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分别以体外药物敏感实验、流式细胞术观察TSA处理肺腺癌细胞株A549后,其生长抑制情况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21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TSA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细胞毒性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TSA作用48及96h后,A549细胞凋亡、G0/G1期及G2/M期细胞显著增加(P<0.05);S期细胞显著下降(P<0.05).p2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磷酸化ERK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HDAC抑制剂TSA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p21蛋白的表达,阻断ERK通路的活化,从而引起细胞周期的阻滞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richostatin A( TSA)对细胞周期素D1表达的影响,探讨TSA抑制细胞周期素D1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20、100、400 nmol/L)的TSA处理A549细胞24 h,以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分析400 nmol/L的TSA处理A549细胞24 h后,细胞周期素 D1基因核心启动子组蛋白3第9位赖氨酸乙酰化( Ac -H3k9)水平。结果随着TSA处理浓度的增加细胞周期素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在400 nmol/L TSA作用下,细胞周期素D1启动子区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下降。结论 TSA 造成细胞周期素D1表达下调可能与细胞周期素D1启动子乙酰化程度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抑制剂曲古抑菌素 A (trichostain A, TSA) 对低氧条件下人肺腺癌细胞株 A549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ed factor 1α, 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常氧组(对照组)及低氧组(实验组),其中低氧组设4组,即低氧6 h组,低氧6 h前加TSA (1.25 μg/ml) 组,低氧24 h组,低氧24 h前加TSA (1.25 μg/ml) 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检测HIF-1α、VEGF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结果 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在低氧6 h和24 h组HIF-1α、VEGF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较常氧组明显增强 (P<0.05),TSA减弱低氧6 h和24 h组HIF-1α、VEGF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 (P<0.05).结论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参与低氧人肺腺癌细胞血管生成的调节,TSA可能降低低氧条件下肺腺癌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抑制剂曲古霉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体外培养肺腺癌NCI-H1299细胞生长情况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0.2、0.4、2.0μmol/L)的TSA对人肺腺癌NCI-H1299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后NCI-H1299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处理后人肺腺癌NCI-H1299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的变化;Real-TimePCR检测处理后人肺腺癌NCI-H1299、p21、cyclin B1、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TSA体外能明显抑制NCI-H1299细胞生长,且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性。0.4μmol/L TSA诱导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示细胞阻滞于G2/M期;TSA可明显提高NCI-H1299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并诱导p21和Bax的mRNA表达和抑制Bcl-2和cyclin B1的mRNA表达。结论TSA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而发挥体外抗肺腺癌细胞株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以及诱导调控相关基因p21、Bax、Bcl-2和cyclin B1。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姜黄素和TSA对胃癌c—myc基因表达影响,探讨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的动态平衡在胃癌基因表达和调控中的意义。方法进行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GC803培养,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姜黄素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分别进行干预,RT—PCR检测c—myc的mRNA的表达。结果通过RT—PCR的检测我们发现随着姜黄素的浓度增加及TSA浓度的减小c—myc的表达受到抑制(P〈0.01)。结论姜黄素与TSA对c—myc表达影响作用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6.
