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向红  李朝军  曹铁生  段云友 《医学争鸣》2008,29(15):1431-1434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正常人心肌旋转及左室扭转与心动周期时相关系的价值.方法:健康志愿者32例,分别获取左室心尖和二尖瓣短轴观图像;测量各短轴图像在标化时间点处的旋转角度,并依此计算在各标化点处的左室扭转角度;观察各短轴观旋转值及左室扭转值随时间变化关系;测量收缩期峰值旋转及左室扭转值和相应达峰时间.结果:正常人左室扭转运动主要表现为:等容收缩期心底部短暂的逆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顺时针旋转;射血期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逆时针旋转,舒张期逐渐恢复.结论: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以评价左室旋转/扭转及与心动周期时相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早期改变。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T 2DM组)及正常对照组60例,应用经胸二维超声、获取受检者心尖二腔观、三腔观、四腔观图像,记录左心室内膜及外膜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T 2DM组与正常对照组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缩短率、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 2DM组的左心室长轴内膜心肌纵向峰值应变均明显减低(P<0.05),而外膜心肌只有后壁、下壁及后间隔纵向峰值应变明显减低(P<0.05)。结论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能发现常规超声心动图难以发现的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早期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w)的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心功能正常的HCM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20例,取胸骨旁左心室心尖和心底短轴观二维图像对左心室旋转进行测量分析,计算心底部旋转角度峰值(MV-Prot)及其达峰时间、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AP-Prot)及其达峰时间、扭转角度峰值(Ptw)及达峰时间、收缩期末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期末扭转角度(MVOtw)、解旋率(UntwR)、解旋减半时间(HTU),并比较两组间上述各参数的差别。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HCM组MV-Prot、AP-Prot、Ptw、AVCtw、MVOtw和HTU测值增加,UntwR测值减低(P均<0.05)。(2)HCM组左心室扭转角度达峰时间测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HCM组内左心室旋转心尖部达峰时间较心底部测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应用STI可无创性评价HCM患者左心室旋转及扭转运动特征,HCM患者左心室旋转运动力学参数较正常人有明显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定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正常人和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包括左心室构型正常组(LVN组)21例和左心室重构组(LVR组)23例]获得心尖水平和基底水平左室短轴清晰二维图像存盘,运用QLAB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得到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及平面扭转峰值,计算左心室整体的扭转峰值。结果:①基底水平:与正常组比较,LVN组内膜旋转峰值、跨壁扭转峰值显著增高(P<0.05);LVR组内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跨壁扭转峰值显著增高(P<0.05)。与LVN组比较,LVR组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和跨壁扭转峰值均显著增高(P<0.05)。②心尖水平:与正常组比较,LVR组内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和跨壁扭转峰值显著增高(P<0.05)。与LVN组比较,LVR组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扭转峰值显著增高(P<0.05)。③左心室整体扭转:与正常组比较和与LVN组比较,LVR组扭转峰值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以准确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高血压患者旋转与扭转运动力学参数较正常人整体上有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早期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改变的价值。方法对35例左心房、左心室正常构型的EH患者(高血压组)和35例健康者(对照组),经胸采集左心室短轴心尖水平和心底水平的二维图像,计算心底水平旋转角度峰值(MV-Prot)、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峰值(AP-Prot)、扭转角度峰值(Ptw)。结果两组受检者心尖部旋转角度均显著大于心底部旋转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患者心尖部旋转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患者早期左室整体心肌扭转运动主要表现为逆时针方向扭转,扭转运动增强。  相似文献   

6.
