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4,(21):177-177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肛裂术后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通过与患者交流及查阅资料,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系统文献检索,寻找实证,观察两组病人便秘的发生率。结果:循证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便秘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干预后便秘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循证护理,体现了护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7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便秘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0例采用神经内科一般护理方法。干预组90例在以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便秘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住院期间有5例并发便秘,其便秘发生率为5.6%;而对照组引发便秘13例,其便秘发生率为18.6%,两组便秘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积极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便秘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便秘引起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护在防治脑出血患者便秘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中药穴位贴敷、针灸、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仅给予开塞露肛门给药,必要时肥皂水灌肠等。结果:观察组病人发生便秘3例,发生率为6.5%;对照组发生便秘20例,发生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中药穴位贴敷、针灸、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对防治脑出血患者便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骨科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中医护理干预预防骨科老年卧床患者便秘60例,将2014年8月--2015年3月入住骨科二病区共计60例设为观察组;将2014年8月--2015年3月入住骨科一病区共计6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中医护理干预组便秘的发生率为28%,对照组便秘的发生率为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腹胀(10%:53%),腹痛(0:17%),腹泻(0:10%)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比较(98%:7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组能够降低骨科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便秘、压疮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骨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便秘发生率10(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降低骨科患者便秘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抗抑郁药服用后便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服用抗抑郁药的同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便秘。结果:对照组便秘发生率28.3%,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抗抑郁药引起的便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 5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遵循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便秘发生率8%(2/25),对照组为48%(12/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23/2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8%(1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了便秘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40例,两组均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另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腹部按摩、定时排便、中药脐部敷贴等。结果:便秘发生率对照组63.15%,干预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预防脊柱骨折患者便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4月在我中心进行康复护理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5.68%明显低于对照组35.29%(P0.05);干预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6.07%明显优于对照组74.51%(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护理工作当中加入循证护理干预,可以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进而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方案在ICU压疮高危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ICU接收的压疮高危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3. 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 00%(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 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 14%(P <0. 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ICU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的出现,控制压疮进展,提高其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循证中医护理对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本院16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常规护理组)和B组(循证中医护理组)各80名,比较两组患者流产发生率和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流产发生率为36.2%,睡眠质量不佳发生率为53.8%,便秘发生率为41.3%;B组患者流产发生率为13.8%,睡眠质量不佳发生率为26.3%,便秘发生率为18.8%。两组患者流产发生率和不良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循证中医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将8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和循证组(n=40,循证护理),总结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果:循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病死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20.0%(P0.05);循证组存活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循证护理对帕金森伴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就诊于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针灸科和脑病科并被明确诊断为帕金森伴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西医结合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两组分别干预14天后,对比两组便秘患者的疗效对比、症状积分对比、生存质量PAC-QOL评分对比及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疗效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确切(P<0.05);观察组患者的便秘症状积分的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PAC-QOL上,观察组便秘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帕金森伴便秘患者排便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将10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脑卒中卧床病人便秘的影响。方法:将本科收治的60例意识清楚的脑卒中卧床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饮食调节、腹部按摩、排便的时间和环境等护理干预。结果: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56%,13.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实行护理干预对预防住院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结果。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9%(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动脉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史兰花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137-13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88例,观察组44例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应用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8.2%,观察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6.8%,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再出血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