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菲菲  张军 《医学综述》2012,(21):3561-3564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Shh信号通路与消化道肿瘤密切相关,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Shh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影响。Hp脂多糖在Hp相关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亦可能影响Shh信号通路的表达,但它们之间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明确。现主要对Hp及其脂多糖的功能,Shh信号通路构成及其功能,Hp及其脂多糖与Shh信号通路间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小GTP酶Arl6对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Arl6敲低稳转细胞株,检测Shh通路靶基因Gli1及Ptch1的mRNA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Arl6在原纤毛的定位,并且检测Arl6敲低细胞中原纤毛的生成情况?结果:Arl6的敲低抑制Shh信号通路的完全激活,在高浓度Shh条件性培养基或Smo激动剂Purm刺激下,靶基因Gli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shControl组(P < 0.01),Ptch1 mRNA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P < 0.05);Arl6定位于原纤毛的基部小体,Arl6的缺失会影响原纤毛的生成;同时,Shh信号会刺激Arl6的表达(P < 0.05)?结论:小GTP酶Arl6的敲低抑制Shh通路的完全活化,与其抑制原纤毛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低浓度MNNG转化的GES-1细胞(MC细胞)中Shh、Gli-1mRNA及蛋白的表达,以探讨Shh信号通路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低浓度MNNG(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诱导GES-1(人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转化为MC细胞,对照组为GES-1细胞。用RT-PCR检测ShhmRNA与Gli-1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hh与Gli-1蛋白的表达。结果 Shh、Gli-1mRNA及蛋白在GES-1细胞中无表达,在MC细胞中表达阳性。结论 Sh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胃癌前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正常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HiBECs)白介素(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HiBECs细胞常规体外培养,使用不同浓度的LPS(0、0.1、1、2、4、8 μg/ml),分别作用该细胞24、48、72 h后,ELISA法检测IL-6的表达水平,确定LPS的最适刺激浓度及最佳刺激时间,再以其进行后续实验;RT-qPCR法测定c-Myc mRNA、Mcl-1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p-STAT3/STAT3蛋白比例及c-Myc、Mcl-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PS能够促进HiBECs细胞IL-6分泌,并且在4 μg/ml、24 h时IL-6的分泌量达最大(F=16.492、17.763,P<0.001、P<0.01);LPS刺激HiBECs细胞后,c-Myc mRNA、Mcl-1 mRNA表达上调 (P<0.01);p-STAT3/STAT3蛋白比例增高(P<0.05),c-Myc(P<0.001)、Mcl-1(P<0.05)蛋白表达增多.结论 LPS能够激活HiBECs细胞IL-6/STAT3信号通路,并且可能通过该信号通路促进Mcl-1、c-Myc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冯亚光  魏正强 《广东医学》2011,32(19):2536-2538
目的 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Shh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1与Foxm1在胃癌中的表达,进一步阐明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胃癌和30例胃正常黏膜中Shh、Gli1和Foxm1的表达,并分析胃癌组织中Shh、Gli1、Foxm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 Shh、G...  相似文献   

8.
朱艳志  张敏  马海霞  黄林生 《重庆医学》2013,42(12):1382-1384
目的探讨在SD大鼠肝细胞癌中Shh和Gli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取体质量为170~200g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0.01%二乙基亚硝胺(DEN)自由喂养16周,对照组常规标准喂养,诱导大鼠肝细胞癌成功后,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Shh和Gli1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组肝癌组织中Shh和Gli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14/16)和75.0%(12/16),对照组肝组织中检测Shh和Gli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3/10)和20.0%(2/10);两种蛋白质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人工诱导的SD大鼠肝癌模型中,Hedgehog信号通路处于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各蛋白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是否与VSMC的增殖相关.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Shh信号通路蛋白在体外培养的VSMC中的表达,MTT法及Ki67的表达情况联合评价细胞增殖.结果 Shh信号通路的配体Shh蛋白、patched1受体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2在VSMC中有表达,MTT法及Ki67染色结果显示外源的Shh蛋白能够促进VSMC的增殖,而应用Shh信号通路的特异抑制剂Cyclopamine则能抑制细胞增殖.结论 Shh信号通路与VSMC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Smo蛋白及其下游转录因子Gl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85例胃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构建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Smo蛋白及G1il蛋白的表达,并以正常胃粘膜组织作对照,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Smo和Gli1蛋白均在正常胃粘膜中不表达或弱表达;在胃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中,两者的表达强度和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并随着胃腺癌分化程度下降而上升;相关分析显示Smo和Gl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9,P<0.001.结论 胃癌发生过程中的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可能通过Smo蛋白高表达上调下游转录因子Gli1蛋白的表达参与部分胃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s of Sonic hedgehog(Shh) signaling pathway activation on S-type neuroblastoma(NB) cell lines and its role in NB tumorigenesis were investigated.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Shh pathway components- Patched1(PTCH1) and Gli1 in 40 human primary NB samples.Western blotting and RT-PCR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and mRNA levels of PTCH1 and Gli1 in three kinds of S-type NB cell lines(SK-N-AS,SK-N-SH and SHEP1),respectively.Exogenous Shh was administrated to ...  相似文献   

12.
