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癌的图像特点和内部血流变化。方法直肠探查前列腺,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突入膀胱腔内的程度,彩超探测肿瘤内的血流分布、速度、阻力指数。结果本组前列腺癌48例,声像图显示前列腺弥漫性占位者5例,43例图像为外腺可见多发或单发低回声病灶,CDFI显示丰富血流,血流速度24~47cm/s,平均35.8cm/s,阻力指数0.72~0.84,平均0.76。结论经直肠彩超诊断前列腺癌可靠性强,能显示整个肿瘤大小、内部回声、浸润程度、血流供应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造影剂在肝脏肿瘤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第二代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和飞利浦新HDI5000实时超声造影显像软件.造影剂采用肘静脉快速团注法注射,观察肝肿瘤病变的造影剂灌注过程。结果2例肝转移性癌动脉相回声无变化,门脉及延迟相呈低回声.其中1例肝转移性癌患者病灶数目较造影前增多2枚:1例肝转移性癌动脉相呈瘤边增强回声,门脉相呈向心性填充增强至延迟相,持续约170s;1例原发性肝癌在动脉相和门脉相均呈高回声,延迟相呈低回声;1例肝硬化结节在动脉相回声无变化,门脉相及延迟相与周围肝组织同声一致。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脏肿瘤良恶性定性判断及肿瘤检出数目方面优于常规超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31例肝肿瘤患者经肘静脉团注SonoVue,采用超声造影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实时观察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增强特征.结果 经超声造影后,23个肝血管瘤动脉相均呈高回声增强,20个表现为周边向心型,2个为中央扩散型,1个为整体型增强特征;20个病灶在门脉相和延迟相仍为高回声增强,2个病灶渐变为等回声增强,1个病灶渐变为低回声增强.4个肝细胞癌动脉相呈高回声整体增强,门脉相1个呈等回声增强,3个呈低回声增强,延迟相均呈低回声增强.4个肝转移癌动脉相呈高回声增强,1个呈不均匀增强,3个呈环状增强,门脉相和延迟相均呈低回声增强.结论 SonoVue超声造影二次谐波成像技术能动态显示病灶增强特征,有助于肝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FL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周围静脉团注声诺维(Sonovue),观察对比剂灌注各时期、回声变化规律。结果 65例呈现不同的增强模式,其中:14例为肝癌,13例动脉早期整体增强;门静脉期快速消退呈等或低增强;延迟期呈低或无增强,为"快进快出"的特征,1例为"快进慢出"。31例为肝血管瘤,动脉期周边不均匀结节样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期呈"向心性"完全或不完全填充增强。5例为肝脓肿,1例动脉期不强化,4例周边环状增强;门静脉期中央无增强;延迟期周边环状低增强,中央无增强。15例为局灶性脂肪变性,动脉、门静脉、延迟期与肝周围组织回声相同且均匀。转移性肝癌及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检出病灶数较常规超声和CT增多。结论肝良恶性病变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不同,能反应不同肝脏肿瘤血流改变,提高了超声诊断准确性,在检出微小肿瘤数目方面优于二维超声和C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经阴道射频刀消融子宫肌瘤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腹部超声引导下对54例患者62个子宫肌瘤行经阴道射频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行腹部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评估肌瘤的位置、大小、血流、造影剂灌注特征及治疗后无灌注区范围。根据超声测量肌瘤的均径并计算平均体积和肌瘤缩小率。症状改善情况采用UFS-QOL调查问卷评估。结果治疗前62个子宫肌瘤体内均显示造影剂灌注。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子宫肌瘤病灶内无灌注38例,肌瘤周边有部分造影剂增强12例,瘤体内有局灶性造影剂增强9例,显示造影剂弥漫性增强3例。病灶内造影剂无灌注组、周边部分增强组、内部局灶性增强组、弥漫性增强组在治疗后6个月肌瘤体积的缩小率分别为53.30%、46.75%、22.06%、0。结论超声造影能明确肌瘤凝固坏死的范围及残存病灶,对经阴道射频刀消融子宫肌瘤早期疗效的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常规超声检查肝内占位患者共35个肝脏占位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造影剂选用SonoVue,浓度为8μl/ml,经肘静脉快速推注2.4ml SonoVue,记录所观察病灶的造影剂灌注过程,病灶大小数目,所有病例均与增强CT对照并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 30例肝内占位性病变其中原发性肝癌15例,肝转移癌5例,血管瘤7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肝炎性假瘤1例,肝血管平滑肌瘤1例,35个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增强,肝癌动脉相表现为快速增强,门脉相快速消退,延迟相显示为低回声;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进一步增强,持续时间较长;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表现为中央扩散型快速增强,显示为车轮状。结论超声造影能显示肝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经口服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诊断鉴别胃间质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经超声造影检测,并经病理检测确认的46例GS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GST病灶多发于胃体部及胃底部,且采用经口服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能够对良性及恶性病灶边界、回声分布、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情况进行有效探查,且良性病灶直径及RI值分别为(45.07±27.62)mm及(0.51±0.13),均显著低于恶性病灶(P <0.05)。