王艳超  郄占军  刘霞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5):409-411,F0003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左室旋转(LVrot)和左室扭转(LVtw)运动特点及左室运动同步性,分析其与常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4例DCM患者及与之年龄匹配的24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经胸采集标准短轴左室心尖位、心底位的图像并存储,运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左室心尖位旋转角度、心底位旋转角度、左室扭转峰值及相应达峰时间。结果 DCM患者扭转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位顺时针旋转和心尖位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正常人也主要表现为心底位顺时针旋转和心尖位逆时针旋转及心脏整体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但DCM患者左室扭转峰值[(4.62±1.55)°/(13.85±2.77)°,P〈0.001]显著减低。DCM患者左室扭转峰值(peak tw ist,Ptw)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相关(r=0.534,P〈0.05)。DCM患者心尖位和心底位旋转角度达峰时间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M在短轴方向表现为左室旋转和扭转运动减低及整体运动不同步的特点。Ptw减低显示左室收缩功能减低,Ptw与常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LVEF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男性重度吸烟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获取82例重度吸烟男性与65例无吸烟史健康男性的标准心尖位左心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短轴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动态图像,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心尖系列切面18节段纵向应变及左室短轴系列切面径向、圆周18节段应变,并测量二尖瓣水平及心尖水平左心室的旋转角度,比较重度吸烟组与无吸烟史组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和旋转角度.结果 与无吸烟史组相比,重度吸烟组左心室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峰值圆周应变、二尖瓣水平的峰值径向应变及旋转角度均低于无吸烟史组(P<0.05);短轴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径向应变明显低于无吸烟史组(P<0.01).结论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地反映重度吸烟对男性人群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对其心功能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扭转和解旋运动特点进行评价,探讨心室构型不同对左心室扭转运动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46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1例,根据Ganau's国际分型法,将高血压患者分成4组:左心室正常构型组(LVN组)、左心室向心性重构组(LVCR组)、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组(LVCH组)和左心室离心性肥厚组(LVEH组).取心率稳定的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左室基底部和心尖部短轴切面在GE E9超声诊断仪上储存,导人工作站分析软件对各组的左室扭转和解旋运动参数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出扭转角度峰值(Ptw)、收缩末期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MVOtw)、等容解旋比例(UntwR)、解旋速度峰值(PUV)、解旋速度峰值达峰时间(TPUV)、扭转速度峰值(PTV)和扭转速度峰值达峰时间(TPTV).结果 各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值(LVEDd、LVESd、IVSEDT、LVPWEDT、LVEDV、LVESV、LVEF、IVRT和E/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CH组和LVEH组Ptw值增强,扭转角度(AVCtw和MVOtw)明显增加(P<0.05),解旋时间(PUV和TPUV)延长(P<0.05),高血压各组UntwR值较对照组减低,与测量左室舒张功能的E/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 =0.1699),高血压各组的PTV和TPTV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左室旋转速度-时间曲线和旋转角度-时间曲线与对照组相比,形态和走形趋势基本一致.结论 斑点追踪技术能对高血压不同心室构型患者左室扭转和解旋运动各项参数进行测量,可以从心肌力学角度为临床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定量分析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的左室扭转并探讨其运动同步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6月PD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5例PDA患者分为单纯PDA组和合并肺动脉高压组(PAH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左室短轴观心底部及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及达峰时间,计算左室扭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早期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分析36例正常对照组和48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组的患者,分别测量左室心尖二腔观、三腔观、四腔观节段及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并分析其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 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组左室各心肌节段收缩峰值应变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尤以前壁基底段、中间段;侧壁中间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前间隔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心尖部降低程度明显(P<0.01);左室心肌整体收缩峰值应变与LVEDV、LVESV、LVEF相关良好.结论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定量测定左室长轴局部和整体的心肌收缩峰值应变,评价局部和整体心肌的收缩功能;与反映左室重构的指标间相关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斑点追踪技术对心衰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86例,根据治疗三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否大于50%,分为恢复组(A组,56例)和未恢复组(B组,30例)。比较患者病程初诊时、3个月后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别,两组患者初诊时斑点追踪参数的差别,分别计算初诊时基底部、心尖部及左心室整体斑点追踪参数与治疗3个月后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LVEF的相关性;常规超声数据测量后记录左室心尖三腔观、四腔观、二腔观二维动态灰阶图像,上述各切面得到理想图像后,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存入CD-R光盘待后分析。