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索利用磁共振技术活体追踪干细胞的可行性以及干细胞对卒中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采集大鼠后肢股骨和胫骨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利用超顺磁性氧化铁和多聚左旋赖氨酸的混合物标记BMSCs,普鲁士蓝染色检测标记率。线栓法建立18只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动物模型,分为缺血对侧BMSCs移植组(细胞数1.5×105/15μl)、缺血同侧纹状体移植组(细胞数1.5×105/15μl)和对照组(15μlD-Hanks液)3组,每组6只。分别在脑缺血后第1天、细胞移植后第1天及第14天进行磁共振扫描,对各时间点梗死体积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顺磁性氧化铁对BMSCs的标记率为96%。磁共振追踪显示移植后第14天缺血同侧移植组BMSCs向缺血灶边缘迁移,缺血对侧移植组BMSCs沿胼胝体弥散,但是3组之间的脑梗死体积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顺磁性氧化铁对干细胞标记率高,磁共振活体追踪有利于了解干细胞移植后的存活和迁移。BMSCs脑内移植对于卒中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观察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检测大鼠神经元凋亡、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炎症因子释放来探讨BMSC神经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BMSC组。模型组和BMSC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缺血再灌注模型,BMSC组造模成功后予以BMSC尾静脉注射。于注射后第28天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检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胶质细胞的激活,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脑组织相关蛋白。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CAO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血清及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1),小胶质细胞激活明显,神经元凋亡增加(P<0.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血清及脑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抑炎因子IL-4、IL-10和TGF-β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小胶质细胞激活下降,神经元凋亡减轻(P<0.01)。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性脑损伤有部分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戴艳萍  李军  张春媛  靳美  齐丹  曹丽 《黑龙江医学》2011,35(10):737-738
目的 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后,对大鼠脑出血模型脑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脑出血部位附近注入MSCs,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采用Menzies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组织学检查,观察脑损伤部位的病理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BMSCs,用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CAO组和BMSC组;对各组大鼠进行mNSS评分和TTC染色,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脑组...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是缺血性脑卒中。目前,缺血性脑卒中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带来了希望。目前,在移植的干细胞类型中,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最广泛。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cenchymal Stem Cell,MSC)移植治疗Tourette综合征( Tourette syndrome,TS)大鼠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TS大鼠自身免疫动物模型,采用立体定向脑内注射法将用BrdU标记的MSC移植到TS大鼠纹状体内,观察大鼠刻板行为改善情况.通过免疫组化双染分析MSC在TS大鼠脑内存活、分化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仪示MSC表面标记阳性率CD2995.2%,CD44 96.3%,CD105 97.2%,CD106 94.1%.MSC移植组大鼠在细胞移植后10d和14d的刻板行为总分[分别为(95.5±6.6)分、(73.1±6.5)分]低于对照组[(114.1±6.0)分、(108.0±6.4)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SC在TS大鼠脑内生长存活并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神经元或星形胶质细胞.结论 纹状体内MSC移植可减少TS大鼠的刻板行为.MSC移植可能对TS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与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分化特征及其端粒酶活性。方法:取人胚胎股骨骨髓,分离,培养,扩增MSCs,原位杂交法检测MSCs的端粒酶性。将MSCs种植于裸鼠皮下,4周后观察MSCs的分化情况。结果:人MSCs呈端粒酶反应阳性。植入裸鼠体内后可分化成骨,软骨,脂肪,骨骼肌,肌腱样组织和无髓神经纤维束样结构。结论:人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肝内定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同种异体移植后在受体大鼠模型肝内定居分布情况。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三代MSCs经CFSE标记后从门静脉植入同种异体正常组和肝损伤组大鼠体内,于移植后的第14d取出的肝脏,通过冰冻切片行荧光检测,研究MSCs在大鼠肝脏内定居分布情况。结果经门静脉移植的MSCs在正常组和肝损伤组的肝脏内均能定居,且定居的细胞数量上肝损伤组明显多于正常组。结论经门静脉移植的MSCs可以定居于肝脏内,且定于肝脏的干细胞数量与肝脏是否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损伤是人类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挽救缺血半暗带濒死亡的神经元和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Xu J  Zhu MY  Lu YH  Lu Y  Wang ZW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6):2557-2560
目的 观察转人胰岛素基因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植入1型糖尿病小鼠肝脏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离绿色荧光蛋白(GFP)mMSCs,构建人胰岛素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干细胞并移植到糖尿病小鼠肝脏。检测小鼠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变化并作组织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糖尿病小鼠6周内体重增加6%;血糖值在移植后7、42d分别为(10.4±2.8)mmol/L和(6.5±0.9)mmol/L,未经移植患病小鼠分别为(26.8±2.5)mmol/L和(25.4±4.1)mmol/L,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小鼠血清及肝脏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分泌。