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SO_2在活性炭淤浆反应器中的催化氧化反应的传质阻力难以消除。当反应器进口中微溶性限制组分氧相对SO_2大大过量时,通过改变反应物的进口浓度来测小颗粒的反应器体积积分平均的氧化反应速率,可间接验证推断的本征反应动力学;这一过程同时也是气体反应物在活性炭浆液中的化学吸收过程,因此可通过改变活性炭催化剂的淤浆浓度、粒径及反应温度,测得各动力学参数、传质参数及增强因子。  相似文献   

2.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TiO2负载金催化剂,并用于催化丙烯直接环氧化反应.研究表明载体形态对金催化剂性能有明显影响,同粒状TiO2相比,以纳米管状TiO2为载体时,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对反应产物环氧丙烷的吸附能力减弱,抑制了环氧丙烷的聚合副反应,从而显著延缓催化剂的失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合成苯佐卡因的新方法。方法:以固体超强酸SO42-/ZrO2为催化剂,催化对氨基苯甲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合成苯佐卡因。结果:在固体超强酸SO42-/ZrO2催化作用下,对氨基苯甲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佐卡因。当酯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0min,催化剂质量为对氨基苯甲酸质量的6%时,酸质量和醇体积比值为2∶25时,苯佐卡因产率达91.2%。而且催化剂重复使用效果好。结论:该合成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产率高,反应平稳快速,催化剂容易分离,环境污染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EIIMO方法,计算了CO和O_2在钙钛矿型LaCoO_3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能,据此确定了它们的吸附位置和构型,并推测了CO在此催化剂上催化氧化的机理,认为在低温区,主要是吸附态O_2与CO反应,而在高温区,CO与晶格氧反应占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载体在SO2影响NO催化氧化过程中的作用,考察了反应温度为423K时,γ-Al2O3、ZrO2、TiO2和SiO24种载体及其负载的Pt催化剂对NO的氧化性能,与SO2存在下的NO反应活性相比,只有γ-Al2O3及其负载的Pt催化剂上存在SO2促进NO氧化的现象。运用BET、XRD、IR及固体酸度测定等多种表征手段,对不同载体在反应前后的化学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与反应过程相联系,证实SO2的吸附改变了γ-Al2O3的表面结构,有利于产物NO2的脱附;而对SO2吸附能力较弱的其他载体或催化剂,SO2的影响则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温度25~300℃和压力0.1~3.0 MPa范围内,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CO和CO2在Rh-Mn-Li/SiO2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在0.1 MPa和25℃时CO在该催化剂上存在线式、孪生和桥式吸附,以桥式吸附为主,3种吸附均能快速达到吸附平衡。压力保持0.1 MPa,温度由25℃升至300℃时,线式比桥式先脱附,至265℃时,3种吸附基本脱附完全;当温度维持205℃不变而压力逐步由0.1升至3.0 MPa时,线式吸附增量较少,桥式吸附增量较多;CO2在0.1 MPa,25℃时就能发生快速的解离吸附,即CO2→CO O,其吸附行为表现为CO的线式吸附,但吸附峰与纯CO吸附时不同;当温度稳定在25℃而压力逐步升至2.5 MPa时,不仅CO2吸附量增大,而且其2052 cm-1吸附峰有向高波数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四价钒铬合物 VO(pic) 2 · H2 O催化剂及其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 VO(pic) 2 -Na Y,并以尿素过氧化氢 CO(NH2 ) 2 ·H2 O2 为氧化剂 ,考察了催化剂对正己烷和正庚烷等烷烃的催化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证明 VO(pic) 2 -Na Y不但具有与 VO(pic) 2 ·H2 O相似的催化氧化活性 ,而且显示出对伯醇 (正构烷烃 )产物有较好的择形选择性。考察了 VO(pic) 2 -Na Y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中进行正己烷和正庚烷的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并讨论了不同操作条件对烷烃氧化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工业熔铁催化剂的分析,发现该催化剂的物相主要为Wusite-FeO和C-Carbon。考察了该催化剂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中费托合成反应。研究了不同温度,H2/CO进料摩尔比和空间速度下该催化剂的催化特性。发现当压力2.5Mpa,空速1600h^-1,H2/CO进料摩尔比为3/2,温度260~300℃时,随温度的升高,CO、H2的转化率和CH4的选择性增大,而CO2选择性减小;温度290℃,压力2.5Mpa,空速1600h^-1,H2/CO进料摩尔比在0.5~1.5时,随H2/CO进料比增加,CO转化率,H2/CO摩尔利用比和CH4选择性都增加,但H2转化率和CO2选择性减小;空速对该熔铁催化剂的催化特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几种活性炭在过氧化氢氧化二苯并噻吩(DBT)中的催化性能、氧化脱除机理以及碳表面化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与催化性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DBT在活性炭上的动态反应活性以及水相pH对其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将一种木质活性炭经过3种表面处理,研究了活性炭的表面化学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在过氧化氢氧化DBT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正辛烷中的DBT转化率可达到81%以上;木质粉末活性炭对DBT的吸附性能优于果壳炭和煤质颗粒活性炭;吸附容量大的活性炭,其催化性能也好;DBT在催化性能高的活性炭作用下的动态反应活性也高;水相pH在低于2的条件下有利于DBT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和催化氧化。DBT的氧化脱除强烈依赖于表面羰基量,是由于表面羰基能加速过氧化氢产生自由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喷雾燃烧法,以钛酸四异丙酯、2-乙基己酸铈和氯铂酸为前驱体,丙酸为溶剂,制备Pt/TixCe(1-xO2系列纳米复合颗粒。系统研究了催化剂助剂CeO2添加量对产物的粒径、晶型、表面氧空位和CO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喷雾燃烧过程中纳米颗粒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Ce离子能够进入TiO2晶格,并促进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富集存在的CeO2会沿着TiO2金红石晶面外延生长为月牙岛状。