曲古菌素A调节NB4细胞组蛋白乙酰化和p21WAF1/CIP1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A,TSA)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WAF1/CIP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300、150、75、37.5、18.75nmol/L浓度的TSA分别作用NB4细胞4、8、12、24、48h,提取细胞的总mRNA和总蛋白,采用RT-PCR技术检测p21^WAF1/CIP1表达情况,并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观察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变化及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SA对组蛋白H3乙酰化作用随时间改变而变化;在低浓度时就可引起组蛋白H3的乙酰化。TSA对p21^WAF1/CIP1 p21^WAF1/CIP1蛋白表达的影响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TSA能够明显上调NB4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促进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WAF1/CI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制滴菌素A (trichostatinA ,TSA)对人肺腺癌细胞A5 4 9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人肺腺癌细胞A5 4 9裸鼠模型 ,瘤内注射TSA和 0 9%生理盐水 (NS) ,对治疗前后的裸鼠进行瘤重量、瘤体积、细胞形态和凋亡的观察。结果 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 ,瘤重量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TSA治疗 1周和 2周后瘤体积与治疗前瘤体积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NS治疗 1周后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而治疗 2周后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电镜下可见肿瘤细胞的凋亡现象经TSA干预后明显增多。结论 TSA治疗人肺腺癌细胞A5 4 9裸鼠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沉默STAT3基因表达前后肺腺癌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状况和细胞凋亡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STAT3基因表达前后肺腺癌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状况和细胞凋亡水平变化。结果:STAT3沉默后,肺腺癌A549细胞大量处于G0/G1期(P〈0.05),而S、G2/M期的细胞相对减少(P〈0.05);并且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前48h增长明显(R0.05),48h后增长趋于平稳(P〉0.05),但仍能较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结论:STAT3siRNA能阻断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使细胞周期停留在G0/G1期,不能进入S期,不能完成DNA的合成,无法进入M期,未完成细胞的分裂,并能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的凋亡,提示STAT3的表达与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中线粒体促凋亡蛋白BNIP3表达下调机制。方法运用CCK-8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霉素A(TSA)对肾癌细胞株786-O、ACHN、A498增殖、凋亡的影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SA对肾癌细胞BNIP3表达的影响;运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技术检测TSA对肾癌细胞BNIP3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乙酰化状态的影响。结果经TSA处理后,3种肾癌细胞增殖均受到显著抑制(PBNIP3 mRNA(PBNIP3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呈去乙酰化状态,TSA恢复了其乙酰化状态;A498的BNIP3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呈乙酰化状态。结论BNIP3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去乙酰化是其在肾癌中表达下调的主要机制,并可能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霉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TSA处理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72 h,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及p21蛋白,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21基因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经TSA作用后,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内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增加,p2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同时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结论】TSA通过提高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加p21基因表达,抑制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12.
P21WAF1/CIP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蓝斌  张波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7,31(2):179-181,F003
目的探讨P21WAF1/CIPI与p53基因大肠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其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肠癌中的抑癌基因P21WAF1/CIP1mRNA及p53蛋白的表达,统计学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发现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21WAF1/CIPI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13%(53/63)及61.90%(39/63)两者是差别显著(P〈0.05),P21WAF1/CIP1表达程度与癌组织的分化程  相似文献   

13.
Chen YX  Fang JY  Lu J  Qiu DK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312-317
目的 研究组蛋白乙酰化对Colo-320和SW1116人结肠癌细胞系p21^WAF1和p16^INKR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结肠癌细胞系SW1116和Colo-320,分别以去甲基化制剂5-氮脱氧胞苷(5-aza-dC)和/或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TSA)及丁酸钠(NaBu)干预细胞。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以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研究控制细胞周期的基因p21^WAF1和p16^INKRA的表达;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分析基因相关染色质乙酰化组蛋白的水平。结果 TSA或NaBu使人结肠癌细胞阻滞于G1期,而5-aza-dC并不能改变细胞周期。正常情况下,SW1116和Colo-320细胞中均有较弱的p16^INKRA表达;两种结肠癌细胞系p21^WAF1表达缺如。5-aza-dC干预后,p16^INKRA表达增强,相反p21^WAF1仍无明显表达。当该两个细胞系经TSA或NaBu处理后,p21^WAF1转录水平明显上调,并诱导p21^WAF1基因相关染色质乙酰化组蛋白H3和H4的积聚。