结果治疗三个月后LVEF、SV、CO、E/A值高于初诊时[(58.56±4.18)%vs(45.16±3.35)%;(79.68±3.01)ml/beat vs(65.70±3.10)ml/beat;(4.06±0.22)L/min vs(3.10±0.2)L/min;(1.00±0.09)vs(0.65±0.07)],而LVDd、LVDs值则低于初诊时[(52.10±5.51)mm vs(58.77±6.27)mm;(30.00±2.43)mm vs(34.23±2.8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组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旋转达峰时间、旋转速度正向峰值、旋转速度负向峰值以及整体旋转角度峰值、旋转速度正向峰值、旋转速度负向峰值大于未恢复组[(6.38±1.21)°vs(5.43±1.32)°;(84.17±7.17)%vs(70.98±6.32)%;(76.55±6.80)°/s vs(62.18±4.91)°/s;(-45.04±3.28)°/s vs(-53.29±3.20)°/s;(17.56±2.14)°vs(6.67±0.86)°;(115.48±8.10)°/s vs(99.98±6.02)°/s;(-77.83±5.29)°/s vs(-83.48±7.1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与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旋转达峰时间、旋转速度正向峰值、旋转速度负向峰值以及整体旋转角度峰值呈正相关(P<0.05);用斑点追踪技术和双平面Simpson's法测量的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相关性良好;可重复性研究表明同一观察者不同时间及两观察者间对左室心肌二维应变值的测量相关性良好。结论斑点追踪技术参数对心衰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测定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局部和整体心肌应变,其中以心尖部参数的预测价值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扭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5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79例.采取心尖全容积图像,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并比较左心室旋转角度(RA)、旋转率(RR)、扭转角度(TA)、扭转率(TR),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结果 ASD组中左心室曲线形态与对照组大致相似.相应的RA、RR、TA、TR曲线的波幅增高,波形紊乱,ASD组TR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发现ASD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的变化,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无创、客观的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为评价左心室功能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扭转、心内膜及心外膜下心肌旋转,并进一步探讨不同肥厚类型对左室扭转的影响。方法采集6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30例对照组左室基底、心尖水平的图像,根据肥厚部位将HCM组分为室间隔肥厚组(IHCM),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AHCM),室间隔及心尖均肥厚型组(IAHCM)。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心内、外膜下心肌峰值旋转角度,并计算出左室整体扭转。结果 1IHCM组在基底部心内、外膜下心肌峰值旋转角度、整体旋转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尖部心内外膜峰值旋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AHCM组在基底部和心尖部心内、外膜下心肌峰值旋转角度、整体旋转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3AHCM组心尖部心内、外膜下心肌峰值旋转角度、整体旋转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底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较好地评价不同类型肥厚型心肌病心内、外膜下心肌的旋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探讨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CLBBB)20例、正常对照者20例,采用心尖长轴四腔心和二腔观的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左室壁各节段的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应变、应变率及整体长轴应变(GLS),心尖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FS%)。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LBBB组的左房内径、E/A、左室长轴心内膜下心肌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减低(P〈0.05)。结论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能准确地评价左束支患者的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定量评价尿毒症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30例正常人(A组),35例原发性高血压(B组)和60例尿毒症高血压患者(包括射血分数正常的C1组32例和射血分数减低的C2组28例)采集左室短轴基底水平和心尖水平图像进行二维斑点追踪分析,可得出左室基底部旋转角度峰值(Prot-B)、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Prot-A)、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twAll)及达峰时间(T-Ptw)、收缩末期扭转角度(AVCtw)、解旋率(UntwR)和解旋减半时间(HTU)。并分析扭转和解旋参数与常规超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扭转参数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组扭转增强(Prot-B、Prot-A、Ptw-All、AVCtw增加,T-Ptw缩短,P<0.05);尿毒症高血压C1组扭转减弱(Prot-B、Prot-A、Ptw-All、AVCtw降低,T-Ptw延长,P<0.05);C2组减弱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解旋参数的比较,UntwR和HTU在正常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尿毒症高血压C1组、尿毒症高血压C2组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rot-All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DD呈负相关;解旋率UntwR与LAD相关性较强,r=-0.663,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扭转运动增强,解旋能力降低,尿毒症高血压左室扭转运动减低,解旋功能更低。2D-STI技术可早期识别尿毒症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心肌力学改变,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2型糖尿病3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50%:正常对照41例。分别测量左心室长轴各水平纵向应变(GLs)和短轴各水平径向应变(GRs)和圆周应变(GCs),通过左室短轴二尖瓣和心尖水平计算扭转角度峰值(LVtw)。