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观察白芥延葶辛香散"三伏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疗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3疗程以下者及3疗程以上者各31例,采用自拟白芥延葶辛香散以姜汁调制成饼进行穴位贴敷,每年三伏天贴敷治疗3次为1个疗程,连续跟踪观察疗效。结果:连续贴敷不超过3疗程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7.1%,连续贴敷3疗程以上者总有效率为96.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伏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颇佳,且疗程越长,疗效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指导下,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肺阳虚型)的疗效。方法:46例病例均采用本院自制中药药膏进行穴位贴敷,选取适当穴位,每年三伏天期间,选取初伏、中伏、末伏贴敷,连续跟踪观察3年。结果:连续治疗3年后,总有效率87%。结论:三伏天期间穴位贴敷对慢性咳嗽(肺阳虚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所出现的皮肤反应与疗效之间关系。方法:将所纳入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贴敷药物中除白芥子外,余药相同。A组全部为生白芥子,B组生白芥子、炒白芥子各半,C组全部为炒白芥子。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一次,共3次。观察由不同配比白芥子而引起的皮肤反应以及各组疗效。结果:穴位贴敷后A、B、C3组皮肤反应积分依次降低,3组皮肤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0.00%、73.33%,3组疗效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生白芥子比例增加3组患者皮肤反应逐渐加重,但并非皮肤反应越强疗效越显著,适度的皮肤反应即可达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三伏灸贴发泡大小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三组均接受三伏灸贴治疗,A组贴敷1 h,穴位出现红晕或小水泡(直径≤1 cm);B组贴敷3 h,穴位出现中水泡(1 cm直径≤3 cm);C组贴敷5 h,穴位出现大水泡(直径3 cm)。观察三组治疗前和治疗1 a后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和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PEF和FEV1)组间相互比较,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水泡组疗效优于小水泡组,大水泡组疗效优于中水泡组。结论:三伏灸贴发泡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疗效,且水泡越大,疗效越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支气管哮喘穴位贴敷的患者从心理、饮食、贴敷等方面进行护理。[结论]通过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贴敷等辨证施护,大大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控哮涂剂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1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三伏天贴敷控哮涂剂,以3年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远期疗效评价标准,并以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水平分级为指标评价疗效。结果:在治疗组196例病例中,控哮涂剂贴穴位贴敷能明显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结论:控哮涂膜剂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对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017年三伏期间,就诊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2例,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穴位贴敷组患儿则进行穴位贴敷,对照组患儿给予艾灸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进行观察和效果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部症状评分及EO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为64.52%,明显低于穴位贴敷组的8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三伏穴位贴敷,临床病症得以改善,具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伏平喘贴联合三九止喘贴对不同体质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12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中医体质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气虚质组(42例)、阳虚质组(40例)与痰湿质组(40例)。3组患儿均于2011年至2013年的"三伏"与"三九"期间行穴位贴敷,观察患儿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年的支气管哮喘的年平均发作次数和天数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2014年患儿气虚质组和阳虚质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年发作次数分别为(1.2±0.9)次和(1.4±0.4)次,均低于痰湿质组的(3.0±0.5,均P0.05);(2)气虚质组和阳虚质组治疗后IgG、IgA、IgM数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3)3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均在95%以上,气虚质、阳虚质两组患儿临床控制率均明显高于痰湿质,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伏平喘贴联合三九止喘贴对不同体质的小儿支气管哮喘均有疗效,对气虚质与阳虚质疗效比痰湿质组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220-1221
目的:通过观察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肺功能、血嗜酸性粒细胞以及治疗和随访期间哮喘急性发作频次的影响,比较热敏灸与穴位贴敷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名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热敏灸组和穴位贴敷组,每组各30例患者。每周治疗1次,疗程2个月,随访半年。结果:热敏灸和穴位贴敷疗法均可减少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的频次,且热敏灸较穴位贴敷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均可改善PEF,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对FEV1(L)无明显影响。热敏灸组和穴位贴敷组患者的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与穴位贴敷疗法均可减少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急性发作频次,并且对患者肺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其中,热敏灸疗法更好地体现了"上工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3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将患者贴敷时间分为3组:4h以下组(1组),5h组(2组),6h组(3组),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缓解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有效率76.7%。贴敷时间长短与疗效没有明显关系。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确切。