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480例行择期非心脏大手术老年患者,观察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人数并分析其原因。结果:480例患者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104例,发生率为21.67%,年龄越大的患者POCD发生率越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POCD发生率高于其他患者,术中术后低血压时间较长的患者POCD发生率高。结论:年龄,术中术后较长时间的低血压,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引起老年人POCD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检测隐性结核感染者、活动性结核患者及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IL)-4和IL-17A水平。方法选择已确诊的活动性结核患者、隐性结核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且所有入组者均注射过卡介苗。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清中的IL-4和IL-17A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隐性感染组比较,活动性结核组血清中的IL-4及IL-17A水平明显降低:IL-4(1.85±1.43)μg/L、(1.77±1.16)μg/L和(0.85±0.94)μg/L(P0.05);IL-17A(1.06±1.29)μg/L、(0.91±1.08)μg/L和(0.09±0.16)μg/L(P0.01);但正常对照组与隐性感染组之间IL-4、IL-17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产生IL-4和IL-17A的水平来区分活动性结核感染和隐性结核感染及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6.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炎症因子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炎症因子,其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斑块形成,导致斑块的不稳定,促使AMI患者病情进展,从而引起心肌纤维化和左心室重塑等病理改变.大量研究表明,AMI患者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术中低血压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 106例近期接受全身麻醉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后3 d接受了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估。结果 106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41例(38.67%),术中低血压患者术后3 d时的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回忆、语言等因子分和MMSE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可明显影响术后早期认知功能表现。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IL) 17是新发现的主要由CD4+效应T细胞即Thl7细胞分泌的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多种炎性因子,招募中性粒细胞,增强T细胞启动效应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目前其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现将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并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择期需要全身麻醉且年龄≥65岁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98例,ASAⅠ~Ⅲ。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24 h、48 h、72 h由同一试验者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全身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乙醚酯、芬太尼、琥珀胆碱,术中麻醉以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并间断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调整麻醉深度。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镇痛。结果98例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有25例出现POCD,发生率为25.5%。随着年龄增加POCD发生率增加,POCD发病高峰期在术后24h~48 h,高龄、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受教育程度偏低更容易引起老年人POCD。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POCD发病率较高,在术中无明显低氧、低血压和术后镇痛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高龄、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受教育程度偏低是引起老年人POC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分析骨关节炎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5—01/2005—12有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与骨关节炎关系的文章,检索词“osteoarthritis,IL-17”,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5—02有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与骨关节炎关系的文章,检索词“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7”,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白细胞介素17、骨关节炎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44篇相关文献,其中1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28篇,其中16篇系重复同一研究,12篇为临床报道。资料综合:白细胞介素17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其可能通过增加关节软骨细胞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一氧化氮产量,增强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13)的表达,增强蛋白聚糖酶和胶原酶活性,促进软骨蛋白多糖及胶原降解,并增强单核细胞对软骨基质的破坏,从而诱导和加速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结论:白细胞介素17在骨关节炎疾病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已基本肯定,但其作用途径以及其与症状的关系等尚未完全明确。从分子水平阐明骨关节炎的发病途径以及针对该途径的免疫治疗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护理技术。方法:对我院腹部手术后38例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护理干预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38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1,5例术前考虑到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已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后48 h恢复正常者占73%(11/15),术后72 h恢复正常者占27%(4/15)。38例POCD患者中23例术前未进行心理疏导,术后48 h恢复正常者只占9%(2/23),术后72 h恢复正常者占61%(14/23),术后96 h恢复正常者占30%(7/23)。结论:术前对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高危因素的患者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能明显缩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年龄70~ 85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咪唑安定0.04 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0.5 ~ 1.5 mg/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D组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开始,15 min内静脉泵入1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随后以0.2 ~ 0.7 μg/(kg·h)维持泵注,根据患者心率、血压等变化及时调整输注速率;C组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测试方法评定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5h、术后1d的认知功能.