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循经治疗脾胃疾病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综合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中药制剂治疗脾胃疾病,1剂/d;研究组采用中药结合循经治疗,循经治疗取足阳明胃经,循经走行实施经络敲打拍击抓捏15 min,间歇5 min,30 min/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进行胃镜检查和十二指肠钡餐造影透视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制剂直达病所,对脾胃疾病临床疗效确切。足阳明胃经循经敲打刺激其经脉活力增强,促进脏腑即胃部功能,改善疾病状态,促其病愈,方法显效可行。此法操作简单,无副作用,能够调动患者潜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刘长英主任运用中药循周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刘长英主任临诊,从月经周期的规律、阴阳的变化,认识经间期出血的病因及辨证治疗,并附验案.结果:刘长英主任认为经间期出血主要病因是肾阴虚,治疗的重点在月经后期,根据月经周期的变化规律,经后期益肾滋阴养血,重阴转阳;经间期平调阴阳,调理气血;经前期补肾...  相似文献   

3.
循经结合交经治疗坐骨神经痛1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经结合交经治疗坐骨神经痛130例苏尔亮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医院(南京210014)笔者在针灸医家彭慕贤交经刺疗法的启发下,结合循经取穴治疗坐骨神经痛130例,获效较好。1临床资料本组130例中,男71例,女59例;年龄26~40岁23例,41~60岁7...  相似文献   

4.
循经叩打内服中药治疗妊娠剧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小斌 《四川中医》1996,14(6):42-42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药结合循经弹拨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采用口服舒筋活血药结合循经弹拨法,对照组51例采用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两组均配合局部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95%CI=86.05%~99.49%),对照组为82.35%(95%CI=71.89%~92.8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3.098 0,P=0.003 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肩部VAS痛评分参数、升高Mallet功能评分参数(P0.01),改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参数(P0.05)。结论:采用口服舒筋活血药结合循经弹拨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应用美洛昔康分散片,其收益为OR=0.19(95%CI=0.04~0.93),NNT=7(95%CI=3.88~59.17)。  相似文献   

6.
循经按摩治疗膝关节疼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膝关节损伤、劳损、风湿、退行性改变等诸多原团引起病变,致使膝关节发生疼痛。笔者运用循经按摩方法治疗该关节疼痛,取得显著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受循经感传现象规律及气至病所的启示,应用循经叩击结合常规针灸疗法,治疗腰腿痛74例,收到较满意的疗效,其中痊愈37例(50%),显效23例(31%),进步14例(19%),本法能激发和疏通全身及局部经气,增强针刺感应及其传导,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五年八月我们在854例①和1000例②两次测查中,看到感传的出现与疾病有密切地关系。在病人群体中多见,在健康群体中则非常少见、所见到几例显型亦均非健康者。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继之,于同年十一月我们又在一组聋哑病人中进行  相似文献   

9.
肝癌俗称癌中之王,手术化疗效果均差,因此,人们认真地探索使用中药,气功在对肝癌的治疗中提高疗效的可能性。祖国医学认为,肝居于胁下,为足厥阴经所系,并通过经络与全身气血、皮、肉、筋、脉及其它脏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经络在生理上具有运行营卫气血、沟通表里、抵御病邪、保护机体的功能。在病理变化时,既可由外感风寒湿邪的侵袭留止而受损,叉可因痰、食、毒、血瘀、气滞等因素而不通,以致病邪留滞予经络,日久成积成肿,形成肿瘤。根据肿瘤的病因,治疗上除了辨证施治以外,着重  相似文献   

10.
中药归经与疾病归经相关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彤  管竞环 《中医杂志》2012,53(4):356-357
中药归经理论是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它具有明确的定位概念,但在临床应用中,药物归经理论的重要性常常被忽略。通过对各系疾病用药归经统计分析,发现药物归经与疾病归经密不可分,为提高选药组方的科学性,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针刺治疗偏头痛时循经取穴与非循经取穴在镇痛效果上的不同,探讨对偏头痛针刺镇痛治疗时循经取穴的必要性,从而为临床针刺治疗偏头痛选穴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9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设计试验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少阳经组、阳明经组、非穴位组3组,每组23例,分别给予针刺足少阳经原穴丘墟穴、足阳明经原穴冲阳穴、丘墟穴与冲阳穴连线中点非穴位处,其中少阳经组为循经取穴,其余两组为非循经取穴。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来量化。用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统计分析3组疼痛程度改善是否有差异。结果经统计分析,各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之间疼痛程度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时,循经取穴与非循经取穴(包括非穴位)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疼痛、红肿甚至变形为主要特征的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好发于中年男性。西药治疗该病收效缓慢,且副作用大。自2005-2009年,笔者运用循经取穴结合刺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运用循经点穴推拿结合西沙必利与单纯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循经点穴推拿结合西沙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西沙必利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2%与8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临床愈显率(72%与4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循经点穴推拿结合西沙必利较单纯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循经推拿治疗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近年来将有关医家手法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总结出循经推拿治疗高血压的按摩手法。虽高血压在临床中有高血压病与症状性高血压之分,而通过临床验证循经谁拿对两者均有很好的降压效  相似文献   

15.
循经按摩法是根据经脉的分布和走向采用循经脉进行按摩,以疏导气血,化瘀行滞的治疗方法。笔者用此法配合服中药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收到较好效果,特别是对久病入络的顽固性头痛尤为适合。具体方法可分为疏理经脉和揉按经筋脉络。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年来,我们通过针麻剖腹产和输卵管结扎两种手术,观察循经感传的程度与针麻效果两者的关系。其结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一)观察对象:均为妇产科针麻手术病人。剖腹产79例,输卵管结扎术41例,共120例。年令为23~42岁。 (二)针麻穴位和方法:按“1975年临床十种手术计划”全国统一规定的穴位执行。术前,以中医传统方法确定穴位,取2寸28~30号不锈钢针迅速刺入,在该穴深度范围内轻轻提插或捻转“得气”后,继续运针,力求使感传达到手术部位,然后改用电针(剖腹产术用  相似文献   

17.
项背部肌筋膜综合征又称为慢性项背部肌痉挛,是以项背部肌疼痛、痉挛及僵硬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2003年以来,笔者采用循经火疗结合中药浸剂湿敷治疗项背部肌筋膜综合征10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国医大师邓铁涛善治各种脾胃消化疾病,并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邓老重视脾胃学说,治疗慢性胃炎等疾病善从调理后天之本入手;提倡五脏相关,治疗慢性肝病不仅治肝,更强调肝脾同治;治疗重症肌无力提倡健脾益损,兼调五脏;且用药精准,组方严谨,配伍得当,既善于化裁古方,喜用药对,又讲究三因制宜,多法齐用,独具特色。本文试从邓铁涛教授对慢性胃炎、慢性肝炎及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的治疗中探讨其论治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本科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循经拔罐技术操作,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60例,只采用中药热敷治疗。治疗组收到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毫米波循经传导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毫米波循经传导联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共观察4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结果 综合组在对心悸气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候,生活质量和提高免疫功能方面(NK,OKT4)的作用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 毫米波在辅助中药治疗对中晚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