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糖尿病(DM)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长期血糖过高可引起较多的心、脑、肾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本文通过测定DM患者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纤维蛋白肽A(FPA)、抗凝血酶III(AT-III)、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108例IgA肾病及34例健康自愿者尿PA活性,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27例IgA肾病及6例正常人肾组织t-PA、u-PA抗原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正常人肾组织t-PA偶见少量表达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u-PA则表达于所有节段的肾小管上皮细胞。IgA肾病肾组织t-PA阳性率及单个肾小球t-PA平均积分明显高于正常人。轻度增生的肾小球其t-PA阳性率明显增高,中度增生的肾小球t-PA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增生者,硬化的肾小球不表达t-PA。u-PA表达明显下调,尿PA活性下降。伴血肌酐升高、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肾小动脉病变较重或大量蛋白管型形成的患者尿PA活性下降更为明显。结论:IgA肾病早期肾组织t-PA表达增加,晚期下降。肾组织u-PA表达减少。蛋白管型的形成可能与尿PA活性下调有关。尿PA活性的检测有助于判断IgA肾病的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血高甘油三酯与纤溶系统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酶法 ,对 5 1例脑梗塞患者及 5 0例健康对照组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和甘油三酯 (TG)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血高TG、高PAI 1,与低t PA含量变化为脑梗塞患者异常变化特征 ,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高甘油三酯通过改变纤溶活性是诱发脑梗塞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生物学因素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以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屏障损伤、急性炎症反应、富含蛋白的肺水肿为特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可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血清和尿液纤溶活性物质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28例肾病综合征(NS),36例非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和20例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尿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浓度,同时分析尿中t-PA和PAI-1的水平与血t-PA、PAI-1、血肌酐和24h尿蛋白总量之间相关性。结果慢性肾脏疾病出现血清t-PA、PAI-1升高,尿液t-PA、PAI-1降低,其中尿液t-PA、PAI-1的改变独立于血清,不受血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结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存在纤溶活性物质的异常,其中尿液纤溶活性物质的改变可反应肾脏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一些研究表明体液中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u 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uokinas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receptor,u PAR )浓度与癌细胞自身分泌和释放的水平及其浸润转移有关 ,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 PA)则与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释放和血管新生有关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 1,PAI 1)则对t PA和u PA起调控作用 ,同时参与癌细胞的转移等过程[1 ,2 ] 。为探讨癌生长和癌扩散转移及血管新生与上述指标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单纯代谢综合征患者36例,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44例和健康人群对照20例。观察一般情况,并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Ins)和血脂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的ISI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血浆PAI-1、Fib等明显升高(P<0.05)。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组PAI-1与Fib、Ins正相关,与ISI、高密度脂蛋白(HDL)负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纤溶活性异常,同时纤溶活性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组织因子(T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利用RT-PCR法分别检测27例肝细胞癌、癌旁及27例正常肝组织中TF、uPA、uPA mRNA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TF、uPA、uPAR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62.96%(17/27)、70.37%(19/27)、77.78%(21/27);0.567±0.268、0.964±0.458、0.784±0.322,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差异显著(P<0.05)。