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改进传统静脉端肝素给药方式为动脉端给药,观察两组抗凝效果和肝素用量的差异。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对照分组,采用静脉端、动脉端两种肝素给药方式,观察抗凝效果、出血情况及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参数的变化,对比两组肝素用量。结果动脉组首量肝素及肝素总量较静脉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前后血室容积、凝血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脉组凝血等级0级由14例增至31例,与静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动脉端肝素给药明显减少肝素用量,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抗凝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在高危出血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40例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阿加曲班组、低分子肝素组,各20例,分别在血液透析中应用阿加曲班、低分子肝素抗凝,保持体外循环通畅。比较两组患者抗凝效果及出血情况。结果透析后阿加曲班组Fb、PLT均显著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及低分子肝素组(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后PT、APTT、TT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阿加曲班组有效治疗时间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其生理盐水冲洗量、超滤量均显著低于后者(P<0.05)。两组患者透析后BUN、Scr、K+均显著降低,阿加曲班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滤器、管路凝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置管出血评分透析后4~8 h显著上升,低分子肝素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阿加曲班组穿刺点止血时间为(7.1±3.5)min,与低分子肝素组(7.6±4.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透析后24 h均未见组织器官出血发生。结论阿加曲班具有抗凝功能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在高危出血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高危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7例高危出血患者随机分为RCA组、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组和无肝素抗凝组,每组29例.记录滤器平均使用时间,体外循环凝血及出血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电解质、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RCA组滤器使用时间为(38<.98±10.25)h、LMWH抗凝组为(28.56±7.25)h、无肝素抗凝组为(22.02±8.58)h,RCA组滤器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组体外循环凝血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出血发生率低于其他2组,与LMWH抗凝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组治疗后滤器后离子钙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其他2组,无肝素抗凝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解质及酸碱指标趋于稳定.结论 RCA技术应用于CRRT的高危出血患者,抗凝效果优于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及不使用抗凝剂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抗凝首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的抗凝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3组.A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一次性应用;B组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持续泵入法抗凝;C组在B组的基础上每小时以0.9% NS 100 ml冲洗血液滤器及血流管路抗凝.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4、8、12 h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与纤维蛋白原(F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钙每小时使用剂量:A组574.7U、B组100U、C组100U.CBP治疗48 h使用滤器数:A组220个、平均寿命8.7h,B组163个、平均寿命11.8 h、C组92个、平均寿命20.9 h.结论 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持续泵入加定时0.9% NS冲洗滤器管路抗凝效果理想,不增加出血危险,减少了低分子肝素钙用量,减轻了低分子肝素钙的副作用,延长了滤器的使用时间,减少了病人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血透室维持性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钙组(LMWH组,43例)和普通肝素组(UFH组,37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的血钙(Ca)、血磷(P)、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血常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随透析时间延长,血磷、iPTH水平逐渐降低(P<0.05);两组血Ca,AL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使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异常得到一定缓解,提示低分子肝素有改善钙磷代谢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嫚 《中国医药科学》2023,(22):175-178+19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和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案对危重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沭阳医院肾病科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76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抗凝技术分为枸橼酸钠组(38例)和低分子肝素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细胞及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枸橼酸钠组超滤量和滤器寿命高于低分子肝素组,枸橼酸钠组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枸橼酸钠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枸橼酸钠组纤维蛋白原(FIB)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细胞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枸橼酸钠组各项血细胞及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比较两种不同抗凝方法在危重症老年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科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80例老年危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低分子肝素组、局部枸橼酸组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局部枸橼酸进行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滤器寿命、凝血功能指标、肝肾功能指标。结果局部枸橼酸组的滤器寿命长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且治疗后局部枸橼酸组的APTT、TT长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ALT、TBIL)、肾功能指标(Cr、BUN)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在治疗后,组间肝肾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危重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的效果优于低分子肝素抗凝,局部枸橼酸抗凝可有效延长患者滤器使用寿命,延迟凝血时间,还能有效清除血肌酐和尿素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血液透析抗凝中的疗效。方法选用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组(52例)采用肝素钠注射液,研究组(58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期间出血情况、透析前后APTT、T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透析后APTT、TT值均进行比较,两组差异进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在血液透析中抗凝作用好,明显优于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和小剂量肝素在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有出血倾向并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成低分子肝素钠组和小剂量肝素组。低分子肝素钠组运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血液抗凝,小剂量肝素组使用小剂量肝素。观察记录消化道出血患者潜血转阴时间,皮肤黏膜出血患者出血停止时间及血液透析后穿刺点所需压迫时间。同时检测第一次透析前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情况,统计凝血酶时间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低分子肝素钠组潜血转阴时间明显少于小剂量肝素组(P<0.05);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全血凝酶时间的延长程度小于小剂量肝素组(P<0.05);组内比较时,透析后的的血小板计数较透析前减少,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全血凝酶时间也有所延长,组内的透析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来实现血液抗凝效果较小剂量肝素安全性高,在做到高效、优质的护理干预前提下,低分子肝素钠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中肝素抗凝剂的应用情况。方法:比较高危出血倾向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前用小剂量肝素(小剂量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组)处理后动静脉瘘穿刺点压迫所需时间、透析后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并比较透析前后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变化以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结果:低分子量肝素钙组透析后穿刺点平均所需压迫时间明显短于小剂量肝素组(P<0.05);透析过程中静脉压无明显升高,但两组在透析器和透析管路的凝血程度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皮肤黏膜出血停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潜血转阴时间较小剂量肝素组短(P<0.05)。