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AAT)、α1-酸性糖蛋白(AAG)和甲胎蛋白(AF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价值。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58例PHC患者,47例良性肝病患者及41例健康者进行血清AAT、AAG测定,同时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上述人群血清AFP水平。结果 PHC组AAT、AAG、AF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T、AAG、AFP检测对PHC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2.8%、84.5%、72.4%,特异度分别为85.2%、90.9%、83.0%,联合检测对PHC诊断的灵敏度可提高到98.3%。结论血清AAT、AAG的检测可作为对AFP的补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H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糖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对146例PHC患者、96例良性肝病患者及8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AFP、CEA、CA199、CA125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PHC组AFP、CEA、CA199、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FP、CEA、CA199、CA125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效率最高.结论 AFP、CEA、CA199、CA125联合检测是筛查PHC的最佳组合,对PHC的早期诊断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ROC曲线评价AFU及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二者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对80例PHC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AFP、AFU、AFP与AFU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AFP与AFU检测指标在两组资料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HC患者的AFP、AFU、AFP与AFU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81、0.91。AFP、AFU对PHC的临床诊断临界点分别为400μg/L、80U/L。结论通过ROC曲线评价,AFP与AFU联合检测优于AFP、AFU的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甲胎蛋白的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用ELISAFA法检测35例健康对照和228例PHC患者血清VEGF和AFP含量,分析VEGF、AFP及其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VEGF水平(pg/ml)PHC组(398.4±153.1)和健康对照组(166.8±8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和AFP对PH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23%/73.29%)和(80.64%/83.87%),VEGF和AFP之间无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HC诊断的敏感性(91.81%)和准确度(92.22%).结论 血清VEGF与AFP联合测定可作为诊断PHC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甲胎蛋白(AFP)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已得到公认,但仍有30%的PHC患者AFP结果呈阴性或低浓度阳性反应。α-L-岩藻糖苷酶(AFU)是一种溶酶体水解酶,可以作为PHC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1,2]。本院通过联合检测血清AFU和AFP含量,旨在探讨AFU对PHC  相似文献   

6.
血清AFU、AFP联合检测在诊断PHC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是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的一种溶酶体酶,在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已有陆续报道。但对AFU与AFP联和检测提高PHC诊断率的相关报道却很少,AFU的普及应用程度也远不及甲胎蛋白(AFP)。因此,我们对160例健康对照者和原发及继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FU、AFP进行联合检测,探讨AFU、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探讨3种指标联合检测在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50例PHC患者为PHC组,同时随机选择2016年1月体检的42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AFP水平,利用速率法检测AFU、LAP水平。结果 PHC患者血清AFP、AFU、LAP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3.76%,较AFP、AFU、LAP单项检测及两两结合检测阳性率均高;绘制AFP、AFU、LAP的ROC曲线,计算AUC分别为0.849 3、0.759 8、0.880 0,有一定的准确度。结论AFP、AFU、LAP在PHC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3项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诊断的阳性率、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90例PHC患者(PHC组)、52例肝癌转移患者(肝癌转移)、41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和55例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清AFP、GP73和TSGF水平,分析AFP、GP73、TSGF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价值。结果 PHC组血清AFP、GP73、TSGF水平均高于良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AFP、GP73和TSGF诊断PHC的特异度分别为79.7%、71.6%和83.1%,灵敏度分别为57.8%、74.4%、65.6%;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PHC的灵敏度(96.6%),但特异度(68.9%)有所下降。联合检测AFP、GP73、TSGF可提高AFP阴性或低浓度PHC患者的早期诊断率。结论联合检测AFP、GP73和TSGF作为诊断PHC的重要指标,可显著提高PHC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甲胎蛋白( alpha-feta-protein,AFP)水平变化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TNF-α,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AFP.结果 PHC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和AF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后TNF-a和AF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HC治疗后恶化或复发患者血清TNF-α和AFP水平较病情稳定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检测TNF-α和AFP对PHC介入治疗疗效的评价和复发监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AFP异质体(AFP-L3)及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62例PHC患者、99例良性肝病患者(对照组)血清,分别进行AFP、AFP-L3和PIVKAⅡ的检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三者在PH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Mann-Whitney U检验,PHC组AFP、AFP-L3和PIVKAⅡ三项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87、6.87、4.89,P0.05);AFP、AFP-L3和PIVKAⅡ单独检测PHC的灵敏度分别为69%、63%、85%,特异度分别为84%、92%、75%,其中PIVKAⅡ诊断PHC的灵敏度高于AFP、AFP-L3(χ2值分别为4.15和5.76,P0.05),AFP-L3诊断PHC的特异度优于AFP和PIVKAⅡ(χ2值分别为4.87和5.96,P0.05),而且三者联合检测诊断PHC灵敏度可达90%,特异度可达95%;AFP、AFP-L3和PIVKAⅡ单独运用诊断PH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8(95%CI:0.845~0.951)、0.915(95%CI:0.862~0.968)、0.938(95%CI:0.887~0.989),血清PIVKAⅡ用于诊断PHC的诊断价值优于AFP。结论 AFP、AFP-L3和PIVKAⅡ对诊断PHC具有重要意义,且三者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PHC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如CA19-9)、铁蛋白(SF)三者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AFP、CA19-9、SF的含量.结果 血清AFP、CA19-9、SF在PHC时的阳性率分别为70.5%、64.1%、和57.7%,3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4.8%,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AFP、CA19-9、SF 3项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改蛟 《现代康复》1999,3(6):741-741