3者在肝癌组织中相对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及部分侵袭转移指标有关,其中TF mRNA表达强度在肝内及肝外转移及门脉癌栓组高于无肝内及肝外转移及无门脉癌栓组(P<0.05) ,uPA mRNA在有包膜侵润、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高于无包膜侵润、无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P<0.05);uPAR mRNA在有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高于无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P<0.05)。经Pearson检验肝细胞癌患者TF、uPA和uPAR mRNA表达呈正相关[TF-uPA:r=0.373(P<0.01),TF-uPAR:r=0.534(P<0.01),uPA-uPAR:r=0.365 (P<0.01)]。 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TF、uPA及uPAR的mRNA显著升高并与部分侵袭转移指标有关,提示3者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指导下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6例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院溶栓试验(NINDS)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多模式CT检查,对符合溶栓标准的8例患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0.9mg/kg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4h、7d、30d的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前NIHSS评分为(12.8±5.33),治疗后24h、7d、30d的NIHSS评分分别为(10.01±6.69)(6.77±3.56)、(4.12±3.09),治疗前和治疗后7d、3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指数为(20.63±8.67),治疗后24h、7d、30dBarthel指数分别为(22.77±8.96)、(45.78±23.89)、(59.45±31.03),治疗前和治疗后7d、3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因再梗塞死亡。结论多模式CT指导下的急性脑梗死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有助于减少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使更多的患者从溶栓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0.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同为纤溶酶原激活系统的主要成员,是一种协调多种信号转导途径的多功能分子,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是其可溶形式。除凝血-纤溶以外,uPAR参与了肿瘤侵袭及炎症等多种疾病过程,而suPAR可能是一种良好的炎性标志物。本文就uPAR及suPAR在炎症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抗凝血酶Ⅲ与纤溶酶原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浆抗凝功能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变化。方法以“四管闭塞法”及再开放颈动脉建立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观察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 -Ⅲ∶A)及纤溶酶原活性 (PLG∶A)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前比较 ,缺血后30min时AT -Ⅲ∶A、PLG∶A无明显下降 ,但再灌注后30min、60min、120min时AT -Ⅲ∶A、PLG∶A均呈明显的进行性下降(P<0.05或P<0.001)。结论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浆AT -Ⅲ∶A、PLG∶A呈明显改变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会影响血浆抗凝血功能及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2.
睾酮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纤溶活性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睾酮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为5个浓度睾酮组及单纯培养基对照组,MTT实验观察睾酮对细胞生长及活性影响。ELISA 法测各组tPA、 PAI-1含量。用雄激素受体拮抗剂(flutamide)预处理细胞后重复实验。结果: 生理及略低于生理剂量睾酮(3×10-10 mol/L-3×10-8 mol/L)可明显促进tPA 分泌(P<0.01);而大剂量则使tPA 含量明显减少(P<0.01)。各睾酮组PAI-1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lutamide 能有效消除睾酮的上述作用。结论: 生理浓度睾酮通过雄激素受体促进tPA分泌,降低PAI-1浓度而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有利于防止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以犬(9只)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为模型,测定了蛋白C活性、纤溶个原激活物总活力以及抗凝血酶Ⅲ活性。结果表明:正常犬出肺血蛋白C活性明显高于入肺血(P<0.05)、纤溶酶原激活物总活力也高于入肺血,而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低于入肺血(P<0.01)。正常及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过程中,出肺血蛋白C活性在松夹后10分钟之前基本稳定,之后略微下降;纤溶酶原激活物总活力在松夹后30分钟时才开始下降,二者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804,P<0.05)。入、出肺血抗凝血酶Ⅲ活性呈一定的波动性变化,尤以入肺血更为明显,且二者波动的方向相反。