结论采用经口服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检查,能够对胃间质瘤情况进行有效探查,对其良、恶性病灶鉴别程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估肝癌介入治疗近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55例肝癌患者62个癌灶接受介入治疗.其中,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PEI)13个,超声引导局部经皮微波热凝固治疗(PMCT)27个,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22个.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行常规彩超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造影各时相表现,以增强CT、增强MRI及超声造影各期均无增强作为肿瘤完全灭活的指标,动脉期治疗区内和/或周边有不规则增强,提示肿瘤残存.结果 62个癌灶治疗后增强MRI显示肿瘤残存活性灶20个,超声造影显示19个,增强CT显示20个.增强MRI及超声造影同时显示复发病灶1个,增强CT未显示,常规彩超仅检出肿瘤残存活性灶8个.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肝癌局部介入治疗后疗效判断的正确性、敏感性高于常规彩超(P<0.01).结论 CEUS可以动态显示局部治疗区及残存病灶的形态及微循环特点,对肝癌介入治疗后疗效评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1病历简介患者男,65岁。因“稀便伴便后出血1月余”前来就诊,消化内科以“直肠占位性病变”收治入院。入院后查体,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肿瘤标志物检测未见明确异常指标。行下腹部CT增强扫描示:下段直肠壁右缘见弥漫性软组织密度影,动脉期、静脉期病灶呈渐进式、显著均匀强化表现,病灶内部对比剂灌注均匀;病灶呈蚓状,向直肠肠腔内生长,轴位大小约2.4*2.5cm,周围无浸润;直肠肠壁局限性增厚,肠壁局部分层情况显示欠明朗;盆腔内未见确切转移病灶或肿大淋巴结(图1)。CT诊断意见:下段直肠静脉曲张,考虑内痔。入院后,行结肠内镜检查及活检提示病变为: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  相似文献   

10.
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所有受检者行超声造影,观察造影全过程。用ACQ软件对病灶组织造影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可疑区域实施穿刺。结果 62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增生41例,前列腺癌21例。健康志愿者及前列腺增生患者造影剂灌注过程为内腺包膜及尿道部位先增强,紧接着是内腺、外腺包膜、外腺;消退的顺序则相反。前列腺癌的造影剂灌注为整体快速不均匀增强,内外腺分界不清。前列腺癌病灶的灌注参数始增时间为(11.5±2.65)s,小于良性病变的(14.4±3.29)s;达峰时间为(30.53±7.35)s,小于良性病变的(35.86±6.52)s;峰值强度为(-37.5±9.16)dB,大于良性病变的(-48.3±3.28)dB,均P〈0.05。结论良恶性前列腺病变经直肠超声造影的灌注方式有一定的规律性;ACQ分析软件可用来评估前列腺恶性病变的微血管生成情况。两者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在诊断宫外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经手术证实为宫外孕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了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TAS组检出附件包块53例,TVS组检出附件包块96例;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TAS组诊断符合率49.5%(51/103),TVS组诊断符合率91%(94/103)。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明显优于经腹超声,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宫外孕患者,所有患者先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再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比较阴道超声、腹部超声检查与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不同直径孕囊的检出率.结果 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6.67%高于阴道超声检查的80.00%和腹部超声检查的75.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阴道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的诊断结果,术后取病变组织进行活检,以最终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与金标准进行对照。结果本研究共经病理诊断确诊子宫腺肌病9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7例,巧克力囊肿3例,正常2例。经阴道彩超组和经腹部彩超组其灵敏度分别为91.84%、73.47%;特异性分别为86.36%、68.1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77%、91.1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37%、36.5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83%、72.50%;经阴道彩超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灵敏度、特异性、超声诊断符合率等均显著优于经腹部彩超,两者结合更能提高子宫腺肌病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徐明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191-192