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P<0.05);(2)D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均 比C组明显减少(P<0.05);(3)两组患者术前MM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D组患者术后5h、术后1d的MM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4)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1d血清TNF-α、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5)D组患者术后5h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应用,可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其抗炎作用和减少全麻药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9例脊柱外科手术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做好安全护理、睡眠护理及舒适护理等.结果 对患者行针对性治疗和护理,精神症状持续3~10 d后逐渐缓解.出院后15例患者得到随访,发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出院后其精神症状逐渐消失,可以恢复到术前的精神状态.结论 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多发生于老年患者,通过细心观察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POCD患者的认知损害,促进其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秦皇岛市部分地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是否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高Hcy血症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秦皇岛市部分地区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1 010例老年人中筛查出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2例,其中轻度认知障碍组67例,痴呆组45例;以流行病调查结果认知功能正常人群898例中随机选取100例为对照组。对影响认知功能的可能危险因素血同型半胱氨酸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血糖、血脂等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否为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及痴呆患者和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三者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矫正了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高血压、血糖、血脂等因素,得出高Hcy血症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认知障碍程度与Hcy含量相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Hcy(20.03±9.02)μmol/L;痴呆组Hcy(26.11±13.29)μmol/L;痴呆组及轻度认知障碍组Hcy均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16.34±6.7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且认知障碍程度与Hcy含量高低相关。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们的社会正在进入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本文就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超前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开腹大手术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行电针超前镇痛及常规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比较两组疼痛和认知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术后芬太尼的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排除4例患者(拒绝随访,提前拔除镇痛泵),观察组排除3例患者(拒绝随访及失访),两组各60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术后6h的疼痛评分为(1.86±0.62)分,低于对照组的(4.03±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5);观察组术后24h认知功能评分为(25.42±0.63)分,高于对照组的(21.77±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的芬太尼用量为(597.94±82.41)μg,低于对照组的(826.47±113.28)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P〈0.01);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3,P〈0.05)。结论应用电针超前镇痛于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可以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的疼痛及改善POC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谵妄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血容量改变的相关性,为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性观察15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谵妄的评估采用CAM(confusionassessmentmethod)量表。收集其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数据,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容量改变与谵妄的相关性。结果59例患者(男28例,女31例)术后出现了谵妄,发生率为39.3%(59/150)。谵妄组平均年龄(77.71±6.63)岁,高于无谵妄组患者(73.79±5.42)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8,P〈0.001)。谵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均低于未出现谵妄组[术前分别为(117.80±16.59)、(123.92±14.61)g/L,t=2.378,P=0.019;0.355±0.154、0.372±0.210,t=2.291,P=0.023;术后第7天(98.15±11.51)、(102.33±9.88)g/L,t=2.369,P=0.019;0.296±0.040、0.306±0.030,t=-3.958,P〈0.001]。两组间在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术后1、3d血红蛋白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教育程度及术后第7天血红蛋白含量在是否出现谵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分别为3.28、1.097、0.389,P均〈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发生谵妄是一个多因素结果,高龄、术后持续低血红蛋白浓度、受教育程度低患者的谵妄发生概率高。 相似文献
18.
沈晓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1):66-68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药物对择期腹部手术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静脉麻醉,观察组使用吸入麻醉。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变化、术前及术后各阶段MMSE评分变化,并比较苏醒时间与导管拔出时间。结果观察组在诱导后、插管后3 min、拔管前、拔管后SBP、DBP、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1、3、6、24 h时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导管拔出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中,进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全屏静脉麻醉效果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七氟烷吸入不同时间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手术麻醉方案分为半程组和全程组,每组40例.半程组于麻醉诱导60 min后停用七氟烷,并单一使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全程组术中全程使用七氟烷维持麻醉.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8 h的认知功能.比较2组患者人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及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术中脑电双频指数值、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结果 术后48 h,半程组MMSE评分及MoCA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低于全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2组ICAM-1及S100-β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半程组高于全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半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全程给予老年腹部手术患者七氟烷维持麻醉更有利于恢复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降低ICAM-1及S100-β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试验组开展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比较两组的躁动情况、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