提示:1)正常肺血管内皮细胞参与抗凝物质蛋白C、纤溶活力以及抗凝血酶Ⅲ的调节;2)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早期,肺对血液抗凝物质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3)体内不同抗凝系统发挥作用的特征不尽相同,它们之间可能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及胎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分别从其条件培养液中提取t-PA。实验主要分三步:1)胎牛内皮细胞t-PA的纯化;2)兔抗牛内皮细胞t-PA抗血清的制备及纯化其1gG组分;3)免疫亲和层析、纯化人脐静脉及胎牛主动脉内皮细胞t-PA。结果表明,用微量法免疫动物制备的兔抗牛内皮细胞t-PA抗血清具有较高的滴度与特异性。将该抗血清1gG与人、牛内皮细胞CM交联免疫亲和层析,可获得电泳纯的t-PA,其分子量为65000及67000道尔顿。两者活性比较,胎牛主动脉内皮细胞t-PA活性比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PA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登革2型病毒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纤溶系统相关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登革2型病毒(DV2)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表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应用胰酶消化分离HUVEC并进行传代培养,用生长良好的第2.3代细胞进行试验。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DV2感染后细胞活性变化;发色底物法测定感染DV2组和对照组培养液中tPA、PAI-1活性;RT-PCR检测细胞内tPA和PAI-1 mRNA水平。结果DV2感染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DV2组培养液中tPA活性在12~72h显著升高(P〈0.05);DV2诱导HUVEC表达tPA mRNA的水平显著上调,12h达到峰值,以后渐降,72h mRNA表达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DV2感染组培养液中PAI-1活性和PAI-1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V2感染可显著上调HUVEC的tPA mRNA转录,增强内皮细胞tPA蛋白的分泌,而不影响PAI-1 mRNA的转录或改变内皮细胞PAI-1的分泌。结果提示DV2可活化但并不损伤内皮细胞,诱发内皮细胞增强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而致使纤溶系统失衡,引起纤溶亢进,这可能是诱发DHF/DSS患者急性期出血、低血容量性休克等体征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蚯蚓蛋白激酶对体内纤溶活性的增强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蚯蚓蛋白激酶制剂(LK)的纤溶增强作用。方法:采用静脉给药方法,观察LK对SD大鼠纤溶激活因子t-PA及其抑制物PAI-1的急性作用。结果:给药后,PAI-1活性被显著抑制(P<0.01),t-PA活性则明显增强(P<0.01)。剂量1200 U/kg体重的LK,其增强t-PA作用显著大于600U/kg体重剂量LK(P<0.05)。此外,体外观察表明:LK具有明显的激活纤溶酶原(Plg)作用,且有量-效关系,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1.56-25 kU/L)。结论:结果表明,LK具备增强纤溶的特性,静脉给药作用快速而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LPS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 方法: 用生长良好的第2、3代HUVECs进行试验。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LPS刺激后细胞活性变化;发色底物法测定LPS组和对照组培养液中tPA, PAI-1活性;RT-PCR检测细胞内tPA和PAI-1 mRNA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10 mg/L)对细胞活性没有明显差异。LPS诱导PAI-1活性在24-72 h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上调PAI-1 mRNA,24 h达到峰值,以后渐降,72 h达到正常水平。而LPS组与对照组tPA活性与tPA mRNA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LPS(10 mg/L)可显著上调PAI-1 mRNA转录和分泌而不影响tPA mRNA,结果提示LPS可活化内皮细胞,诱发PAI-1 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而抑制纤溶系统,这有利于微血栓的形成、血栓稳定,血液凝固和DIC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利用DNA改组(DNAshuffling)技术,获得更高活性tPA的可能性。方法:以人,恒河猴及大白鼠tPAcDNA为一组基因,进行tPA的DNA改组(DNAfamily shuffling)。以改组后构建的tPA多样性文库转染CHO细胞并进行克隆和筛选。结果:得到了两株有意义的克隆;t9和t17,其中t9克隆表达的tPA活性略高于人tPA,初步的比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活性约提高4倍。t17克隆表达的tPA虽然有88个氨基酸的缺失,但仍表现出与人tPA相同的活性,两株克隆经测序证明,为改组后的基因,其序列以人和恒河猴的tPAcDNA序列为主,少数序列来源于大白鼠tPAcDNA。结论:这一探索性结果将为后续几轮的tPADNA改组探明道路,为最终从改组后tPA多样性基因库中筛选到比较理想的重组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情况、血小板的活化情况、纤溶、抗纤溶及血粘度状态;探讨碟脉灵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作用及观察l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人,对血浆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血小板颗粒膜蛋白、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碟脉灵注射液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息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过度活化、血液有高凝状态。经碟脉灵注射液治疗后,上述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碟脉灵可以减轻急性脑梗死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阵低血粘度。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