Ce3+能够增加颗粒表面的氧空位,提升载体活性氧参与CO氧化反应的可能性。Pt/Ti0.9Ce0.1O2表现出最高的CO催化氧化活性,在70℃时CO转化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O2自由基与SO2的反应机理。方法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完全机组算法理论计算。结果在B3LYP/6-311++(d,p)水平上优化出了反应通道上各驻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在CBS-QB3水平上计算出了各物种的单点能,并对总能量进行了零点校正。结论该反应主要的反应通道是反应物中自由基HO2中的O原子进攻SO2分子中的S原子,形成中间异构体IM2(HSO4),IM2分解形成产物P1(OH+SO3),反应热为72.06 KJ.mol-1。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ecdysterone,ECR)对H2O2作用不同时间诱导PC12毒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MTT(3-4,5-d im ethylth iazolyl-2,5-d iphenyltetrazolium brom ide,MTT)法检测H2O2对PC12的毒性及ECR的保护作用。PC12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acrid ine orange/eth id ium brom ide染色,AO/EB),完整无损的PC12细胞呈绿色,受损或死亡细胞呈橘黄色和红色。结果1、25、50和100μmol.L-1ECR与PC12细胞分别作用6h,12hand 24h时,PC12细胞的MTT吸光值无明显改变;50、100、200μmol.L-1H2O2分别与PC12作用6h,12h,24h时,PC12细胞的MTT吸光值明显降低(P<0.05,P<0.01 andP<0.01);如果用不同浓度的ECR(1、25、50 and100μmol.L-1)预处理PC12细胞0.5 h后,再加入H2O2(100μmol.L-1)并分别作用6h,12h,24h,则PC12细胞的MTT吸光值相对增加(P<0.05 at 50μmol.L-1,P<0.01 at 100μmol.L-1)。AO/EB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CR对H2O2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ECR能够相对增加PC12细胞的存活率,对H2O2的PC12细胞毒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pIRES2-绿色荧光蛋白(EGFP)-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表达活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骨肉瘤组织中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的基因片段,构建成pIRES2-EGFP-BMP-2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检测其构建的正确性,通过转染3T3细胞后分别采用RT-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其转录、表达活性。结果:构建的pIRES2-EGFP-BMP-2质粒经酶切、测序、RT-PCR、免疫组化、EGFP表达鉴定、WB等检验表明质粒构建成功并具有转录活性。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具有表达活性的hBMP-2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用BMP-2基因转染的方法来促进实验动物骨折的愈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 (MMP 2 /TIMP 2 )与胃癌TNM临床分期及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分析 4 0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标本MMP 2 /TIMP 2、CD34的表达。结果 TIMP 2在胃癌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35 % (14 /40 ) ,低于癌旁组织 5 7 7%的阳性率 (χ2 =4 .0 73,P <0 .0 5 ) ;MMP 2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率为 6 7.5 % (2 7/40 ) ,癌旁组织为 4 2 .5 % (17/40 )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χ2=5 .0 5 1,P <0 .0 5 )。MVD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加 (32 .5 6± 9.5 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18.79± 8.4 1) ,二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TIMP 2 /MMP 2比值在肿瘤组织中 (0 .76± 0 .2 3)较癌旁组织 (1.5 3± 0 .32 )明显降低 (P <0 .0 1) ,与TNM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 ) ,并与MVD呈明显负相关 (γs =- 0 .2 5 3,P <0 .0 5 )。结论 TIMP 2 /MMP 2在人体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失衡 ,其可能通过干扰了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进而影响肿瘤血管的生长、血管形成而在胃癌的发生和演进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改良的Langendorff方法灌注离体豚鼠心脏冠状动脉,观察灌注液氧分压(PO_2)与二氧化碳分压(PCO_2)变化对左、右心室心肌收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CO_2增高可使左、右心室的收缩压及压力上升的最大速度(dp/dt max)明显降低,PO_2降低可使左、右心室的收缩压及dp/dt max明显降低。PO_2降低合并PCO_2增高较单纯性缺氧或单纯性PCO_2增高对心肌收缩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长期高蛋白饮食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和葡萄糖转运子2(GLUT2)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建立营养性肥胖Wistar大鼠模型(n=34)。随机分为高蛋白饲料组(HP组,n=12,蛋白热量占比36.7%)、高脂饲料组(HF组,n=11,脂肪热量占比38.3%)和普通饲料组(NC组,n=11),饲养24周。