结论 肝内移植表达外源性胰岛素的mMSCs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缓解糖尿病症状,是一种糖尿病基因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浓度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大鼠BMSCs;在成脂诱导液中加入0.1、0.5、1.0、5.0μmol/L atRA,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油红O染色变化;油红O染色提取法分析不同浓度atRA对B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real-time PCR测定细胞视黄酸受体(RARα、R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2(PPARγ2)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细胞形态及油红O染色观察发现,在0.1、0.5、1.0、5.0μmol/L atRA作用下大鼠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受到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油红O染色提取法半定量测定结果显示,随着atRA浓度升高,分化细胞内脂肪含量降低(P<0.01);real-time PCR检测显示与血清组(未加atRA)相比,加入atRA后,大鼠BMSCs的CEBPα和PPARγ2表达显著降低(P<0.05),RARα表达无显著差异[血清组vs 1.0μmol/L atRA组:(0.008 4±0.001 9)vs(0.009 1±0.001 3),P>0.05],但RARγ表达显著增加[血清组vs 1.0μmol/L atRA组:(0.022 6±0.001 2)vs(0.053 1±0.002 3),P<0.01]。结论 0.1、0.5、1.0、5.0μmol/L atRA可抑制大鼠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RARγ的上调及CEBPα、PPARγ2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种多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可以向多系分化,如骨、脂肪和软骨,并优先归巢于损伤组织,有利于组织修复。体外研究显示它们不诱导免疫应答,对识别、清除同种异体抗原的免疫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在动物实验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外周免疫耐受并向损伤处迁移,抑制致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损伤组织修复。这种独特作用说明它们在细胞治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后对阿霉素心肌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①细胞移植组(n=10);②生理盐水注射组(n=10);③正常组(n=7)。前2组动物用盐酸阿霉素静脉注射(1 mg/kg 2次/周共8周)诱导阿霉素心肌病模型。分离培养BMSC,模型诱导成功后的第2周采用直接注射途径将BMSC移植到心肌内,移植后2周评价各组动物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并用HE染色观察阿霉素心肌病模型的心肌细胞的病理改变。结果静脉注射阿霉素可以引起心肌细胞的肥大,空泡变性以及坏死,导致心腔扩大、心脏功能下降。细胞移植2周后,细胞移植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心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EF、LVAW、LVPW、LVSD、LVDD明显提高(P≤0.05);LVDP、HR显著降低(P≤0.05)。结论BMSC移植到阿霉素性心肌病模型中能改善受损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增殖、抗凋亡和成骨分化能力。方法 将40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处理10周后,采用贴壁法获得2组大鼠的BMSCs。应用CCK-8检测第2代BMSCs增殖能力,0.3%过氧化氢和血清剥夺诱导的BMSCs凋亡;成骨诱导培养4周后, RT-PCR检测I型胶原蛋白(COL-I)、骨钙素(OCN)和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x-2)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分析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茜素红染色及von Kossa染色分析矿化能力。结果 链脲佐菌素成功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BMSCs增殖和抗凋亡能力降低,细胞成骨相关基因表达下降,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减弱(P<0.01)。结论 糖尿病大鼠来源的BMSCs体外增殖、抗凋亡作用减弱,成骨分化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17.
端粒酶活性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并检测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正常成人骨髓用含10%新生牛血清的LG-DMEM培养液培养、扩增。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其生物学特性,观察其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特定培养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采用TRAP(Telomeras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1 assay)-银染法测定其端粒酶的活性。结果:分离培养获得的贴壁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5呈阴性表达,CD29、CD44呈阳性表达。经向成骨细胞诱导3周后,可得到成骨细胞,经茜素红染色得到证实。TRAP-银染法证实MSCs表达一定的端粒酶活性。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MSCs可以向成骨分化,表达一定的端粒酶活性,具有干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异槲皮苷通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和成骨分化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CCK 8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BMSCs迁移,茜素红S染色检测BMSCs钙沉积,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检测BMSCs中ALP活性,Western blot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骨钙素(OCN)蛋白表达;体内实验:40只骨折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BMSC组、异槲皮苷组和BMSC+异槲皮苷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尾静脉和腹腔注射PBS; BMSC组大鼠尾静脉注射2×106个BMSCs,腹腔注射PBS; 异槲皮苷组大鼠腹腔注射40 mg/kg异槲皮苷,尾静脉注射PBS; BMSC+异槲皮苷组尾静脉注射2×106个BMSCs,腹腔注射40 mg/kg异槲皮苷。X线摄影检测大鼠骨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痂组织OCN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异槲皮苷促进BMSC增殖,其中10 μmol/L效果最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异槲皮苷(5μmol/L和10μmol/L)促进BMSCs迁移、钙沉积和ALP活性,促进BMSCs中Runx2和OCN蛋白表达(均P<0.05)。体内实验中,与对照组及BMSC组相比,BMSC+异槲皮苷组大鼠在骨折2周后,骨折愈合评分、OCN和ColⅠ的表达升高(P<0.05);而BMSC组、异槲皮苷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BMSC组、异槲皮苷组和BMSC+异槲皮苷组大鼠在骨折3周后,骨折愈合评分升高,OCN和ColⅠ的表达升高(P<0.01);与BMSC组相比,BMSC+异槲皮苷组大鼠在骨折3周后,骨折愈合评分升高,OCN和ColⅠ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异槲皮苷通过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和成骨分化促进大鼠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与胰岛细胞共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能否转化为胰岛样细胞,并探讨将其移植入糖尿病大鼠体内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方法:体外共培养BMSCs及胰岛细胞;18只雄性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PBS组、BMSCs组、BMSCs与胰岛细胞共培养组。将Brdu标记的细胞从尾静脉移植入糖尿病大鼠模型体内,观察临床疗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Brdu标记的细胞及胰岛素抗体在胰腺的分布。结果: 细胞移植后用血糖仪检测大鼠尾静脉血糖,PBS组血糖较移植前无明显下降(P>0.05),BMSCs组及共培养组大鼠血糖移植后14 d血糖开始下降,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共培养组大鼠移植后血糖较BMSCs组血糖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SCs组及共培养组Brdu标记的细胞在细胞核显色,为棕黑色。其相应的胰岛素表达阳性,主要显色在胞浆,为棕红色。PBS组大鼠胰腺未发现Brdu标记细胞及胰岛素表达阳性。结论:大鼠BMSCs在体内微环境下经尾静脉移植入糖尿病大鼠体内,可以降低大鼠血糖,而经体外微环境与胰岛细胞共培养的BMSCs移植入糖尿病大鼠体内后能起到相同作用,且降糖作用强于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