原发性肝癌(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胎蛋白(AFP)对其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公认.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寻找AFP以外的标记仍属必要,本对不同肝病同时检测血清AFP、γ-谷氨酰胺转换酶同功酵(γ-GTⅡ),以探讨其对PHC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一定限度。我们对46例PHC和其他肝病79例患者血清铁蛋白(FER)、癌胚抗原(CEA)、铜蓝蛋白(C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AFP作比较,以探讨诊断PHC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AFP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用美国雅培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进行定量检测;GP73采用ELISA法作定量检测,分别对PHC组105例,普通肝病组47例,其他肿瘤对照组43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进行两项指标的定量检测和分析。结果 PHC组血清GP73水平均明显高于普通肝病组、其他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AFP及二者联合检测对诊断PHC的灵敏度分别为79.05%、62.86%、94.29%,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71、0.95。结论 GP73和AFP联合检测能提高PHC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含量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PHC患者、50例良性肝病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组的样本,分别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A125、生物化学比色定量法测定TSGF、放射免疫法测定AFP和CEA.结果 AFP、TSGF、CA125和CEA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在良性肝病组中含量有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指标在PHC组中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良性肝病组比较,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TSGF、CA125和CEA单项指标诊断PHC的阳性率均低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2、17.65、34.40、68.72,P值均小于0.05).单项检测中AFP对诊断PHC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最高,联合检测可使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提高到91.2%、93.9%和86.5%.结论 AFP、TSGF、CA125和CEA对肝肿瘤的良恶性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的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探讨肿瘤标志物γ-谷氨酰转肽酶(GGT)、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PHC组58例,慢性乙型肝炎组95例,健康对照组60例进行对比分析。GGT、AFU采用速率法,AFP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GGT、AFU和AFP水平。结果PHC组血清GGT、AFU和AFP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血清GGT、AFU和AFP阳性率分别为63.8%、79.3%、68.9%。GGT与AFU、AFP联检其阳性率可提高到91.4%。结论联合检测AFP、AFU、GGT3项指标可提高PHC,尤其是AFP阴性PHC的诊断效率,对PHC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甲胎蛋白(AFP)对其的诊断价值虽已得到公认,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本文对一批病人及正常人测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就AFU对PHC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水平,探讨两者单项和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50例肝病患者,其中病毒性肝炎组39例、肝硬化组112例和PHC组99例(Ⅰ期19例、Ⅱ期17例、Ⅲ期39例和Ⅳ期24例),对各组患者PIVKA-Ⅱ和AFP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期PHC组PIVKA-Ⅱ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各期PHC组AFP水平均高于肝硬化组,Ⅲ期PHC组AFP水平高于病毒性肝炎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PIVKA-Ⅱ和AFP检测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0.788,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92。PIVKA-Ⅱ检测肝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81%、84.11%,其灵敏度高于AFP,两者并联检测灵敏度提高到86.87%,串联检测特异度提高到97.35%。结论 PIVKA-Ⅱ在PHC筛查、诊断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是一项优于AFP的肿瘤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肝癌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2种肿瘤标志物在甲胎蛋白(AFP)阴性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PHC组90例,肝硬化组30例,良性肝病组3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血清中AFP、GPC3、TGF-β1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PHC组患者血清AFP、GPC3、TGF-β1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良性肝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阴性PHC患者血清AFP、GPC3、TGF-β1水平与AFP阳性PHC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阴性PHC患者血清GPC3、TGF-β1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良性肝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C3与TGF-β1联合检测对AFP阴性PHC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GPC3与TGF-β1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2例PHC患者、37例肝硬化患者、54例肝炎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AFP、CA125、CA199水平检测,比较4组血清AFP、CA125和CA199水平差异,分析AFP、CA125和CA199在PHC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PHC组患者的血清AFP、CA125和CA199显著高于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患者AFP、CA125、CA199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对PHC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AFP和CA125、AFP和CA199、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AFP、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在PHC诊断中可显著提高PH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