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模型的病理特点及精氨酸酶-I在哮喘小鼠中的转录水平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激素干预对精氨酸酶-I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孟鲁司特(MK)干预组、地塞米松(DXM)干预组;图像分析肺内支气管平滑肌厚度;阿尔新兰染色,观察粘液分泌情况;半定量PCR检测精氨酸酶-I mRNA水平。结果哮喘组出现管壁增厚、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等特征,精氨酸酶-I mRNA水平明显增高;MK组、DXM组与哮喘组比较,炎症反应轻微,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不明显;DXM组精氨酸酶-mRNA水平降低,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少量、多次变应原吸入可导致气道炎症和重构,精氨酸酶-I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水平升高,DXM干预可降低精氨酸酶-I mRNA水平,一定程度上延缓气道重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液分泌、粘膜水肿导致气道阻塞,引起气道阻力增加,通气功能障碍.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与β 2受体激动剂共为治疗哮喘发作的一线药物.现用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可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普米克令舒吸人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液分泌、粘膜水肿导致气道阻塞,引起气道阻力增加,通气功能障碍。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与β2受体激动剂共为治疗哮喘发作的一线药物。现用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可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模型的病理特点及精氨酸酶-Ⅰ在哮喘小鼠中的转录水平及白三烯受体拈抗剂和激素干预列精氨酸酶-Ⅰ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孟鲁司特(MK)干预组、地塞米松(DXM)干预组;图像分析肺内支气管平滑肌厚度;阿尔新兰染色,观察粘液分泌情况;半定量PCR检测精氨酸酶-ⅠmRNA水平。结果哮喘组出现管壁增厚、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等特征,精氨酸酶-ⅠmRNA水平明显增高;MK组、DXM组与哮喘组比较,炎症反应轻微,平滑肌增生、粘液分泌不明显;DXM组精氨酸酶-mRNA水平降低,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少量、多次变应原吸入可导致气道炎症和重构,精氨酸酶-Ⅰ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水平升高,DXM干预可降低精氨酸酶-ⅠmRNA水平,一定程度上延缓气道重构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叶燕湘 《现代康复》1997,1(1):51-5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存在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而吸入药物(包括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可直接作用于气道中的受体或平滑肌,减少炎性介质释放及血管渗出,抑制炎症或效应细胞活性,从而减轻非特异性炎症,使支气管痉挛及水肿得以缓解。吸入药物对哮喘的疗效已被公认,但是对COPD的报告较少,本着重介绍吸入药物对COPD的疗效及其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黄晓春  于翠香 《临床荟萃》1997,12(17):770-77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当今世界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因而正确认识哮喘的发病机制,并且有针对性地给予适当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量研究发现,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有多种炎症细胞、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其炎症过程。一般认为气道高反应性(BronchialHyperresponsiveness, BHR)是哮喘的主要特征,而气道炎症是BHR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哮喘的治疗首先要消除或减轻气道炎症,然后辅以支气管扩张药。本文对哮喘治疗药物的分类及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1 抗炎药 1.1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 能抑制嗜酸性细胞(Eosinophils, EOS)的增殖、趋化和活化,调节炎性介质的释放,阻止血管内皮活化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减少支气管粘液腺分泌,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力0_2受体的  相似文献   

7.
哮喘多始发于儿童时期,约80 %以上又多见于5岁前发病[1] 。婴幼儿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目前氧吸入疗法已成为婴幼儿哮喘治疗的主要给药方式。哮喘发作期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液分泌增加、黏膜肿胀,导致气道阻力增高,通气功能障碍。吸入β2  相似文献   

8.
以往人们认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单纯的支气管痉挛性疾病,随着对支气管哮喘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它是由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炎性细胞等及气道组织间释放的介质,通过细胞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粘液分泌增多、气道阻塞、间质水肿、微血管渗出、支气管上皮损伤和基底膜增厚,还可有气道平滑肌的肥厚和增生、杯状细胞数量增加、粘膜下腺体扩大。由于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和支气管上皮损伤,粘膜下神经末梢暴露,造成了气道狭窄,气道反应性增…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的、肺部过敏性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是致敏因素或非致敏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可逆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多等病理变化,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本病常发生于过敏体质和支气管反应过度增高的人,支气管哮喘与变态反应关系密切,在易感者中此处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  相似文献   

10.
自广泛深入贯彻“哮喘全球防治战略”,实施哮喘儿童吸入治疗和长效管理方案以来 ,对儿童支气管哮喘 ,尤其是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有了一个知识更新的过程 ,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支气管哮喘是由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呼吸道急、慢性炎症 ,多为过敏性炎症 ,呼吸道的急性炎症使气道管壁的血管通透性增加 ,粘液分泌增多及平滑肌痉挛 ,慢性炎症进一步使气道结构和功能改变 ,导致气道高反应性 ,从而引起喘息。过去每当患儿哮喘一发作 ,家长即抱着孩子匆匆赶到急诊室 ,渴望医务人员马上给孩子止喘 ,然而以往的治疗方…  相似文献   

11.
高春梅  赵元红 《护理研究》2007,21(12):3318-331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从而产生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相关症状,尤其多发于夜间及凌晨。我科自2005年6月开始采用特布他林、异丙托溴胺、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哮喘急性发作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病机十分复杂,实质是气道EOS、Th2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浸润。气道重塑和气道慢性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特征性改变,后者由多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参与,是炎症细胞迁移、趋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等症状。抑制气道炎症是哮喘治疗的重点,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合成和分泌,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阻滞炎症递质的释放和反应,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有效抑制气道的慢性炎症,被认为是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自2004-01-2009—12笔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62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雪莱  宋康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0):1096-1098
支气管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属祖国医学“哮病”、“喘证”范畴,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可使本病得到较好控制,但也存在激素依赖、症状较难控制等副作用。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补肾类中药在哮喘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呼吸系统的常见慢性疾病,是一种异质性的疾病,通常表现为慢性气道炎症,有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其中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测、变应原检测等。近年来,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 NO)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评价气道炎症水平。本院自2014年起使用Fe NO检测仪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是呼吸系统四大抢救疾病之一,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气道的高反应性和气道阻塞,结核病时由于结核菌代谢产物,使气道反应性增高,结核病变会导致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黏膜水肿,粘液腺体分泌亢进,继发感染时细菌毒素、病毒颗粒可刺激支气管内膜肥大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疾病,涉及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因此,目前治疗哮喘应从改善炎症及扩张支气管两方面进行,本文采用联合雾化吸入方法,普米克、博利康尼令舒治疗哮喘急性发作42例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气道炎症性疾病,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可以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病变部位,与口服法相比具有用药量少、见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超声雾化吸入法一般认为较易掌握,因此临床上忽略了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出现其疗效不显和加重局部不良反应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糖皮质激素能够消除非特异性炎症,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1]其中布地奈德(普米克都宝)属于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干粉剂,是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最新药物之  相似文献   

20.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慢性气道炎症的形成。虽以糖皮质激素抑制气道炎症、解除气道痉挛等治疗方法能迅速缓解症状,但不易长期控制且副作用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