结论 两种人结肠癌细胞系中,HDAC抑制剂通过选择性增加p21^WAF1基因相关染色质乙酰化水平,上调p21^WAF1基因的转录,并相应地导致结肠癌细胞生长停滞;而p16^INKRA基因表达主要受甲基化调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已构建完成的分泌型核心蛋白聚糖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HepG2细胞中并检测核心蛋白聚糖及p21WAF1/CIP1的表达,探讨核心蛋白聚糖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HepG2细胞分为转染pcDNA3.1-DCN载体的转染组和转染pcDNA3.1空载体的对照组,脂质体介导核心蛋白聚糖真核表达载体及质粒pcDNA3.1载体分别转染到HepG2细胞中,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采用RT-PCR法检测核心蛋白聚糖和p21WAF1/CI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核心蛋白聚糖和p21WAF1/CIP1蛋白质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心蛋白聚糖蛋白质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转染组细胞核心蛋白聚糖及p21WAF1/CIP1 mRNA表达的灰度比值均高于对照组 (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心蛋白聚糖及p21WAF1/CIP1 蛋白质表达的灰度比值也高于对照组 (P<0.05),免疫组化检测转染组细胞核心蛋白聚糖蛋白质表达的阳性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转染核心蛋白聚糖的HepG2细胞株,并证实核心蛋白聚糖能够提高p21WAF1/CIP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高效、稳定表达 p2 1 WAF1/ CIP1大肠癌细胞株 HCT/8- WAF1。方法 :应用阳离子脂质体分别将带有目的基因 WAF1的 pc DNA3及空白 pc DNA3质粒转染大肠癌细胞株 HCT/8,经G41 8进行阳性筛选 ,将筛选的阳性细胞连续传代培养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监测 p2 1 WAF1/ CIP1的表达。结果 :经 G41 8筛选后 ,空白对照细胞全部死亡 ,转染目的基因及空质粒组的细胞存活 ,可连续传代培养 30代以上 ,并选择 HCT/8作对照 ;免疫荧光技术监测 p2 1 WAF1/ CIP1表达结果显示转染目的基因的 HCT/8细胞 p2 1 WAF1/ CIP1表达阳性细胞率 ( 89.96% )显著高于转染空质粒组 ( 8.0 2 % )和空白对照组 ( 3.39% ) ( F=1 6 60 8.99,P<0 .0 0 1 ) ;各代间差异无显著性 ( F=2 .1 71 ,P>0 .0 5 )。结论 :HCT/8- WAF1是一株高效、稳定表达 p2 1 WAF1/ CIP1的大肠癌细胞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流感病毒复制中间体dsRNA引起IL-6 表达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以病毒复制中间体
dsRNA为诱导物,利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DNA甲基转移酶(DNMT)抑制剂或HDAC siRNA分别处理A549细
胞,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IL-6启动子活性、RT-PCR检测mRNA转录水平以及ELISA检测蛋白表达。结果dsRNA可激活
IL-6启动子活性、增强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的分泌表达,用HDAC抑制剂TSA处理或HADC siRNA干扰均可显著增强IL-6
启动子活性和mRNA转录,同时,HDAC抑制剂TSA和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DAC在调控IL-6表达过程中无协同作用。结
论在流感病毒复制中间体dsRNA引起IL-6表达上调过程中受到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Sodium 4-phenylbutanoate (NaPB) can induce cellular differentiation and cell cycle arrest. However, its potential anticancer properti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nfluence on normal liver cell are still unclear. We observed the effects of NaPB on growth inhibition, including differentiation and phase growth arrest in normal liver cell line L-02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 Bel-7402. Furthermore, we investigated its mechanism in Bel-7402. Metho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Bel-7402 and normal liver cell line L-02 were treated with NaPB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Light microscopy was used to find morphological change in cells. Cell cycle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Expression of acetylating histone H4 and of histones deacetylase 4 (HDAC4)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The expression of P21WAF1/CIP1 and E-cadherin were observed through immunocytochemistry. Results NaPB treatment led to time dependent growth inhibi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Bel-7402. NaPB treatment caused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the fraction of S phase cells an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Go/G1 cells. NaPB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P21wAFVCIP1 and E-cadherin in Bel-7402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level of HDAC4 in Bel-7402. NaPB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level of acetylating histone H4. The normal liver cell line L-02 showed no distinct changes under treatment with NaPB. Conclusions NaPB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Bel-7402 and induced partial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enhancing the acetylating histones. In Bel-7402, the expressions of P21WAF1/CIP1 and E-cadherin may be related to level of acetylating histones and inhibition of cellular growth. NaPB showe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normal liver cells.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 H Bx) 蛋白对细胞周期影响,探讨 H Bx 蛋白致细胞周期紊乱的分子机理。方法 构建 H Bx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 C E P4 X,电转染入 Hep G2 细胞( X 细胞) ,以p C E P4空载体为对照( X0 细胞) ,潮霉素选择培养,克隆扩增转染细胞,经无血清培养同步化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细胞组化和 Western blot 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 C N A) 和p21 C I P1/ W A F1 表达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对照 X0 细胞70 % 进入 G0 G1 期,而转 X 细胞仅56 % 进入 G0 G1 期,与含血清培养的亲本细胞 Hep G2 几乎相同。p21 C I P1/ W A F1 D 表达在 X0 细胞阳性率为(86 ±8) % , X 细胞为(16 ±6) % 。 P C N A 表达在 X0 细胞阳性率为(9 ±5) % , X 细胞为(86 ±3) % 。结论  H Bx 有推进细胞周期作用,并使细胞生长对血清依赖减少。 H Bx 可抑制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 C I P1/ W A F1 表达,同时增强细胞 D N A 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