检测其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 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QUICKI);检测其肝脏IRS2、GLUT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HP组与NC组相比,胰岛素敏感指数(QUICKI)增高11.31%(P<0.05), IRS2 mRNA和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6%(P<0.05) 和24%(P<0.05);GLUT2分别提高24%(P<0.05)和25%(P<0.05);而HF组上述指标与NC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长期等热量高蛋白饮食显著上调肝脏IRS2、GLUT2表达水平。可能是长期高蛋白饮食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研究化瘀散结中药妇痛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中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作用途径中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探讨妇痛宁对EMs中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方面的影响。[方法] 收集EMs患者的异位病灶组织,原代消化培养子宫内膜细胞,将25×106/mL浓度混合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细胞注射到裸鼠腹部皮下,成功建立模型后,将成模裸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予无菌生理盐水、低剂量中药、中剂量中药、高剂量中药和孕三烯酮灌胃,3周后处死裸鼠,取病灶,测量病灶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病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病灶中COX2、PGE2、VEGF、Snail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病灶中Snail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中剂量及高剂量妇痛宁治疗组裸鼠异位病灶体积减小、VEGF表达及MVD均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治疗组裸鼠异位病灶中COX2、PGE2、VEGF、Snail mRNA表达降低,E-cadherin mRNA表达升高,且Snail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痛宁可影响COX2-PGE2作用途径中与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相关分子的表达,通过抑制异位病灶的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能力而抑制病灶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omeprazole)对HepG2细胞CYP2C19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间接反映奥美拉唑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是否存在药物的相互作用。方法通过MTT实验筛选出奥美拉唑对HepG2细胞的无毒浓度。采用实时定量PCR (Q-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奥美拉唑(浓度分别为0、0.1、1和10 mg/L)对HepG2细胞中CYP2C19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的影响。奥美拉唑(0、0.1、1、10和100 mg/L)与表达人CYP450同工酶和人CYP450还原酶的昆虫细胞的微粒体共同孵育,在体外水平上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分析对CYP2C19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奥美拉唑对HepG2细胞无毒性的浓度范围为0~10 mg/L。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奥美拉唑各浓度组均抑制CYP2C19酶的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酶活性检测表明,当奥美拉唑的浓度达到10、100 mg/L时,荧光强度明显减弱,表明高浓度奥美拉唑抑制CYP2C19酶的表达。结论奥美拉唑能降低HepG2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的表达,并抑制其活性,提示奥美拉唑与其他需经过CYP2C19酶代谢才能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的药物(氯吡格雷)联用时,有可能会出现药效抵抗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骨皮醇提取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COX一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SD大鼠125只,随机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以STZ加高脂饲料饲养3周复制2型糖尿病肥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地骨皮醇提低剂量组、地骨皮醇提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各实验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7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净脏COX一2表达。结果:罗格列酮组和地骨皮醇提组COX一2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仍有明显差异(P<0.01)。地骨皮醇提高剂量组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侈0.05)。结论:地骨皮醇提取液可以降低2型糖尿痛肥胖大鼠肾脏COX一2的表达,其中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与罗格列酮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对实验性大鼠隐睾生精细胞凋亡过程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的影响。②方法 42天龄雄性SD大鼠建立单侧隐睾模型,随机分为隐睾组、隐睾+L-NAME组、隐睾+生理盐水(溶媒)组、假手术组,每组12只大鼠,隐睾+L-NAME组和隐睾+生理盐水组大鼠术后分别腹腔内注射L-NAME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定时定量(50mg/Kg),术后第7天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隐睾Bcl-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③结果与假手术组睾丸相比,隐睾组、隐睾+生理盐水组睾丸生精上皮和睾丸间质细胞内Bcl-2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隐睾+L-NAME组Bcl-2 mRNA和蛋白与假手术组睾丸无明显差别。④结论 L-NAME可通过调节Bcl-2的表达抑制热应激导致的生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