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热补"针刺法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符合诊断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热补"针刺法结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单纯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观察30天后分别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在总有效率及喘息、咳痰、胸膈瞒闷、喘鸣音症状缓解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热补"针刺法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阳化痰穴位贴敷外治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方法: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温阳化痰穴贴治疗。用中医症状积分评定法及尼莫地平法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及肺功能指标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年住院费用和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温阳化痰穴位贴敷外治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能够延长发病的间隔,减少发作的次数,间接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5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两组均给予中医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哮喘发作的次数及感冒次数明显减少,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较单纯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夏种  宣丽华 《新中医》2018,50(9):179-181
目的:研究不同穴位贴敷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予穴位贴敷12穴,对照组予穴位贴敷6穴,2组均于三伏天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贴敷于不同穴位上,每次贴敷2h,3次为1疗程,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随访1年血清IgE水平、哮喘控制水平测试(ACT)评分。结果:治疗后1年,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0.00%,对照组为45.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2组ACT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ACT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血清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IgE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可以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gE水平,改善哮喘症状,临床疗效肯定,且基于病机的系统选穴治疗本病能收获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夏治咳喘宁穴位敷贴对阳虚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辨体治疗提供依据,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体质辨识,选取阳虚质支气管哮喘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穴位敷贴,入伏后穴位敷贴,每10d贴敷1次,每次3-4小时,共贴3次,三年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生命质量评分、体质条目转化分数,及哮喘发病次数和发作时程变化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肺功能、体质条目转化分数、哮喘生命质量评分、发病频率和发病时程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夏治咳喘宁穴位敷贴治疗阳虚质支气管哮喘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冷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属冷哮)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其中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EV1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FEV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所出现的不同皮肤反应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于三伏天穴位贴敷,选天突、膻中、定喘、肺俞、心俞、膈俞等穴,每伏贴敷1次,共3次。根据穴位贴敷后所表现的皮肤反应评分情况分为无反应组43例、轻反应组42例、中反应组39例、重反应组40例。观察各组治疗后1年内的哮喘评分、哮鸣音评分、发作次数,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各组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咳喘评分、哮鸣音评分、哮喘发作次数均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后咳喘评分、哮鸣音评分及哮喘发作次数组间比较,无反应组、轻反应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差于中反应组、重反应组(P0.05,P0.01),中反应组与重反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反应组疗效差于其它3组(P0.01),轻反应组疗效差于中反应组、重反应组(P0.05),中反应组与重反应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发作情况,有皮肤反应疗效优于无皮肤反应,随着皮肤反应的增强,疗效也有明显提高,但当皮肤反应达到一定程度,疗效不再随皮肤反应增强而增加,中度皮肤反应即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接受中药内服及穴位贴敷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入选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喘息及哮鸣等方面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PEF、FEV1/FVC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确切,中药内服加穴位贴敷可提高哮喘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肺通气功能指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150例纳入研究,给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于次年进行疗效评估,对比治疗前后患儿哮喘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贴敷时间的长短将患儿分为无差异的两组,探究贴敷时间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经治疗,患儿各项哮喘指标均显著改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总有效率上,A组为77.33%,B组为76.00%,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预防性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以麝香酊涂点穴位后贴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三伏天将配置好的麝香酊涂点于选好的穴位后,再贴敷自制冬病夏治膏,每年初伏、中伏、末伏当天各贴敷1次,每年治疗3次,连贴3年。结果:临床痊愈35例,占31.8%;显效41例,占37.3%;好转24例,占21.8%;未愈10例,占9.1%。结论:三伏天麝香酊点穴后敷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