(HBeAg)及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1)研究对象为176例HBV慢性感染者(轻、中、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2)研究方法:①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HBV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②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③采用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标志物(HBsAg、HBeAg、抗-HBs、抗-HBe及抗-HBc)。结果(1)在176例HBV慢性感染者中检出HBVBCP区T1762A1764变异者73例,HBVBCP变异的阳性率为41.5%。HBV BCP变异在HBeAg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49.4%(44/89),显著高于HBeAg阳性病例的阳性率33.3%(29/87)(P=0.03)。(2)HBV BCP变异阳性组的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HBV BCP变异阴性组的含量(P=0.000)。BCP阳性组HBV DNA含量在HBeAg阳性病例及HBeAg阴性病例中均较BCP阴性组高(P=0.000)。结论(1)HBV BCP变异可引起HBV感染者的HBeAg阴转。(2)HBV BCP变异可使HBV致病力增强,病毒复制水平提高。(3)对HBsAg 阳性/HBeAg阴性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测HBV DNA,以免由于基因变异导致将HBeAg阴性者误认为病毒的免疫清除或静息而延误抗病毒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血清HBeAg及HBV DNA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 ) c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与 e抗原及 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错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分析及荧光定量 PCR(FQ- PCR)对 10 5例血清 HBV DNA阳性 HBV感染者进行 HBV BCP基因变异及 HBV DNA定量测定。结果 :BCP变异组 HBe Ag阴性率为 84 .4 % (5 4 / 6 4 ) ,非 BCP变异组为2 6 .8% (11/ 4 1)。 BCP变异组 HBV DNA含量在 HBe Ag+ 病例 (10 8.79± 0 .85vs 10 7.4 8± 0 .39copy/ ml,P <0 .0 1)及 HBe Ag- 病例(10 8.0 5± 1 .1 6 vs10 6 .55± 0 .91 copy/ ml,P<0 .0 1)中均较非 BCP变异组高。结论 :HBV BCP变异在下调前 c/ c基因表达的同时可能促进 HBV复制 ,对 HBs Ag+ / HBe Ag- 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测 HBV DNA,以免由于基因变异导致将 HBe Ag阴性者误认为病毒的免疫清除或静息而延误抗病毒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取340份乙肝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VM),并根据HBVM测定分为A、B、C、D、E 5组,A组44例,HBs Ag、HBe Ag均(+);B组75例,HBs Ag、HBe Ag、HBc Ab均(+);C组68例,HBs Ag、HBc Ab均(+);D组115例,HBs Ag、HBe Ab、HBc Ab均(+);E组38例,全阴或HBs Ab单项(+)。结果 A、B、C组检测HB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D组,A、B组检测阳性率高于C组(P<0.05),A组稍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未检测到HBV DNA阳性。HBV DNA阳性中,HBs Ag阳性率高于HBV DNA阴性标本中HBs Ag阳性率(P<0.05)。HBV DNA与HBs Ag、HBe Ag相关性明显,与抗HBs、抗HBc、抗HBe无相关性。结论 HBs Ag对HBV感染的灵敏度较高;采用FQ-PCR定量进行HBV DNA检测可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对乙肝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BCP区基因突变方法的临床价值及前C区/BCP区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前C区G1896A(nt1896G→A)、A1814C(nt1814A→C)及HBV C基因启动子(BCP)T1762A、G1764A(nt1762A→T、nt1764G→A)四位点突变,同时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及ALT、AST水平。结果95份血清标本中,有91份分别检测到了HBV前C区/BCP区基因突变,阳性率95.8%,其中61896A突变33例(36.3%),A1762T G1764A联合突变64例(70.3%),G1896A A1762T G1764A联合突变22例(24.2%),未检测到A1814C突变毒株。抗-HBe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HBV前C区/BCP区突变率较HBeAg阳性的患者明显增高。G1896A突变后血清ALT水平与未变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各组的肝功能无显著变化。G1896A A1762T G1764A联合突变后,血清HBV DNA水平较未变异组降低(P<0.05),其他各组间则无显著变化。结论应用基因芯片法测定HBV特定变异位点,可一次同时检测多个突变位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HBV前C区/BCP区突变对血清HBVDNA水平和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e Ag与病毒含量及 BCP变异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PCR)和酶标法 (EL ISA) ,检测 2 0 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 (HBVM) ;其中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采用 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 EL ISA检测显示技术 ,检测 BCP区核苷酸 (nt) 176 2碱基 A→ T和 176 4碱基 G→ A联合突变。结果 :HBe Ag阳性组与 HBe Ag阴性组血清 HBV DNA含量分别为 10 7.4 0 70± 2 .3830和 10 5.0 797± 3.5389拷贝 /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在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中检出 BCP区 T176 2 A176 4突变 2 4例(32 .4 % ) ,BCP变异在 HBe Ag阴性病例的发生率为 4 2 .9% (18/4 2 ) ,显著高于 HBe Ag阳性病例 18.7% (6 /32 ) (P <0 .0 5 )。结论 :HBe Ag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体内复制的指标 ;但 HBe Ag阴性不能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停止 ,定量 HBV DNA可以真实反映 HBV感染、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点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PCR-ELISA技术检测38倒HBeAg阴性而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前C区1896点突变。结果:38例HBeAg阴性而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检出28例HBV前C区1896变异病毒株,检出率为73.7%。结论:临床HBeAg阴性,HBV DNA阳性感染者多数为HBV l896变异病毒株感染,这些感染者具有传染性,故HBeAg阴性不能作为排除HBV复制和传染性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广州市番禺区133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X基因区BCP双变异(A1762T/G1764A)和CP聚集变异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速率法;ELISA和PCR法分别检测HBeAg和HBV DNA拷贝数;并以PCR方法扩增HBV X基因,再进行测序,最后将结果分成四组(BCP双变异、CP聚集变异、BCP双变异合并CP聚集变异,无BCP双变异和CP聚集变异)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 (1) HBeAg阳性在BCP双变异组中检出率最低(P<0.05);(2)四组HBV DNA拷贝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P双变异、CP聚集变异HBeAg阳性组的HBV DNA拷贝数均高于HBeAg阴性组(P<0.05);(3)四组ALT、AST异常例数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常规的相关指标检测对病情的评估尚不全面,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对HBV X基因区的BCP双变异(A1762T/G1764A)和CP聚集变异的常见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并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做出较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乙肝病毒基因型及病毒变异对慢性肝病进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进一步研究HBV基因型及病毒变异与慢性肝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以及部分PCR产物测序的方法对401例慢性HBV感染者.包括112例HCC患者(HCC组),129例无症状携带者(ASC组),70例肝硬化患者(LC组)和90例慢性肝炎患者(CH组)进行HBV基因分型以及BCP和PC变异检测.结果 401例慢性HBV感染者中181例发生B基因型感染,220例发生C型感染.HCC组中C型分布高于其他3个疾病组;C基因型感染者BCP变异多于B基因型;B基因型感染者PC变异多于C基因型;同时BCP变异发生率随着病程进展而递增:在ASC组、CH组、LC组和HCC组里的BCP变异阳性率分别为22.4%、35.0%、50.0%、74.1%.C1与C2亚型相比,C1有较高BCP变异阳性率,而C2有较高PC变异发生率.结论 BCP变异与肝病进程存在依从关系,因此BCP变异的检测对慢性HBV感染的疾病进展和临床结局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