目的研究低频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者分别在低频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条件下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的图像特点,对比在两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条件下,淋巴结的显像效果、肿大的淋巴结的显像率和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结果低频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淋巴结现象效果上,高频优于低频;肿大的淋巴结的显像率高频为92.5%,低频为54.3%,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P<0.05);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高频为62.5%,低频为64.3%,无显著差异(χ2=0.37,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时的淋巴结显像率和淋巴结显像效果明显优于低频彩色多普勒,但是二者在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无明显差异,低频、高频和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方法:对180例盆腔肿块患者行经腹部(腹部探头频率3.5MHz)和经阴道超声检查(阴道探头频率5MHz),并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180例盆腔肿块患者,TAS检查180例,与临床病理相符143例,检查出各类肿块210个;TVS检查180例,与临床病理相符174例,检查出各类肿块258个,两种方法确诊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盆腔肿块在诊断的准确性方面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两者联合进行检查可明显提高盆腔肿块的检出率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妇产科2012年1月份~2013年1月份收治的68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34例采用阴道B超诊断,对照组34例采用腹部B超诊断,比较和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经病理学确诊32例, B超诊断符合率为94.2%(32/34);对照组确诊为28例,占82.4%(28/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误诊和漏诊率方面,观察组误诊率为2.9%,无一例漏诊,而对照组误诊率为11.8%,漏诊率为5.9%,比较差异同样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的诊断过程中,采用阴道B超诊断,相对于腹部B超来说,诊断准确率更高,并能够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子宫肌瘤行经阴道及经腹超声检测结果,探讨阴道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病理检查的9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飞利浦11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5~7MHz,经腹部探头频率3.5MHz;患者先经腹进行超声检查,然后排空膀胱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肌壁间肌瘤70例;浆膜下肌瘤20例;黏膜下肌瘤5例,子宫肌瘤超声图像表现子宫增大者为特征,子宫轮廓规则增大者58例,不规则增大者47例,瘤体形态均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假包膜,边界尚清晰,内部回声多不规则。低回声型46例,强回声型14例,混合型35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率符合率97.89%(93/95)高于经腹超声的诊断符合率86.31%(P<0.05)。结论阴道超声对诊断子宫肌瘤比腹部超声更具备优越性,具有安全、快速、无痛苦、可反复多次进行检查及价格低廉、患者易接受等优势,可作为可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两种方法对剖宫产子宫恢复情况的评估。方法两种方法对462例剖宫产术后病例子宫超声表现对比分析。结果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复旧良好452例,复旧不良10例;诊断切口愈合良好296例,愈合不佳及不良166例;探测宫腔积液及残留物167例,无宫腔积液及残留物295。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复旧良好451例,复旧不良10例;诊断切口愈合良好227例,愈合不佳及不良235例;探测宫腔积液及残留物278例,无宫腔积液及残留物184。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情况及宫腔内情况的观察优于经腹部超声,是产后子宫复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CDF I)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超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2例病例中,单个肿块22例(68.7%),伴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低回声实性结节28例(87.5%),结节中检出有砂砾样钙化者20例(62.5%),血流成像显示Ⅲ型22例(6%),血流为高阻力型者(R I>0.7)19例(59%),淋巴结转移11例(34%)。结论:甲状腺癌二维声像图结合CDF I表现,将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诊断脾脏外伤的准确性。方法对40例经CT和(或)手术证实为脾外伤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脾外伤常规超声共检出27例(67.5%),漏诊13例(32.5%);超声造影共检出38例(95.0%),漏诊2例(5.0%),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0例脾外伤程度分级诊断中,常规超声组存在明显级别低估者10例;超声造影组漏诊1例,2例发生级别低估。结论超声造影在脾脏损伤的检出率和分级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基本与CT检出率和评估结果一致。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脾外伤相比是一项新的技术突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