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左心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平均纵向峰值应变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显著减低(P〈0.01),左心室短轴各水平平均径向应变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各水平圆周应变及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减低(P〈0.05),各水平旋转角度及左心室扭转角度增大(P〈0.05);两组GLs、GRs、GCs及LVtw与LVEF显著相关,对照组GLs、GCs为LVEF的独立预测因子,回归方程为LVEF=29.81-1.5GLs-0.91GCs(P〈0.01);糖尿病组GLs为LVEF的独立预测因子,回归方程为LVEF=31.83-2.72GLs(P〈0.01)。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评价2型糖尿病早期左心室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在评价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左心整体收缩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维吾尔族25例,汉族30例,分析维、汉族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冠脉病变、常规心脏超声测值,采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测量左心整体纵向应变(GSL)、径向应变(GSR)、圆周应变(GSC),心底部及心尖部旋转运动、扭转角度等。结果维族冠心病患者较汉族年龄偏大;维族患者单支病变较汉族少,多支病变多于汉族;维、汉族患者GSL、GSR及G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患者心肌应变较汉族减小;维族患者GSL的达峰时间长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族患者心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及扭转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显示维族冠心病患者心肌收缩功能损害程度较汉族更明显,STI是一种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功能受损程度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109-11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应变特点。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肥厚型心肌病组30例。应用STI技术测定左心室各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S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厚型心肌病组室间隔增厚(P0.05),肥厚型心肌病组心肌纵向应变值在左室基底段和中间段、心尖段均较对照组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各组间LVEF与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589、0.797)。IVS在对照组与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在肥厚型心肌病组与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之间呈负相关(r=-0.538)。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整体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之前,其左室各节段心肌应变改变已经出现,STI可以发现患者早期局部左室功能的改变。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收缩期峰值应变与其LVEF水平呈正相关,与IVS厚度呈负相关。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量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收缩期左室纵向应变值,有助于了解患者心脏收缩时心肌纵向运动和应变值的变化情况,能够判断和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探讨正常人左室旋转(LVrot)和左室扭转(LVtw)运动特点,分析其与常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年龄、心率等生理因素对其影响,评价左室运动同步性。方法5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经胸采集标准短轴左室心尖位、心底位的图像并存储,运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左室心尖位旋转角度、心底位旋转角度、左室扭转峰值及相应达峰时间。结果(1)正常人扭转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位顺时针旋转和心尖位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2)正常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与左室扭转峰值(peak tw ist,Ptw)呈正相关(r=0.468和0.456,P均〈0.05)。(3)年龄与Ptw呈正相关(β=0.320,P〈0.05),其中Ⅱ组Ptw(14.55±3.94)°高于Ⅰ组Ptw(12.52±4.63)°(P〈0.05)。心率、、性别、身高、体重与Ptw无相关性(P〉0.05)。(4)心尖位和心底位旋转角度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技术可无创评估正常人左室旋转和扭转运动特点。常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LVEF、FS与Ptw正相关。临床应用扭转参数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时应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左室心尖位和心底位旋转角度达峰时间可作为评价左室运动同步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蒽环类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心室旋转及扭转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且接受以蒽环类药物为主化疗方案的患者30例,依据蒽环类药物在体内累积量的不同分为A(化疗前)、B(120~340 mg/m^2)、C(360 mg/m^2)三组,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及存储左心室基底部及心尖部水平短轴切面动态二维图,应用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左心室基底部及心尖部水平短轴切面各节段的旋转角度值及扭转角度值,比较随着蒽环类药物体内累积量的增加时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及左心室旋转扭转参数的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B组左心室基底部及心尖部各节段旋转角度呈减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明显减低(P<0.05)。与A组比较,C组左心室基底部前间隔、前壁及心尖部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后间隔旋转角度明显减低( P<0.05);左心室基底部、心尖部总体旋转角度及左心室扭转角度明显减低(P<0.05)。与B组比较,C组左心室心尖部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及后间隔旋转角度明显减低(P<0.05);左心室基底部及心尖部总旋转角度及左心室体扭转角度明显减低( P<0.05)。结论斑点追踪技术能在早期更准确反应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所致局部心肌旋转及扭转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