两组尿素氮和肌酐下水平无明显差异;透析后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下降,两组APTT较透析前均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较小剂量肝素用于有出血倾向患者的血液透析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局部柠檬酸抗凝(RCA)对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滤器使用时间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急性肾功能不全采用CVVH治疗的患者25例,完全随机分成研究组(柠檬酸抗凝,14例)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抗凝,11例).观察指标:①第一套滤器使用时间;②CVVH治疗前及治疗4h、更换滤器时游离Ca2浓度;③CVVH前后患者血气分析:pH、Na+、HCO3-、碱剩余.结果 ①CVVH治疗4h时研究组游离Ca2+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0.52±0.19)mmol/L比(0.99±0.04)mmol/L,P<0.05],更换滤器时与CVVH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CVVH治疗4h、更换滤器时与CVVH治疗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VVH治疗4h时,研究组与对照组游离Ca2+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2±0.19) mmol/L比(0.99 ±0.09) mmol/L,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滤器使用时间分别为(34±5)和(13±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2组Na+、HCO3-和碱剩余恢复正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CA可明显延长CVVH滤器使用时间,改善因频繁更换滤器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的抗凝疗效观察以及不良事件.方法 33 例ICU行CRRT治疗患者按不同抗凝药物随机分为:阿加曲班组14例、低分子肝素组19例,监测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管路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等指标变化,观察管路滤器进行凝血分级评分及有无组织器官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 阿加曲班组患者在治疗后4 h、8 h静脉端(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高于同时点低分子肝素组患者(P<0.05),治疗后4 h阿加曲班组跨膜压低于同时点低分子肝素组,4 h置管出血评分阿加曲班组低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结论 CRRT时使用阿加曲班抗凝,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和低分子肝素相当的效果,并有较明确的监测指标,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抗凝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5例研究组(接受阿加曲班抗凝)和25例对照组(接受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凝血活酶时间及血小板,治疗4 h、8 h凝血活酶时间以及两组凝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凝血活酶时间及血小板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4 h、8 h凝血活酶时间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凝血发生率分别为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与低分子肝素钙相比,阿加曲班用于连续性血液净化体外抗凝效果佳,凝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治疗方案对产褥期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及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产褥期CVST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普通肝素组)和B组(低分子肝素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 结果:A组总有效率96.67%与B组总有效率93.33%相近,A组腰穿复查颅内压平均降低(72± 12)mmH2O与B组降低(68±8)mmH2O相近(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栓再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对产褥期CVST的抗凝治疗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5.
人工肝治疗过程中须使用肝素抗凝 ,有效的肝素用量及给药途径 ,是成功的人工肝治疗的保证。我们观察 4 6例次人工肝治疗患者 ,分别由动脉端及静脉端给药 ,观察两种给药途径对低分子肝素的清除是否有差异及对抗凝效果的影响。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重症肝炎患者 2 1例 ,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共进行人工肝治疗 4 6次。其中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在 2 3~ 6 5岁 ,平均 38 1岁。二、方法1.将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 (PE)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 ,一组为静脉端 (血浆分离器后 )给药组 2 6例次 ,另一组为动脉端 (血浆分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危重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行CRRT的危重患者68例,依据抗凝方法分为局部枸橼酸抗凝组(RCA组)34例和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组(对照组)34例。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红蛋白(HB)、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PLT)及治疗后出血发生例数、体外循环凝血情况,并记录滤器使用寿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内血气分析指标、血红蛋白(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PTT值较RCA组明显延长(P<0.05),治疗后PLT值明显低于R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R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治疗,无凝血事件发生;对照组平均滤器使用寿命低于R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A技术应用于危重患者CRRT中抗凝效果肯定,出血风险小,可延长滤器使用寿命,是理想的体外抗凝方法,临床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收治的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0例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照组230例不予抗凝治疗。结果治疗组发生血栓10例,对照组发生血栓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aprini评分中极高危患者的血栓发生率较高危患者发生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副反应轻,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共61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干预A组(低分子肝素5 000 IU,皮下注射,q12h,22例)、低分子肝素干预B组(低分子肝素5 000 IU,皮下注射,qd,20例)和生理盐水对照组(1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补液,保护胃黏膜,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低分子肝素,疗程一般为7 d(或用至患者有明显的低凝状态或出血倾向)。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和7 d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住ICU时间、28 d病死率、血清降钙素原(PCT)、凝血指标及出血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A组治疗后3 d和7 d、低分子肝素B组治疗后3 d与治疗前比较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同时间的对照组比较,低分子肝素A组治疗后7 d的APACHEⅡ评分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A组和B组的28 d病死率分别为59.1%和70.0%,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7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凝血指标(PT、APTT、FIB、D二聚体)及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分子肝素A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最常见为消化道出血;低分子肝素B组虽增加了出血风险,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近期预后,但不能明显降低病死率,且有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可能,寻找合适治疗剂量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性应用对肝硬化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脾切除术患者104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流量和术后生成门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门静脉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通络、抗凝,提高门静脉血流量,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门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评价应用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与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7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低分子肝素,B组给予普通肝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透析前后凝血功能改变情况、12个月内血脂代谢以及出血倾向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后APTT与PT数值均至少增加一倍,两组间单次抗凝效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12个月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鼻衄及脑出血例数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12个月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组的TG,HDL-C及LDL-C显著显优于普通肝素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的出血倾向以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显著优于应用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