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难以治愈,近半数脑卒中患者留有各种后遗症。作业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早期运动疗法的介入使痉挛及联带运动模式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且建立了正常运动模式,使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影响。方法将4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康复治疗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照组采用患侧下肢PT训练为主的神经发育技术(NDT),两组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量两组10m最大步行速度(MWS),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静态平衡功能,"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定移动平衡能力。结果治疗组MWS、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UGT评分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IMT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步行速度,改善动、静态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 CIMT)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4例予m CIMT,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72.43±8.22)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83.76±10.14)分〕和Berg平衡量表(BBS)〔(48.92±5.4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0 m最快步行速度(MWS)〔(60.42±8.57)m/min〕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0.19±2.62)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 CIMT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药物、康复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均进行改良Barthd指数(MBI)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Fug-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 经过3周治疗,两组M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iMA均有所改善。康复组治疗前、后比较,MBI的增分值、上下肢FMA增分值的增加,神经功能缺损减分值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MBI、FMA、神经功能缺损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组与对照组治疗3周后,MBI、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3周治疗,康复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6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康复疗法治疗对脑卒中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是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在临床中这种治疗技术主要应用于上肢的康复,目前关于下肢运动功能方面的研究很少,在国内外仅见个案报道[1]。本研究旨在观察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步行速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高,其中以偏瘫运动障碍为突出,医学康复中的运动康复治疗是解决偏瘫的重要措施,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的前提.我科自2008年采用综合运动训练康复方案治疗脑卒中偏瘫,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及评估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康复前及康复结束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评分。结果康复结束后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康复前。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积极进行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威胁人们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偏瘫是脑卒中后遗留的主要功能障碍,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拟通过观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后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变,探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病以其极高致残率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自1987年美国建立康复疗法数据库以来 ,康复疗法以其明显改善病人生存质量而风靡全球。我院自 1999年 12月引进脑卒中康复疗法以来 ,共收住脑卒中偏瘫病人 48人次 ,除 1例入院后 2h死亡 ,1例于入院后第 2天自动出院外 ,其余 46例均予以康复治疗 ,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治疗组 46例 ,其中脑出血 2 6例 ,脑梗死 2 0例 ,男 18例 ,女 2 8例 ,年龄最小 42岁 ,最大 81岁 ,平均年龄 61岁 ;住院时间最长 3 8d ,最短 6d ,平均 2 0 .5d。为我科 1997年12月— 1999…  相似文献   

10.
张跃  赵晓科  张洪梅 《山东医药》2008,48(46):79-80
36例偏瘫型脑瘫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以Bobath技术治疗为主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IMT)治疗,健侧上肢配戴连体袖套,限制健侧上肢活动,并诱导患儿患侧行伸手抓、握持、手口协调等运动,每天2h,每周5d,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定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患儿的精细运动及粗大运动能力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早期应用CIMT对偏瘫型脑瘫婴儿运动功能发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朱琼祥  周丽燕 《内科》2008,3(2):193-195
目的探讨偏瘫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指导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指导组同时进行偏瘫康复指导,包括对患者家属指导,患者心理指导,偏瘫训练指导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0d后偏瘫侧上、下肢运动功能〉4级(Brunnstrom分级),指导组分别为80%和82%,对照组分别为50%和54%(P〈0.05),ADL总有效率指导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4%和66%(P〈0.05)。结论偏瘫康复指导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4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CIMT组和传统治疗组,CIMT组每天强化训练患侧上肢5 h,连续2周,同时使用休息位手夹板和吊带限制健手的使用,每天8 h;对照组采用传统PT和OT等康复方法,不限制健手的使用。采用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BI)评定上肢灵活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后,CIMT组与对照组间CTEF、BI检查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MT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上肢灵活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强制性运动疗法和常规运动疗法,比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进行康复的过程中应选择强制性运动疗法,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物理疗法为主的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采用CIMT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0m最大步行速度、Berg平衡量表、简式Fugl-Meyer评价量表中的下肢评价及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项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IMT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脑卒中患者治疗后出现偏瘫症状时采用康复护理方法,观察康复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8年4月到2020年4月,并且根据患者使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NIHSS、FMA、ADL评分为7.36±0.73(分...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脑卒中偏瘫康治疗及护理的经验。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73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康复治疗和常规治疗。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两组运动功能都有改善,但康复组更好(P<0.01)。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的恢复康复疗法组显著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期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加康复期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应用中药、针刺及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病人Fugl-Meyer(FMA)评分、Barthal指数(BI)及康复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效率为88%,优于对照组的64%(P<0.05);两组治疗后FMA,BI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对康复期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进一步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一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 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康复专业人员的康复训练指导,康复组从早期即开始进行系统的一级康复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康复组患者在治疗后Barthel指数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一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综合医院及基层医院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Brunstrom分期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试验组运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照组运用常规的神经康复治疗技术;入院24h内、8周、16周时分别评价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1个月以内和6个月以上中评时,上肢手和肩臂功能达到BrunstromⅤ~Ⅵ期的比例明显升高,6个月以上末评时,上肢手和肩臂功能达到Brun-stromⅤ~Ⅵ期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在短期内,能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神经康复治疗技术。对病程长久的脑卒中患者恢复的更快,而对病程短的脑卒中患者,在长期疗效中,体现出的效果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