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春期后痤疮是指25岁以后的痤疮,分为持续性和迟发性两种,前者指25岁以前发病,临床表现持续到25岁以后,后者为25岁以后发病;一般认为痤疮是青春期疾病,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趋于稳定,25岁以后不再发病。但近年来发现,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就诊者逐年增多。笔者自2002年始对用疏肝散结法治疗青春期后痤疮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寻常性痤疮是青春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中医辨证临床常以肺胃蕴热型较为常见,笔者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查阅及总结,对肺胃蕴热型寻常性痤疮中药内服治疗近况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痤疮是发生于青春期男女毛囊皮脂腺的慢性自限性疾病,皮损形态主要由炎症性皮损和非炎症性皮损组成。近年来痤疮的外用药物治疗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在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有智  王春勇 《中医杂志》2006,47(3):231-232,234
痤疮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多发于青春期,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痤疮的临床报道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 《吉林中医药》2008,28(11):853-855
近年来,许多女性的痤疮从青春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成年不愈,或者在青春期后甚至成年后才发病,称为青春期后痤疮.该病以成年女性多见,以长期慢性精神紧张为主要诱因,遗传因素、妇科疾病等都同痤疮的发生、发展和持续状态有一定关系,雄性激素升高是其迟发和持久不愈的主要病因.由于发病人数不断增加,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内分泌失调、遗传、饮食、药物、情绪、月经、化妆品等均可诱发本病,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以及空气环境的污染,痤疮患者日益增多,其发病年龄不局限于青春期,中年痤疮患者越来越多,极大影响了人际交往、就业及婚姻.过去单一的西医或中医疗法对痤疮虽有一定疗效,但治愈率不高且容易复发.近年来,我院皮肤科采用中药喷雾加药物倒膜及口服药物综合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痤疮又称“青春痘”,传统医学认为,痤疮是一种单纯的青春期疾病。然而,临床上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持久性或迟发性痤疮(即青春期后痤疮),更多患者反复发作。近年来,笔者采用消痤饮和白血疗法治疗痤疮100例,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痤疮的治疗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痤疮的治疗概况黄振民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男女,故称“青春痘”或“粉刺疮”。为了寻求治疗痤疮的有效方药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现将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辨证选方痤疮按临床上的皮疹表现可分为:丘疹性、脓疱性、囊肿性、结节性、萎缩性、聚合性和恶病质性痤疮(1...  相似文献   

9.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粉刺、浅表脓疱、炎性丘疹、结节、囊肿、瘢痕及黑色素沉积为主要表现,多见于面、胸及背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好发于青春期,因此也称为"青春痘"[1],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及学习压力增加,患病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发病年龄向儿童和中年两级发展[2]。痤疮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痤疮的治疗周期长,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中医治疗痤疮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路玫教授运用针灸治疗青春期痤疮的临床经验。方法:运用经络辨证法、刺血拔罐法、井穴刺血法以及火针疗法等治疗。结果:运用多种针法相结合治疗青春期痤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路玫教授创立并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治疗青春期痤疮的方法,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陈华 《光明中医》2011,26(8):1741-1745
面部痤疮愈合后常常伴随有瘢痕的产生,笔者将近年来临床上对痤疮瘢痕的治疗进展作一总结归类。面部痤疮多发于青春期人群,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学者统计[1]:十几岁的男女人群约80%会不同程度患有此病,另外有超过20%的成年人带有顽固性的痤疮病症。法国的Poli等[2]对4000名女性成人的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12.
鹿繁修  史立勤 《陕西中医》2009,30(3):279-280
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生近年有增多的趋势,我们在临床中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中西药联用的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的接受本方法治疗的40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配合一般疗法治疗青春期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青春期痤疮患者采用仙方活命饮加减配合一般疗法治疗。结果:32例青春期痤疮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青春期痤疮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春期痤疮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及青春期痤疮发病特点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和《青春期痤疮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表》对株洲地区部分高校752例青春期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青春期痤疮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并就体质类型与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皮肤类型、好发季节、饮食偏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752例青春期痤疮患者中偏颇体质者占84.31%,湿热质、痰湿质为常见体质类型,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亦占一定的比例,阳虚质、血瘀质与特禀质出现较少。皮肤类型以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为多见。饮食偏好辛辣食物居首位,偏好甜食、油腻食物次之。结论:湿热质、痰湿质是株洲地区青春期痤疮患者的好发体质,提示青春期痤疮的防治可从体质角度作为预防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传统观念认为,痤疮是一种单纯的青春期疾病。然而,临床上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持久性或迟发性痤疮(即青春期后痤疮);更多的患者临床上反复发作。亦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月经前痤疮等等。这些临床特点,使得痤疮对单一的中医或西医治疗常相抵触,而临床疗效不佳,或因副作用太大而不得不终止治疗。王玮蓁教授是湖北中医学院附属武汉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20余年,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且疗效甚佳。学生有幸聆听导师教诲,获益匪浅,现笔者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刺络放血为主治疗痤疮9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痤疮是青春期男女较常见的皮肤病,或称粉刺疮,青春痘。它与人体内分泌失调及皮脂腺分泌异常有关,同时与一些外界因素及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如恣食肥甘、辛辣、酗酒、工作紧张、睡眠不足等。目前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多欠确切。近年来笔者采用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痤疮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求有效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方法,观察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结合火针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疗效。方法:予六味地黄丸随症加减,结合火针,治疗45例青春期后痤疮。结果:基本治愈19例(63.3%),显效6例(20%),好转3例(10%),无效2例(6.7%)。总有效率73.3%。结论: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结合火针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白散治疗青春期寻常性痤疮9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黄白散治疗青春期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青春期寻常性痤疮患者197纠分为治疗组99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外用黄白散治疗,对照组外用痤疮平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0.81%,两组比较,P〈0.05。结论:黄白散治疗青春期寻常性痤疮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男性青春期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几乎每个青年都经过痤疮的困扰,以往西医的治疗方法虽然有效,但也有它的局限性。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男性青春期痤疮的方法,现将近两年治疗的40例重度男性青春期痤疮患者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疏肝健脾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9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龙  郑玮清 《光明中医》2016,(3):372-373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研究对疏肝健脾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疗效作出初步评价。方法以97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分别予以疏肝健脾汤及维胺酯胶囊、安体舒通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74%)与对照组(70.8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健脾是一种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肯定,且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