杨娜  刘禄  魏容 《安徽医学》2017,38(11):1417-1420
目的 探究刺猬因子(Hedgehog)信号通路分子超音速刺猬蛋白(Shh)及其下游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和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物1(Gli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宫颈黏膜组织作为观察组,选取30例同期收入的宫颈黏膜组织正常的阴道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对象宫颈黏膜组织中Shh、FoxM1、Gli1的表达情况,分析宫颈癌组织中Shh、FoxM1、Gli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hh、FoxM1、Gli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90%、92%,较正常宫颈组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h、FoxM1、Gli1蛋白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hh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FoxM1只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Gli1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hh、FoxM1、Gli1三者之间互为正相关(P<0.05)。结论 Shh、FoxM1、Gli1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Shh和Gli1蛋白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而FoxM1蛋白只与宫颈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此三者的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Sonic Hedgehog(Shh)信号分子在大鼠牙髓炎中的免疫定位,探讨Shh信号通路在牙髓防御和修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15只SD大鼠随机分成1d、3d和7d组,每组5只,用穿髓开放法建立大鼠牙髓炎模型,3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3,7d处死,取出下颌磨牙,常规组织学处理,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hh,Smo,Ptc,Gli1的表达,并对Shh信号通路在大鼠牙髓炎中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对照组为大鼠正常牙髓。结果:大鼠牙髓炎模型1,3,7dShh广泛表达于穿髓孔下方牙髓间充质细胞及远离穿髓孔的根髓细胞中,表达量随炎症的进展无显著性提高(P>0.05)。Ptc、Smo、Gli1在大鼠牙髓损伤后1d未见阳性表达,3d和7d均表达于穿髓孔下方牙髓间充质细胞中,且表达量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空白对照组中Shh信号通路阴性表达。结论:Shh信号通路在牙髓炎过程中表达,提示其可能被激活,参与牙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橙皮素对舌癌细胞生长及Notch1活化的影响,探讨橙皮素抑癌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Tca8113细胞分为DMSO对照组和25、50、75、100和125 μmol·L-1橙皮素处理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橙皮素作用后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分别用于分析橙皮素作用前后Tca8113细胞中Notch1和Hes-1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DMSO对照组比较,125 μmol·L-1橙皮素处理组24、48和72 h 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7.88%±1.90%、26.28%±2.2%和47.05%±1.90%)(P<0.05);在橙皮素处理72 h后,25、50、75、100 和125 μmol·L-1橙皮素处理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14±1.20)%、(28.69±2.10)%、(28.33±2.60)%、(45.26±3.00)%和(47.05±1.90)%,橙皮素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橙皮素作用72 h后, 0、50和100 μmol·L-1橙皮素处理组细胞凋亡百分率从 2.9%±0.5%升高至23.4%±1.7%和 35.1%± 1.9%(P<0.05);G0/G1期细胞由(18.6±1.3)%升高至(33.4±1.5)%和(40.5±1.9)%(P<0.05), S期细胞百分率由(70.3±2.5)%下降至(56.8±2.0)%和(48.7±1.8)%(P<0.05)。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分析,与DMSO对照组比较,橙皮素作用后Tca8113细胞中Notch1和He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橙皮素能够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活化Notch1有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体内外调控内皮祖细胞系EPCsEphA1/SiRNA-Tet中EphA1/EphrinA1信号通路对其细胞生物学行为及活体内促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潜能的影响。方法:体内外用不同浓度强力霉素调控EPCsEphA1/SiRNA-Tet中EphA1基因的表达,分为调控组Dox(+)(培养液中分别含强力霉素1、10和100 μg/mL)和非调控组Dox(-);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对EphA1/EphrinA1信号通路的影响;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及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对细胞增殖、运动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绘制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曲线结合瘤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调控EPCsEphA1/SiRNA-Tet中EphA1基因的表达对其促血管生成潜能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中用10 μg/mL强力霉素能最大程度抑制EphA1/EphrinA1信号通路活性,EphA1及其配体EphrinA1蛋白表达分别为0.293±0.029、0.603±0.038,与Dox(-)组的0.943±0.041、0.960±0.062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40,4.864;P<0.001,0.008)。细胞生物学行为分析显示调控EphA1基因表达对EPCsEphA1/SiRNA-Tet增殖能力并无影响;10 μg/mL强力霉素调控时能最有效地抑制EPCsEphA1/SiRNA-Tet运动及侵袭能力,与Dox(-)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35,2.467;P=0.002,0.039)。体外100 μg/mL强力霉素可最大程度诱导活体内EPCsEphA1/SiRNA-Tet中EphA1基因表达下调,在第6周移植瘤体积为(543.8±24.6)mm3,比Dox(-)组体积(924.5±81.8)mm3明显减少(t=4.909,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100 μg/mL强力霉素调控组微血管为(21.6±3.6)个,明显少于Dox(-)组的(37.0±4.1)个(t=2.823,P=0.024)。结论:不同浓度强力霉素可在体内外精确调控内皮祖细胞中EphA1/EphrinA1信号轴的活性,进而达到调控内皮祖细胞促肝癌血管生成潜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